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耶路撒冷三千年-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菲利克斯屠杀了许多犹太人因而被召回罗马,'4'但他把保罗留在了凯撒利亚的监狱。希律·亚基帕二世和他的姐姐卡尔基斯和奇里乞亚的前王后贝勒妮斯——拜访凯撒利亚,以迎接新的总督。正如彼拉多曾将耶稣交给安提帕斯处置一样,新总督效仿彼拉多,将基督徒保罗的案件交由国王亚基帕二世处理。
  保罗向这对“大张威势”而来的王室夫妇传播基督教福音,他聪明地调整自己的使命以适应温和稳健的国王:“我知道您在犹太人的习俗方面是个专家。亚基帕国王,您相信先知吗?我知道您是相信的。”
  “你差点说服我成为一名基督徒,”国王回答说,“这个人本来可以获释,如果他没有向皇帝上诉的话。”然而,保罗已经向尼禄提出上诉,因此他必须去见尼禄。
  约瑟夫斯:革命倒计时
  保罗不是唯一一个等待尼禄审判的犹太人。菲利克斯也将一些不幸的圣殿祭司送过来接受皇帝的审判。他们的朋友,一个年仅二十六岁,名叫约瑟夫·本·马提亚斯(Joseph ben Matthias)的人决定乘船去罗马,拯救他的祭司同仁。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约瑟夫斯,他将扮演多种角色,叛军指挥官、希律家的门徒、帝国廷臣,但最重要的是,他将成为耶路撒冷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约瑟夫斯是传承自马卡比家族的一个祭司的儿子,他是一个犹地亚地主,在耶路撒冷长大,在这里他的学识和才智得到赏识。十几岁时,约瑟夫斯先后在三个主要的犹太教派中待过,在回耶路撒冷之前,他还体验过沙漠苦行僧的生活。
  到达罗马后,约瑟夫斯同一个受皇帝眷顾的犹太演员取得了联系。皇帝尼禄用心险恶但命运可悲,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爱上了有着红色头发和苍白皮肤的已婚美人波贝娅(Poppaea)。波贝娅成为皇后后立即给尼禄壮胆,怂恿他杀死他恶毒的母亲阿格里皮娜。而波贝娅也成为其中一个半犹太的“敬畏上帝者”。约瑟夫斯通过他的演员朋友接触到皇后,皇后帮忙释放了他的祭司朋友。约瑟夫斯的援救行动相当成功,但当他与朋友返国时,他们发现耶路撒冷正在酝酿发动一场反罗马人的起义。而起义不是不可规避的:约瑟夫斯与波贝娅的相识显示,罗马和耶路撒冷之间的沟通渠道并没有关闭。耶路撒冷每年都要迎来大量的犹太朝圣者,尽管有一支罗马辅助军(六百至一千二百人)驻守安东尼亚,但这里几乎没要出现有麻烦的迹象。这个富裕的圣殿城市在犹太国王任命的犹太大祭司的管理下,“处于和平和繁荣的状态之中”。只是现在圣殿的最终完工造成一万八千名建筑工人失业,于是,国王亚基帕通过承包新街道'5'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无论在什么时期,只要有勤勉治国的皇帝与审判公正的总督,那么就算犹太人中间出现派系纠纷,也能很快恢复秩序。当帝国让尼禄手下能干的希腊自由民管理时,尼禄喜欢担任演员和运动员的癖好,甚至他的血腥清洗,都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当经济衰退时,尼禄的无能便蔓延到犹地亚,他在这里的总督都是些无恶不作的恶棍。在耶路撒冷,新一任官员经营着一个勒索保护费的组织,他们从权贵那里收取贿赂,而这些人的蛮横随从和匕首党竞相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恐怖。难怪另一位先知(这个人也叫耶稣)在圣殿里大声疾呼:“耶路撒冷有祸了!”被判精神失常后,先知遭到鞭笞但没有被杀死。奇怪的是,约瑟夫斯对这时期民众的反罗马情绪并没有太多记述。
  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一场火灾。尼禄当时可能在监督救火,他把他的花园打开,收留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但是阴谋论者说,火是尼禄放的,因为他想给自己建造一座更大的宫殿。他们还说,尼禄因弹奏里拉琴而疏于救火。尼禄则将火灾责任推到快速传播的半犹太教派基督徒身上,许多基督徒因此被活活烧死,被野兽撕成碎片或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些受害者当中有两个是前些年在耶路撒冷被捕的。据说,彼得头朝下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保罗则被斩首。尼禄的反基督徒大屠杀在基督教经典的《启示录》中为他赢得一席之地,《启示录》是新约圣典的最后一部,它称罗马皇帝是撒旦的“兽”,兽的数目是666,这可能是尼禄的一个代码。'6'
