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知不知道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你这次把军政部得罪透了以后还怎么合作!”宋子文是气到极点,孔祥熙在一旁也是脸色铁青!----事实上和德国人的军火交易就是孔祥熙促成的,只是由于宋子文和蒋介石打了一架辞去了财政部长,他接着坐上去还得兼着行政院副院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事情实在太多才交给军政部来跟!这次真要打贪污,打的不是何应钦,是他!在财政饥荒的时候,他拿回扣的事非常机密,除了宋霭龄外,没人知道,至于看出猫腻的何应钦自然不说,他孔祥熙还感激着呢!

原来,两人都认为这“两千五事件”肯定是孔令侃弄出来的,就是为了不忿在大炮换钨砂贸易中他没赚到什么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令侃你知道吗!?做生意不是光靠压,靠打,靠造谣就行的!虽然咱们背景大,做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打压对手就行了,但你也看人啊!你敬之叔叔是一般人吗?再说,你敬之叔叔就怎么得罪你了!?你、你、你弄得爸爸和舅舅都没脸见人!”孔祥熙越说越气:“跟你说白了吧!这事情要说谁赚了一票,就是我,你老子!!”

孔令侃是比窦娥还冤啊:我什么时候造过谣啊!?什么时候对军政部下过手啊!?敬之叔叔我怎么敢得罪啊!?……欲辩无从,欲哭无泪……

直闹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结果。

这时外边的秘书拿着一份密电进来逞给孔祥熙。

庸之:南京有事,速回。蒋中正。

一个小时前,蒋介石终于作了决定:亲自赴零陵行营,严办兵败致使遵义再度落入红军手里的吴奇伟。当然,顺道检阅部队。

检阅团人员重量级人物包括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杨永泰以及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塞克特等等(杨永泰曾在1932年4月蒋介石亲剿豫鄂皖根据地时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司令部秘书长,后在江西任过厅长,小说为了加重人物分量,让他卸了任后继续不停“剿”下去,呵呵,清楚历史的朋友别笑…)。

神仙打架,终于打到零陵了……

(作者:星期天,早点更,昨天码了一万多,今天也一样,存稿箱货总算够一周用了,一段时间可以保证粮饷,不过,我的习惯是上传前在不同时候自己要看三遍以上尽量减少错别字和保证句章的流畅,这样更新慢些,但更尊重读者。所以面包书友别见怪,每天一更,天天不断,保证内容分量就好,感谢大家支持!!!)

第十五章 大考(上)

由于吴奇伟的惨败,红军的二渡赤水战役成果丰硕,缴获了大量装备物资并重新占领遵义。这使得零陵行营这个本来已经随薛岳西进撤掉的指挥所也热闹起来了,虽说红军不可能重新打回来,但由于离前线比较近,而且又压在湘桂路上,所以经过的部队和物资很多。保安旅当然是发扬光荣传统:连捡带偷地发小财。而暂二十三师却接到了一个军令:押送一批物资往前线。

由于一路上不时有部队会经过,所以押运路线上的小股土匪早就鸡飞狗走没了影。应该是一趟安全之旅。

但谭笑反复思量,还是决定派出精锐去执行:第一是小心谨慎,毕竟是成军以来第一次执行任务。第二是虽说土匪没了,万一来的不是土匪而是专门来袭扰的红军,更难对付。第三是因为第二条的原因,谭笑不想和红军打,派一支足够强悍的部队去,恰好可以避免红军的袭击,红军不会在敌后挑硬骨头啃!

所以,他深思熟虑后决定派出一个加强营近五百人的部队去执行这件任务,而带队的是他手下的头号猛将,叫彭汉柏。

彭汉柏是湖南常德人,家里兄弟三个,大哥彭汉年是湘军的一个少尉,比他大了八岁。彭汉年因为家里穷,很早就当兵吃饷了,后来供养一对孪生弟弟汉松、汉柏上黄埔军校湖南分校。弟弟们毕业后也进了军队,可以说是满门皆兵。

在家中排最小的彭汉柏是从小穿着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半饥半饱地度过童年的,为人特别倔强好胜。在军校毕业后到部队当了班长,由于打仗勇猛冷静很快就升排长了。在湘军第四次围剿苏区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营被红军伏击,营长马上败退,并令他所在的连断后。结果连长也溃逃,就他一个排顶在最后死战。结果三十人除了战死的就是被他枪毙的,而他自己在弹尽援绝的时候,选择跳崖也不投降。本来作为一个作战勇敢的军官应该得到升迁,但他获救后,居然因为表现过于突出而被那个溃逃的连长妒忌,使了绊让他被审查了两个月,虽然没获罪,但也没了功劳。回了部队后,更因为那个连长的宣传,所有士兵都害怕这个逼死了一个排的长官,都不愿跟他,最后只能在待编部队闲坐。直到谭笑的暂二十三师成立到处挖黄埔生才把他挖了过来当见习连长。

