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内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衙内闯三国-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章:智激张辽(3)

“文远何必心惊?休说那段公案时过境迁,早已没人过问了。便算有人记起,多半也是和我一样心思。令祖所为,实为英杰也!事虽不谐,却非聂公之过,安有为迁怒之怨,三百年不放之理?来来来,但放宽心,你我且寻个店家,叫些酒菜,边饮边说吧。”嘴上笑说着,脚下不停,拉着张辽就走。

张辽心中惊疑不定,只是听他盛赞祖上,心下感念,又见他似乎并无恶意,只得亦步亦趋的跟着。

三人寻了个酒肆,刘璋唤来小二,点了几个小菜,又取了一瓮酒,俯身为两人满上,这才坐下,举盏邀饮。

“公究是何人?今日寻张辽又为何事?还请明告。”张辽举杯喝了,忍不住又再问起。

“我乃汉室宗亲,汉景帝阁下玄孙,汉鲁恭王之后。家父讳焉,字君朗,如今官拜太常,领冀州刺史的便是。小弟乃家父第四子,单名一个璋。这般交代,可算清楚?”刘璋笑吟吟的回答道。

张辽神色一惊,急起身再拜。刘璋一笑拦住,将他按回坐席,这才正容道:“文远无须多礼。璋此次远来晋阳,除了因刚好出师,想见识一下天下风物外,更是单为文远与高顺将军二人而来。”

张辽一呆,不明所以。

刘璋又举盏相邀,待将杯放下,这才道:“文远身负绝艺,有勇有谋。在如今这个世上,能和你相提并论的,估计不超出十个。现在天下盗贼蜂起,遍地虎狼。百姓遭荼毒之苦,流离失所,哀嚎盈耳。此情此景,做为一个大丈夫,身负武勇却不能挺身而出,胸有韬略却不想怎么去抚民安邦,只在府衙里做个小小郡吏,自己吃饱喝足就心安理得,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想想当年你的祖上聂公为国事奔走,虽然后来失败了,但让后人每当提起来,却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愧为一个大丈夫所为!但是文远想想你自己现在做的,和聂公比起来,百年以后,可有脸去见聂公吗?”

这一番话,先捧了张辽一通,随即又以国事责问,最后更是点出当日其祖为国为民的壮举,前后辉映,字字如刀。直说的张辽面如土色,羞愧难当。

刘璋面色沉厉,双目迸出森寒之光,直直的瞪着他。半响才语气一转又道:“璋虽年幼,却不屑仗父辈之荫,不自量力,欲练军以靖天下。抚境安民,尽微薄之力,但能取得些许微末之功,也算以报朝廷国家,不枉男儿世间走一遭!文远大才,亦有此心否?”

“不枉男儿世间走一遭…………。。”张辽身子巨震,口中不觉喃喃念叨,神色间先是愧然迷茫,渐渐的,却漾起一片激动奋发之意。

便是一旁静听的赵云,此刻也是被刘璋一句“不枉男儿世间走一遭”之语,激的胸中豪气横生,双眉轩起。

“公之言,是也!”

半响,张辽面上激动之色愈浓,两颊潮红泛起,拍案而赞后,随即离席拜倒叫道:“今日蒙公不弃,远涉江湖来说,张辽便是土雕泥塑之人,亦不感焉?便请相随,万死不辞!”

成了!

眼见张辽拜倒,刘璋双目中闪过狂喜,心中忍不住拍掌大叫道。

☆、第13章:故人(1)

第13章:故人

卫所,这个名称形成特定的官办机构,是在后世的明朝时的事儿。此时的汉末,所谓卫所,不过是中级武官在驻地的宿舍别称罢了。

搞定张辽后,让他回去将身上的职事交付妥当,相约两天后在客栈碰头,张辽领命去了。

三人出的酒肆,天已过午。再要往城西去见高顺,时间已是仓促。而且,对于高顺,刘璋清楚的很,那是绝不同于张辽的。

张辽现在是还没后世的名声,甚至连个最低级的军职都没混上,只不过是个郡县的吏官儿。再加上年纪小,正是一腔热血,满心憧憬的时候。这才让自己轻而易举的攻破心防,将之拐骗到手。

但是高顺则不同,其人本就属于心性坚忍之辈。此刻已然身居军队中级职官,具备了一定的地位。

而且,从后世史书记载来看,当时白门楼上,除了陈宫是因结怨太深,又本是他抛弃老曹,实在没法回头而慨然赴死外,余人皆降,唯有高顺宁死不降。

这其中,或许也有他跟老曹不来电的可能,但更多的,只怕还是这个时代士大夫推崇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根深蒂固所致。

如今,高顺身为并州官员,而刘璋虽有着汉室宗亲,冀州刺史儿子的身份,但一来无兵无势,只是个名声不显的少年;二来,与高顺之间,实在也是属于两支力量。

这种情况下,要想顺利收服高顺,只怕没点真能令其心动的本事,那是绝无可能的。说到底,无非就是实力两个字罢了。

只是说到实力二字,刘璋现在一无兵二无势,除了头上顶着几个迷惑人的光圈外,实在是一穷二白,两手空空。这种形式下,要拿下高顺,那就唯有剑走偏锋,一击而中才行。这,却是需要仔细思量一番了。

