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诩是周瑜手下第一谋臣,他所说的话自然是事先与周瑜商量好的,鲁肃听话之间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贾诩接着道:“然天下大势变数仍多,尤以西部的变数为最大。韩遂马腾据有西凉,明面上听朝廷号令,实则拥兵自重,更有羌人、胡族杂居,局面复杂。关中一带鱼龙混杂,怀柔以外,亦有匪乱,需有得力军队驻守方可弹压。巴蜀刘璋,汉中张鲁,皆是坐拥重兵之诸侯,一旦联手,则西部难平。当今之策,对刘璋,以抚为主,对张鲁,以打为主。故子敬此去,肩负西部数州之任,其责可谓重大!”

鲁肃脸色凝重,冲着周瑜和贾诩施礼道:“如此重任,肃虽肝脑涂地,亦无悔矣!”

一个时辰之后,鲁肃的大军自黎阳出发,浩浩荡荡地向西而行。在这支军队中,有鲁肃亲领的东城营一万五千步卒,有赵云新扩的飓风营五千骑兵,其中重甲骑兵八百,有张辽、徐晃的并州营一万人,共计三万人马。这三万将士盔明甲亮,全部配置了江东军中先进的武器,携带了充足的粮草,一路上旌旗招展,队形整齐,吸引了沿途百姓的眼球。当百姓们得知这是朝廷的兵马,是江东军时,便有些人自屋中提出甘冽的清水,放于路旁供士卒们饮用。

由此可见一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江东军在百姓中受欢迎的程度。

一日之后,周瑜任命高顺为主将、程普为副将镇守黎阳,统领陷阵营、豫州营、忠义营、长沙营共计四万人马,同时,周瑜以郝普为主将,选择投诚的河北军一万,又于黎阳一带招募流民一万,在附近择荒地屯田,这样既就地解决了大军的粮草问题,又可为镇守黎阳的大军提供后备兵员。

三日之后,周瑜亲领余下诸军及剩余的投诚河北军,自白马渡过黄河,一路往秣陵进发。

官渡一战,可谓是江东军的一场完胜。破河北军二十余万,俘虏近十万,收得投诚的河北士卒六万余,占据了青州全境以及通往邺城的咽喉要地黎阳,自此在战略上居于主动地位。

此役过后,随着实力的大减,袁绍的雄心壮志烟消云散,牢牢守住冀幽并三州的基业已成了他最为迫切的想法。故此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他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分派指挥蒋奇、马延等将领兵扑灭了冀州境内的十余处叛乱,迫使甘宁的水军退出了碣石,终于将局势稳定了下来。

局势一定,袁绍的身体却再无无法支撑了,长期郁结的心气终于发作,不断地缠绕在身体之中,上冲大脑,导致他日夜难寐,精力不济,人很快便消瘦了下去。又过了月余,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铺天盖地而来,袁绍染了风寒后,疼痛难支,卧榻不起。

袁绍这一倒下,便再也没起来过。

作为袁家的顶梁柱,袁绍之病可让其家人着急,其后妻刘氏一面四处延请名医,替袁绍治病,一面暗中召集逢纪、郭图等人,筹划后事,以防袁绍一旦过世,能顺利地扶持袁尚上位,而驻军于南皮的袁谭自然是首要打压的对象。

在袁绍一家表面的忙乱和暗中的潜流之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

在长江之南的秣陵,早已张灯结彩,全城尽欢。这一年的新年没有下雪,温度也合适,百姓们趁着难得的好天气,纷纷走出家门,走亲访友,在互相的拜年声中,获得自己的那一份喜悦。

作为新朝都城的秣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才俊、富商自四面八方而来,他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文化,却又融入了秣陵城原有的气质之中。

秣陵,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都。

第五百五十九章 风云动荡

新年之后,泰山脚下,一行白衣人蜿蜒而行。

泰山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古代传说中,盘古死后,其头部化为了泰山,故泰山是人们心目中最靠近上天的地方,充满了神秘感。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可见五岳是帝王们加封的,是其祭祀天地、封禅的神圣之地。五岳之中,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令泰山名声大噪的便是秦始皇于泰山举行的大型封禅典礼,一举奠定了泰山作为群岳之首的地位。

一路雄伟壮丽的风景并没有吸引这一行人的注意力,他们相互之间也不说话,只顾着埋头前行,约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在一处幽静的山谷入口前停了下来。

为首一人臂长过膝,大耳垂轮,神情落寞,赫然正是刘备,他环视四周一番后,沉声问道:“云长,三弟的陵寝就修在此谷之中?”

刘备身边站立的红脸大汉低叹一声,回道:“正是,百余工匠日夜不停劳作,七日前方才完工。”

刘备静默片刻,眼中慢慢地溢满了泪水,“此谷虽僻却幽,春有兰花秋有素菊,三弟……三弟定会喜欢……”

关羽的目光亦变得悲伤起来,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狰狞,对刘备道:“大哥!三弟死于袁绍之手,此仇不报怎报我三人桃园结义之情?吾欲提兵北上,拿袁绍的人头为三弟祭奠!”

