《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来刘县令日后也不会怪自己的。

两日之后,王鸿却得到了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歙县被攻占了!本来他在出援泾县时就想过歙县防守空虚,恐被敌军趁虚偷袭,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手下就只有一千士卒,还是许久不曾打过战的郡国兵,要是不援救泾县,泾县失陷后,歙县也很难守住。还不如集中兵力和敌军一战,也许还有机会,再说周边的县城也会派出援兵的,因此王鸿便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到了泾县。

如今歙县失陷,根基都没有了,王鸿不由得方寸大乱,他听得传信的人报说,攻城的敌军也只有千人左右,原来都是丹阳郡的山贼,便想杀个回马枪,先把这股敌军给收拾了,再回头援助泾县。

王鸿带来的士卒都是歙县人,听闻家乡陷落,惦记着自己的家人,便都急着要杀回去,一路上日夜行军,倒也没人叫苦,但是个个的体力都透支了,已是疲惫不堪。

在进入佛岭前,王鸿曾经犹豫过,他是歙县县令,自然知道佛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地势极便于设伏,如果敌军提前在此设伏,那以自己的疲惫之军,是万万抵挡不住的。但是王鸿手下的众多士卒急于归家,也不待王鸿的命令,便一个接着一个走入了山谷,王鸿无奈,便只得跟随进入山谷。王鸿也做了些准备,命亲兵传令下去,每个士卒均要刀出鞘、弓上弦,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略丹阳(四)

佛岭山谷内,寂静无声,偶尔传来两声鸟鸣,更显出山谷的幽静。“踏~~踏~~踏~~”,王鸿所部士卒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种寂静。

董袭见王鸿的全军都已进入了佛岭山谷之中,且其中军正好处在己军的包围圈之内,便大手一挥,沉声下令道:“传令~~击鼓!开始进攻!!“随着整支队伍在山谷中不断前行,王鸿那悬在嗓子眼的心开始逐渐地放下了。此刻,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也许,山贼就是山贼,他们还没有想到在此地伏击自己,只要走出了佛岭山谷,歙县便在眼前,为了家人,己军定会奋勇上前,如此尚可一战。

突然,一阵激越的战鼓声自官道东侧的密林之中响起,“咚~~咚~~咚~~”,“咚~~咚~~咚~~”,吓得王鸿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

王鸿心里不由得一阵哀叹,没有奇迹出现,杯具就是杯具,自己到底还是中了埋伏了。

歙县的士卒们顿时一阵慌乱,有的直接蹲在了地上,有的如无头苍蝇一般直接往前面的山谷出口狂奔,有的试图趟过昌源河,却被冲倒在激流之中……

王鸿本是一介文官,书香门第出身,哪里见识过这么混乱的场面,大敌当前,他身为主将,虽然两条腿在簌簌发抖,却不得不强忍住内心的恐惧和慌乱,努力地吼叫着:“大家……不要慌,不要慌……”

歙县县尉长得孔武有力,几个箭步跑到王鸿面前,急声说道:“大人,请速速下马,下官来保护你!”

“好!好!!”王鸿忙点头,赶紧侧身溜下了马背,在县尉和随身侍卫的保护下,匆匆忙忙地往山谷的出口而去。

“咻~~咻~~咻~~”随着一阵尖利刺耳的声音发出,约千支利箭破空而出,在空中交汇成一片密集的箭雨,然后直射而下。

歙县士兵的队伍顿时更加地混乱了,许多士卒中箭倒下,他们有的被射中胸腹,有的被射中手臂或大腿,也有的被一箭封喉。其余的士卒开始四散跑开,只有少数的士卒聚在一起,用手中的圆盾护住身体,并试图反击。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箭雨轮番落下。密林中,董袭面色凝重,不停地下达着放箭的命令,一轮又一轮的弓箭攻击给歙县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董袭的耳畔始终回响着高顺的叮嘱:“与敌作战,能用弓箭攻击就用弓箭攻击,尽量多地杀伤敌人,方能尽量多地保存己军的力量。百战老兵方是我军最宝贵的财富,而不是那些武器。”