他第一次被赏识就是谭笑借酒意回去搞紧急集合,他的连队是最快到达的,而且齐装满员,军容整齐。那以后,他和他部队的表现也一直都是全师同级单位中的最优秀者。很快,他就升到了实职的营长。这是暂二十三师除了师长外的少有高级别军官了----谭笑在没进行全军整编前暂二十三师的带兵官最高就设到营一级。

对谭笑,彭汉柏是既感激更尊敬:他感激谭笑把他挖了过来并且一路重用,居然两个月内从见习连长升到实职营长。但他更尊敬谭笑,谭笑的军事水平和作风让他这个七期毕业的师兄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乎他都相信军中的说法:师座就是武曲星下凡,天生会带兵打仗!他不光是在作风上完全学习谭笑的身体力行,公正不阿,严格治军;对于谭笑的各项训练和作战技术理论更是不知疲倦地学习,是全师出名的训练狂。加上本来就有足够的作战经验,他的进步是飞快的,特别是对新战术的领悟,虽然真正的集训还不到两个月,但他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指挥能力在谭笑眼里已经和后世的作战部队连长没分别了。甚至乎还更加优秀,因为后世的连长没有谁见过那么多死人的。

让他带队,谭笑当然放心,之所以还要为这“第一次”军事行动专门开会就是为了练兵:军事会议也是练兵,练习临战布置。

最后的计划是彭汉柏带他本部营和一个机枪连并配两个迫击炮组作为这次行动的执行部队。一路上要完全按照谭笑编写的野战军操典临战部分来进行:每到一处休息地方停下就要修工事、到了宿营地还要进行各种的侦查和地形测量、全程除天气原因需要保护运送物资外不得进入任何现成建筑物内住宿、行进途中的侦察搜索、联系呼应等等等等几十条细则都作了相应布置,各级军官还要写行军日记回来开会研究学习。完成这一个任务的过程,就是一次野战军长途拉练的过程。也是对部队的精锐营的一次重要考核。

准备了一天,第二天汇合了运输队就出发,运输队长是老熟人:那个曾经假造事故报告给暂二十三师送装备的上士军需官李泰福!大家倒也没套什么交情,编好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看着部队远去,谭笑忽然想到:这是给他们的考试,军政部给我的考试什么时候到呢?

这段时间暂二十三师的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包装也更完善了,至于那几个谭笑赶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惊世骇俗的产品也如期完工,现在他已经开始盼望何应钦所说的那个代表团快点来了。毕竟抗日是全民族的事,靠他一个人能照顾的面积太小。他需要快速的出人头地,拿到更大的权力和地盘,才能让他的穿越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而无疑,得到何应钦甚至是蒋介石的赏识是最快的捷径。至于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杨永泰,在没看吴德广带来的资料前他就有过了解。这还是得益于在后世的驻训基地的经历:一次在餐厅里听到两个训练的参谋聊天,其中有一个人提到了杨永泰,并且说到红军被迫长征,多半由于此人。当时在旁边的谭笑听着新奇就留了心,也就知道了这个广东茂名人。

杨永泰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自然有他厉害的地方:此人曾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剿共策略,在红军根据地实行很多特殊政策,比如澄清吏治杜绝地方恶霸土豪、在经济上扶助当地老百姓的软策略结合保甲制坐连法等硬手腕,并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使当地的百姓不愿和不敢与红军接触,在根本上剥夺红军的生存空间。军事上对红军则实行严厉的围剿,而对于红军中变节人士则给予很大的奖励和优待。在他的“软化”“分化”“感化”三化政策和“政治战”“经济战”“立体战”三战打击下,张国焘主持工作的豫鄂晥根据地很快瓦解,红军被迫西去。而江西的中央苏区红军也在坚持了一年后,被迫长征。另外,在蒋介石分别击败冯玉祥、李宗仁等大军阀和当前马上开始的中央平川中,全部可以看到此公手笔,所以他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并不过分。

更重要的是,此人不拉帮结派,所谓的政学系并非一个真正利益均沾、祸福与共的团体,只是一帮政治文人的合称。因此他深得蒋介石的宠信,他对蒋介石的忠心也是到了极致的。何应钦传递消息要谭笑取得此人信任,足见何应钦是真的想帮谭笑。

自己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但却不知道考核何时到来的谭笑自然是有点焦虑和着急,回了办公室坐立不安,上了训练场却感觉有点懒洋洋的不想动。他当然不知道,大考已经开始了!

大考开始的地方就在零陵老城!

咫尺之隔的驻训基地却闻不到半点风声,谭笑在无聊之余终于盼来了解闷的人:德国军火商古兹。

这次来的古兹再也没有了一丝的傲慢:那场“两千五事件”把德国人最后一丝傲慢狠狠地摔碎掉,这次古兹是带着讨好的意思和德国政府的秘密指派任务前来的。他乖乖地到了一公里处的岗亭通报等候,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