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蓬语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蓬语录-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最大的危机;就是投机。

人们常是应退时而不退,等到要退时,却又无法退出来。

养生如看戏,以安乐为至上。

奢侈站在灭亡悬崖旁。

凶猛的老鹰总是隐藏起它的爪子。

希望不义而得之财,便是丧财的开始。

若以势利的眼光看这世界,则将无任何珍贵的事物可言。

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便宜的贪心,便有不便宜的懊悔。

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

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时人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效法。

模范乃人类之最佳学校。

实际去效法成功的人,总比在一旁暗暗羡慕的好。观察那些领先你的人,找出他们致胜的要素,然后迎头赶上。

爱迪生在白炽灯泡达到理想前失败过一万次,所以如果你只失败一次,别太担心

尽管书页被蛀蚀,历史评价却没有被销毁。

我们必须将此刻视为跳板而非沙发椅。

如果想改变任何事物,就去改变你的无明成为智慧吧!

贪、嗔和痴是所有我们受「苦」的因,我们必须学习去对治它们,让自己从它们的支配中解脱出来。

蝴蝶必须破茧而出方能振翼而飞。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当我们苦行修到将苦化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千人所指,无疾而死。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做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肆傲者纳侮;讳过者长恶;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爝:火把。)火虽微,卒能燎原。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戒、定、慧

戒、定、慧是一起作用,缺一不可的。事实上,三者是一体、相等的。犹如阶梯彼此连接着一般,如果你要上楼,不能光选择其中一阶,而是整座阶梯。

去苦有三阶段,首先是去掉生理和语言上犯错所导致的苦。持戒就可以解脱第一阶段的苦;第二则培养正念。最后一个去苦的阶段,我们称它为智慧,也就是了悟。正确的了悟是去苦的唯一工具。

有些人说:「出家人没有做什么工作。」但事实上,弃绝杂染烦恼的工作,是这世间最困难的工作。

身心的收摄就是戒;观照就是定;见到事物的真理就是慧。

任何行动中都含有戒,因为行动本身就要保持稳定和秩序。所有的成功都跟随有

戒、定、慧。定是能量;慧是有所目标的活动;戒是使活动进行平顺的根基。

专心会使你忘我,进入「定」的境界,产生「慧」的花朵;经由无我,才能进入宇宙的大我。

如果心没有力量,智慧就不能生起,因为没有力量的心,等于一颗没有定力的心。

戒、定和慧共同形成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戒,使身体和言语保持清净,而身体则是心的住所,我们必须和身体及言语一道修行。因此,戒、定和慧是个一起运作的和谐共同体。

只有「道」才能将你带到目的地。戒、定和慧是佛陀真理的外表,但是,它是导引我们到达这个真理的道路。当你增长了这三个因素时,其结果是最完美的平静。

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明。

真正的护持佛法必须透过修行的「供养」——培养戒、定和慧来落实。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

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

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不被境转即是真定。不被欲染即是真戒。不被境所转所染即是真慧。

解散乱则正定生,知愚痴则智慧发。

外不寻有,内不守空名戒,一念不生,万缘空寂名定,善能分别,不生憎爱名慧。

六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照鉴无惑,谓之慧。

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

面对嫉妒

人们不会去摇撼贫脊的树木,只有那些挂满金色果实的,才有人用石子去打它。

能受天磨方铁汉,不被人忌是庸才。

应付侮辱的唯一适当方法就是忽视它;如果你不能忽视它,那么就超越它;如果你不能超越它,那么就嘲笑它;如果你还不能嘲笑它,也许就是你活该受这侮辱。

只要我依循责任感与信念做事,我就对侮辱嘲弄视而不见,我想它们带给我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众犬吠月的时候,我却从未听说月亮因为这缘故而停止转动。