  尼禄为基督徒设计的“精致折磨”并没有挽救他自己的命运。在宫里,他踢到身怀六甲的皇后波贝娅的腹部,无意中杀死了她。正当皇帝在杀害现实中的敌人,或在戏剧里杀害想象的敌人时,他派到犹地亚的新任总督格西乌斯·弗洛鲁斯也“肆无忌惮地向犹太人施加暴行”。灾难是从凯撒利亚开始的:叙利亚裔希腊人在犹太会堂外面拿一只小公鸡献祭,犹太人对此表示抗议。被收买的弗洛鲁斯支持非犹太人,然后率兵南下进逼耶路撒冷,向圣殿索要17塔兰特的税。当他于66年春天出现在总督府时,犹太年轻人纷纷收集硬币,然后用硬币砸向他。弗洛鲁斯的希腊裔和叙利亚裔军队对人群发动攻击。弗洛鲁斯要求圣殿权贵交出这些年轻人,但遭到拒绝。他的罗马军团杀气腾腾地横冲直撞,“闯进每一户人家,屠杀那里的居民”。弗洛鲁斯鞭打他的囚犯并将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其中包括身为罗马公民的犹太权贵。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圣殿贵族再也不能依赖罗马人的保护了。弗洛鲁斯的地方辅助部队的野蛮行径激发了犹太人的反抗热情。当他的骑兵在街上胡作非为时,他们甚至袭击了亚基帕国王的姐姐贝勒妮斯王后。她的卫兵急忙把她送回马卡比宫,但她决定拯救耶路撒冷。
  #####
  注释
  '1' 亚基帕以一个马卡比人和一个希律人的身份写道:“我这样做是为了我的祖父母和祖先们、国王们,他们大部分人都拥有大祭司的头衔,他们认为他们的王权要低于教权,执掌大祭司之位比执掌王位优越,因为上帝高于人。因为一个位置是尊奉上帝,另一个位置是管理人。由于我的命运是在这样一个民族、城市和圣殿中展开,所以我代表他们所有人请求您。”
  '2' 克劳狄的四次婚姻都很不幸,特别是他的后两次婚姻:他杀了一个妻子,而另一个妻子杀了他。他以叛国罪处死了对他不忠的少妻梅萨丽纳,然后娶了他的侄女、卡里古拉的妹妹尤利亚·阿格里皮娜,后者把她前次婚姻所生之子尼禄推上了继承人的位置。克劳狄使尼禄和他的亲生儿子布列塔尼库斯——为庆祝他征服不列颠而取的名字——并列为继承人。尼禄即位后立刻杀了布列塔尼库斯。
  '3' 雅各的头和另一个同名的雅各的头(被亚基帕一世杀死的圣雅各)葬在一起——就在后来成为亚美尼亚区大教堂的地方。因此它的名字是复数的圣雅各大教堂。
  '4' 菲利克斯和德鲁茜拉有个儿子住在庞贝。公元79年,当这个城镇被火山摧毁时,这个孩子和他的母亲德鲁茜拉一起死在火山灰中。
  '5' 西墙旁边保留至今的那条街道就是亚基帕的杰作——还有另外一条能在锡安山上看到的人行道。
  '6' 如果将希腊语的“尼禄皇帝”用希伯来辅音字母拼写出来并用这些辅音字母对应的数字来代替的话,得出的数字加起来刚好等于666。《启示录》可能是在皇帝图密善迫害期间,即81—96年间创作的。2009年,教皇考古学家在罗马城墙外一直被称为保罗埋葬地的圣保罗大教堂下面发现一座坟墓。尸骨经碳元素年代测定为公元1—3世纪的所有物——可能是保罗的遗骨。

13 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公元66年—公元70年
  赤脚王后贝勒妮斯:革命
  贝勒妮斯一个人赤脚走到总督府——与三十年前耶稣从希律·安提帕斯处返回彼拉多处所走路线相同。美丽的贝勒妮斯——先王的女儿今王的姐姐,曾两次为后——前往耶路撒冷朝圣,以感谢上帝让她从疾病中康复,为此她斋戒三十天,还剃去自己的头发(对这个罗马化的希律后裔来说,这是令人吃惊的举动)。现在她把自己献给弗洛鲁斯,请求他停止暴行,但弗洛鲁斯想要的是复仇和战利品。当他的增援部队逼近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分化为两派:一派想与罗马人和解,另一派则是为战争作准备的激进分子,主战派大概是希望通过战争赢得罗马统治下的有限独立。
  圣殿的祭司们展示神圣的器皿,在他们的头发上喷洒象征葬礼的尘土,恳请约束年轻的造反者。犹太人平静地走出来迎接罗马军队,但骑兵遵照弗洛鲁斯的指令,把他们踩在了脚下。人群冲向大门,许多人在奔逃中窒息。接着,弗洛鲁斯向圣殿山进发,希望占领居高临下的安东尼亚要塞。犹太人的反应是爬上屋顶用长矛袭击罗马人,占领安东尼亚,砍断通往圣殿的大桥,把圣殿变成自己的要塞。
  弗洛鲁斯正要离开时,希律·亚基帕从亚历山大里亚赶了过来。国王在他宫殿下面的上城召集耶路撒冷人。亚基帕恳求犹太人停止造反,而贝勒妮斯则在屋顶的安全处倾听:“不要冒险跟整个罗马帝国对抗。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罗马人的力量在世上所有可居住的地方都是无敌的。就算不在乎你的妻儿,也可怜可怜这座城市,保全这座圣殿吧!”亚基帕和他的姐姐当众哭泣。耶路撒冷人呼喊说他们只想殴打弗洛鲁斯。亚基帕让他们进贡,人们表示同意,于是亚基帕带领他们来到圣殿求和。但是,到了圣殿山上,亚基帕要求犹太人在新总督到达前必须服从弗洛鲁斯,民众再次被激怒。
  包括约瑟夫斯在内的祭司们在殿中开会,讨论是否停止天天给罗马皇帝献祭——献祭是对罗马忠诚的象征。结果这一决定性的反叛行动得到了众人一致同意——“这是向罗马宣战的基础。”约瑟夫斯写道。他本人也参加了这场造反。当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