有了这些念头,刘璋也不急于巴巴的往城西去了,与张辽分手后,便与赵云回了落脚的客栈。

当晚,赵云仍是悉心忙于照料心爱的玉狮子。刘璋却是负手窗前,把将要去见高顺的事情,细细的推演着,可能出现的每一个步骤………。。

第二天,大风。地处边关的晋阳,空气中的冷意更是浓上了几分。

两人出的客栈,将身上的大氅裹了裹,这才扬鞭催马,直往城西而去。赵云爱惜坐骑,并未急于骑乘白马玉狮子,而是仍骑着那匹青花马。

一路无话,小半个时辰后,远处晋阳军营已是映入了两人眼中。刘璋勒住坐骑,定定的望了一阵大营上空,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军旗,随后才吸口气,轻叱一声,提马靠了上去。

“军营重地,何人竟敢纵马而近?速速下马,否则便要放箭了!”堪堪跑至营门前,营内军士已然发现,随着一通高声喊话,营门后呼啦闪出一队甲兵,弯弓搭箭,瞄向二人。

赵云眼眸一缩,身子蓦地绷了起来。刘璋却是眯着两眼看了看,这才伸手拍拍赵云肩膀,示意他放松,随后安然下马,走了过去。

☆、第13章:故人(2)

“烦请通报高顺将军一声,便说昔日故人前来求见。”拱拱手,刘璋面带微笑,毫无半分异色的说道。

赵云暗暗大汗,自家大哥这份瞪着眼睛胡说的功力,当真是深厚无比。什么故人啊,今天之前,连人家长的是圆是方都不知道呢……。。

营内军士闻听是高顺故人,微一迟疑,这才让二人稍候。先让众人下了弓箭,转身往里通报去了。

刘璋也不着急,只管含笑而立,眼神儿却是暗暗观察眼前这座大营。

目力所及之处,一座座营房排排而立,看似杂乱,却是各依方位,进出有度。远处高高竖起的刁斗上,黑底白缎的大旗,在强劲的大风中扑啦啦的招展着,旌条曼舞之间,一个斗大的丁字不时闪现。

刁斗下显然是一片开阔地,显然是校场之类的所在,再往后极远处,才隐约可见鳞次栉比的屋衔。

耳边传来一阵脚步声,刘璋收回眺望的目光,循声看去。却见方才去通传的小校,正跟着一个年约二十六七的人走来。

此人一身甲胄,头戴簪缨玄铁鍪,身披半身铁叶甲。腰系护肋皮绦,挂着一柄三尺长锋。半掩的甲胄下,青色战袍遮襟,脚下一双虎头战靴。

国字脸,一字眉,双目如炬,精光暗蕴。略显黝黑的面庞上,线条刚毅,棱角分明,浑如斧劈刀削一般。身形魁伟,如山似岳。虎虎而来,手腿摆动之间,似有无尽的力量蕴含其中,气势迫人。

刘璋心中暗暗点头,眼见其人目光扫向自己时闪过的疑惑,知道这应该就是高顺了。

“高将军风采如昔,当真是可喜可贺啊。”脸上堆起笑容,远远的,刘璋便抱拳相迎。

高顺面上疑惑更重,眼中闪过思索之色。走至近前,这才抱拳回礼,沉声道:“多谢公子盛赞。只是,请恕高顺寡陋健忘之罪,委实是记不起与公子何处见过,还要劳烦公子提醒一二。”

“啊……哈哈。”刘璋面不改色,打个哈哈,点头笑道:“这也怪不得将军。昔日相见之时,璋不过一孩童,本就不为人所重,将军记不得我却也是理所当然的。呵呵,不过这也无妨,你我二人从新见过也就是了。在下刘璋,乃冀州刺史刘公讳焉之第四子,这里给将军见礼了。”

高顺听的先是一呆,随即微有赤色。刘璋这厮一番话中全是埋伏,先是主观的给人灌输咱们曾经见过的意识,然后嘴上说什么当时自己年幼,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明明暗示人家当时轻视自己,所以才想不起来。最后却又从新自我介绍一番,一顿一扬之际,让高顺顿时有些进退失措。

眼见刘璋这里满面热情,处处透着亲近。高顺任是搜肠刮肚也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和这位刘使君的公子有过交集,此时,却也不好再去相问了。

面上闪过一丝尴尬,略显僵硬的堆起几分笑容,抱拳道:“哦,啊,嗯,是……。原来是少君远来。咳咳,不知少君今日来见高顺,又是为何?”虽然之前有些失据,但很快便调整了心态,不再纠缠于故人的话题,反而问起刘璋的来意。

☆、第13章:故人(3)

刘璋暗暗点头,这高顺果然是大将之才。绝不多费心力纠缠于边角琐事,一言而出便直扑要害。初见不初见的,故人不故人的都不重要,你来见我做什么才是主要的。

“呵呵,这个……。”刘璋心中暗赞,嘴上欲言又止,目光却往四下看着。

高顺眉头不经意的微微一蹙,随即点头道:“倒是顺怠慢了,如不嫌军中简慢,便请少君往顺房中稍坐如何?”

刘璋满面眉花眼笑,连连点头。“不简慢不简慢,就依将军之意,且去坐坐,坐坐哈。”口中说着,脚下却是不慢,直接就进了军营大门了。

高顺不由的小郁闷了。这人还真是不谦让啊,我说简慢不过是客气罢了,他倒顺着话儿直接就下来了。

眼见刘璋这会儿已是进了大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