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世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拜登2009年宣誓就任副总统后,有关他将再次竞选总统的传闻一直未曾中断。虽然拜登在内政外交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但目前他在党内的支持度落后于希拉里。 
  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华盛顿邮报》去年12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在支持民主党的选民中,61%的选民表示会投票给希拉里,美国副总统拜登以14%的支持率远远落后于希拉里,位列第二。 
  在刚刚举行的“超级碗”总决赛上,现任总统奥巴马被问及对于拜登和希拉里的2016计划有什么样的看法时,奥巴马毫不讳言地指出“两个我都支持”。 
  尽管奥巴马想要“一碗水端平”,但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拜登根本不是希拉里的对手——民主党对2016年大选的所有赌注似乎全部压在了希拉里一人身上。 
  早前呼声很高的另一位潜在的“女总统”、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迄今为止还是坚定地表示将拒绝参与2016年的总统选举。沃伦因为对大财团展开攻击,并批评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受到自由派的欢迎,尽管有民主党人士多次呼吁她参选,但她本人的立场一直没有改变。 
  有美媒评论称,民主党押宝一个人的策略看起来胜算很大,同时也给共和党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以至于连罗姆尼这样的选手都被搬上了台面。不过问题在于民调支持率的变动性太大,希拉里虽然现在看起来众望所归,但在2006年她第一次宣布参加总统大选之前也是如此。 
  前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2014年春天就说:“如果明天是大选的话,希拉里·克林顿最有可能当选总统。”——那时希拉里的党内支持率高达82%,但不到一年后,这个数字就跌到了61%甚至55%。 
  2006年2月,一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意测验曾显示,希拉里击败了包括拜登在内的六名可能参加民主党初选的对手,但当时奥巴马都还是个无名小卒。


“跛脚”奥巴马的任性反击

作者:程蒙 字数:3178

2015年1月20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了自己上任以来的第六份国情咨文 

  2015年1月20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了自己上任以来的第六份国情咨文。这是美国政治中专门为总统保留的高光时刻。詹姆斯·门罗1823年利用这个场合提出了“门罗主义”,就此成为美国之后百年的外交理念;亚伯拉罕·林肯则在1862年的国情咨文中告诉美国人,奴隶制必须废除;194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概括了著名的“四大自由”;而2015年,奥巴马则试图再度唤起美国人的信心。

  总统的放手一搏

  过去的一年,美国GDP增幅达5%,创下1999年以来的新高。《华盛顿邮报》感慨说:“看看奥巴马的表现,很难想象去年中期选举民主党会在国会两院遭遇惨败。”而在国情咨文演讲之后,白宫特例安排了奥巴马接受YouTube的视频采访,采访氛围非常融洽,这让奥巴马看上去更像是在参加综艺节目。和去年11月中期选举的惨败相比,奥巴马的人气已然回升。而在国情咨文当中,奥巴马端出了给多数人准备的经济政策大餐,其核心便是被形容为“劫富济中”的税改计划:将美国富人阶层的税率从23。8%提高到28%,提高资本所得税;由此在未来十年增加的3200亿美元财政收入,将用于减免贫困学生学费,增加中产阶级的带薪休假。 
  而在另一个领域,新的一页早已经翻开。在两个月前,美古关系刚刚实现历史性突破,如今双方的关系迅速回温,大有“谈婚论嫁”之势:重建使馆,恢复邦交。在奥巴马发布国情咨文两天后,美国和古巴完成了1961年断交以来的首次历史性会谈。美国助理国务卿雅各布森成为35年来抵达古巴的美国最高层官员。她与古巴外交部美国局局长维达尔进行了两天会谈。而美国这种寻求外交突破的努力,不只是针对古巴。 
  1月19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朝美会谈在新加坡结束。美国前对朝政策特别代表博斯沃思以私人身份参加会谈。去年年底,朝美就黑客攻击事件展开博弈。年初,奥巴马还刚刚宣布对朝制裁,突然之间美朝却又展开接触,美方提出重启已中断7年的六方会谈,这不免让外界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就在去年11月初,民主党遭遇国会中期选举的惨败后,奥巴马在白宫给自己的幕僚们打气,喜欢打篮球的奥巴马说:“我们将进入球赛的最后一节,而有趣的事情都发生在最后一节。”的确,从2008年上台,按美国政治的几大时间节点来算,奥巴马政府已经进入到白宫比赛的最后一节。德国的《世界报》认为,没有连任压力的奥巴马看来是要放开手脚拼一下了。 
  奥巴马热爱的运动不只是篮球,还有高尔夫球。不过这项贵族运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正面评价。2014年8月,美国记者被极端组织斩首,奥巴马却在事发后打高尔夫球,引来各界批评。2015年的新年假期,奥巴马忙里偷闲,跑到夏威夷去过了一把高尔夫球瘾,没想到再次引起关注。一对夫妇原定要在高尔夫球球场举行婚礼,因为总统临时要打球,婚礼险些被取消。经过协商,婚礼在另一个球道举行,到场宾客还能远远地看到总统打球。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奥巴马的节日心情。因为从2014年12月开始,奥巴马长期徘徊在42%的支持率出现明显上扬。1月4日,盖洛普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达到48%,超过47%的不支持率,用《华盛顿邮报》的话来说:此前的450天里,总统一直在水面之下。过了两周,1月19日的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跨过了50%的大关。这种激变的支持率跳跃,全仰仗于奥巴马的放手一搏。

