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隋-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隋军一面等候后勤粮草辎重,一面筹集大小战船,准备渡江!

十日之后,一切准备停当,隋军这才正式开始渡江!

由于上次宇文小麻杆儿打扫得太过彻底,鸭绿江南岸直到平壤城以北,隋军都没找到一个棒子的踪迹。

眼见再有两日,即可抵达高句丽的故都平壤城了,忽有噩耗传来,大隋礼部尚书府,楚国公杨玄感,造反了!

更要命的是,造反之前,杨玄感正在黎阳督运粮草!

也就是说,此番出征高丽的这百万大军的生命线,其实是握在这杨玄感的手上的!

有鉴于此,杨广的谋主李密给杨玄感出谋划策道,现在有上中下三策,长策就是北上攻蓟城,中策是西去取关中,下策则是倍道袭取东都洛阳。

李密给出的理由是,取上策,可以扼守临渝之险,断了杨广的归路!如此,既断了杨广的粮道,又让其不得回中土,彼时高丽棒子闻讯必尾随而至,不出一个月,等杨广的粮草彻底没了之后,虽有百万大军,也会不战自溃!

取中策的理由则是,关中乃是天府之国,又有四塞险关拱卫,得了关中,再收取豪杰之士,就算杨广回来了,咱们也算有了根据地,可以徐徐图之!

至于下策,取东都,可以号令四方,可如果百日之内攻不下洛阳,则天下兵马皆来,胜败之数,可就不好说了!

杨玄感听了之后说道,“你这话不对!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只要攻陷洛阳,控制住朝臣的家属,到时候,那些朝臣就算不立马投降,也没心思和我做对了!这才是上策!”

于是,杨玄感,打起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的口号,领着叛军一路往洛阳城杀去!

由于杨广已经基本把各地兵马抽调一空,故而,初时杨玄感一路进兵倒是没遇到啥大麻烦。唯一称得上有点不顺的就是,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率兵攻打河内郡城池的时候没打下来!

而另一路,杨玄感的另一位弟弟杨积善,则遇到了一个大好人,河南令,达奚善意。

这达奚善意人如其名,对杨玄感的叛军那是报以了极大的善意!

话说,达奚善意领着五千兵马来拦截杨玄感,结果,蒲一遇到杨积善所部的三千人马,这达奚善意直接命人扔下了盔甲兵刃,然后转头撒丫子就跑!俨然就是专程来给叛军送装备来的!

捡了几千好装备,杨玄感的叛军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正规军的雏形。

而这个时候,杨玄感也意识到,凭着这群流民,没有啥攻城器械之下,攻打郡县那实在是异想天开!

于是智商明显有些不稳定的杨玄感便悍然决定,绕开沿路的郡县的城池,率大军直往大隋最坚固的城池之一,洛阳城杀去!

这个时候,驻守洛阳城的是杨昭的二儿子,越王杨侗,以及民部尚书樊子盖。

越王杨侗今年才九岁,虽然聪明伶俐,可这等军国大事儿上还基本啥都不懂,自然一切都由民部尚书樊子盖做主。

这樊子盖呢,以前在武威当过太守,为官比较清廉,治军也比较严谨,所以才被杨广委以重任!

先时,樊子盖的同窗好友河南赞治裴弘策,曾率军来拒杨玄感,奈何这裴弘策实在不是啥领兵打仗的料,几次三番都打了败仗,最后一路败回了洛阳城!

后来樊子盖再派裴弘策出战,这家伙死活不肯出来,樊子盖一怒,就命人把这位同窗好友裴弘策给砍了!不想却由此引出了一大堆的麻烦!

第三百三十二章千里奔袭

砍了老同学裴弘策的脑袋后,樊子盖终于竖起了威信,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了!

可也有一点是樊子盖没想到的,那就是,京城里的那些个官二代们一听此事后,都不敢到樊子盖的手下应募从军了!

于是,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左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等等,总计四十余个官二代,纷纷投靠了杨玄感的叛军!

而杨玄感呢,来者不拒,很是兴高采烈地对这些官二代尽皆委以重任。

可惜的是,虽然有这么多官二代相助,可洛阳城高池深,而樊子盖又实在是治军严谨,杨玄感虽然在其它各处关口都势如破竹,却始终拿洛阳城无可奈何!

而这个时候,驻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已经闻讯,派刑部尚书卫文升领军四万来解洛阳之围。

这卫文升原本是右御卫虎贲郎将,治军颇有方略,当初随宇文小麻杆儿在高句丽也捞了不少的功劳,这才被杨广一路提拔城刑部尚书,派到长安给杨昭最小的儿子杨侑当副手!

卫文升是个狠人,此番自长安出发前来征讨杨玄感,路过华阴的时候,就先把杨玄感的老爹,已故大隋左仆射、楚国公杨素的坟给挖了,然后挫骨扬灰!

随后,卫文升这才率兵四万兵发洛阳来战杨玄感。

杨玄感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大隋一代名将越国公杨素的儿子!从小能征惯战,喜读书,善骑射,人称有霸王之勇!

