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学的天空-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民不畏死”背景是民不聊生,甚至生不如死,这时候老百姓就没什么好怕的。如果统治者不去思考这样的背景,不赶紧行仁政,反而动不动就恐吓老百姓“不听话就杀”,到最后老百姓恐怕就要豁出性命,起来造反了。因为“以杀止乱”,只是缘木求鱼。老子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

人民陷于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吃掉太多赋税,所以才陷于饥饿。

人民难以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难以治理。

人民轻易赴死,是由于统治者生活奉养丰厚,因此轻易赴死。

民之饥、难治、轻死,一层比一层严重,而每一层的现象都是居于上位的统治者造成的。首先,统治者抽税太重,人民穷困饥饿。西方先进国家动辄抽税三四成,但是他们的社会福利做得不错,百姓想通了也愿意配合。最怕是横征暴敛过后,又不管百姓死活。而这正是老子时代的真实处境。其次,统治者有所作为,人民不堪其扰,从消极抵抗到积极反抗,结果则是难治。什么是有所作为?筑长城、修运河、盖宫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老百姓不堪重负,当然很难治理。最后,统治者生活奢侈,锦衣玉食,把民脂民膏都刮尽了,百姓所剩无几,还活着干什么?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诗词描写“伤农家”,替老百姓难过。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还是不得温饱,就是因为上头层层收税,统治者作威作福。明末清初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明夷待访录》清楚指出,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害虫,就是帝王制度,可惜当时少有人发觉此一思想的重要性。“明夷”是《易经》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地在上而火在下,代表天色黑暗,光明被压制住,天下大乱;“待访”是等待人们了解。

黄宗羲的观察很正确,中国历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皇帝。一开始,天子是没有人愿意当的,像尧、舜、禹,都是禅让。大禹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腓无胈,胫无毛”,大腿没肉,小腿无毛。为什么?替百姓服务,治水治得太辛苦了。后来,慢慢越往后发展,帝王越养尊处优,不可能再像尧、舜、禹那样为百姓着想了,所想的都是怎么“利吾国”,怎么掌握权力。像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你对我们梁国有什么好处呢?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即大王你何必跟我言利呢,我们只要靠仁义就够了。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只想着“利”,“上下交争利”,天下一定大乱。反之,大家都讲仁义,尤其君主要讲仁义,要行为端正,以身作则,天下才能和谐。可惜儒家的“仁政”,几千年来一直只是束之高阁的理想而已,阳儒阴法,外儒内法,自从法家出现以后,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倡导尊君卑臣。要让大家都快乐不太可能,但是要让一个人快乐却很容易,亦即天下老百姓出钱出力让帝王一人享受,让他一人掌握权力,老百姓只能做牛做马,供养皇帝和朝廷大小百官,经过层层盘剥,犹如一头牛被扒了几层皮一样。

而读书人自小虽熟读圣贤经典,应试中第而入朝为官,却发现遵循圣人之道来教化百姓没有前途,必须同流合污才有前途,只得接受了这个游戏规则,逐渐腐化。有的老老实实为百姓服务的清官如海瑞,反倒落了个罢官的下场。于是,几千年下来,百姓大多在受苦受难,最后只好藉佛教来寻求心灵安慰。中国汉代之后的社会,就是靠着佛教的力量,让百姓学会接受与认命。印度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种姓制度把人一生下来就分为四等,一辈子也不能翻身,只好从宗教中找到超越生死、烦恼的力量。

老子的理想是“圣人统治者”,统治者因为领悟了“道”,依据“道”来治理百姓,就不会出问题。不过,这一想法犹如柏拉图所谓的“哲学家君王”——统治者既是哲学家又是君王,二者在现实世界中恐怕都难以实现,所以才会出现“民不畏死”“民之轻死”的现象,这都与当时统治者的作为有关。最后,老子说,人的生死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犹如自然的行刑官;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寿命,该活几岁,就活几岁,这叫“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就是自然的力量。而统治者如果想借口要替天来杀老百姓——所谓“代司杀者杀”,这就等于代替大木匠来砍木头一样,反而会伤到自己的手。为什么呢?因为他违背自然法则,只能自寻死路。所以,作为统治者,不要以为自己手握大权,可以决定人民的生死,就随便杀人。因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六章 立身之道

1。化解执着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别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认为以人为中心未免太狭隘、太主观。譬如我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它想提供我营养品。这是标准的以人为中心的回答。事实上,苹果绝对不会是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长成红色;猪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长得很肥。宇宙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对的。他主张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对于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连续四个“不”都是反对自我中心,要把自我执着化解。第一句“不自见,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为什么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潮迭起?因为是“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对话之后,你把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告诉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这样才全面。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边对照之后,才能够发现真相。所以在希腊时代,“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人平常总是被自己的主观见解所遮蔽,只有不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对的,才能发现真相。

第二句话“不自是,故彰”意思类似。“不自是”,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对的,老认为自己对,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明”和“彰”都代表能够看得清楚,让真相彰显出来。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客观;但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得太极端了,太局限于自己的所思所见。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启明”,心灵之眼张开,才能启明。从庄子的话来说,从“道”来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我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如何,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它都值得你欣赏。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只是一种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已。

接下来,老子说一个人要“不自伐”,别到处去夸耀自己。这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颜渊,孔子曾经问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说明儒家和道家在修养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你;譬如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你选胜了,可是背后有多少人在帮你,怎么可能靠你一个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没有问题;但你真的去做时,别人不会服从你的领导,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个人做好了。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须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也要设法把“自我执着”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道家更为开阔,不仅对别人要尊重,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在每一点上胜过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某一点上各有优点,各有专长,所以不用去争。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时候轮到我上台,轮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也不见得愿意承认。譬如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你听到觉得很好笑,有点阿Q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