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宫铃

【,】

内容简介

放下成见,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

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明明白白存在,又清清楚楚的不同。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剥除了好奇和想当然的猜测,我们究竟用过多少心力和情感,去贴近她的心跳呢?

《从台北到北京》会带你走进台湾,更会带你走近台湾人——在此你几乎可以触摸到一个台湾女子梦的蒙太奇。她穿越过现代的北京和前世的北平,在陌生和出离中惊醒过,在残酷与伤害中破灭过,又在友善与希望间涅槃,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或许当你意识到所谓“不可分割”不只是生硬的口号,更是两岸人心灵相通后的柔软与坚定时,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情怀。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推荐序 妙笔轻解万千结

2005年我首次访问大陆,提了个“解”字,引起不少回响。

我的说法是:两岸不只要三通,更要心灵相通。只有当两岸双方对彼此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消除“误解”、产生“谅解”,再找出方法“化解”,进而产生可长可久的“和解”。

两岸间的误解怎么产生的?百年来的分隔,敌对时期的恶意宣传,不同制度、发展道路形成的观念与历史经验……累积成了各自特有的次文化,从语汇到观念、习惯,都有了一些差异。

我记得2005年第一次去北京,有人问我感觉如何?我脱口说道:“各项安排都很周到,让我很窝心!”听说国台办的人马上紧张起来,通过各种渠道问我为什么感到“窝心”?搞了半天才知道,在台湾,“窝心”的意思是感到心里很温暖,很舒服;在大陆却代表“窝囊”、“别扭”、“不舒服”的意思。

两岸的差异还不止此,有次凤凰网的领导刘爽先生来台,本书作者宫铃小姐也在座,我问刘爽先生对台湾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说:“静!”他觉得台湾人很安静、很自动,不用人家叫,自己会去排队,会把自己工作做好,没有大呼小叫,一切都自动完成。

他觉得,这就是“文明”,就是人民素质的表现。

我同意。我补了一句:“这是一种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并不纯在于孔孟四书或历史典章,真正的文化是人们对于日常事物的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价值。人们在一起生活久了,自然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习惯、规矩和行为模式,这就是一种文化。

一如上海人会穿睡衣上菜市场买菜,北京人会一大早去公园遛鸟,每个地方都会因其生活环境而形成特有的次文化,台湾也是一样。这些次文化不是坏事,反而创造了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特有的风格,成为它魅力的来源。

所以,两岸文化的差异不需要抹平,而是需要理解,理解后才会互相欣赏,沟通无碍,才能互补所长而益发亲近。

宫铃小姐这本书,述说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进而引发她更细腻地观察、比较两岸各地文化上的差异,整理了两岸间观念与习惯上的不同,实质上也解释了两岸交流间若干争议背后的深层因素,非常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道不尽作为“外省籍”台湾人的骄傲与委屈,更化不完两岸六十年来的恩怨情仇。

如果多点人能看看这本书里的故事,阿六仔(台语称大陆人)与呆胞(大陆人称台胞)间,也许就能多点谅解,少点敌意,让许多争议化于无形,更多合作由此展开,此方为中华民族之幸。

我常说希望大陆同胞在说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之后,能够再多加一句“台湾人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割舍的骨肉同胞”,因为我相信大陆同胞关心爱护的不仅仅是台湾这片土地,更是宝岛上的“人”。

从台北到北京,真正的距离不在地理,而在心理。如果能让双方多些互动,多点理解,天涯咫尺,遥相呼应,求同存异,有无互通,民族的融合,亦不远矣!

自序 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

写书,在我心里是极为神圣与崇高的。而我没有想过我能够做这件事。

自认文笔尚可却不够精彩,十几万字,每个字都是考验。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立言著书被放在最后,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所以,举凡是“作家”,我都无上崇敬,我想过,就算将来会有一本自己的书,大概也就不过是本自传吧,恐怕还得是自己出钱印刷,分送亲朋好友,如此而已。

然而人生是充满惊奇的。我没想过到了大陆还能够接触媒体,还能够以这样一个台湾人的身份说说话、写写东西。而一切的开始不过是我为了对其他台湾朋友在网络上受到攻击兴起的“我先挡着”这样的义气。

无所求,却收获丰富。

当我第一次在网络上写文章而获得几万点击时,我是诧异的。虽说过去在电视、在报纸都曾有过“受众”,但我仍然想着:“何以这些人要看我的文章?”

