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英豪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英豪榜-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64:第二十集 第三部完

 第二十集

众武将跃跃欲试,却又不便争先。

蔡泽:“这是一项无比神圣的使命。大王,臣以为还是请范相亲自点将最为妥当。”

秦昭王:“是啊。范相,全面调整的攻略是您一手制订的。谁能担任大任您最有数。请下令吧。”

范雎咳了几声,点了点头,起身环顾了众人一眼,开始点将:“嬴樛大将军。”

嬴樛起身:“在。”

范雎:“…咳…咳…张唐将军。”

张唐欣喜地起身:“在。”

范雎:“由你二人…咳…咳…咳…统兵十万进军洛邑……”

两人异口同声地:“遵命。”

范雎:“唐中期大人…咳…咳…”

唐中期起身:“在。”

范雎:“由你督军…收复洛邑…命令部队…咳…咳…不许扰民…不许毁坏建筑物…不许哄抢掠夺王室财产…不许肆意羞辱王室成员…咳…咳…将九鼎和‘鹿卢’宝剑…完整地运送回咸阳……”

唐中期:“遵命。”

226.大周王朝国都

八十多岁高龄的周赧王跪在太庙里供奉的列祖列宗牌位面前,老泪纵横。

字幕:大周王朝国都洛邑

文武百官在殿内外跪成一片。

周赧王泪眼朦胧地瞅着众多牌位,无限悲切地:“列祖列宗在上,数百年天下纷乱,大周王朝在风雨飘摇中一再衰败。寡人德才浅薄,无力重振王室雄风,苟延残喘,终导致国破家亡厄运降临。如今秦国大兵压境,围困王城。国中粮少兵单,无法抵抗。诸侯慑于秦国淫威,不敢发兵勤王。寡人为使子民不受兵灾,祖先宗庙不被蹂躏,只有背负亡国之君罪名,献城投降。寡人愧对上苍、愧对祖宗、愧对天下。我大周王朝的旷世荣耀化为今日的万种悲哀,究竟是谁之过?上苍为何要捉弄寡人承受这无边的羞耻和悲哀?!”

众臣无限唏嘘。

227.洛邑城外

城楼上大周王朝旗帜滑落,秦国旗帜冉冉升起。

城门大开。

周赧王和文武百官以及千万民众跪在道路两旁,献城投降。

嬴樛、张唐和唐中期率秦国军队,仪仗整齐、浩浩荡荡地入城。

228.泗水河畔

上百条大大小小的船一字排列。

秦军将士有的押送周赧王、文武百官和无数嫔妃及王室成员上船,有的往船上搬九只大鼎和珍宝。

在金甲武士的佐护下,唐中期捧着‘鹿卢’宝剑上了船。

一切就绪,嬴樛下令船队出发。

229.河面上

船队顺水漂流而下。

天空中乌云翻滚,顷刻间,暴风狂吹,骤雨如注。

一条条船只在狂风暴雨中飘摇。

一派惊呼哭叫声中,不断有船只在惊涛骇浪中沉没。落水的人刹那间被暴涨的河水吞没。

周赧王麻木不仁地饰戴镣铐坐在不断摇晃的船上,任众嫔妃在身边哭叫。他瞅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喃喃地:“申庸!申庸!是你来接寡人了吗?”

一堆乌云在周赧王眼中不停幻变,最后变成申庸的模样,从天而降。

周赧王大叫一声,站起身来。

乌云扩散,风雨更急。

周赧王仰面倒在船上,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气绝身亡。

230.秦国国都

在范雎、蔡泽、唐中期、蒙骜和公孙述的注目下,秦昭王在寝室中欲拔‘鹿卢’宝剑。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无论秦昭王怎么用力,剑躺在剑鞘中纹丝不动。

秦昭王皱紧了眉头。

范雎示意唐中期说话。

唐中期走到秦昭王跟前,轻声地:“大王,此剑是周武王率诸侯讨伐商纣王时所用,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大王拔不开剑,主要是因为剑长期不用生锈了的缘故。”

秦昭王把剑恭恭敬敬地放在剑架上,神色凝重地:“还有比这更好的理由吗?”

唐中期:“您老啦,使不上劲了。”

秦昭王:“胡说!”

唐中期:“如果我说您还年轻力壮,恐怕您自己都不会相信。”

秦昭王:“唐中期,你为何总是和我抬杠?”

唐中期:“我怕您因我大秦国不费一枪一箭就收复了大周王朝的三十六城,心里高兴,又要让我请客。”

秦昭王扶住唐中期的肩膀,笑了:“别拿我开心了。我大秦国把西周三十六城纳入版图,把东周划为我国的附庸,取代了大周王朝,我当然高兴。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九只大鼎有一只沉到了泗水中打捞不到,又把周赧王活活吓死了。现在我拔不开剑,说明一统天下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啊。”

公孙述:“大王对拔不开剑的理解有一定道理。我大秦国瓦解了大周王朝,天下列国在十分震惊之中又对我国充满戒备。在这种状况下,还不宜施展武力征伐列国。”

蒙骜:“我军征战多年,也需要进行休整。臣认为公孙述大人的话有道理。”

秦昭王:“不管文攻还是武斗,我大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分秒不能停息。”

蔡泽:“我国可乘把八只大鼎和祭器陈列太庙之机,邀列国朝贡祭祀上帝,借以窥探各国态度。若有拒绝朝贡的国家,我国就出兵讨伐。”

秦昭王:“范相的意思呢?”

