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在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卑鄙在汉末-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这……“太尉杨赐好不容易把下巴复位,浑身哆嗦的指着陈兴说道:”陈……陈子昂……,天……天子岂有宇宙之号?“老杨刚才差点心脏病发作,现在话都说不利索,憋了半天才冒了这句出来。 ”太尉大人,在安息国和极西的马其顿国,国主都是自称‘宇宙四方之王’,我堂堂大汉天朝这主,如不称【宇宙大皇帝】,岂不是比蛮夷低上一等?如此怎能显示我天朝威仪?“陈大官人不慌不忙的把一顶帽子扣将过去。

杨赐过没来得及消化陈举的辩解,咱们超级侃爷、议郎孔伷孔公续就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说道:”太尉大人,你有所不知。这【宇宙大皇帝】之号,简直就是为我大汉天子量身定制的尊号呀!《易经》有云……《诗经》有云……“只见咱们孔侃爷哗的抖开话匣子,口若悬河的从开天辟地说到光武中兴,引经据典的证明了”宇宙大皇帝“这个尊号是多么的适合刘老大。吹得大象纷飞,恐龙破空,一干大佬们抖傻了,愣是没找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这……这……“刘老大的脸上都兴奋得发紫了,念叨道:”宇宙大皇帝,宇宙大皇帝,朕以后就是宇宙大皇帝了……“

陈举等人的这一手,把十常侍震得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比黄连还苦。太监们心里都有种扑街的冲动,这个陈举也太厉害了,他这么一来,咱们准备的马屁哪里还派得上用场呀。

张让同志都要哭了,我怎么就忘了这个头号马屁精啊,这个宇宙大帝一出,还有什么马屁拿的出手啊。一个月的准备都白忙活了,呜呜呜……

不过,太监们也是久经考验的主,眼见的马屁已经无效,就连忙附和陈举。顿时,德阳殿里谀词潮涌,马屁如雷,把刘宏老大弄得乐不可支。 ”那就这么定了吧,朕今后就是【宇宙大皇帝】了,哈哈哈哈……“刘老大担心会有人不识趣,连忙拍板把事情定了下来。开玩笑,以刘老大的性格,像宇宙大帝这么华丽的称号,哪里会不要的道理。

退朝后,陈举等人全都聚在他在洛阳的府邸上。 ”师兄,我们这样做,真的没有问题吗?现在外面对咱们的看法……“孔融实在有些不放心,这次马屁行动,他本来不想参加的,但是架不住陈举的忽悠。现在外面都对他们有了看法,这让他有些后悔。

”芶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子昂这句话说得太对了。难道文举就忘了黄巾暴动的起因?还想再来一次不成?“曹操愤然起身,斥道:”比起国家社稷的安稳,我等的声誉又何足重轻!此次事前,曹某已经有了舍弃荣誉的觉悟,哼……“

刘表连忙打圆场道:”孟德息怒,文举也是一时转不过弯而已。“袁绍少了一眼周围的人,对陈举的说道:”子昴,现在没有外人,还是给讨论一下咱们后面的行动吧?“

这次陈大官人的举动,可不是仅仅为了拍马屁。他有一个很大的计划,对大汉整个政策都会有所波及。这样的事情当然要得到这老大的支持才行,要说对刘老大脾气的了解,恐怕没有人比得上陈举了。要得到刘老大的支持,首先得让他老人家高兴,所以他才联络这些少壮派官员来了次超级马屁行动。

”各位一定很吃惊……“现在在座的官运中,有些是刚刚才加入的,所以整个计划还不太了解。陈举看了看他们,不慌不忙的说道:”但是,这件事情关系到大汉社稷的稳定,所以我们不得不如此……“陈举顿了顿,开始说起这次准备好的庞大改革计划。

第207节 二千石会议和《左峰奏折》

洛阳,北宫,德阳殿。 ”……前日黄巾反乱,虽拥众数百万,然虔信者少,而附逆者众多。究其根本,多为衣食难济,无以为生之人。其忧贫病于内,惑邪教于外,固此迫于生计,铤而走险。由些,为防日后再有如斯之祸,则当以安抚流亡,使百姓乐业为上……由此,《摊丁入地》之法势在必行……“陈举在殿上洋洋洒洒的朗读着手里的长篇大论,近200个二千石以上的高官都听得聚精会神的。陈举顿了顿,看了看众人都一副思索的表情,于是接着读到:”……所谓《摊丁入地》,即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敛募,力差则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钱差则其交纳之费,加以赠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钱,折办于官……于是徭、赋与税合而为一,小民得无扰而事亦集……“

很明显,这个《摊丁入地》就是抄袭了后世的东东。当陈某人拿出这个东西和曹操等人讨论的时候,把这批少壮派官员都镇住了。大伙越是讨论就越觉得,这是目前解决社会矛盾最好的办法。当然,为了让这个法案尽快通过,陈大官人也是煞费苦心,前面给刘老大上尊号,就是为了此事的铺垫,毕竟这个东西没有刘老大点头是不行的。