而且,这杨玄感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一套,当初在郢州担任刺史时,时人皆称其能!更兼其父杨素威名赫赫,人皆信服!如今天下又已经被杨广折腾得民不聊生,动荡不堪!是以,此番杨玄感一打出造反的口号,那是应者云集,不过月余的的功夫,就聚起了十万大军!

有个堪比霸王的猛将为主帅,麾下又聚起十万大军,杨玄感这一路杀来,可谓是当者披靡,就连狠人卫文升所部的四万精兵,也被杨玄感领着一群农民军杀了个一败再败!

可惜的是,天不佑杨玄感!

接连打败了卫文升十余阵,眼看在再来一次冲锋就能把卫文升彻底搞垮了,不成想,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却误中流矢而亡,成功地打了酱油而去!

弟弟在乱军中被弄人死,连个仇人都不知道是谁,杨玄感那是相当的郁闷,其原本连绵不绝的攻势,也就此断了下来!

而卫文升呢,则凭着顽强的毅力,再三重整旗鼓,打算和杨玄感斗到底!

这个时候,杨广早就收到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已经连忙命人停止了攻略高句丽,打算先回兵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在此之前,杨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理内奸!

杨玄感造反之前,其弟弟杨玄纵还在随杨广出征,结果却在杨玄感造反之前不声不响地跑回了杨玄感手下!

命人一番详查后,杨广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兵部侍郎斛斯政身上!

哪成想,还没等杨广派人去捉人呢,这斛斯政却自己先逃了!而斛斯政流亡的地方,赫然便是与大隋仇深似海的高句丽!

此外,还有右武侯大将军李子雄,早先因为前番征伐高丽失败之时被杨广除名,此刻正被杨广除职当苦力呢!

结果,趁着这会儿混乱之机,李子雄杀死了看守人员,星夜投奔杨玄感而去。

虽然觉得应该还有反动分子没挖出来,但此刻,杨广却没有太多的心思在此事上纠缠,而是急吼吼地调兵遣将,回援京师。

做为此番出征高句丽的两大行军主管之一,宇文述自然也受到了驰援京师的命令!

不过,宇文述却没有急吼吼地令全军回师,而是分成了三队,井然有序地开始撤回大隋!

倒是做为宇文述前部宇文小麻杆儿,刚一接到圣旨,便急吼吼地点起了两万人马,星夜倍道向洛阳城方向赶去!

通行的还有宇文小麻杆儿的二弟右卫大将军宇文成都,以及两名左卫大将军张须陀和李靖等宇文小麻杆儿的一众心腹跟班!

两万精骑一人双马,人不解甲、马不解鞍,宇文小麻杆儿一行昼夜兼程,一路疾驰回到司隶的时候,杨玄感还在和卫文升的那点残兵败将继续纠缠着呢!

狂奔数日,辗转数千里,等宇文小麻杆儿一行赶到河阳,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到了极点,于是,宇文小麻杆儿便吩咐先在河阳休整了一日。

而这个时候,杨玄感也收到了风声,知道攻陷东都貌似已没哟可能,遂连夜舍弃已经残废了的卫文升所部,转头西向,打算再夺取关中。

可惜,杨玄感比较倒霉,路过弘农的时候,被弘谷太守、蔡王杨智积用计给牵绊住了。

杨智积的计谋说穿了挺简单,就是挑衅,让人站在城头大骂杨玄感,说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活该家里祖坟被刨,活着没法保全妻儿老小,将来家里男的统统要被剁碎了喂狗,女的都要被卖到教坊司千人骑万人跨!就算死后,都没脸下去见杨家的列祖列宗,云云!

杨玄感勇则勇矣,可智商和杨广差不多,都不咋稳定,间或会发一发神经,脑子抽风啥的!

这会儿被杨智积一骂,杨玄感就不蛋定了,带着满腔的怒火,杨玄感居然暂时放弃了逃命奔关中,转而催动大军就开始攻打弘谷城。

可那厢,杨智积也不是吃素的!杨玄感派人爬城,杨智积就让人用石头砸;杨玄感用火烧城门,杨智积则在城门内也放火!总而言之,就是不让杨玄感有机会进城!

俩人斗法斗了一整天,杨玄感正被折腾得没脾气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率领一万精骑赶到了!

杨玄感大军虽多,号称十万,可实际上,基本都是临时征招起来的民夫!

虽然杨玄感也很善于练兵,可要想短时间内把十万民夫连成精兵,那还是不现实的!

加之,杨玄感也没有那么多的盔甲兵刃武装手下!

故而,每次作战,为了振奋士气,杨玄感都是亲冒矢石,冲锋在先!

更兼这厮自恃有霸王之勇,平素里还真就没把谁放在眼里,就算是得了个“天宝大将”的花名、被杨坚赐予了一块“横勇无敌”金牌的宇文成都,同样没杨玄感放在眼里!

这次两军对垒,杨玄感照例还是老套路,亲自领着几千亲卫冲锋在前,后面跟着有些杂乱的十万民夫,杨玄感打算凭借十万大军的赫赫yín威碾压宇文小麻杆儿,结果,还没冲出一百丈远,杨玄感就彻底的杯具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重箭显威

十万对一万,对方领兵的又是个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