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普突然附和道:“我知道了,主公莫非是想占据荆州?”

孙坚豪爽地大笑几声,道:“德谋知我心也。荆州富饶之地,较豫州自是强了不知多少倍我欲集结所有精锐部队,攻下襄阳后,直接挥师江陵,再往南攻打长沙、桂阳、零陵诸郡。等我们攻下了荆州,也就不必再受袁公路的掣肘了。”

“哦”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赞同。

“当然,我也不是那背信弃义之人。襄阳我还会交给袁公路,到时我们据有荆州五郡,退可自保,进可争霸中原,岂不快哉?”孙坚的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坚定之色。

众人都在豫州吃了不少苦头,如能离开豫州、占据富饶的荆州,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他们自然强烈地支持孙坚的决定了。

孙坚和众人商定尽快出兵,等不及孙策回来,只得派人前去皖县通知,让他尽快地返回,颍川的防务就交给他了。

四月二十五日,袁术派长史杨弘押运着批军粮抵达颍川。二十六日,早已准备停当的豫州军誓师出征。孙坚以黄盖领军五千为先锋,程普率五千人马殿后,负责将袁术提供的粮草辎重转运到前方。孙坚自领五万大军为中军,浩浩荡荡向着襄阳杀去。

襄阳笼罩在一片战争的阴云中,而江南的乔庄却是依旧*光明媚,一片祥和。

孙策与大乔正是新婚佳期,两人耳鬓厮磨,恩爱无比。每日里最喜欢做的就是舞剑,二人间的配合日趋默契,已能做到心意相通,举止划一。

得到孙坚派人送来的急报后,孙策心中知道,父亲这是在锻炼自己,给自己一个独立镇守后方的机会。本来在军中,孙策都是急先锋,凡事冲杀在前头,对于政略却是疏淡了许多。孙坚的事业肯定是要传给孙策的,因此他让孙策做类似于“留后”的角色,统一管理豫州的军政,以锻炼孙策的能力。

孙策当即将父亲的书信交给大乔看,此时大乔刚刚沐浴出来,长披肩,唇红齿白,星眸点点,娇丽非常。大乔看后轻轻喊了一声:“孙郎,”她把轻挽着的长甩向身后,纤纤玉手亲执茶壶,为孙策倒了一杯清茶,声如飞瀑临深渊之后的平静与舒缓。

看着孙策喝了一口茶后,大乔方接着说道:“我与君已是夫妻,自然该随君前去豫州。只是按我们这里的风俗,新婚后一个月内是不能出远门的,不过我不在乎这个。明日待我向父亲禀报一声,我们就出吧。”

孙策原本还在担心大乔不愿立刻就随自己北上,听得此话不由得大喜,道:“既如此,明日我和你一起禀报吧。军情紧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乔轻轻点了点螓,道:“好在我自幼喜习弓马,后来又练习了武艺,这次便可以跟你一起骑马归去,较之马车要快上许多了。”

孙策一把将大乔拉入怀中,大乔眼中的柔情早已将他的一颗英雄之心融化,“莹儿,豫州虽然比不得江南秀丽富庶,却也别有一番景致。我们在那里,依旧是逍遥的一对神仙”

大乔娇声道:“孙郎,你错了。只羡鸳鸯不羡仙,我才不要做神仙呢……”

第二日,孙策和大乔向乔公禀明情况后,乔公自然不会强留,便安排了十余名精悍的东郡士卒护送他们俩。二人只携带了简单的衣饰,当天下午就匆匆出了。

这时,孙坚的大军已经杀到了荆州境内。

刘表闻知孙坚领兵来犯,倒也不惊慌。他素知孙坚是一员虎将,勇武过人,但却谋略不足,且靡下也没有能运筹帷幄之士。行军打仗,没有谋略怎么行,刘表颇有自信能在荆州击败孙坚。

初时,刘表派襄阳太守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大军。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了襄阳。

襄阳城始建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以北的地区。刘表将州治定在襄阳后,即大兴土木,在原先的旧城外重新修建了一道城墙,将旧城围在了中间。又引襄水环绕城墙四周,以为屏障。

新的襄阳城墙高池深,防备森严,城内积存了无数的粮草军资,因此,刘表只是闭门不战。孙坚挥兵攻了三日,也没能站上襄阳的城头。

刘表见城内守兵逐渐减少,便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江夏的兵士。三日后,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之大战。孙坚的勇武天下闻名,黄祖哪里是他的对手?黄祖再次败走,慌不择路地往襄阳城西南方向逃去。

孙坚自然是领兵紧追不舍,眼看着黄祖一行数十骑逃入了前方一座山中。孙坚忙勒住马匹,扬鞭一指,问道:“前方是何山?”

