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智慧枕边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树,泉水涌动向四处流淌,汇集成一条潺潺小河。许多世纪之后,这片绿洲仍因其美丽被称为西奈的珍珠。

犹太人都希望在此安营扎寨,长期居住下去,但是在此耽延时日对他们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沙漠中的野蛮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绿洲经常发生战争。摩西挑选了一个叫约书亚的年轻人担任犹太人的军事指挥官,以防发生不测。

不久一群亚玛力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骑在骆驼上,手执长矛,向以色列人发起了猛攻。摩西站在一座山顶上激励部众的士气。他向上帝求告。在他祈祷时,亚伦和户珥扶着他的手。由于摩西的祈祷,约书亚和他的战士赶走了亚玛力人。

尽管如此,他们不能在绿洲继续呆下去了。摩西知道每一天都可能有比亚玛力人更强大的部落前来攻击他们。此外,摩西希望将他们带到能在那儿定居的国家,它还在山那边很远的地方。

于是,摩西带领他们继续前进,越过高山和深谷。那些高峻的山峰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其中有些是火山活跃地区,时不时传来火山爆发的隆隆声,有时还会发生地震。但正是在与此类似的地方,当摩西第一次从埃及逃亡时,他看见了燃烧的荆棘,并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把他的人民带出埃及。就在同样的山中,摩西还将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一些事情——甚至比以前听到的更加重要。

当以色列人在一个山谷小安下营寨后,摩西独自登上了最雄峻的西奈山。以色列人一直看着他,直到看不见了。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摩西一直没有回来。

独立山顶,苍穹之下,群山环绕着摩西,他沉思着、祈祷着。上帝希望他怎样教导他的人民?他希望他们怎样做人?

摩西终于看到了他想知道的事情。摩西看见上帝的荣光走过身边,并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应知的事情。上帝将从今以后所有人应遵守的诫约传授于他。

摩西在给百姓传授了十诫之后,又教导他们更多彼此相处的规矩。他教他们如何在途中搭设帐篷,怎样保持洁净、健康,当有病人之时应如何行事。他告诉他们以什么来纪念上帝并侍奉他。他们要做一个漂亮的小柜子,称作约柜,将记有十诫的石板放在里边。他们还要用动物的皮做一个帐幕。无论他们在何处安营,都要将它竖起,以此作为他们向上帝祈祷的场所。

不久以色列人离开了西奈山脚的谷地,接着上路,约柜抬在他们前面。摩西仍作他们的领袖。他经常遇到困难,就像他们刚刚离开埃及时那样,因为他们中的某些人一直抱怨不已。他们说吗哪已让他们吃腻了,他们也厌倦了长途旅行中的干渴。在茫茫沙漠中他们甚至很难找到一眼泉水。他们怀念在埃及的日子,彼此说他们真希望此刻仍在埃及。当他们在埃及的时候,他们最渴望的事情就是逃出埃及,但他们现在忘记了这些,他们只记得在那儿能吃到好东西。

“我们思念的味道,”他们说,“黄瓜,还有甜瓜。”在埃及,尼罗河中的鱼任人捕捉,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但这儿除了沙子、灼热的太阳和空虚以外一无所有。有一两次他们差不多要造反了。

当摩西从百姓的帐篷前经过,听到他们的抱怨时,他甚感悲伤。但是他不能让他们看出他失去了勇气。他一个人走到一边,在向上帝的祷告中诉说每一件事。看来上帝要他做的事情超过了任何人的能力。“我不能独自领导人民,”他说,“这担子对我太重了。”但是当他祈祷时,上帝给了他新的力量,使他坚持下去。

经过缓慢的旅行,他们终于抵达了遥远的北方,将山脉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靠近了摩西相信是上帝指定给他们的地方。这也是很久以前亚伯拉罕听到的地方,它被称为应许之地。虽然摩西本人最终因为太老了没有进入那应许之地,但他的执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犹太人。

实现理想依赖的是执著的追求和埋头苦干的精神,而非动人的言辞。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没有任何捷径,更没有任何替代品。

………………………………

你应该勇敢地去尝试

………………………………

为了贴补家用,减轻父母的负担,年幼的查尔斯很早就开始了卖报生涯。卖报也并非易事,常常会因地盘和别人发生争议,但他从不示弱,因而,他很幸运地总是胜方。有时,他也到一些小饭馆或小酒吧去卖报,因为那里聚集的人多,但老板并不欢迎小报童的出现,总是将他扫地出门,可查尔斯并不畏缩,常常趁人不注意,又偷偷地溜进去。

就在查尔斯初中毕业准备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母亲说服他利用假期为保险公司拉生意。按照母亲的指点,他来到一幢办公楼前,但从何开始呢?他不知道,他有些害怕了,想打退堂鼓,毕竟他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可想想自己当年作报童时的勇气和胆量,他也就镇定了,他对自己说:“当你尝试去做一件对你只有益无害的事时,你就应该勇敢地去尝试,而且应该说干就干。”就这样,他毅然走进了那幢办公大楼。

他从一间屋子出来,又马不停蹄地走进另一间屋子,不断地劝说人们购买意外伤亡保险。他甚至不敢有片刻的犹豫,担心畏惧感会乘虚而入。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办公楼,最后,终于争取到两位客户。区区两位客户对别人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查尔斯来说,却意义至关重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查尔斯人生历程的一座里程碑。

初试推销能拉到两位客户,查尔斯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查尔斯也有了几元钱的佣金,这点令他异常欣喜。

遭到拒绝和挫折时,千万不要轻易灰心和放弃。只要不断地用力敲,任何门都会打开。

………………………………

从荆棘中闯出一条成功的路

………………………………

1991年10月3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裔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她是25年来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也是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第7位获奖的女作家。这块文学金牌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怎能使她不激动呢?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她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珠宝商,金光般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遐想。

6岁那年,她抚摸和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躯体,做起了当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梦,她从剧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修养和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她追求的事业。

于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大活动量的舞蹈并不适应,时不时一些小病小灾纠缠着她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弃了对这项事业的追求。

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不赐给她机缘,反而将她逼上越发痛苦的渊薮。8岁时,她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盼等着天明。她只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了。

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斯普林斯图书馆!”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

此后,她一头扎进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却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她才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而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无数个日夜,使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养料”过剩,她常常感到心胸有一江春水在激荡。终于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纸上。那年,她刚刚9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始。

出人意料的是,15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然而,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知道小说竟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世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

像一匹脱僵的马,戈迪默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她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多产伴着上等的质量使她连连获奖:1961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1974年,她意外地又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

创作上的黄金季节,使戈迪默越发勤奋刻苦。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了报答。她的《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成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

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佳作,轻而易举地打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

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一个旋涡使她又几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面对打击,这位弱女性有所失望,奇*书*电&子^书她曾在自己的著作扉页上,庄重地写下:“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失望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放松文学创作,终于,她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要努力寻求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在艰难中,你更需要找出你的热情来,重新端正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且把今天的挫折转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