范雎点头。

231.太庙

风和日丽。

太庙中香烟袅袅,八只大鼎在秦国列祖列宗和商君的牌位下排列。

上百名内侍和宫女抬着各式各样的祭物走向太庙。

上千名巫师和女巫盛装端坐在广场上闭目念咒向天祷告。

秦昭王率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三步一叩首地走向太庙。

232.上林苑

秦昭王、范雎、蔡泽和唐中期在苑中漫步。

蔡泽:“齐、楚、燕、赵、韩、卫等国都派使臣到我国称臣朝贡了,唯有魏国借口是中立国拒不来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臣以为应该给予魏国沉重打击,惩一儆百。”

唐中期:“是啊,魏国竟然敢出兵援助赵国,虽是信陵君假托王命,但也可以看出魏国从本质上对我大秦国充满抵触情绪。所谓中立只不过是存心和我国对抗的一个借口。”

秦昭王:“两位言之有理。尽管现在列国对我国俯首称臣以求和平,可这种口是心非的和平毕竟是短暂的。天下不大一统,真正的和平不会降临。”

范雎:“咳…咳…大王,我军将士…咳…咳…长年征战,应得到充分休整…咳…眼下不宜劳命…咳…咳…伤财…大规模出兵…咳…咳…咳…臣认为命河东郡太守王稽筹粮征兵…咳…讨伐魏国就行了……”

秦昭王:“好,就这么定了。范相,您的病得赶快加紧治疗啊。”

范雎:“…不妨…咳…唐大人…咳…咳…今天天气这么好……。”

唐中期:“对,对。蔡相,有没有雅兴去君子楼喝几杯…”

蔡泽:“我今天身上带的钱恐怕只够喝茶。”

秦昭王:“行,行。只要有喝的,喝什么都行。走、走、走。”

233.河堤上

魏安釐王和须贾坐在堤岸上垂钓。

字幕:魏国国都大梁

江水悠悠。

对面的河滩上,几个孩子在河边嬉戏,一对年轻夫妇亲亲热热地在用网兜捞鱼捕虾。

魏安釐王触景伤情:“须贾啊,说来我这一生真够悲哀的。我的亲兄弟背叛我,我千宠百爱的女人背叛我。我贵为一国之君,却体会不到连普通人都能拥有的情意和快乐。人生一场,何其悲哀!”

须贾:“大王,人世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犹如鱼和鱼饵的关系。很多时候谁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鱼,还是鱼饵。被鱼饵引诱吞钩的鱼是悲哀的,随时有可能被鱼吞下肚的鱼饵也同样悲哀。既然悲哀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一种情绪,又何必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呢?”

魏安釐王感慨:“你把人生看得很透彻啊。”

须贾苦笑:“只有吞过钩的鱼,才知道任何一种诱惑都是致命的。对于男人来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金钱美女无不都是鱼饵,一旦吞了藏了利钩的饵,与其说对饵恋恋不舍,不如说是无可奈何。古往今来,无数的所谓英雄豪杰都像吞了钩的鱼一样,唯有挣扎至死。谁的人生最终不是悲哀地终结呢?”

魏安釐王拖起一条咬钩的鱼,看着它在空中无穷挣扎,感觉身上很冷。

卫庆驰马而来,滚鞍下马,匆匆奔到魏安釐王身边,急切地:“大王,大事不好!”

魏安釐王浑身一抖,抛下鱼竿,起身脸色苍白地:“…何…何事?宫廷政变?平民暴动?”

卫庆掏出一封密函呈给他:“臣和秦国河东郡太守王稽大人是至交好友,刚接到他发来的密函。秦王以我国不派使臣朝贡祭祀上帝为由,命王稽大人筹粮征兵讨伐我国。”

魏安釐王匆匆看了密函,双手颤抖,信函落地:“…我国…我国是中立国……”

卫庆:“信陵君擅自出兵营救赵国,已经败坏了我国中立的承诺。眼下列国向秦国俯首称臣,我国等于被完全孤立,万难与秦国对抗。若不赶快设法,难免国破家亡。”

魏安釐王六神无主:“…怎…怎么办……”

卫庆:“王稽大人借故筹粮,拖延出兵。为今之计,我国只有送太子到秦国作人质,向秦国请罪求和,方能免兵灾蹂躏。”

须贾走上来,捡起密函,神色凝重:“大王,卫庆大将军说得有道理。为保我国平安,只有马上送太子到秦国请罪。”

魏安釐王:“只有这么办了。马上回宫。马上回宫!”

须贾把密函纳入袖中,不动声色地跟着魏安釐王匆匆往前走。

吞钩的鱼儿在水中不停挣扎……

234.冷宫

夜凉如水。

清冷的月光下,如玉身着一袭白衣,披头散发地呆坐在一张简陋的床上,忍受着寂寞的煎熬。

门缓缓开启。

如玉扭头失神地向门口望去。

一脸忧郁的魏增缓步走进来。如玉看到他,大感意外,站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停了下来,颤了颤嘴唇:“…太子殿下…”

魏增走到她身边,默立片刻,沉闷地:“我又一次求父王赦免你,他依然拒绝了。”

如玉双肩颤抖,一脸绝望。

魏增:“我明天就要出远门了,今后无法照应你,你自己多保重。无论如何要活下去。”

如玉:“你…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