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隋-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祖君彦忽悠得一通头脑发热,李密就屯兵数十万于洛阳城外十余里的金墉城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攻打洛阳之战。

结果到现在,李密在洛阳城外虚耗了半年有余,不但没能攻占洛阳,反而落了个损兵折将。

不过,身为李密的狗头军师,祖君彦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出了馊主意的觉悟,反而很是洋洋得意。其典型表现就是,即便如今已经是冬天了,可这厮依旧还摇着一把鹅毛扇子。颇有几分卧龙再世的骚包高人风范。

“哎呀!祖长史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嗯!”

满意于李密的热情之态,祖君彦连忙紧摇了两下鹅毛扇,这才躬身回礼道,“祖某来迟,还望魏公恕罪!不知魏公深夜唤祖某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嗯,事情是这样滴……”

三言两语,把刚刚的事情都和祖君彦这狗头军师说了一遍,李密这才开口问道。“祖长史丫,这事儿。你怎么看丫?”

“这个样子么?且容祖某想一想……唔,有了!”

“依祖某来看,这王世充,怕是有了造反之心了!故而他不想也不敢让宇文成龙所部隋军进洛阳!而且,当今天下大乱,那江南的宇文成龙,也未必就没有篡位之心!所以,这两家不和,倒也在情理之中!”

“唔,爱卿此言有理!只是,现如今,我们该何去何从丫?”

“回魏公的话,吾有上中下三策,维请魏公自行抉择。”

“哦?”

闻言李密顿时来了兴致!

在李密看来,做为狗头军师,就是要这股机灵劲儿,眼珠一转,就能整出仨主意来!这才能显出一派高人风范来嘛!就像当初,自己忽悠杨玄感那傻叉似……

“呃……这祖君彦,不会也像当初俺对杨玄感那般,拿本王当傻叉来忽悠呢吧?”

念及此处,李密看向祖君彦的眼中,多了一丝的怪异。

丝毫没有意识到已经被李密看破了自己的神棍本质,祖君彦依旧洋洋自得地摇着鹅毛扇子,两眼斜睨着房顶,自顾自地开口道,“先说这下策,那就是顷尽所有兵力,全力攻打洛阳城,争取在宇文成龙主力大军赶到之前,攻陷东都!”

“这不可能!咱们都在洛阳城下打了半年多了,也没攻下洛阳城!如果洛阳城内不出什么意外的话,短时间内,咱们依旧没多大机会!而宇文成龙,却随时都可能赶到!所以,此计不通!”

“如此,祖某就再说说这中策,那就是,和洛阳的王世充联合,挟天子以令诸侯!”

“唔……这个嘛,此策虽然可行,可那王世充实非忠义之人,就算与其联手,孤王也得防着他背后捅刀子!所以嘛,非到万不得已,孤是不会选择此策滴!再说说这上策吧!”

“上策嘛,那就是去关中,投奔唐皇李渊!”

“嗯哼?”

闻言,李密剑眉一竖,两眼之中杀气升腾!

似乎没发觉李密的杀意,对面,祖君彦犹自不怕冷地摇着鹅毛扇子,自顾自地说道,“关中乃是龙兴之地,民殷国富,又有函谷天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如今李渊雄踞关中,岂不正应了当初那‘十八子坐天下’的传闻?况且,李渊背后还有着突厥人撑腰!”

“刘武周、梁师都之流,虽然也风头正劲,可总归不是天命之人,早晚必为李渊所灭!”

“至于那个宇文成龙,尽管其现在声势浩大,可弊端也明显,战线太长,四面受敌!更兼名不正言不顺,早晚必有萧墙之祸!”

“所以,魏公最好的选择,正是投靠唐皇李渊!而且,现在也正当其时!”

“如今唐皇陛下正与那定杨可汗刘武周僵持不下,而魏公麾下尚有三十余万众,此去关中,正可谓是雪中送炭!凭此功绩,封王拜相如探囊取物!”

第四百七十章诈降计

投降李渊?

这事儿,李密还真就从来没想过!

原来,当初李密刚刚起义的时候,正好李渊也在才扯起旗号造反。于是李密就给李渊去了封信,大意是说,隋军现在势大,咱们单个人的兵力只怕不足以与之抗衡,不如结盟吧?

虽然没有明着说,可李密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让李渊拜自己当老大!

这个时候,李渊还没攻下长安,正值兵微将寡之际,既怕隋军调集大队人马来收拾自己,又怕李密这种悍匪越界来欺负自己。

于是,李渊就很谦卑地给李密回信,说我李渊无德无能,无意争鼎天下,之所以造反,全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你蒲山公李密,乃是真命天子,有人主之相,我李渊愿奉你李密为老大,云云。

其实,李渊的本意,就是让李密先在司隶那一带勾引仇恨,吸引隋军大部分火力,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在关中悄悄地发展嘛!

被李渊忽悠了个晕头转向,李密信心爆满,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和隋军死拼硬磕!