刘备缓缓摇头道:“吾亦有此心。但此事急切不得。二弟,陪我进谷看下三弟吧……”

一个时辰之后,刘备一行缓步出谷,神情更显悲凉,郁结之气却少了些,想来是在张飞的陵墓之前狠狠地发泄了一番。

“二弟,”刘备轻声对关羽道,“此次我自秣陵远来。不能停留太久,以免吴侯疑心。你驻军于此,今后的联络切记要派亲信之人,用商量好的方法秘密进行。”

“羽记下了!”关羽轻皱眉头。尽管心性孤傲的他不屑于此类事情,但大哥的话不得不听。

刘备接着道:“官渡之战,三弟为了你我兄弟基业,行此大险,已然不在人世。想来他的英魂定会保佑你我。黎阳撤军后,二弟你执意要驻军于泰山,心意我怎不明了?吴侯初期并不同意,还是我腆着老脸。方说服了他。然此时并不是用兵之良机,二弟你切莫冲动。一切有待从长计议。”

官渡之战中,刘备的兵马作为侧翼。也参加到了最后的追击之中,斩杀、俘虏河北军士卒过万,缴获了颇多的辎重。周瑜大度,定下了暂缓攻打冀州的战略后,为补偿刘备,便将其所俘虏的河北军士卒,缴获的辎重全部交给了他,还另从江东军的缴获中拨了相当多的粮草、武器、军服,由是,刘备所部实力大增,全部更换了军服、武器,将俘虏编入军中,总兵力增加到了三万人。

张飞孤军深入冀州之事,周瑜暗中早已得知,但张飞的死讯传来,还是令周瑜小小地伤心了一番。刘备三兄弟之中,周瑜独喜张飞,不同于刘备的圆滑和关羽的孤傲,张飞为人豪爽义气,又读过诗书,颇懂进退,是个可领军一方的大将之才。只可惜张飞跟着刘备打拼,一直未有大展手脚的机会,如今身死他乡,确实令人惋惜。

在刘备的哭诉下,周瑜派人去冀州索要回了张飞的尸身,又同意了让刘备所部驻军泰山的请求。周瑜知道,这是刘备、关羽兄弟商量好的,泰山紧邻冀州,既可以远离自己的监视,发展自己的势力,又方便随时出兵,为张飞复仇。

对于刘备兄弟,周瑜仍以团结为主,寄希望于他们能在汉室的旗帜之下,与江东军形成合力。不过,周瑜对刘备仍有防备之心,借口朝中事务杂多,请刘备回秣陵整顿军务,其部三万人马,交由关羽统领,驻扎于泰山。

刘备祭奠过张飞之后,在泰山停留了两日,便匆匆赶回秣陵去了。关羽得到了紧急军报,几股泰山贼于附近出没,掳掠民众,便于领兵去进剿了。

关羽按捺住性子,埋头练兵,暂时没有进攻冀州,青州全境也都在休养生息。而黎阳一带,高顺、程普广募流民,开垦荒地,加上周瑜派来的新任黎阳太守诸葛亮之助,全部精力在恢复秩序、发展经济、福利百姓方面,并无再兴兵戎,冀州南面的威胁顿时一轻。

来自外部的压力小了,一直支撑在袁绍体内的那一股顽强之力便也渐渐消散,病情逐渐加重,终于在天佑二年的秋季,撒手人寰。

观袁绍的一生,青年时便以显赫的家世,出任西园校尉,执掌京城之重兵,在董卓入京之后,毅然返回渤海,于太守任上参加了讨董联盟,并任盟主,其后在冀州豪强的帮助下,又兼并了韩馥的冀州,自此实力大涨,东征西讨,南征北伐,逐渐地据有了冀青幽并四州,割据河北,领众数十万,被封为大将军、太尉,名动天下,成为了实力最强的一方霸主。

这是袁绍一生之中的顶峰。

自此之后,袁绍个性中的缺陷开始慢慢彰显。袁绍长相英俊威武,在初时能做到礼贤下士,袁氏门生故吏来投者络绎不绝,其部下能臣猛将难以计数,故能一举荡平河北。

然袁绍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正如曹操昔日曾评价他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这样的人即使得到人才又能怎么样呢!袁绍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田丰、沮授之死便是例子。

废长子袁谭而立幼子袁尚,这是袁绍又一大错误之举。袁绍宠信的正妻刘氏出身名门,是袁熙和袁尚的生母,袁绍在她的怂恿下立袁尚为嫡,造成了袁谭与袁尚的强烈对立,以及众部下的分崩离析。而刘氏生性好妒,其他姬妾不为其所容,常遭其迫害。袁绍死后,他的姬妾们都被刘氏残忍地杀害了。

无论如何,袁绍死了,一代英雄就此奔赴黄泉。而河北的局势立刻动荡了起来!

第五百六十章 兄弟内斗

汉天佑二年九月,袁绍病逝于邺城。

官渡之战的失败让袁绍一统天下的希望破灭,三个儿子之间的互相争斗令袁绍也无计可施,最后,心气高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