要避免批评的唯一方式是:不做、不说,也不成就任何事。

我们该担心的不是那些公开批评我们的人,而是那些不赞同却不明言的人。

当某人批评你时,他可能只是在生自己的气。

不管你做了什么决定,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你错了。记住,批评者未必都是对的。

如果没有世人的同意,诽谤是不会深入人群的。

忍耐与缄默是对诽谤最好的答复。

诽谤是一种偷盗行为,栽脏者也和偷盗的人同样有罪。

冷酷的谣传,在车轮上滚动着,它每经一道手,都要被加上一些润滑油。

制止诽谤的最好方法是鄙弃它。若企图追捕及驳斥,它会比你跑得更快。

假使说诽谤是一条蛇,那它就是一条生有羽翼的蛇——不但会爬,而且会飞。

我从不听信诽谤,因为如果它不真确,我要冒被欺骗之险,若它是真的,那令人

痛恨的人也并不值得我介意。

诽谤很快就会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没有人收留它时。

忍耐一点,诽谤是不会活很久的;真理是时间之子,不久它将出现替你辩明。

诽谤与刺客的分别,只在他们所用的武器;前者是用唇舌,后者用匕首。

诽谤像一只大黄蜂,假使你没有把握将它一下打死,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打它。

最有价值之人,最易被人诽谤;最鲜美的果实,最易被鸟啄食。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要听信是非。如果你不听,那些话便将飞回去损害那诽谤者;如果你接受它,

它便继续飞行,最后伤害了那听信它的人。

如果别人告诉你:「有人说你坏话。」你不必分辩,而该回答:「他一定不知道我还有其他的过错,否则他不会只说这一点。」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我从不理会人们的诽谤;它是个微小的火花,如果你不吹它,它便会自行熄灭。

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诸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会同样的对待你。

如果有人说你坏话,你应扪心自问,如果你有错,就应立刻纠正,如果没有错,也应引为警惕,只有这样你才能从苦胆中提炼出蜜汁,从敌人中产生一个亲蜜的朋友。

何时说话的人才会不说坏话呢?当听者不听坏话的时候。

诽谤是一种两面打击的劣行,伤害了作这件事的人,也伤害了那被中伤的人。

诽谤像伪币,那些从不打算制造它的人,也会流传它。

如果没有那么多张开着的耳朵,便没有那么多张开的口。

闻谤而怒者,谗之由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由去媒,谗佞远矣!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若能容;人之毁我也,与其能防,不若能化。

会轻易批评他人的人,只不过是些没有能力参与竞争,愤而嫉妒的懦夫。

你不必为别人怎么想而担心,因为别人很少为你怎么想而担心。

伟大的心灵总会受到平凡之心的猛烈对抗。

杰出的人处境总比别人更糟,因为我们既然无法跟他们相比,就总是把眼睛盯住他们不放。

别人的罪孽不能使你变成一个圣人。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对背后的流言听而不闻。

当你受人从后面踢时,那便是说——你是站在人前了。

没有反应也是一种反应,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对策,因为「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千古不变。

活得更有意义,就是送给敌人的最佳礼物。

不管人们如何非难我或说些什么,我都会反省到,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好或是坏。

善或恶必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里才能被看见着;不管人们如何,那是他们的事。

声名,谤之媒也。

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毁谤你的人,其实对方已被你征服。

鞭子能留下伤痕,口舌能造成创伤。自古死于诽谤者,比死于刀剑者多得多。

无论今昔,沉默者遭到嘲笑,饶舌的人也遭到嘲笑,话多话少都有人嘲笑。世界上,简直没有一个人不遭人非难,但也没有一个人永远遭人斥责。

那些最不受诽谤中伤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

世间绝对不会有仅受诬谤,或只受称誉的人。一般人心中的善恶标准及判断,将

会随着时代的迁流而改变,人间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所以,世间的毁誉之论,根本就不值得我们去计较。

一个人若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他就不可能是安和的。

造诬者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如果你有指责别人为恶的时间,那么还不如去做一件善事。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德修而谤来。

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缚。

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沉默是对诽谤最好的答复。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