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太子李承乾-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找到了一种占城稻,可以在南方水田种植,一年可以两熟乃至三熟,亩产两石到三石,只要水利跟得上,便可以大规模种植。那时候,就算跟突厥耗,我大唐也耗得起!”

“什么,你说真的?”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等人,都惊叫起来,亩产两到三石,还能两熟甚至三熟,真的推广开来,大唐就再也不怕饥荒了!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他们在南方已经试种了半年,儿臣本想再等一年看看产量是否稳定的!”李承乾抬头看到老爹脸都亢奋得通红了,赶紧道,“东宫有他们送来的试验数据,儿臣这就派人去拿!”

“还不快去!”李世民显然激动起来。

李承乾赶紧叫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到东宫把东西取来。

李世民再次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除此之外呢,总不能真的跟突厥耗着吧!”

“当然不是!”李承乾扬声道,“据从北方草原回来的商人说,这两年草原上一直风调雨顺,草长马肥,因此,他们才有底气跟大唐开战。但是,这两年,大唐的商人一直在向突厥倾销各种奢侈品,他们的贵族被胜利冲昏了头,开始追求享受,他们已经开始堕落了,失了驰骋草原的雄心!我大唐只需要几年时间,励精图治,此消彼长之下,荡平草原,封狼居胥,也就这几年时间!”

“好!”李世民咬牙道,“既然如此,那这次朕就忍了,等朕荡平草原之日,朕要他们把吃进去的都给朕吐出来!”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一向很识时务。

正文 第6章 闲谈

“三万多人,这可怎么安排啊!”长孙无忌有些头痛。大唐再次向颉利妥协,颉利也没办法,只好将绥州被掳的三万人放回了大唐,一路南来。可大唐刚刚向突厥支付了三十万石粮食,如今,要养活这三万多人,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也是件麻烦事。

“舅舅在想什么呢?”李承乾看到长孙无忌苦恼无比的样子,便问道。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还不是绥州回来的那三万人,他们都已经是无家可归,怎么都得求生啊!”

李承乾低头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朝廷不能白养着他们,不如以工代赈。舅舅也知道的,我名下有些作坊,可以招收一些身家清白的人做工,还有些青壮,可以让他们去修路,另外,父皇既然已经决定在南方推广水稻,就要发展水利,自然也是要征发民夫的,看看那些人,谁愿意去南方,干脆就让他们去修水利好了!”

“可是,这些人中,难免混有奸细!”长孙无忌皱皱眉。

“不要让他们有接触到机密的机会就是了!”李承乾有些不以为然,“再把他们的身份都登记在册,重新整编,三人一户,百人一屯,一人作乱,一屯连坐,自然就解决了!至于那些老弱,就近安置便好!”

“太子果然大才!”长孙无忌欣喜不已,长孙一脉的荣辱就系于太子身上,如今,太子不仅得宠,自身也是颇具才干,地位已经稳定下来,长孙家必定能够长盛不衰啊!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太子如今也已经十几岁了,过上几年便可以成婚,娶哪家的千金能够带来更大的好处呢,什么时候和妹妹商量一下才是。

“舅舅过奖了!”李承乾轻笑一声,“太傅总说我读书不用功呢!”

“太子是储君,经史子集知道就好,难不成让堂堂太子殿下去著书立说,成一代大儒不成!”长孙无忌摇摇头,“于志宁和李纲就是太较真了,改天臣向陛下提议,给殿下换个太傅,也好学学治国平天下之道!”

李承乾笑了起来:“舅舅可莫要害我,这孔孟之道虽说放到如今未必合时宜,但也是值得借鉴的。”

“哦,你说这孔孟之道怎么个不合时宜法?”长孙无忌来了兴趣。

“舅舅不是欺我无知吗?”李承乾撇撇嘴,“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也不过是披着儒家的外衣,骨子里还是用的法家的思想,何况,自董仲舒以来,儒家经典几经修订,为的就是迎合帝王的治国理念,还是当年孔孟的思想吗?”

“更何况孔子孟子生活的时代还是春秋战国,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谁能保证他们说的就是对的呢?”李承乾笑得有些漫不经心,“只不过儒家更懂得迎合帝王之心罢了!”

“太子殿下这可不能乱说!”长孙无忌有些发傻,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赶紧道。不过想了想又觉得很有道理,他自己也不是一心研究圣人之道的儒学门徒,当下叹息一声:“如今治国之人无不学的是儒家经典,儒家已经是不得不尊了!”

“说这些扫兴的话干什么?”李承乾呼出一口气,“儒家一家独大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除非有人能提出更好的学说,否则儒家还是只能用它!”