因此,董袭毫不吝惜弓箭的损耗,以大量杀伤敌军,击溃敌军,打击他们的士气。

歙县军队中的士卒本是郡国兵,平日里也就是守守城池而已,从未真刀真枪地打过仗,在董袭所部的几轮弓箭攻击下,早已经溃不成军、四散奔逃了。

随着一阵密集的鼓声响起,董袭将掌中的大刀向上高高举起,随即向前一引,埋伏在密林之中的战士们放下了弓弩,拿起刀枪,大声喊杀着冲到了山谷之中。

歙县士卒们见到这些“山贼”们个个势若猛虎、生龙活虎、杀气腾腾,腿肚子都发软了,除了偶尔有些士卒在负隅顽抗外,其余的都跪在地上,举械投降。

半个时辰之后,战事结束,董袭所部大获全胜,以伤亡数十人的代价全歼歙县兵马,其中俘虏就有八百余名,歙县县令王鸿和县尉等人俱被生擒。

收到泾县的求援急报时,黟县县令方克并没有像歙县县令王鸿一样立即派出本部人马出援泾县。

与王鸿和泾县县令刘波的私密关系不同,方克与王鸿只是泛泛之交,本不是同一条道上的人,自然也不会亲近到哪里去。

“君子之交淡如水”,方克从未把刘波放在眼里,刘波也从未认同方克是个君子,认为他只是个凭借着家族有财有势,朝中又有人当官为他撑腰的纨绔子弟而已。

在方克看来,一方面实在不愿意去救援泾县,泾县被打下来了,正好可以看个笑话。另一方面,黟县的守军也仅有千余人,且都是缺乏装备和训练的郡国兵,面对精锐的庐江军队,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更加谈不上拼死作战了。如果分兵,既要救援泾县,又要守卫黟县,那就更加不堪一击了。

因此,方克没有急着派出援兵,尽管泾县的求援快报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间隔短。

直到丹阳太守吴景的命令传下来,严令泾县周边的县城派出援军,方克也必须得派出黟县的士兵。方克无奈,只得令县尉率领五百士卒前去增援泾县。

临行前,方克反复叮嘱黟县县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定要注意本部人马的安全,力争完整地带回来。至于泾县的支援作战,也就充充门面吧。

黟县县尉倒也听话,还未抵达泾县城下时,便远远地看到庐江军队那浩大的气势,便不肯往前行军了,在离县城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出斥候日夜观察庐江军队的行动,一旦有出兵攻打己军的迹象,便立即拔营而走。

黟县的援军刚刚赶到,便得知歙县的援兵撤军了,黟县县尉大惊,他并不知道歙县被攻陷的消息,还以为是他们见势不妙先行开溜了,便也动了撤退的心思。可是自己的军队才刚刚赶到,就立刻撤退,面子上也太过不去了,黟县县尉决定还是待上两天再说,两天以后,不管情形如何,先撤退回去。毕竟来援救过泾县,虽说无甚效果,那也是实力太弱的缘故,对太守大人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可是高顺并没有给黟县县尉这样的机会,就在他们刚刚扎下营寨的当晚,高顺率领一千陷阵营的精锐实施了突袭。黟县的军队虽然有所防备,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又缺乏训练,被陷阵营的战士们一冲即散,黟县县尉见势不妙,仓惶中孤身一人逃回了黟县,他的部众不是被杀,就是跪地投降,只有少数的士卒趁乱逃到了旷野之中。

第二日,艳阳高照,泾县县令刘波被他的部下们领上了城楼,看到了两三百名士卒,打着黟县的旗帜,列队于城墙之下。刘波心里很是奇怪,便问泾县县尉李日道:“李大人,这黟县的军队是什么意思啊?他们是不是想要进城来啊。”

李日忙摇头道:“大人,非也非也。他们昨夜被敌军突袭,营寨已经被攻破了,这是投降敌军的士卒。敌军这么做,是在威胁我们,向我们示威啊。”

刘波的脸色顿时就黯淡了下去,一日一夜之间,歙县的援军撤走,黟县的援军被歼灭,其余的援军则是连个影子也没有见到,没有援军,这个城池还怎么能守得下去呢?

第一百五十九章 攻略丹阳(五)

泾县城下。

那些黟县的士卒彷佛是在展览一般,让城楼上的刘波等人以及城墙上的泾县守军看了个够。随后,一名弓箭手自背后取出长弓,又从箭壶里取出一支长箭,张弓、搭箭、瞄准,右手一松,就听一声哨响,一支响箭径直射到了城楼的木柱之上。

“大人,弓箭上面有封信。”县尉李日疾步走到木柱旁,将绑在响箭上的一份信札小心翼翼地取了下来,递给了刘波。

刘波展开信札一看,数行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汉庐江太守周瑜致泾县县令刘波大人,今天下崩乱,朝纲失常,前丹阳太守吴景不遵诏令,独霸一方,祸乱江南,为正朝纲,瑜谨为诏令丹阳太守周尚大人复位。今大兵压境,取泾县在股掌之间耳,望大人以百姓苍生为重,早归正统,则泾县百姓幸矣,亦是苍生之福也。”

刘波看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信札拢入袖中,一言不发,缓步走下了城楼。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凭借城墙,死守到底,可是仅仅是手下的这点人马,外无援兵,又能收得到几时?城破之日,恐是满城百姓遭殃之时,自己的身家性命估计也难保。最关键的是,自己为什么要拼死守城?自己到底要忠于谁?朝廷委任的丹阳太守是周尚,人家周瑜可是打着正朝纲的名义来的。自己已在道义上先输了一分。

另一条路是开城投降,可是,一仗未打便举城而降,传出去自己的颜面何在,读书人总还是要有些骨气的。

刘波举棋不定,心里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他信步走到县衙门口,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正蹒跚走过。初春季节了,她还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皮袄,上面污秽不堪,想来那老妇也没有精力去管顾这些了,此刻她的眼神里只有一股饥饿之火,她一手拄着个歪歪扭扭的木棍,一手端着个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