到如今,虽然李密已经基本把部队拼成了二等残疾,可手下总归还有近三十万的人马呢!

这个时候,让李密低下高傲的头颅,去给当初的小弟李渊当马仔,¨wén 〃人 〃shū 〃wū¨从心理上讲,李密还是非常难以接受滴!

如今听闻了祖君彦所谓的的上策后,李密犹豫了半晌,最终不置可否地挥了挥手,示意祖君彦暂且退下。

等到祖君彦出了书房,李密连忙招手唤过一名心腹侍卫,嘀嘀咕咕地吩咐了几句。

片刻过后,等到那侍卫再次转身而回时,身后多了一名中年文士。

“孝和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的另一心腹谋士,柴孝和。

客套了片刻后。李密连忙开口转向主题。

先把情况简略地和柴孝和介绍了一番后,李密开口问道,“本王现在进退两难,不知孝和可有以教我?”

这柴孝和本是巩县县令,后来为瓦岗军所掳。就转投到李密手下当差。

在李密看来。这柴孝和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滴,很多观点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所以,李密对这个柴孝和非常的重视。一度引为腹心。

可有一点,这柴孝和的战略眼光固然不俗,可论起实际操作来,却十分的不靠谱,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这点儿,倒是和李密差不多!

比如,造反之初,柴孝和就给李密制订了一个相当宏远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西向关中,占据长安,然后传檄天下,再挥师以向宛洛,则天下大势可定矣。

这主意。和李密当初忽悠杨玄感时所谓的上策差不多!都是空中楼阁,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根本够不着!

从东郡到长安,足有千余里远!沿途要经过虎牢、洛阳、潼关、函谷等一系列险关要塞,这里面很多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尤其是那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其后的函谷小径蜿蜒数百里,险要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

这种地形,只要长安方随便派出百十人。再随便找个地方设个关卡,李密的那几十万的农民军就只有干瞪眼儿的份儿!

所以。寻思了再三,李密最终没有采纳柴孝和的意见,转而决定先攻取离自己最近的东都。

李密的想法是,洛阳现在毕竟是名义上的隋都,这里面又有监国的越王也就是现在的皇泰主杨侗!所以,攻陷东都的战略意义,应该高于长安!

而且,洛阳也没有长安那么险要,相对而言,属于软柿子,是可以捏一捏滴!

要是自己连洛阳都捏不动,那长安这个青柿子,就更不要想了!

到如今,洛阳没捏下来,自家老窝瓦岗寨又被抄了,此刻又被隋军包了饺子,李密自然慌神,这才想起再向柴孝和问计。

“这样子丫!且容柴某再想一想!”

这柴孝和倒是没有大冬天的摇扇子,可也颇有几分名士风范,揪着山羊胡,开始做闭目沉思状。

掐着手指斟酌了半晌,柴孝和这才再次开口道,“魏公万万不可降唐丫!”

“哦?这是为何?”

“好叫魏公知晓,属下等为臣者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臣等降唐,那李渊老儿为了彰显其招贤纳士之心,即便不给某等以高官厚禄,也会量才而用,总不会亏待我等以至于寒了天下俊杰的心。”

“倒是魏公,本为一方诸侯,拥兵数十万。就算那李渊此刻迫于情势,不得不善待魏公,可待到将来大势已定后,只怕依旧会哪魏公开刀丫!”

“嘶……这个,不至于吧?”

“将人心比自心,假使某日李渊率众数十万来投魏公,魏公能否就此放心那李渊呢?”

“……”

“所以丫!臣等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降唐!”

“那,依柴爱卿之见,本王又该如何行止呢?”

“诚如魏公所言,攻打洛阳实乃下策,与王世充那种胡虏小儿联合,也非是明智之选,而今,魏公所能选的,也只有北上和西去这两条路了!”

“冀州已为宇文成龙所占,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并州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刘武周有突厥人为援,我军诚难与之争锋。而且,并州贫瘠,非是立业之所,更兼还有突厥之患!所以也非是个好去处!如此,便只剩下西进关中这一途了!”

“你刚刚不是说,不能投降李唐么?”

“西进关中,可不止有降唐一涂丫!我们可以先口头上投降,然后伺机而动,必要的时候,魏公可以给那李渊老儿来个,咯吱!”

一面说着,那柴孝和还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唔,这样,那个,不大好吧?万一流传出去,本王这半世英明,可就毁了丫!”

“魏公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更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魏公将来能够坐稳江山,届时,这史书之中如何记载,还不就是魏公的一句话么?”“嗯……”

沉吟了片刻,李密霍然抬头,两眼之中满是绝决之色道,“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只是,眼下这王世充的使节……”

“这个好办!既然魏公决意西进关中,咱们还须防备着那王世充在咱们背后捅刀子!所以呢,依柴某之见,咱们不如给他来个引蛇出洞、关门放狗!魏公只需如此如此,再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