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名丹阳小校挺身而出,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高声下令道:“弓箭手,准备射击!!”

到底是训练过的正规军,这名小校一声令下,便有两百余名弓箭手列好了队,张弓搭箭,瞄准了城墙下缓缓逼近的高大“怪物”。

“预备~~放!”丹阳小校高声喊道。

“嗖嗖嗖~~~”一阵不算太密集的箭雨自空中攒射而下,大多数的箭矢落空了,少量的箭矢射到了攻城塔外蒙着的牛皮上,纷纷被弹落在地。

“我需要更多的弓箭手!!”那名丹阳小校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大声疾呼。在他的感召下,有更多的弓箭手集结到了他的身旁,随即,一波较为密集的箭雨倾泻而下,依然没有杀伤一名周军士卒。

紧接着,有更多的箭矢自城墙上攒射而下,终于有一名周军士卒中箭倒地,秣陵城的守军立刻士气大振。

周瑜的视力超群,他很清楚地看到了那名丹阳小校的长相: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满脸的英气。周瑜用马鞭遥指着那名丹阳小校对左右说道:“此人英姿勃勃,有大将之才气,是个可用之人。传令下去,城破之后,务必找到他、生擒他、保护好他。”

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略丹阳(二十三)

周瑜率领大军攻打秣陵城的第一天,属于试探性地进攻,在以投石车砸损了好几段城墙、以步兵负土袋将南门外的护城河填平、以攻城塔压制城墙上的守军射杀了数百名守军之后,就在众人都以为周军会顺势大举攻城的时候,突听得一阵铜锣响,周瑜所部将士鸣金收兵了。

臧霸策马到了周瑜身边,低声问道:“大哥,我军攻势刚起,正打得顺手,下面再派士兵们用云梯攻城,说不定秣陵城可以一鼓而下呢,为何不打了?”

周瑜不急不躁地回道:“二弟,今天的攻击本就是试探性的,秣陵城里有两万守军,城高墙厚,我倒也没想着在一天之内就能把它给攻打下来的。你们各自率领所部回营好好休息,明日还要再攻城呢。”

臧霸知道周瑜不想强攻秣陵,那样的话己军的损失太大,周瑜心里必然已经有了对应的计策,当下也不多说话,便打马回营去了。

吴景在城楼上站立半晌,目送着周瑜的大军缓缓撤退,心里感慨万千,他心知今日周瑜只是小试牛刀,并未展示出真正的实力,即使如此,那巨型投石车和攻城塔还是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撼。周瑜,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大?这么强大的攻城利器是从何而来的?

江东周郎,已经不仅仅是个传说了。

吴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答案,索性不想了。他游目四顾,见城墙上的守军正在搬运阵亡将士的尸体,有些负伤慎重的士卒在高声惨呼,惊得在城墙上空盘旋的乌鸦都不敢落下。

吴景突然发现今天在防守中表现出色的那名小校,见他正在组织城中的青壮填补被周军投出的巨石砸坏的墙壁和地面,忙得不亦乐乎。他身长穿的那件轻甲已经染上了斑斑血迹,那是他身旁的战友被攻城塔发射出的弩箭所伤而溅上的。

吴景忙令人将那名小校招到身前,施了一礼道:“将军今日表现神勇,为我军楷模,请受我一礼。”

那名小校忙翻身跪倒,口中连声说道:“末将不敢当,不敢当~~”

吴景见小校年约三十左右,便和蔼地问道:“不知将军怎么称呼?是哪里人士?现在军中任何职?”

那小校朗声回道:“在下名叫吕岱,乃徐州广陵郡海陵县人。因避战乱来到江南,现在刘繇大人军中任职厉锋校尉。”

“哦……”吴景见吕岱为人忠勇,举止有礼,今日里指挥弓箭兵反击,虽然对攻城塔的损伤有限,但在秣陵的守军中也算得是出众的人物,他本以为吕岱是丹阳军中的军官,想褒奖一番,再做些奖赏。如今听吕岱一说他是刘繇军中的校尉,吴景一寻思自己不好越权,便只好口头抚慰、夸奖了一番,令吕岱下去继续守城去了。

吕岱,字定公,历史上是东吴的一员高寿名将。他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投效孙权帐下,先任吴丞,后升余姚长。在余姚,他召募了千余壮士,编练成一支劲旅。他凭借这支部队,镇压了会稽、东冶等五县冶铁工匠起义,被封为昭信中郎将。从此开始了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戎马生涯,为吴国的安邦兴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官至大司马。

吕岱其人,知人善用、闻过则喜,清明廉洁,忠勤相先,劳谦相让,功以权成,化与道合,君子叹其德,小人悦其美。被誉为是东吴的“周公旦”。

随着周亮的穿越,以蝴蝶的小小翅膀,煽动了历史的走向,吕岱此刻也提前到了江南,投入了刘繇的军中。

吕岱之事放过一边不提,话说吴景下了城楼之后,匆匆赶到了县衙。与南门外的金戈铁马不同,这里是一片沉寂和昏暗。刘繇的病情加重之后,听不得吵闹之声,见不得强烈的光线,于是所有的门窗都紧闭着,所有的人走路都小心翼翼,深怕吵扰了刘繇,影响了他的修养。

吴景轻轻走近刘繇屋内,见刘繇正靠在榻上,手捧一本兵书,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吴景施礼道:“见过正礼公。”

刘繇一见是吴景来了,忙正了正身子,以手示意道:“吴大人何必多礼?来来来,请坐~~请坐。”

吴景坐在刘繇的榻旁,关切地询问道:“正礼公今日感觉可好些了?”

