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智慧枕边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得对!”修女高兴地答道,并马上将那枚硬币给了他。

可修女对这个犹太小男孩的回答有些惊讶。课间休息时,他找到了那个犹太男孩,问他:“兰森,你真的相信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吗?”

“当然不是,”兰森说:“每个人都知道摩西(《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向犹太民族传授上帝律法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知道您心目中的伟人是耶稣基督,所以,我跟您做了这笔交易。”

信仰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了达成一种交易,暂时可以放弃些什么;不论如何,信仰依旧保存在你的心中。

………………………………

以柔克刚,决不正面对抗

………………………………

在欧洲,强烈的反犹太政策没能阻碍罗斯查尔德家族前进的步伐。罗斯查尔德家族瞅准时机和奥地利谈判。奥地利当时面临财政困难,为了筹集军费和发行公债,不得不答应让罗斯查尔德家族进军奥地利。经过努力,犹太人终于攻占了奥地利这块坚硬的生意冻土带。当老罗斯查尔德准备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法国以外的地域时,奥地利便是其中的目标之一。罗斯查尔德家族与奥地利的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和谈判。

罗斯查尔德家族在人选上颇费苦心。既不让才干非凡却稍嫌莽撞的尼桑去,也不让漂亮机智的五子杰姆斯去,却派为人谦恭面似憨厚朴实的次子萨洛蒙只身前往维也纳。

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工于心计的,知道唯有外憨内秀并有大智谋的萨洛蒙能担当此任,并肯定能出色完成任务。奥地利官方见只来了一个萨洛蒙,多少有些失望。舆论界正在极力声讨罗斯查尔德家族。萨洛蒙却是一个谦谦君子,亲切和蔼,彬彬有礼,只回避舆论攻击,决不正面对抗,只是私下里进行一些实际工作,缩小目标,温和对待。萨洛蒙奉行的原则是:柔能克刚。

既然奥地利政府看上了投资的巨额税金和连带效果,萨洛蒙就从此处下手——着手募集奥地利国家公债,并使公债附上新的形式,使得公债具有很高的利率。

当时奥国公众起而反对,并采取抵制运动。萨洛蒙小心翼翼,绝不触动反对派,以忍让为主,一句话也不反驳。他只在报纸上展示公债发行的经济及收益宣传。让公众明白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鼓励公众购买。萨洛蒙牢牢地抓住公众的投机心理,采取一切措施,激发公众的投资欲望。萨洛蒙甚至以家族的名誉作担保,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公债的暴涨。奥地利政府对萨洛蒙非常满意,公众也获得了实际利益,抵抗最终成为拥护。

殊不知,获利最丰的却是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收到了公债发行的承办手续费和公债暴涨的巨额利润。三方皆大欢喜。

为了达成双赢的协议,应该采用以忍让为主的态度。以柔克刚,比正面对抗效果更好。

………………………………

一个补充国库的建议

………………………………

有一次,安东尼皇帝派使者到朱丹·哈·尼撒拉比那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帝国的国库快要空了,你能给我一个补充国库的建议吗?”

朱丹拉比听后,对使者一句话也没有说,直接把他带到了他的菜园,然后默默地干起活来。他把大的甘蓝拔掉,种上小甘蓝。对甜菜和萝卜也是如此。

使者看到朱丹拉比无意回答他的问题,心中大为不悦,没好气地对他说:“你总得给我一句话吧,我回去也有个交代。”

“我已经给你了。”朱丹拉比不紧不慢地说道。

使者满脸的愕然,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到安东尼那儿。

“朱丹拉比给我回信了吗?”

“没有。”

“他给你说什么了吗?”

“也没有。”

“那他做了什么?”

“他只是把我领到他的菜园里,然后他把那些大蔬菜拔掉,种上小的。”

“噢!他已经给我建议了!”皇帝兴奋地说。

第二天,安东尼立刻遣散了他所有的官员和税收大臣,换成少量的有能力、诚实的人。不久,国库就得到了补充。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说服别人或给人提供建议的时候,可以多动些脑筋,采用更迂回的战术。

………………………………

拉比和一个饶舌的女人

………………………………

《塔木德》中说:“遇到鬼的时候,你一定会拔腿就跑;同样的,遇到小道消息时,你也要快速地逃开。”

有一个犹太女人很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地道人是非。多嘴本来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她却太过火了,以至于连平常饶舌的三姑六婆们也都无法忍受了,终于有一天大家一起到拉比那里去控诉她的行为。

拉比仔细倾听每一个女人的控诉之后,便要这些女人们先回去。然后拉比差人去找那个多嘴的女人来。

“你为什么无中生有,对邻居太太们品头论足?”

多嘴的女人笑着回答说:“我并没有杜撰什么故事啊!也许我有一点夸张事实的习惯,不过我说的不是很接近事实吗?我只是把事实稍微修饰一下,使它更有声有色而已。但是或许我真的太多嘴了,连我丈夫都这么说。”并表示自己想改正这个毛病。

“好吧!让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拉比想了一会儿之后,走出房间,然后拿回一个大袋子,他对女人说,“你把这个袋子拿去,到了广场之后,你就打开袋子,在回家的路上将里面的东西放在路边;到家之后,你便要再掉过头来,把东西收齐以后,再回到广场上去。”

女人接过这个袋子,觉得很轻,她很纳闷,非常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于是加快脚步走到广场去,到了广场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大堆羽毛。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微风轻吹,令人觉得非常舒服。女人照着拉比的吩咐,一面走,一面把羽毛摆在路边,当她走进家门时,袋子刚好空了。然后她又提着袋子,一边捡,一边回广场。

可是,凉爽的秋风却吹散了羽毛,以致所剩寥寥无几。女人只好回到拉比那里,她向拉比说,一切都照拉比的吩咐去做了,但是,却只能收回几根羽毛。

“我想也是的。”拉比说,“所有的马路新闻,都像是大袋子里的羽毛一样,一旦从嘴里溜出去,就永无收回的希望。”

在拉比的教育下,这个女人改掉了坏习惯。

长舌远比三只手更令人头痛,假话传久就会变成恶言,谣言足以隔离亲近的朋友。因此,不要用嘴巴去“创造”看不见的东西。

………………………………

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

………………………………

《塔木德》上说:“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众人裸身时莫要着衣;众人就坐时莫要站立,众人站立时莫要坐下;众人哭时莫要笑,众人笑时莫要哭。”犹太人懂得,在生活中“入乡随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穿着与对方同样的服装,表现出与对方类似的举止,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和他的思想与地位是相似的,对方也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温森特是偶然发现这一处世原则的。

温森特曾在博里纳日做过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温森特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温森特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终于相信了他。他作为上帝的牧师奇書網,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温森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万千石山上的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首先应该使自己在某一方面与他们相似或相同,这样就有了达成更多一致的基础。

………………………………

窃贼的存在往往需要一个前提条件

………………………………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审判官经过一处市场,发现市场上有赃物出售,交易还挺热火的。他觉得有必要开导一下市民或小偷。为此,他不声不响地在市场上给市民做了一次教习。

审判官放出一只黄鼠狼,给它一块肉。黄鼠狼叼着那块肉,立刻跑回自己的小洞里去了。一旁观看的市民也马上知道了黄鼠狼藏肉的地方。

审判官来到那个洞前,把黄鼠狼捉出来,把洞口堵住。然后,他又拿出许多肉块给黄鼠狼。黄鼠狼叼起肉后,又立刻回到自己的洞去。但这次,它发现洞口被堵死了,肉没地方藏,于是重又回到审判官跟前,把肉放下了。

因为黄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