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经商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卡耐基经商之道-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当今,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人
们在事业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
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就会产生新的幸福。创造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幸福
是没有终点的,人的幸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
    所谓创造,无非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思,“创者,始造之也。”创造过程
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新东西,而不是原来某种东西的再现。这就是说,创造性就是非重复
性,创造意味着发现、发明、革新,它标志着突破和前进。
    创造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
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在世上的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的活动是积极的、创
造性的活动,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种创造着历史的主体。
    在世界上,除了人以外的各种生物(包括高级动物),都必须按照自然界给定的范
围规划它们的生活,只有人可以突破这种范围。人作为自然界的主人,为了不断满足自
身的需要,不仅按照万物直接的自然效用来加以利用自然,而且经常改变它的天赋形式,
创造出各种新的物品。人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自从人类产生以来,
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自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世界已经不再是亘古未变的洪荒世
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世世代代创造的结果——“人化”的世界,它到处打下了人类意
志的烙印。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创造力的巨大威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创造的王国里,
我们人类作为主体是不折不扣的国王。这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说的:“是我们创
造了价值,是我们的欲望授与了价值。在这个王国里我们是国王,如果我们向自然界卑
躬屈膝,我们就降低了自己国王的身份。应该由我们来决定高尚的生活,而不是由自然
来决定”。人作为主体不仅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和人类社会,而且创造了主体自身,
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成为活动的
主体;也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使人离动物界越来越远,成为“万物之灵”。总之,
人作为主体的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创造性,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动的创造能力。我们赞扬
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是因为他们对造福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创造性的贡献。
而事实上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无论是杰出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具有或大或小的
创造能力,为人类历史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创造性贡献,都是“创造王国的国王”。
    创造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创造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
创造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创造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宁创造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
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
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
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
造和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造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为什么说创造是人类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们在进行物
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
满足。然而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靠劳动、靠工作,为事业
奋斗。而人们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对幸福的新的追求,就要靠创造,创造新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要深入理解创造和幸福的关系,就必须探讨研究人的需要
问题。
    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人活在世
界上,就要求生存、求发展。这种需要推动人们去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的本质,同时也创造了人的新的需要。人的
需要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和源泉,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
因。它引发着人的活动力量,规定着人的行动方向,直接导致人的各项活动。
    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向外界进行摄取活动的需要不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即使是
摄食需求,也不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是社会化的生理需要,具有社会文化色彩。动
物的需要是直接建立在肉体机能基础上的,是天生的;而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类自己创
造出来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通过流汗和劳动而获
得满足需要的手段。可见,动物只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人则会自己去创造。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理物质的需要,又有发展创造的需要,既有劳动和
工作的需要,又有娱乐和休息的需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大体说来有这样三个层次:
    其一,是人的生存需要。这是维持生命和繁衍种族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需要,是
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的生存需要中,包括维持生命的基本的物质需要,获得安全保健的需要,延续
种族的需要等。
    其二,是人的享受需要。这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需要,旨在优化人的生存条件,
令人舒适、惬意。人在世上生活,不仅要求能够生活下去,而且要生活得好,享受世上
的快乐。这就产生了人的享受需要,包括丰富的物质生活需要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需要。
享受需要是人在生存需要得到比较稳定的满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既然有进行
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自然不会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需要,而且讲究色香味和滋补作用。
如果一个人只满足食、性生活这些最起码的需要,并以此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的则抛
弃人的其他活动和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就变成了动物式的需要了。
    人的享受离不开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不能超越客观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脱
离现实条件提倡“超前消费”,盲目追求高消费,不但造成个人的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
而且会给社会生产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一味人为地压抑人们正常合理的
消费和享受,会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对发展生产也不利,因为享受需要的合理增长
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在人的享受需要中,有一个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享受不仅有物质方面
的,还有精神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并不只是重视物质需要,而且要正确地解决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来说,物质
需要无疑是最重要的,人对吃、穿、住、用、行等物质资料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
基础也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说,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到了物质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未来社会,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
标。人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精神需要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的物质需要是在人的一
定的精神需指导下发展的,而人的精神需要则是以一定的物质需要为基础,是人的物质
需要的升华。物质需要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需要的发展水平,精神需要又反过来规定了
物质需要的性质和内容。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不但要追求物质生活
的幸福,更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精神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如果只是
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完全放弃对崇高精神、远大理想的追求,那么,这样的人决
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其三,是人的发展需要。人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以适应改造客观世界
和健全自身的需要,其中包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开发智建和创造能力的需要,健
康身体的需要等。人不仅是享受的动物,更是创造性的动物。唯物史观认为,创造性地
活动的需要即表现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力——智力和体力的需要,这是享受更高级的需要,
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这里的着眼点是人而不是物,是创造而不是享受。
    美国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为七个层次: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把
自我实现的需要看作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人都有发展或成长的趋势,成为
探索真理的、有创造力的、有美好愿望的人;对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说,人的其他
一切需要都“可以看作是达到一个终极目的的手段。”。马斯洛所说的人的自我实现的
需要类似于前面所讲的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生命力,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因而也是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自我的表现。例如,作家勤于写
作,画家乐于绘画,科学家潜心研究,技术工人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他们专心致志地从
事自己的工作,在精神上感受到极大的幸福。而有些人没有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
他们就会感到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