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隋-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识都掌握了,便可以按部就班地依据教材给学生们上课。甚至,我们还可以制定出一份标准化的教案来供教员参考……”

“而大家现在的任务,就是在三个月内,初步编写出一整套可供各年龄段学员学习使用的教材来!”

第二百一十章准备开学了

从午后便开始开会,等到宇文小麻杆儿给沈君道小老头和魏征等人开会完毕,已经日薄西山了。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开会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待到散会之后,不论是魏征等三个小青年,还是沈君道和和徐德言这俩小老头,都是神采奕奕、干劲十足,俨然有了崭新的人生目标一般。

随后的时间里,在宇文小麻杆儿的亲自主持下,由沈君道、徐德言两个老头充当主要帮凶,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做各队小头目,又有左卫军中的那些个长史、参军共同参与出谋划策,由武侯府、许国公府的一众书佐充当一线打手,大隋第一批大、中、小学及蒙学的教材编制工作终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最先出弄出成果的,自然是宇文小麻杆儿这个老大。

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宇文小麻杆儿基本把蒙学的教材编撰完毕。

除了前南陈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著的《千字文》被原封不动地选入了蒙学教材之外,宇文小麻杆儿又淘弄出了一堆的儿童启蒙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此外还有个位数的乘法口诀,以及一至一百的数字列表等。

见识到了宇文小麻杆儿弄出来的这几本儿童启蒙教材之后,不论是老一辈儿的沈君道、徐德言,还是年轻一辈儿的魏征、房玄龄等人,尽皆慨叹,宇文小麻杆儿这个武侯,当真是,才高八斗,让人叹为观止。

然后众人便感觉到,鸭梨山大!

老板都这么卖力地干活,几天时间就编出了如此多的、堪称经典的教材,那我们这些打工仔,总不能白拿人家的工资吧?

更何况,俺们可是文化人来着!而老板呢,不过是个当武夫而已!要是俺们这些文化人连文的都比不过那武夫,那可当真就是,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放下沈君道、魏征等一众文化人如何发奋图强、奋起直追暂且不说,这厢,没过几天的功夫,宇文小麻杆儿就又弄出了一堆的新东西,这次不是蒙学读物了,而是小学读物。

这次,宇文小麻杆儿弄出来是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符号,一共分为三组,包括汉语拼音方案、标点符号及数字符号。

当沈君道等人再次看过自家老板的杰作之后,便彻底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大类,可以说是囊括了所有汉字的声韵规律。这个东西一旦做为标准得以推向全国,可以想见,百十年后,整个华夏,基本上就不用在为方言的问题发愁了!

至于说那个标点符号,若能推广开来,则有可能彻底解决因为句读不明确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东西的功效,相对于读书人而言,几乎是不次于仓颉造字。

而最后一个数字符号,看似简单,也实则意义非凡,可以说是开启了数学做为一个dúlì学科发端。因为宇文小麻杆儿弄出来的这个数字符号,可不是用汉字来书写的,而是采用一种非常简化的符号——阿拉伯数字。这东西,易写、易记,对于帐房来说,其异议不下于算盘这种神器!

做为文化高深的读书人,仅仅是粗略地了解了一番,沈君道等人便明白了,宇文小麻杆儿搞出的这几个标准化教学模版,绝对是意义重大,仅凭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让其作者名垂青史了!

感慨于宇文小麻杆儿高深文学造诣和渊博的知识,沈君道和徐德言两个文化小老头和魏征、房玄龄等一众文化小青年愈发的卖力地埋头开展教材编撰工作,很是有几分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味。

前后历时约三个月的时间,魏征等人终于初步弄出了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来。

不过是三个月的功夫,包括沈君道、徐德言俩老头在内,还有魏征、房杜三人,及其手下的那百余书佐、教员等等,几乎是所有人,最少的也头体重减少了十余斤!

累啊!

可怜的沈君道和徐德言俩老头,原本半黑半白的头发,如今更是已经到了基本全白的地步!

编写教材这工作,看上去似乎没啥难度,可实际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时间还这么紧的情况下!对编书者的脑力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想当初,南陈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为了编写千字文,那可是一夜白头啊!

如今沈君道和徐德言这俩小老头还能留下几根黑头发,那已经算是侥天之幸了!

当然了,仅从文学造诣上讲,沈君道等人编写出来的教材,也远不如周兴嗣的千字文经典,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是从历代先贤的典籍之中遴选出来的。更兼其中还有少不是得了宇文小麻杆儿指导滴!

