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的结论是: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时机来了,必须马上行动。他立刻就与东部市场签订了一份以低于市场2%价格卖出猪肉的合同,交货期限是10天以后。合同刚一签订,当地所有经销商都大骂约翰逊疯了,把猪肉的价格压得这么低!在这些人的眼中,约翰逊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这样做,毫无疑问,就等于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别人的口袋里扔,只有疯子才会这样做。于是,很多人都想趁机大捞一把,都纷纷找约翰逊订合同。约翰逊来者不拒,几天之内,又签订了一批合同。

约翰逊的这一赌注算是押对了:就在合同签订的几天以后,战局和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猪肉的价格一下子降到比约翰逊卖出的猪肉的价格还要低25%。那些经销商们一时间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就是这一笔交易,让约翰逊赚了100万美元!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及时地抓住了那条消息包含的潜在信息。要是我有一点犹豫,这100万美元就进了别人的腰包了。我的法宝有两个,一是信息,二是快捷。”而指引他从小小一条新闻对全局做出判断的,则是他内心中“万物相关”的理念。

我们看问题,不能单方面地从一个角度切入,死钻牛角尖,而要用宏观的目光,这样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解决问题的更多路径。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关系网。万事万物总是非此即彼地互相关联着。因此,要成功,就不能单线条地看问题,事物的相关性,是普遍存在的特质,只要多用心观察,就能把握住其中规律,摘取成功的果实。就像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抓住事物之间的关联,从关联中找出有效的信息。

6。吸引思维:思想与现实总是自动相吸

人的思想总是与现实互相吸引,这种引力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们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正是你的吸引力帮助你取得了成功,而成功的你,将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吸引力。

人的思想总是与现实互相吸引,这种引力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们难以察觉的方式进行着。

你若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凡成功的富人,都会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会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是富有的;而那些抱怨、不满、焦躁或愤怒,则大都来自那些平凡庸碌的穷人,他们在抱怨、焦躁的同时,更会在心里相信,自己就这样了,注定了平凡、注定了贫穷。

一个人的信念如果消极、悲观,那么他所处的环境也会显现出消极或悲观的一面;一个人的信念如果积极、乐观,他所处的环境也会显现出积极的、乐观的特性。

不可否认,人生道路总是充满了陷阱,但是,一个人如果出门怕摔倒,坐车怕发生交通事故,交朋友又怕上当,那么这个人所处的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祸从天降。聪明的富人常常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挑战,而平庸的穷人却在犹豫不决中错失了成为富人的机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特性之一是选择性地看世界,往往只“看得见”“记得住”自己愿意看和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却往往视而不见。而在聪明的富人眼中,他们往往能看到平庸的穷人所忽视的世界。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特别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产生共鸣。吸引力法则简单说来,就是人际关系间的同类相吸和同频共振,这个宇宙法则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语言、行动结合在一起后的能量形式,它将会吸引与其本质相同的人、事、物。聪明的富人往往懂得如何去正确使用吸引力法则来获得人脉,但平庸的穷人却总是错失扩充人脉的机会。

当我们认识新朋友时,应尽量显得友好和自信。一般来说,喜欢是相互吸引的,人们喜欢喜爱自己的人。而如果对方并不专心致志地注意自己刚认识的人,却不断地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更有趣的人,你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一定也不会喜欢他。

换句话说可能更容易理解何为吸引力法则:你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和所有亲近的身边人,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是你大脑的思维波动所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最大限度地拥有你心里想要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

下面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对你未来的吸引力量是多么大得惊人,它甚至会让一个人的表现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一所中学的一位毕业生平时考试每科成绩都得A,他参加了全美入学考试后,后来收到了告知他考到入读大学的资格的通知书,他考试的结果是“score98”。他误以为98是自己的智商,因为他从心理学书中知道智商98是很低的,一般的人都有100多。他心想以自己的智商,是没有办法应付大学课程的,于是他在开学时就很勤奋读书,一心想以勤补拙,但偏偏事与愿违,他每科的测验都不合格。

于是校方的辅导老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在中学时科科都取到甲级优秀成绩,现在成绩却一落千丈?他回答说:“先生!您不能怪我啊!因为我的智商只有98,我已尽力去读了!”