写完文章的我总是感性,看着许多人的反应,我常想,“你们是谁?你们有所收获吗?我们彼此能够了解彼此内心的感受吗?”

一个人在大陆,没有钱、没有背景与人脉关系,有的只是一颗单纯到有些傻的心,就这么待了下来。也许是因着过去长久以来身为记者的训练,我喜欢观察人,观察人们的反应。当我发现大陆朋友的反应经常出乎我意料时,我不禁想,这是为什么?

一如我在新浪微博发生被发私信的“立方网事件”时,我只是单纯地想,这种被侵犯隐私、个人名义的事情很过分,我应该抗议,而我以为大家都会这么做。事后我常开玩笑地说:“当我冲出来了,才发现后面一个跟随者都没有。”然而我不是为了带领大家做什么,只是因为我想要这么做、我觉得应该这么做。但就是这个念头,常常让我在大陆的人群中,形成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我成为“张扬”、“麻烦”、“难搞”的代名词。

也因着这些种种,我开始去感觉彼此的不同。

我发现,社会环境、政治体制、教育乃至所信仰追求的目标,都会影响一个人在思考上“第一念”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就注定了后面一连串的不同。

然若,我们彼此对这些不同没有意识,那么“以己度人”必定是错误连连,会产生误解甚至纠纷。

于是我成了大陆互联网深水区的“胡同台妹”。这个发展始于“义气”,发扬光大却是因为我好奇,我想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而我又在想什么。然而我最大的收获却是“我开始懂得谦卑的面对他人的在意与痛苦”。

许多台湾朋友会抱怨,到了大陆脾气变坏了,很容易愤怒。当我问他们原因,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我思考并观察了好多年,我也不知道答案。直到有一天,当我收到一个来自台湾合作伙伴的email才一下子恍然大悟。台湾人不好意思指责别人,发生问题时会替对方找借口、找台阶,而大陆人会直率地先问责对方。

又譬如我像是在台湾那般说些内心当中真实的美好愿望时,会被指责“唱高调”。挂在嘴边的“谢谢”成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客气,甚至是“虚伪”。始终用着的正体字,成为不懂得入乡随俗的“顽强抵抗”。

我知道不同,但可否就让这些不同存在?因为这个世界原本有不存在“标准答案”,所有的对错、好坏、黑白其实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这是我心中这些年来始终的呐喊,然而当我在互联网上遭遇“删帖”、“无法发表微博”以及网易微博的“暂停歇业两天”以后,我开始感觉到“标准答案”在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于是一个始终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我,开始回到了一个像是我在读国中时,必须被管制发型、裙子长度,甚至是书包背带长度的年代。我感受了一个过去我不曾想象过的状态,这份感受是过去“旁观的我”所无法理解明白的。

而在这样一个被“激流”不断冲击而深感疲累的我,开始深刻懂得佛所说的“无所坚持”、“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境界的可贵。

当许多网友恶狠狠地对着我喊打喊杀,恍若回到那个台湾躁动的年代,许多激进派人士也曾说过“你这个外省人滚回你老家去”。只不过那时年轻,以为自己真的还有一个老家,到了大陆才知道,我的老家就是台北。

我始终在思考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根深蒂固的“家乡”与“安土重迁”观念。于是我成为一个民族的怪胎,好在这一次有许多人陪着我,我们似乎被排拒在一个“不中不台”的异度空间,这让我想起柏杨小说《异域》,更让我想起那群孤立在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国军孤坟,看来我比我父母乃至许许多多的他们还幸运一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难怪我姥姥总是抱怨姥爷就这样孤零零地把她给丢在了台湾,即便她回到北京多次,即便要定居北京也不难,然而那个“老家”,早就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成为了一个再也无法到访的虚幻。

当我坐在往返两岸的飞机上,我遇到了许多未成年、在暑假独自返回台湾度假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或是大陆与台湾的结合,或是台商,这些小朋友说着标准普通话,但却是道地道地的台湾之子,我更确知,等到他们的时代来临,两岸将会是一种不同的概念而相互存在,所有今天坚持的,都将成为历史,如今为坚持而捶胸顿足的情感,都将烟消云散。

一个不曾想过写书的我,勉力为之,所写的都是我最真挚的情感。在写作期间我历经了最痛苦的忧郁侵扰,夜不成眠,无端哭泣,因为我知道要在两岸彼此各有坚持的状态下,写出一本让双方都能“看得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