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敌友之分,有时并不是那么明确且死板的。要知道,今天的敌人,或许就是明天的合作对象,所以,何不放开心胸,让自己以开阔的目光来看待他人。

朋友和敌人本来是对立的两个范畴,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类在为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因为从属于不同的利益关系,自然就会分成两个群体:敌人和朋友。聪明富有的人在对待这一点上是一个怎样的思维?正如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说的一样:“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1754年,身为上校的华盛顿率部下驻防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坚决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

因为意见的分歧,华盛顿和佩恩之间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华盛顿说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话,脾气火暴的佩恩立刻大打出手,一拳把华盛顿掀翻在地。当时人们乱成一团,华盛顿的部下冲上来想要狠狠教训佩恩,华盛顿急忙拦住他们,带领部下回到了营地。

第二天早上,佩恩收到华盛顿托人转交的一封信,目的是约他到一家小酒馆见面。佩恩知道这是华盛顿向他发出的战书,决斗的号角即将要吹响了。佩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他赶到约会地点时,却看到了令他惊讶的一幕,等候他的没有手枪,没有士兵,只有华盛顿和桌上的美酒。见到佩恩,华盛顿站起身来,伸出手迎接他并面带微笑地说:“佩恩先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昨天的确是我先冒犯了你,我应该向你道歉,不过你昨天的过激行为也已经为自己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认为事情可到此为止的话,我希望你能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如何?”这件事情过后,佩恩成了华盛顿的狂热崇拜者。

本来,一般人都会以为华盛顿会借助自己的权势进行报复,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华盛顿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还跟佩恩成为了好朋友。如果华盛顿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进行报复的话,恐怕他们之间的恩怨纠缠就不会只是一天了。与其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还不如让自己多一个朋友,这就是华盛顿的思维。事实也证明了这样做的效果是最好的。

人生复杂无常,一切均处在变化之中,此一时敌,彼一时友,什么样的结局都应在预料之中,更何况世上本不存在最后的结局,结局均出现在电视剧里或生命终结时。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不只会造成你我的敌对,还会加重生活的不安与忧虑,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与人交往,退一步能海阔天空。往往在我们需要帮助时,身边出现的却是我们的敌人。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彼此交往,没有利益的牵扯就构不成敌友;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敞开心扉坦诚相待的话也构不成朋友。因此,多一个朋友,远不如减少一个敌人好。只要我们主动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我们可能就会减少一个敌人,而增加一个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相容与对立皆在交流接触中产生,当初的敌人可以成为后来的朋友,当初的朋友也可能成为后来的敌人,一切皆因观念和价值观的不同而转换。陌生人为了共同利益可以变成朋友,亲密的人为了贪婪和利益可以成为敌人。所谓敌人,是指为了个人利益相互争辩,导致运用武力等手段来解决问题,最后使争辩双方的关系成为敌对关系;所谓朋友,是指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也泛指那些交情深厚的人。世上没有谁和谁是天生的敌人,也没有谁和谁是天生的朋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跟同学、朋友或者陌生人发生矛盾时,他们都习惯于想着怎样能让自己有面子,怎么样才能够打败对方。自己占理,就对别人不依不饶;自己不对,又不肯道歉。这就是典型的缺少气度的表现。不懂得宽容别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呢?其实,我们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就等于善待自己。古人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这种境界当然不是容易达到的,但是只要我们慢慢学会那样去做,我们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对小时候打聋他耳朵的列车员的看法,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爱迪生非但没有怨恨,还幽默地说:“我感谢他,是他给我创造了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这样我才有了重大的发明。”这就是气度,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富有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气度!

在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即使没有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可能成为敌人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其实,利益永远都是相对的,就像得失一样。所以,朋友不是拿来互相利用,而是互相取暖的;财富并不是朋友,朋友却是财富。如果在觉悟上上升不到这一点,彼此就绝对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31。赫鲁晓夫思维:身临其境才能理解别人

现实生活中,由于所处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我们有时很难了解别人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悲伤、沮丧、堕落、失意等不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我们可以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

现实中,很多矛盾、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事人没有身临其境,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无法体会别人的难处和感受。

我们应该凡事多为他人设身处地想想,把自己放到别人的境遇里,真正地体验一下别人的心情。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而那些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人,永远认为“自己最不容易”,永远认为“他(们)容易得很”,其实将心比心,谁又容易呢?谁又知道一张笑脸后有哭泣,谁又知道光明后有黑暗。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义愤填膺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大声发出诘问:“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诘问者大声喊道,“既然你知道他的错误,为什么当时不阻止他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恼羞成怒地吼道。

会议厅里一下子变得没有声音了,这种极度不安的寂静,吓得人们不敢动弹一下。

最后赫鲁晓夫嘴角挂着一丝浅笑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因为上司命令的存在,他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就如同当赫鲁晓夫怒问“谁在这样问”时会场上没有人敢动弹一下。这既是命令又是权威。为什么赫鲁晓夫这样的人也做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当时的处境,所以总有那么多话可以说,但是当亲身经历过之后,他们就会明白原因了。赫鲁晓夫的这种思维方式,比他无休止地跟公众解释效果要好得多。仅这一个小故事就道出了当时赫鲁晓夫的无奈。有一个小寓言故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羊人用绳索木棍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地号叫,猛烈地抗拒,企图挣脱束缚。绵羊和|乳牛听得不耐烦了,那声音太刺耳了,便对小猪说:“你不要那么大声叫了,有什么值得这样拼命叫唤?他不是也常常捉我们?可是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之后愤然:“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现实生活中,由于所处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我们很难了解别人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悲伤、沮丧、堕落、失意等不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能无意中说了很多伤人的话,给别人受伤的心灵再添剧痛。这就应了那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平庸的人之所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创建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交往之间,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犯人的权利。他终于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学。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有关当局已经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他们不想让他伤害自己(他们要留着他,以后有用)。

这个不幸的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是些残羹剩饭,他拒绝吃。但是现在,当他用手摸着自己的肋骨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香味。他喜欢万宝路这种牌子。

通过门上一个很小的窗口,他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这个囚犯很想要一支香烟,所以,他用他的右手指关节客气地敲了敲门。

卫兵慢慢地走过来,傲慢地哼道:“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万宝路。”

卫兵认为囚犯是没有权利的,所以,他嘲弄地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这个囚犯却不这么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自己有选择权,他愿意冒险检验一下他的判断,所以他又用右手指关节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

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