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新传-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找苦吃,人家当了副总统,要你交出国防部长的乌纱帽作价。”

本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让他出任国防部长就没有给他实权,而让陈诚担任参谋总长,兵权在参谋总长手里,国防部只是个办事机关。白崇禧对蒋介石不重用自己,虽有怨气,却说不出口,只好出任这个空头国防部长。这次为了协助李宗仁竞选,连这个空头职务也丢了。当时,他正好在上海虹口刚买了一幢敌伪高级官员住的房子,一气之下,便与马佩璋跑到上海去住下,以示不能从命。

其实,蒋介石对白崇禧之怨恨井非始于“人之初”,他们二人曾经有过一次难得的“合壁”机缘,遗憾的是,这“机缘”稍纵即逝了。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李宗仁约同李济深,推举蒋介石为总司令,并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蒋介石被任为总司令后,一日他就军队参谋长的人选问题征求李宗仁的意见。李宗仁说:“钮惕生先生应当最适当了,按资历,钮老是革命元勋,总理的老友。论才干,钮老在护国、护法各役中都任要职,以干练闻名。他在各界人士中德高望重,北伐军参谋长一职,非他莫属。”

蒋介石闻言后告诉李宗仁,钮惕生先生另有借重。李宗仁又问:“你心目中何人最合适呢?”

蒋介石道:“我看白崇禧比较适宜。”

李却认为白崇禧资历太浅,年纪太轻,恐不能担此重任。而蒋介石却十分坚决地表示:“我看还是他好,还是他好!”

后来蒋介石正式邀请白崇禧担任参谋长之职。白崇禧即前往征求李宗仁的意见。李宗仁说:“我怕你干不了。”见李宗仁未表支持,白崇禧亦不能自决,遂对蒋介石的邀请婉谢不就。

谁也说不清,究竟是李宗仁不愿意放白崇禧,还是白崇禧出于情之故不愿意离开李宗仁。如果白崇禧对蒋介石的邀请一诺无辞,那么,日后他很可能成为蒋介石最得力、最信任的助手和军师。

难道白崇禧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当时的蒋介石表面上继承了孙中山的衣钵,已成为实际上的领袖人物,前途未可限量。难道白崇禧宁愿屈居于李宗仁甚至黄绍■之下?抑或这就是白崇禧之人生哲学——“士为知己者死?”

不管结果如何,这件事却在蒋介石的心中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最起码他已明白,他不会拥有这位心腹了。但蒋介石当初无论如何也不曾料到,这位没能成为他心腹的“干将”却成了他的劲敌。

1949年,白崇禧与李宗仁趁蒋介石内外交困之际逼其下野。而作为立杆见影的“回报”,1950年蒋介石以肃清间谍为由实行大批逮捕,在被捕的200名主犯及4000名从犯中,广西籍的军人和官吏最多。而白崇禧因和李宗仁解不开的渊源所得到的“回报”则伴随着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虎”威犹存白崇禧虽困居台北,但这位有“小诸葛”美誉、能征善战而又机敏过人的国民党干将,还经常成为新闻焦点,每当国民党当局有重大的人事安排时,都使很多人想到了他。俞鸿钧出任“行政院长”组阁时,“国防部长”的三位人选,是俞大维、薛岳和白崇禧;在确立驻沙特阿拉伯大使的人选时,香港及台北的舆论,都认为白崇禧最为恰当;及至俞内阁改组,一些人仍把白崇禧列进内阁范围。有关人士评论说,在桂系的主力人物中,白崇禧与李宗仁、黄旭初三人比较起来,无论在哪方面,自崇禧的确能干得多。过去人们提起桂系将领来,总是爱将他们三人比成“龙、虎、狗”。李宗仁是“龙”,因为他始终是桂系的首脑人物;黄旭初是“狗”,因为他经常是留在“家中”坐镇;而白崇禧则被人们公认为是“虎”。在许多事情中,白崇禧总是充当冲锋陷阵的角色,因为他的眼光和手段以及其为人处事等等均使桂系名人心悦诚服。

当孙中山在广州担任临时大总统时,白崇禧曾与蒋介石、何应钦和李宗仁并被称为“黄埔四杰”,为国民政府立下汗马功劳。

北伐战争开始时,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委员长,白崇禧则在经过一番曲折后,被蒋介石从李宗仁处借至军事委员会任军委参谋长。虽身为参谋长,但白崇禧却常常被遣往前线,或冒着炮火硝烟视察战事,或被委任为临时战区指挥官,甚至代替蒋介石行使指挥权,颇受重用。这使“小诸葛”的指挥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与孙传芳的一次战役中,军事委员会决定由何应钦任东路军总指挥,命其由广东之东江、潮梅,经福建至浙江,从而消灭浙江的孙传芳部队。何应钦率第10军之第3师、14师以及福建张贞之部进攻福建周荫人部,由潮梅转战松口大埔,一时不能至浙江,使进入浙江的东路军刘峙等部被孟昭月指挥的孙传芳驻浙江部队击败。

蒋介石接此情报,非常焦急,考虑再三,即将白崇禧召至跟前说:“何将军在福建对周荫人部,以判断作战情况非半月后不能调入浙江,东路军在浙江已遭受失败,势不能久等,浙江战事不利,不仅江西大本营根据地受影响,且使江右军也受威胁。东路军非兵力不足,乃系指挥官指挥不当,你我两人应前去一人。”