“对了,最近长安新开了家酒楼‘醉长安’,出了一种酒叫‘神仙醉’,不如去尝尝?”长孙无忌笑盈盈地建议道。

“哦?”李承乾心中暗笑,什么神仙醉,其实就是高度蒸馏酒,唐时的酒还都是发酵出来的,度数不高,也就和后世的啤酒一般,喝之前要先过滤掉其中的渣滓,即使如此,里面还有一些细小的杂质,被称为“绿蚁”,后来的名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就是这种酒了。他洒然一笑:“舅舅相邀,岂敢不从?”

长孙无忌看看李承乾,忽然苦笑一声:“是臣考虑不周了,那神仙醉性子极烈,太子殿下年纪尚幼,似乎饮不得那烈酒!”

“无妨无妨!”李承乾摆摆手,“舅舅也太小瞧我了,再说,实在不行,喝点清淡的就是!”

“也是,醉长安里的酒菜双绝,太子殿下去见识一番也是好的!”长孙无忌想想也是,有自己看着,还能让自己外甥喝醉了不成。

长安如今已经恢复了几番当年隋时的繁华景象,这几年,常有各国遣唐使到大唐来学习,且有西域胡商在此经营,颇为兴旺。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二人也没有兴师动众,只是带了几个随从,还有暗处的一些侍卫,便在长安大街上溜达着。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众多富家权贵子弟鲜衣怒马,纵意街头,道旁行人与小商贩为了几文钱在那讨价还价,妖娆的胡姬在酒肆门前招揽着酒客,娇俏的小女孩挎着花篮叫卖着刚采下来的鲜花,一派生机勃勃之像。

长孙无忌微笑着抚着胡须:“太子殿下,你看到了什么?”

“大唐必然的崛起与强大!”李承乾同样在微笑,他心中感受到了深深的骄傲,因为这里面也有他的心血,他对这个国度深深地产生了认同感!是的,大唐,千百年后,依然为所有炎黄子孙骄傲的大唐!

正文 第7章 酒楼遇刺

“醉长安”楼上,两人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长孙无忌要了一壶“神仙醉”,李承乾很知机地要了一壶葡萄酒,也是那些酿酒的人弄出来的,一向很受年轻男女的喜欢。又要了几个招牌菜,甥舅两人就这样一边喝着酒,一边闲聊着。

一个白发苍苍的佝偻老者拿着胡琴,后面跟着一个不过十三四岁的黄衫少女上了楼,那少女容貌清秀,也算一个小美人了,估计是祖孙两个。两人给四周的食客行了一礼,那老者便开始拉起了胡琴,少女打着拍子轻唱起来,确是《诗经》中的《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颇有几分缠绵悱恻的味道,一曲唱罢,那老者又团团施了一礼,拿出一个小铜盘,带着小孙女到各桌上讨赏钱。

耳边听得有人在说这对祖孙二人。

“听说是从北边回来的,几个儿子都被突厥人杀了,就剩下这小孙女,想要带她到长安寻亲,据说是这女娃从小定的亲,偏偏又找不到,只好在这里卖唱,挣几个钱花费呢?”

“真是可怜啊!这次绥州城破,又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啊!”

“迟早我们也要打到草原上去的!让那些突厥蛮子也尝尝这滋味!”

长孙无忌低声道:“民心可用啊!”

李承乾点点头,伸手摸了摸身上,有些尴尬:“舅舅,我没带钱!”

长孙无忌也傻了眼,他每次来这里也是记帐,掌柜的直接到他府上支取的,又怎么带什么钱了!

李承乾想了想,伸手招来小二:“拿纸笔来!”小二应声答应,急急下楼,很快拿了纸笔上来。

“你叫什么名字,识得字么?”李承乾看着那个少女,温言问道。

少女脸一红:“奴家采薇,爷爷叫奴家识的几个字!”

“那好,今日我也未曾带什么钱来,给你写个东西,或许能让你尽快找到你要找的人!”李承乾提起笔,想了想,一挥而就: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一首《长相思》题罢,他轻轻一笑,递了过去:“我不擅长音律,若你们将其谱写成曲,在长安传唱,若你未婚夫听得,也就能相见了!”

那少女将信将疑地接过,仔细看着纸上的诗词,脸上神情转为惊喜:“爷爷,你看!”

那老者伸手接过纸笺,混浊的眼睛里冒出精光来,他哆嗦着拉着孙女跪了下来:“多谢恩人,若我们能找到小薇他夫婿,一定上门拜谢!”

“这倒不用了,举手之劳而已!”李承乾伸手将二人扶起,“若老丈真要谢的话,不如就将此词唱一次,如何?”

“好好,恩人,你等会儿!”老者和孙女合计了一番之后,胡琴声再次响起,少女甜美的声音传出:“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酒楼上鸦雀无声,一曲唱罢,众人如梦方醒,高声叫好起来。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李承乾:“太子殿下才情了得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