  全方位的和解?

  早在2008年奥巴马参选美国总统时,就曾谈起对古巴的政策:“我们对古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古巴人民的自由,现在我们有机会改变美国和古巴长达半个世纪的关系。”这也难怪《金融时报》对奥巴马的这一“初衷”评论道:任何一位进入第二任期的美国总统,都会从某一时刻起将工作重心从繁重的日常治理,转向为政治遗产添砖加瓦。 
  2013年11月,白宫开始与年轻古巴裔美国人组织“希望之根”接触。希望之根,以建立美古两国民间联系为使命,其工作包括向古巴青年提供智能手机、组织演唱会,帮助谷歌等公司向古巴民众提供信息服务。同年12月,奥巴马在参加曼德拉葬礼时,与劳尔·卡斯特罗握手致意,向外界释放出明确的信号。这种政治布局在一年后奥巴马处于政治低谷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历史上,美国总统都有一个所谓“第二任期魔咒”,就是说美国总统往往容易在其第二任期内出现丑闻、意外、困境等诸多不顺。但美国西北大学有一项研究显示,当美国总统进入到第二任期的最后两年时,所谓的“魔咒”都会消失。现在看来,奥巴马似乎又再度印证了这一说法。因为他与古巴、朝鲜都进行了实质性接触。这其中自然有一方面是为了在任期内留下政治遗产,但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广义上外交的新设计。 奥巴马酷爱打高尔夫球 
  谁有权邀请外国领导人访问美国?这个问题似乎从未有人关注过,因为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恰恰是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最近引起了白宫和国会山的新“战争”。1月21日,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绕过白宫,宣布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此举被媒体形容为“戳奥巴马的眼睛”。而白宫也在同时宣布:“内塔尼亚胡3月访美期间,奥巴马不会与其见面。”实际上,触动这一矛盾的根源不是以色列,而是伊朗。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声称,将否决国会提出的对伊朗新制裁。作为回应,博纳便邀请强硬反对伊朗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试图对白宫试压。在《华盛顿邮报》看来,这一次奥巴马不会轻易让步。因为对伊朗的政策调整,牵涉到奥巴马在白宫最后两年的外交大布局。 
  2014年11月,伊朗与6国商定,伊朗将于2015年6月30日前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2015年1月14日和1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伊朗外长扎里夫进行两次会晤。1月24日,美伊两国在苏黎世举行新一轮的双边磋商,美国副国务卿温蒂·舍曼亲自参加。这一轮的活动下来,似乎要践行奥巴马的理念:“我们要用更为灵巧的方式来领导世界。” 
  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依仗强大武力的行动,打破了中东的力量平衡,这不仅让中东局面大乱,也让美国深陷泥潭、脱身不得。奥巴马上台后,急于从中东撤军,更是造成了伊拉克、叙利亚动荡的后遗症。调整与伊朗的关系,正是奥巴马想留下的外交遗产之一。这种被《朝日新闻》称为“与敌国外交”的做法也正是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巧实力外交的延续,而且做法并不限于伊朗。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美国同意联合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叙利亚停火和权力分享的解决方案。媒体注意到,这一次美国已经不再坚决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立即下台。 
  “当国内问题缠身时,外交政策就是总统的一个避难所。”《外交政策》杂志的这一说法很巧妙地点出了奥巴马新年伊始突然发力的缘由。奥巴马小圈子里的核心成员、前白宫顾问戴维·阿克塞尔罗德认为,奥巴马正在提出自己的“奥巴马主义”,其核心便是自由现实主义、战略克制和巧实力。现在离卸任还有两年,奥巴马还有机会成为又一位“外交政策总统”。


被政治绑架的天堂沙巴

作者:尹鸿伟 字数:5672

  位于南海之滨的马来西亚沙巴州,与本国砂拉越州和印度尼西亚接壤,与中国海南省和菲律宾隔海相望。那里拥有美丽的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