只要刘老大那里不出问题,陈举他们就有绝对的信心,让这几个方案通过。毕竟黄巾暴动的显示出力量,可不是好玩的。而这个几乎颠覆了东汉统治的黄巾暴乱。除了邪教本身的蛊惑这个外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大批赤贫或破产都无法忍受人头税(口赋、算赋、户赋等)地追逼,只好被迫逃亡。而这种情况在几次天灾之后,尤其泛滥,原本有些产业的农民,也在天灾的打击下破产。不得不说东汉末年的确很倒霉,连续大规模的灾害之后,逃亡人口越来越多(当然,明末更倒霉)。而官府的那点救济相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灾害、管理方式的局限性。要做到基本解决灾害引起的后果,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各地豪族也乐于收编流亡人口,但这种行为也是有限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豪族们的家产也不允许他们无限制的收纳流民。

于是,流民随着灾害的频频爆发,也越来越多。而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填饱肚子。由于政府的处置不力,及以前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使得他们对于政府及统治阶级的不满也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也为邪都的发展打下了人力基础,在生存无望及满怀怨恨的前提下,只有稍稍的煽动,一场大规模的暴动就顺理成章的发展起来了。

而现在,虽然黄巾暴动被镇压下去,但造成的后果,明确无误的提醒了朝廷的上层。社会矛盾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现在,比较精明的朝廷大佬和官吏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如果再不处理社会矛盾的话,像黄巾暴动这种事情,很可能就再次爆发的。

可他们的思维毕竟有历史局限性,虽然看到了问题,却对怎么解决问题感到头痛。他们不知道不要紧,可咱们陈大官人知道啊。当陈举向那几个关系亲密的官员出示自己的一搅子改革计划后,立即得到了这批人的支持,其中支持得最狂热的就是曹操同学和孔融同学。

因为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摊丁入地》的最大好处是:既能缓和无地贫民因无力缴纳人头税而隐漏逃亡,同时又能保证人头税的征收。当然,”摊丁入地“对于有地之家是增加了负担,特别要引起缙绅豪强之家的反对,但在当时土地不断迅速集中的情况下,适当抑制缙绅豪强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中央集权利益的。因此,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行”摊丁入地“,不但可能,而且愈显得必要了。当然,要说服那些庶族出生的朝中大佬及地方官吏支持《摊丁入地》并不难,毕竟他们都被黄巾暴动给镇住了,而且他们也比较了解社会矛盾。可还是有很多大佬都是出身豪门,这批人显然并不太愿意就这么让出自己的利益。

陈举和阿瞒等少壮派守相们为了取得这部分大佬的支持,也是为此花费了大量心思进行游说工作。陈举利用郑玄巨和老丈人袁家的关系上下(在袁绍、袁术这两个儿子还有陈举这个女婿的联合公关下,袁家是最早站出来支持这个方案的世家豪门),阿瞒则依靠自己家族的势力四处忽悠,而孔融同学却是依靠孔府在士林的威望大造舆论。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圣教的荣誉主教、大汉第一侃爷,议郎孔伷孔公德先生。

先秦时代的纵横家们那种口若悬河,把人活活淹死的风采,陈大官人一直很遗憾没机会亲眼见识。不过当他到孔侃爷把杨彪、马日碑等大佬活活侃翻的时候,这种遗憾已经消失了很多。陈举有时候都在怀疑,这位孔先生是不是个搞传销的转世,那张嘴简直太能忽悠了。在他进行游说工作的时候,无论语气、频率、音调还是肢体语言,统统都是妙到毫颠,充分展示了各种诡辩、暗示、误导以及偷换概念等等游说技能。而且孔议郎对于这些伎俩的运用更是厉害到极点,简直可以说是,已经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地步。更为恐怖的是,他还能熟练的引经据典,从种种流传普遍的,甚至是极其偏僻古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论据。

虽然在罗灌水巨巨的《三国演义》里面,这位孔侃爷只是个可怜巴巴的NPC、路人甲之类的龙套。不过,连续领教了几次孔侃爷的恐怖技能之后,陈大这民人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厮要是去搞销售,绝对是那种能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狠角。

 ”这家伙简直太牛了!整个就是东汉的戈培尔啊!“这是陈大官人在孔议郎推倒正太之后,所发的感慨。哦,错了,不是”正太“,是”郑泰“,拼音打字太容易错了。大家原谅我吧。(哦,顺便说一句。这位”正太“就是那个被误传为铁匠的郑浑郑文公同学的亲哥哥。可怜的郑家,居然生生的从著名豪门成了铁匠世家了……)

(可能有人会有异议,”这位孔老大哪有这么强啊?小白狼你骗人吧?“其实大家想想就明白了,由于中国的史书向来是惜字如金、能省则省的传统。这位孔侃父子在另一个时空中并没有太多的名气。但是”清谈高论,嘘枯吹生“,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