一名孙坚的亲兵,是斥候的头目,曾来此处探察过,忙上前回道:“禀将军,此山名叫岘山,峰岩直插滔滔汉水,山势较为险峻。”

孙坚冷笑道:“黄祖无能之辈,逃入此山,还能有什么生路?弟兄们,跟着我追谁杀了黄祖,赏银百两”

第三百一十九章 孙坚之死

孙坚的目光坚定果敢,也充满了杀气。他狠狠地一拍胯下枣红马,将古锭刀高高扬起,加速向着岘山中冲去。在孙坚的身后,烟尘滚滚,数百骑精兵各自扬鞭,高声呼喝着紧紧相随。

襄阳城下,程普闻知孙坚独自领着数百人追杀黄祖去了,不由得大惊失色,急道:“黄祖奸猾之辈,此番败退恐怕有诈,主公亲身涉险,不值当也”

情急之下,程普忙领着随身的数十名亲卫翻身上马,直追孙坚而去。临行前,程普令人通知黄盖、祖茂、韩当等将,让他们派军做好接应。

岘山之中,黄祖盔歪甲斜地骑在马上,一副狼狈之相。他的身后紧随着数十名亲卫,个个汗流浃背。转过一个弯之后,前面却是一条羊肠小道,只容一人一马通过。小道弯弯曲曲,走十几步后,前方的路就折转,隐在密密的竹林中。

黄祖似乎累了,就在小道前勒住了马缰,忙不迭地下马,坐在地上休息。他的亲卫们也纷纷下马,横七竖八地躺着。片刻之后,远处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那是孙坚领着追兵上来了。黄祖脸色一变,却是由惊转喜,环顾左右,哈哈笑道:“孙文台,任你再勇猛如虎,今日咱就叫你有来无回弟兄们,上马”

黄祖等人纷纷骑上了马,回头张望了一下,见远处一彪人马急追而来,为首一人身材雄伟,头戴大红色的头帻,不是孙坚还能是谁?

孙坚远远地看见黄祖等人仓惶上马逃窜而去,不由得哈哈大笑,高声对身后的亲兵们道:“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大家加把劲,立功就在当下”

众人策马疾追,到了羊肠小道前,黄祖等人的身影已经隐入了竹林中不见。孙坚突然感觉有些异常,见竹林旁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风林关”三字,心中猛然醒觉,大叫一声:“不好,敌人有埋伏,快退”

说时迟那时快,孙坚的话音刚落,便听得一阵梆子响,密如蝗虫的羽箭自两旁的山崖上射下,孙坚忙挥舞古锭刀,将羽箭格开。眼角的余光所见,猝不及防之下,跟随他前来追赶黄祖的士卒已经折损大半。

一轮箭雨过后,一员银盔银甲的战将站立在山坡之上,向着孙坚高声叫道:“孙文台,江夏吕公在此还不速速下马就擒,某可饶你性命”

原来是黄祖靡下的勇将吕公此刻的孙坚什么都明白了,今日一战,黄祖定是诈败,预先让吕公率人在此地设伏。看来自己还是轻敌了懊悔之下,孙坚也不答话,指挥着剩余的士卒往山外冲去。

这时,又听得一阵铜锣响,山上乱石如雨砸下,伴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孙坚手下的士卒又有半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孙坚倚仗自己的神力,用古锭刀连续挑飞了十余块山石,将自己周边的数人牢牢护住。见山上落石稍缓,孙坚大叫一声:“随我来”拍马挥刀,便要往山外冲去。

“砸死那个头戴红帻的”山坡上的江夏兵纷纷喊道,于是有更多的落石往孙坚所在之处砸去。孙坚怒瞪双目,一一挑飞砸过来的落石,慢慢地往山口挪动。

吕公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让孙坚逃走,自负箭术不错的他此刻已经拉开了自己心爱的铁胎弓,搭上狼牙箭,瞄准了孙坚。

“嗖~~”狼牙箭带着冰冷的杀气,刺破空气,似一条冷静的毒蛇,直奔孙坚而去。“嗯?~~”孙坚正忙于应付山上的落石,多年的沙场经验加上武将的直觉告诉他,有一样危险的事物正在偷偷地接近他。

在挑飞落石的空隙间,孙坚忙回头张望,见到一个黑乎乎的细长物体正向自己飞来,分明是敌军的冷箭。可是这支箭却似乎是射偏了,并没有射向孙坚的身体。

孙坚的判断没有错,吕公此箭并不是要射孙坚本人,却是奔着他的胯下马去的。孙坚回手一刀,将狼牙箭格飞。几乎是同时,有一块车轮般大小的巨石从山上轰隆隆地滚了下来,直直对准了孙坚。

孙坚忙集中精力应付落下的巨石,但是吕公的第二箭却又不声不响地到了,这一箭依然射的是孙坚的胯下马。此时的孙坚已不及反身了,就在电光石火之间,冰凉的狼牙箭射入了孙坚胯下马的后腿中。枣红马只觉后腿上传来一阵剧痛,忍不住人立而起,孙坚猝不及防被颠落马下,就在他的身体上方,巨石呼啸着坠落“噗通~~”一声巨响,震惊了整个山谷。烟尘四起,孙坚整个身体已经被那巨石砸中仅余的十余名孙坚亲卫突然爆发出剧烈的嚎叫声,泪眼奔涌而出,他们狂乱地从不同方向扑到孙坚身旁,见那块巨石正好砸在孙坚的胸腹上,孙坚那刚毅的脸庞上溅满了自己的鲜血,因为突遭重压,孙坚的口角也不停地流出血来,剧痛传来,整个人当场昏死过去。

“报将军孙坚的援军已到山口约有千人。”一名斥候正向吕公汇报军情。吕公眼见孙坚是不得活了,今日能砸死孙坚,自然是大功一件,没必要再和豫州军继续纠缠下去了。

“通知全军,我们撤”吕公简洁地下达了命令。

“呜呜呜”,随着凄凉的号角声响起,山坡上、竹林里埋伏的江夏兵顷刻间退得干干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