教材完稿后,剩下的便是审核、修订,然后再付诸雕版印刷了。

由于先期策划之时各方面考虑还算比较充分,所以,教材审订的工作量并不是特别的大,但由于只有宇文小麻杆儿和沈君道、魏征等几个主要人物参与,所以这份工作也并不算轻松。

等到所有教材最终定稿,在雕版印刷完毕,已经是又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印书的工作,实际上是由宇文小麻杆儿的贴身丫鬟宇文晚晴,麾下的一个书社雕版印制的。与其它书社略有不同的是,这个书社采用了活字印刷的技术,实际上的印书成本比起其它的书社要低得多,价格上自然也就便宜了许多。

书归正传,话说,当宇文小麻杆儿等人终于完成了教材编辑印刷工作之时,这个义学的校舍修建工作也已经基本进入了尾声。

虽然挂着乐平公主府、南阳公主府、许国公府和武侯府这四府的名头,可实际上,修建义学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来源于宇文小麻杆儿的贴身丫鬟宇文晚晴的赞助,另有一少半来自许国公府。至于乐平公主府和南阳公主府,基本是挂个名头而已,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了一小部分资金,盖因这两家本身也都不咋富裕。

不过,这义学校舍修建得确实大气,整整占据了敦化坊一个坊的面积!内里光是教学楼,就有十二栋,教室多达三百余间,此外还有宿舍楼七十二栋,宿舍两千余间,可同时容纳万余师生在其中学习生活。

饶是如此,宇文小麻杆儿仍旧感觉有点儿紧张,因为,从各方反馈回来消息来看,仅仅是第一波的入学报名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万人大关!

这才紧紧是四府及左卫军相关子弟报名,就这么多学生了,那要是等到真正面向全国招生之时,学生总数还不得突破两万人?

一念及此,宇文小麻杆儿连忙把众人聚到一起,再次紧急开会商议对策。

就在宇文小麻杆儿为了义学之事忙得头晕脑胀脚后跟直打后脑勺之际,那位大隋陛下杨广,也静极思动,开始折腾了起来!

第二百一十一章使劲儿瞎折腾

杨广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从另一方面讲,也是个相当能折腾的皇帝。

自从迁都洛阳以来,杨广基本上,就没咋消停。

先是发两百万壮丁开始修筑洛阳新城,接着又征发壮丁近百万开始挖一条长达两千里的护卫洛阳的长堑,再然后征丁百万余开凿通济渠,然后接着在淮南征丁十余万疏导当年吴王夫差所开凿的邗沟。

此外,杨广还命人征招了大量的丁夫,在全国各地修建粮仓。其中最大的洛口仓位于巩县,仓城周围二十里,共穿三千窖,每窖可容粮八千石,总容量达两千余万石,此外还有洛阳北的回洛仓,能够容量两百万石,其它比较大的还有卫州的黎阳仓、洛州河阳仓、陕州平仓、华州广通仓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杨广奉行的政策就是,深挖沟、广积粮、高筑墙,标准的备战备荒的准备。

如果说,上面这些举措,或多或少的,对大隋都还有那么一点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那接下来,杨广的举动那就是纯粹的瞎折腾了。

这面洛阳城的修建工作刚刚起步,杨广忽又突发奇想,说要建一个皇家园林兼别墅。

正常而言,人家都当了皇帝了,建个别墅也不算过分,可杨广要建的这个别墅,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这个别墅,名叫西苑,基本上算是紧挨着洛阳城。

隋朝时最大的都城自然就是杨坚老头修建的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可大兴城东西宽不到万米(九千七)南北长有八千多米,围着城墙转一圈大概有七十四里多一点儿。

而这个正在修建的洛阳城呢,论面积,比起大兴城小了许多,大概也就是比大兴城的一半多上一些吧。

可杨广给自己盖的这个别墅西苑,竟然比新都洛阳城还大!不但如此,这西苑,比起原都城大兴城,都要大上许多!

大兴城周长七十四里多一点儿,而西苑的周长则有两百里还多!

也就是说,仅仅这么一个西苑,论面积,就相当于九个大兴城那么大!

杨广修别墅,可不知是圈下一块地皮那么简单,那些亭台楼舍什么就不用细说了,一句话,精致奢华得令人发指!

此外,杨广还让人在西苑内掘了一个人工湖,还让人在湖中心搞出三座小山来,名曰蓬莱、方丈和瀛洲。

自以为当了皇帝了,杨广那是啥事儿都想管,居然要求手下人要把他这西苑弄得四季长chūn。chūn夏还好说,基本都有应时的花木,只要注意一下及时拿掉旧花换上新花即可,可到了秋冬时节,草木摇落、万物凋零了,哪里还有什么红花绿叶丫!

没计奈何之下,有那机灵的就想出了个办法,裁剪锦绣彩绸伪装成花木的样子。可有一点,这些彩绸什么的,虽然不会凋零,可日子一久,也会褪色丫!那就只好换新的了呗!

要知道,这西苑,可是方圆上百里丫!换一次,那得多少绫罗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