“你怎会说你的智商是98呢?”辅导老师问。于是他把情况都告诉了辅导老师。辅导老师看着他的记录档案,惊奇地回答他:“你误会啦!其实score98就是说在全国考生中你的成绩是比其他98%的考生好。这是百分比率,不是智商。这就是说你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名列前茅。”

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原来并不是低智商,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后来他每科都取到甲级成绩,以优秀生的身份光荣毕业。

“心想”的这种信念其实未必是真实的,上面案例中的学生智商究竟是多少呢?98分还是130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分数本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分数给他造成的“心想”的后果,以及它对他以后心态的影响。这个学生哪怕实际上真的很有天分,有能力创造令人瞩目的事业,可以成就令人羡慕的人生,但一旦他的内心潜意识接受了“我智商很低”这个信念,便会在行为上照着这个信念去做,即使有什么好的机会他也不会去争取,只会认为自己是个蠢材,是个没用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功的一天的,只会平平凡凡地过一辈子。

而且,就吸引力法则而言,消极的人际能量吸引消极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能量吸引积极的人际关系。所以,达到远大的目标,实现伟大的前景,须分步进行。没有梦想的人就没有希望。为了实现梦想,我们必须把目标化为具体的步骤来达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才能有效地靠近目标。聪明的富人懂得如何分清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别,并且不会被现实所局限。

7。古特雷思维: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人生要真正成功,就要学会把各种独立的目标都紧紧连起来,把这一段路程变成青云直上的轨迹。只有这样,才能让梦想更具实现的可能性,才能让有目标的人都得其想得。

成功的富人会有这样一个思维,他们认为: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人生如此,事业生活也无不如此;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一个人一生不应该只满足有“一个顶点”,而是应该适时地把握住契机,果断地从“顶点”折返大地,以重新蓄积元气,另觅新途,再攀高峰。“顶点”究竟是什么?就是一个人铆足了劲努力逼近既定目标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事实上,人生的大目标大多是动态的。正如歌德所说:“人生在世,仅此一遭,一个人要有力量和前途,也仅此一遭!谁不好好利用一番,谁不好好大干一场,那就是傻瓜!”这是从一个顶点到达另一个顶点的气魄,是变顶点为起点的人生艺术。

人生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新的攀登高度。当一个人毅然从顶点折回时,貌似急流勇退,实则却是向另一个顶点进军的准备,就如同过山车的俯冲并不是坠落,而是积蓄再一次爬升的动能。如果说,攀登顶点的勇气,表现着生存智慧的高超,那么,再造新途的勇气,则表现出创新智慧的卓越。

在美国纽约市有位年轻的警察名叫亚瑟尔,他在一次追捕行动中,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右眼和左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出院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纽约市政府、民间组织纷纷授予了他勋章和锦旗。纽约有线电视记者问他:您将如何面对您正在遭受的厄运呢?

亚瑟尔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到,我的应对方式,就是要亲手抓到他!”

他那只完好的眼睛里投射出一种令人颤栗的愤怒的目光。

之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歹徒的行动。他跑遍了半个美国,有一次还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独自飞往墨西哥。

一年后,歹徒终于落网。很大一部分的功劳要归于亚瑟尔,他成为了英雄,一家媒体称赞他是坚强而勇敢的人。

一个月后,亚瑟尔却在卧室割脉自杀了。在遗书中,他写道:“这些年来,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抓住凶手……现在,凶手已经被判刑;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聪明的富人往往在实现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后,会立即再制定出一个足以让他动心的目标,继续保持先前的热情和冲动。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制定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对自己设定的目标越来越高,能力才会随之成长,财富也才有可能不断上升。

伯特·施里茨自认为是当音乐家的料。上初中时他演奏手鼓,却并不怎么高明,唱歌也五音不全,实在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