白崇禧深知蒋介石之用意,立即回答道:“总司令是全军之统帅,岂可往局部指挥,如总司令不以我才能浅薄,我愿前往东路服务。”

蒋介石闻言异常高兴,命白崇禧3日之内成立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并任其为总指挥,调总部参谋处长张定矫为参谋长,总部机要秘书潘宜之为政治部主任。因东路军已有总指挥,故新成立的指挥部只得以总指挥部下之前敌指挥部名义行使名指挥权。为此,蒋介石征求白崇禧的意见。白崇禧道:“为了革命,任何名义我在所不计”。蒋介石深以为是。

蒋介石亲自公布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即开赴前线。临行时,朱培德、唐生智、邓演达等主要将领聚集一起在南昌为白崇禧饯行。白崇禧向来不饮酒,一则为信奉伊斯兰教之故,二则因其8岁那年,在私塾读书时,因孔子圣诞,同学们饮酒庆祝,欢庆之间白崇禧喝得酩酊大醉,一夜毫无知觉。事后,母亲对他严厉告诫,从此他再不言酒。此次南昌饯行,众将官热烈招待,盛情难却,更因大丈夫将赴沙场,“壮怀激烈”,他首次破戒,开怀畅饮,竟将一瓶白兰地喝得干干净净,令在座众人大为惊奇。

不日,白崇禧接到消息,言其夫人马佩璋将由武汉动身前来南昌。然前线情势紧急,他不敢久等,即于第四日开赴前线。待夫人抵南昌时,他已在途中。为消减敌方锐气,白崇禧故意虚张声势,未至浙江常山时,他沿途不断拍电报至常山,下令常山县政府封两万人的船以备军用,并暗示大军不日将到达。待他到达常山时,县长亲自出外封船未归,县府秘书千秋鉴出迎并殷勤招待。千秋鉴凑到白崇禧面前颇为神秘地对他说:“您此行一定打胜仗!”白崇禧问:“何以见得?”

千秋鉴答道:“前夜扶乩得诗一首云:‘百万雄兵胸中罗,大■东来喜气多,天意也知归党国,皇图一片白山河’”。

千秋鉴认为这是得了神谕,一定能打胜仗,并告诉白崇禧,浙江最近风传,说是杭州西湖镇压白蛇精之雷峰塔倒了,白蛇出现了,这是祥兆云云。闻此言,白崇禧不禁心中一动:时值隆冬季节,连日大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白山河”可作此解,但我姓白,亦可以指我。白崇禧并不迷信,但他却巧借谣传,将此事在军中大肆宣扬,以此鼓舞士气。

在常山休息一晚,第二日攻衢州,白崇禧立即召集团级以上干部训话,勉励他们努力作战,待21师到来,他将21师及原先退下的部队由江的左岸调至右岸,故意在白天行军,让孟昭月的谍报人员知道,以为其重点在右岸。孟昭月的队伍果然向右岸移动。行至兰溪,白崇禧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夜将右岸队伍秘密调回左岸,右岸仅留少许部队,并命令他们若敌人来攻,务必死守,以牵制敌军。其余大军即向桐庐、浪石铺敌前渡河,用强行军的速度连夜经凤山庙进入新登。待孟昭月得知白崇禧重点转移,为时已晚,其总部在新登连夜撤至杭州。白崇禧在新登俘虏孟的一位副官,令其持自己的名片前往见孟。孟昭月知杭州断难再守,遂撤至上海。仅此一战,杭州即被白崇禧占领。

当白崇禧攻衢州时,何应钦曾电令其退守仙霞岭之常山、江山,待何部解决周荫人后,再会师进攻,以免被敌人各个击破。白崇禧接电后犹豫不定,因为南方部队宜攻不宜守。攻则气盛,守则气馁。他立即请示蒋介石,蒋电告:“衢州为战略要点,战守由兄自决,中不遥制。”白崇禧仔细分析战况,经慎重考虑后,决定不退不守,采取攻势。结果杭州顺利克复。占领杭州半月余,何应钦才由福建赶至杭州。从此,“小诸葛”的雅号便广为流传。白崇禧14岁考入由蔡锷任总办的陆军小学校。16岁考入广西初级师范。后人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学习3年。毕业半年后即往保定军官学校学习,2年后毕业。在学校受业期间,亦因成绩优秀,聪颖仁德颇受同学爱戴和师长喜爱。当17岁时,辛亥革命爆发,他与许多进步的军校同学一道加入了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家中长辈闻讯纷纷反对,但他深晓民族革命大义,毅然随队北伐。家中即派人至桂林北门城口把守,欲强迫其回家。此事为白崇禧所知,他便私将武器袋具交与同学,自己穿便衣由西门出城,绕至北门外与队伍会合。学生时代的略施小计,由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军旅生涯占去了白崇禧的大半生,其所兼之职亦多与“参谋”一称有关,这大概也是“小诸葛”雅号由来的原因之一。

保定陆军学校毕业后,他即回广西从军。对于广西及两广的统一事业,白崇禧的功劳可谓首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