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个年近七十的干瘦老头儿,花白的头发和胡须都很稀疏,前额宽阔,眉骨高颧骨高,于是留一撮胡

他是个年近七十的干瘦老头儿,花白的头发和胡须都很稀疏,前额宽阔,眉骨高颧骨高,于是留一撮胡须的下巴就显得更头,而两只白多黑少的眼睛靠得又近,更增加了他相貌的狭窄和精明。他谦恭地垂着眼皮,薄薄的唇边却有一丝简傲的微笑。安静的坐姿、肥大的薄衫,使他仿佛一只衣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大贤了应邀作陪的贵官们不禁大失所望。但异人自有异相,又碍誊主人鳌拜的盛情,仍格外热情地寒暄,极力表示他们深深的倾慕。

盛大的宴会是鳌拜专为杨光先接风的。与会者尽是鳌拜的亲朋,叮称得冠盖如云。鳌拜难得有这么高的兴致.竟向杨光先-… -一引见来客:兵部尚书阿思哈;正红旗都统噶褚哈;正黄1 72

旗副都统马尔赛;镶黄旗g!。 都统赛本得;宗室班布尔善;还有主人的兄弟巴哈、卓布泰,主人的儿子那摩佛、侄子苏尔玛等。酒酣耳热之际,鼓乐骤发,一股脂粉香冲进宴堂,八位盛装美女在筵前歌舞:花盆底绣鞋敲得地面“扑哒扑哒”响,清脆整齐,十分好听;舞姿刚劲又妩媚,扭动的腰肢、晃动的肩膀和一双双流光飞动的美目,撩得宾客们心花怒放;美酒和着美色,一杯又一杯地灌下去… …

鳌拜冷眼旁观,不禁暗暗点头:他的贵客,那瘦伶伶的小老头儿,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仿佛这充屋填耳的鼓琴声、这酒香菜香脂粉香、这流云飞泉般飘动着的珠光钗影都与他无涉,他只管自己悠闲地呷酒品菜,自得其乐,如在野店村馆独酌般自在。

主客尽欢而散。鳌拜命儿子那摩佛送先生去住处,自己则恭敬地一直送出宴堂石阶下。

暮色已浓,不知是桅子还是夜来香的馥郁随晚风阵阵袭人。步人西园,那摩佛极尽主人之谊,再三申表倾慕之情,贵客总是淡淡的,很少说话。只在那摩佛用力吸一口园中芬芳时,老先生微微一笑,仿佛有些不屑口

书堂三楹,坐落在太湖石叠起的峰峦之中,林木环绕,青翠苍郁,阶下花草藏夔芳香。这就是贵客的居处。廊下! 一数名仆从跪迎,那摩佛躬身说请、杨光先昂然上阶进门:好一堂陈设精雅、典籍充栋的书斋!中间供起居待客的客厅里,六扇花鸟屏环护着一整套鸟木嵌大理石家具:六椅三几,古雅沉静;一对龙泉大瓶晶莹透翠,分立左右;百宝格! ,精致的小摆设琳琅满目。一道鸟木垂花隔若续若断地连着东间书房,一面书画隔分出西间卧室。

1 73

宾主坐定.憧仆进茶二奉给杨先生的却是两盏。那摩佛端茶道:“先生请。是贵家乡徽州名茶,所谓祁红电绿。只可惜弃不到揪县水n '

白进府以来,杨光先第一次显出有些动感情、眼皮微微颤抖,左右两手不太稳定地端起两盏茶,各尝一门。他喝得很慢,含在嘴里细细品味,然后闭目咽下,再睁眼已带厂些须沉醉:“多年不曾品过真祁红真屯绿,今日如归新安、如见黄山啊。

那摩佛一笑:“老先生就拿此处当家乡.安心住下,来。 你们都来叩拜老先生!'

四名老仆、八名俊童齐齐甸伏堂前。

' ’老先生,奉家大人严命.这一}一厂几名仆从供奔走.有事只管吩咐。 ”那摩佛转脸一厂望仆债,' ‘老爷已有严命.侍乍老先生要如侍奉他一样,不准有半点差错。 '

那摩佛走了,老先生仍坐在那张气派作凡的镶大理石雕花太师椅上静静品茶,目光由皱缩的眼皮下探出.透过窗权、穿过湖石林木.不知射向什么地方。,这也是他数一}年沉浮养成的好处,与他同坐或交谈的人.总也摸不清他是不是在看,或者在看什么。

老仆领着一位长气青衣的中年人进来给杨光先叩头,恭敬地说:' ‘请试量老先生体段。”

杨光先不说什么,立起身.半阖双眼,任那青衣人觑看、测琶:,量罢,青衣人径直去厂.一句话也不敢说。

随后,老仆擎着圆圆的红纱台灯,引杨光先人卧室。檀木床,软纱帐,红毡铺地.宫又。 ’高悬,安息香弥漫‘室.真如神仙洞府。杨光先在散发着异香的、软绵绵的绣褥锦被中睁着眼1 71

躺了许久,一动不动。侍候在侧的四名俊童不见他召唤,悄悄退出,府中巡更打了三郡,他才渐渐人睡。

次日i 青晨.八名俊童在卧室中穿梭般你来我往,侍候老先生起身盆洗.动作轻悄得毫无声息n 都是些十五六岁的男孩子,面目清秀.身材苗条,穿着各色织花锦袍,前额和鬓角剃得干干净净。绿袍童仆头顶银盆,盆里盛满温水,跪在杨光先面前请他盟面,其他七名童仆捧着巾帕,举着镜女,奉香皂、持漱具,为他撩衣襟牵袍袖,全都环侍左右口杨光先生平不曾经历过这个,不免心谎。总算见识多,老于世故,还不至于手忙脚乱,只是洗脸时~捧水溅出来,把绿袍童仆的锦缎衣裳湿了一大片,闪亮的浅绿顿时润成湿撬辘的深绿。杨光先有点尴尬.故作大度以掩饰自己的难为情.汽起腰吩咐道:“把盆户放架_! 好了!'