刘繇自嘲地笑道:“好多了。唉……我这把老骨头看样子是不行了,秣陵的城防就全部拜托给吴大人了。”

吴景忙回道:“景能力有限,恐难当大任,一切还是以正礼公马首是瞻。”

刘繇随即问起今日的战况,吴景详细地做了回答,特别说到了周军的巨型投石车和攻城塔,刘繇叹道:“唉~~投石车古已有之,但是能做到这么大、抛射这么精准的,我还从未见过。那攻城塔嘛,倒也不难对付,等它移动到了城墙前,令骑兵自城内突袭,再以火油浇上,一把火就可以把它给烧了。”

吴景闻言喜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正礼公到底还是见多识广、身经百战啊,佩服佩服。”

“哦,对了,刚才说到骑兵,目前秣陵城中可没有骑兵啊,太史慈将军的轻骑部队现在何处?”吴景问道。

刘繇轻轻地将手中的兵书放下,正色对吴景说道:“子义有大才啊,之前我一直没有重用他,这是我的失误。如今张英被俘,陈横兵败不堪大任,笮融、薛礼溃逃豫章,我也就只能寄希望于子义了。”

一阵穿堂风刮过,将屋门吹开了,刘繇不由得将盖在身上的被褥紧了一紧,吴景忙起身将门关严,回身问道:“太史慈将军有勇有谋,我早有耳闻,正礼公欲将统兵之权交给他么?”

刘繇微微摇头,说道:“周军势大,又接连胜了几仗,士气大涨,短期内很难取胜,我呢,前面优柔寡断,错失战机,也有责任。如今之计,我们当死守秣陵,周瑜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不足,粮道较长,而这正是他最大的弱点!”

吴景恍然大悟道:“正礼公的意思是……以太史慈将军的轻骑兵去袭扰周瑜的粮道?哈哈,这可真是打中了周瑜的七寸啊。”

今日是初五,迎财神的日子,祝看我书的朋友们新年都发财啊,哈哈。昨日有事的,今日双更。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略丹阳(二十四)

李坑,是从横江津通往秣陵城的官道上的一处村落,座落于两座小山之间,因此处居住的百姓皆姓李,故名李坑。

此刻,正有一支运粮队在官道上逶迤而来,在队伍的前面打着一面黑底红字的旗帜,上书一个龙飞凤舞的“周”字,显然是庐江太守周瑜的军队。

这支运粮队约有五百士卒,由陷阵营的副将陈武领军,自横江津接应了锦帆军于皖口港运送过来的粮草辎重后,陈武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便一路疾行而来。

“打仗主要打的就是后勤。”周瑜深知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本想专门建立一支辎重营,作为专门负责粮草辎重运送的部队,只是因为军队正处于攻略丹阳的关键时刻,还没有做好准备,便将这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武。

春天的中午已经有了些燥热的感觉,太阳高悬在天空,散发着越来越强的热量,好在官道两旁种植了一些树木,树木的绿叶都长了出来,有了树荫的保护,给行军的将士们提供了一丝丝的清凉。

接近李坑的时候,陈武见这里两侧都是小山包,树木浓密,非常适合敌军的埋伏,便提高了警惕,同时传令下去,令所有的士卒均刀出鞘箭搭弦,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带着十二分的小心,陈武所部放慢了行军的速度,陈武派出三十人作为前哨部队先行探路。他们刚刚进入李坑,突听得一阵号角声“呜呜~~”地响起,随即便有一阵箭雨自道路两侧的密林中射出,三十人的前哨部队中大多人中箭,剩余的十余人纷纷逃了回来。

“不好~~果真有敌军埋伏!!”陈武心里咯噔一下,迅速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将运粮的大车围成一个长方形,所有的士卒均躲在这个大车组成的防御阵式内。

陈武所部的方阵刚刚布好,便听到一阵沉重的马蹄声自远处传来,有士卒高声喊叫道:“是骑兵~~是骑兵~~”陈武的脸色大变,他回头狠狠地瞪了这名士卒一眼,随即沉声下令道:“所有人等,张弓搭箭,等待我的命令!”

待得那“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响时,太史慈的轻骑兵部队出现在了陈武等人的视线之中,由于官道狭窄,骑兵部队无法展开,便只能一排四骑地列队而行。

太史慈本驻扎在湖熟一带,准备随时以奇兵的姿态突袭周瑜所部,但直到周瑜的大军接连攻打下当利口、横江津、牛渚要塞后,他还未接到刘繇的命令,便只得耐心等候。

直到周瑜大军攻打到了秣陵城下,刘繇方派出快马通知太史慈,令他率所部轻骑兵去袭扰周瑜的粮道。李坑,便是太史慈选中的第一个设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