顶盆的绿袍童仆口齿伶俐地说:“奴才不敢。 家大人有命.服侍老先生,要如服侍家大人一般无二。家大人盟沐从来都是这般,奴才不敢偷懒、”

杨光先略一摆手:' ’是我所命,与尔无碍。 '

绿袍童仆不敢违拗.把银盆放到一副漆朱雕花的木架_。 _ .转身拿筐梳站在老先生身后为他梳理那根十枯的辫子,杨光先低头洗脸之际.觉得周围有些异样‘再度直起身、心里“扑通”一跳:鳌拜已站在门口,目光灼灼向他张望,身后随着护卫和仆从。这么多人来到门前,竟听不到一点声响!杨光先不免心里发寒,但外表仍很淡然,取巾帕擦脸.整顿衣裳,迎了_』 二去。

鳌拜进门与杨光先寒暄,一眼看到木架上的银盆,顿时豹17 三

眼圆睁,扫过几名童仆,停留在绿袍孩子身上。这小童吓得瑟瑟发抖,面色惨自,像一只可怜的小羊羔。鳌拜只向护卫一点头,便见一名武士出列走到绿袍童仆面前对他看了看,那孩子就颤抖着随护卫出去了。

杨光先礼节周到地请鳌拜人座。两人分宾主坐定后,一时竟无话。鳌拜满脸怒容,没有说话的兴致;杨光先虽然不明就里,也只在一旁静观,决不首先开口。客厅里的沉默是必然的,两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护卫回来了,手里拎着一颗血肉模糊的人头,鲜血还在一滴滴地往下掉。护卫跪在门外阶前,揪着人头的辫子高高举起,大声察告:

“案大人,此憧不敬老先生,已斩首!'

环侍杨光先的七名童仆,一个个面无人色,极力克制着不颤抖、不惊叫出声,可是轻轻的叩齿声却清晰可闻口门外老仆都垂目低头,不敢看那刚才还活活泼泼的眼睛和灵巧的嘴。鳌拜身后的侍卫们则无动于衷,总是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口杨老先生乍一见到血淋淋的首级,吓了一跳,干瘦的脸不由得抽搐了两一F 。但他似乎惊奇多于恐惧,很快就把目光从人头转向一了 那位辅政大臣,目光之锐利、精明,真不像个年至一占稀的老人。鳌拜一见首级,怒气就消去一大半,颜色顿时转为平静,他挥挥手,阶下护卫退去,老仆们自去收拾地_! :的血迹。片刻之间,鳌拜已忘却这血腥的场面,转脸对老先生客气地问:“夜里睡得可好?冷热还合适么?'

片刻之间,杨光先也收回他专注的目光,瞳仁甩闪过的光芒此时又深藏不露.重新眯着眼,扮演他那清高、简傲而又老气十足的角色。他谢过主人的盛情款待,说:“大人如此厚待,于76

光先实不敢当。况且光先年迈体衰,学识浅陋.实在无法报答大人的深恩啊:'

鳌拜道:“老先生说哪里话:我岂是施恩图报的小人!谈不上恩义二字,不过表表我的一片敬重罢了。”

正说着,老仆领着昨晚的那个长髯青衣人来了,叩拜之后,青衣人打开包袱,非常谦恭地捧出一挥又一裸的新衣袍,一次又一次地送到老先生面前,满脸赔笑.不厌其烦地介绍着:“这是一套春装,有袍有褂有帽,宁绸面子漳绒里;这是一套秋装,面料是酱色八丝缎,白罗里子,中间衬了二两驼绒;这一套夏装是两件,一件绿纱袍,一件纺绸袍;这一套冬装最多,这是貂皮里、石青江绸面褂子,这是线约面貂皮里的袍子,这里还有一袭貂裘披风和风雪帽。… … 都是照着老先生的身量裁缝的,请老先生拜过目。”

杨光先向鳌拜逊谢道;“无功不受禄,老朽如何敢当口”鳌拜道:“不过一点敬意,除非老先生看不_}二眼。”杨光先叹道:' ‘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老先生这就见外了 ,还是看看我家缝衣匠的手艺吧· · 一春夏秋装不必管它,这全袭貂裘,老先生不妨穿来试试。”童仆们围住杨光先,替他换_仁全套貂皮袍、褂、披风和风帽,长短大小都很合体,瘦小干瘪的杨光先,被貂服貂帽一拥.竟然显出几分高贵的威仪,_红有点贤士味道。不仅鳌拜拍手叫好,杨光先从镜中看到自己这份气概,心里也K!。 是一种滋味‘…… 毕竟已是夏天,貂裘实在穿不住,都脱去以后,杨光光轻轻地喘了口气。鳌拜转脸对裁缝说:“衣裳合身,也没耽误时辰.好。去管家那里领爪十两银子七赏、”

青衣裁缝如遇大赦.赶紧!!!。 头谢恩,出了书堂.才敢喘口1 77

气、擦擦汗、揉揉熬得通红的眼。,为了 这些衣服,他和全家人领着徒弟疯了似地I 屯活,整整一夜在拼命!

杨光先说:“大人厚赐.老朽无以为报。老朽家乡乃徽州就县,所产无多,唯黄山毛峰茶及款砚、徽墨驰名海内。老朽一生所爱,也无非好茶好砚好墨了t。 -已。这一木匣中.便是我款县只宝,大人不嫌寒陋,就i 青收卜”他幸_!一只用细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