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隋-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具,扩大马牛耕作水平的口号时,广大农民兄弟很是积极地予以回应。

此外,这一年,大元也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农副业推广。其实主要就是推广养羊、养牛和养马这三样!这自然是得益于年前宇文成龙在草原上抢劫所得的缘故。

而今,以大元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即便是偶遇灾年,也可平安渡过,不至闹出什么饿死人的惨事。故而,现在大元发展的侧重,已经开始转向农副业,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大元的大生产运动规模很大,不但局限在大元本土境内,还包括海外几大飞地,就连屯扎在长安城东西周围的秦琼、尉迟恭、李靖等人所部人马,也就地开展军屯,以减轻后方的补给压力。

不过,这三方人马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种地,而在于继续围困长安。

李建成虽然干掉了自家老豆,可要让他和元军正面对抗,李建成还真没这个胆量。

尽管一直以来,李建成都自诩文韬武略,样样皆能,可李建成也知道,自己在武略方便,不必自家那二弟李二,还有那几位便宜叔叔更高明。

这些人都打了败仗,李建成自忖,就算自己亲自捋胳膊上阵,估计也讨不到好去!

唯一让李建成略微松口气的是,元军在长安城下堵了几个月的门之后,便引军后撤了。

其中,尉迟恭一路五万人马向西退守郿邬,扼守住了通往关中的斜谷大陆;秦琼所部的五万人马向东退守新丰城、渭南一线,就地开垦军屯,还顺带则派出了一部三千人的偏师扼守子午关;至于李靖所部的五万人马,则退往蒲津关一带驻扎。

虽然元军依旧是以包围之势封住了长安各个方向的出口,可唐军的活动空间却多了一些,长安城周围五十里范围内,基本上,还是安全的!

只是,当李建成派兵出城查探了一圈后,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长安城周围,那是真干净呐!

别说粮食都找不到一粒,就是树,也基本都被元军砍光了!剩下那些不成材的木头,也被元军临走之前一把火烧成了飞灰!

可怜李建成派出四万大军出城搜索了三天,居然只找到了不到两车的焦木炭,这还是因为各种缘故,没烧干净,而得以幸存下来的!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李建成很是犯愁,因为,长安城的粮仓里虽然还有不少米粮,可是,目前,就连皇宫里,也已经基本没柴禾烧了!

难道,从今往后,俺们要靠吃生米度日?

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建成问计

东西南北各探出了数十里远,李建成却不敢再往远探路了,因为,再远,就要和元军遭遇了!

经过连番折腾后,如今李建成手下还有唐军总计不到三十万。

仅以数量而论,目前唐军的数量越是关中地区元军数量的一倍。可李建成却没有一点儿战而胜之的信心。

这却是大唐上下,都被元军的彪悍战力吓怕了!……

要知道,西突可汗统叶护,当初可就领着三十万大军赶来中原的!结果咋样,连关中都没到,就灰飞烟灭了!

唐军虽然自诩比西突那些牧民们精锐,可这也仅仅是在守城方面,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自信罢了!若真是平地对决,李建成也知道,同等数量的唐军,基本没有胜算。

西突三十万大军都在野外决战周全军覆灭了,那自己这连三十万都不到的唐军,那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很是自觉地,李建成就把自己的大唐,归入了弱势群体一方。

打,那肯定是打不赢了!

躲,貌似也不行,因为长安城里已经基本没柴了!再这么搞下去,就只能拆房子生火煮饭了!

可如果要真这么搞的话,那冬天的时候咋办?……

“我们大唐的情况,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众位爱卿,就都说一说,该怎么办吧?”

朝堂上,李建成陛下看似轻飘飘地丢下了这么个议题道。

下面,一众文武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没有吱声。

半晌,还是李建成的便宜舅舅,左右千牛备大将军窦抗先小声开口道。“要不,我们投降吧!”

战争打到这一步,大唐的大部分朝臣们。都已经动了投降的心思。盖因,这个时候,十个人都已经看得出,大唐帝国没救了!完蛋也只是早晚而已。

可让大家有那么一分顾虑的。就是大元对待世家的态度问题!

然而,大元对待世家再恶劣,可只要世家不张罗着造反啥的。人家大元还真的不主动来杀人!

在家族利益与整个家族的生死之间做出选择,相信绝大部分命人而言,大多都不会倾向于后者。毕竟,得到再多的利益,如果没命享受话的话,那也一切都是徒劳。

可世家子弟毕竟是都是桀骜之辈,自然又不肯轻易放下脸面向元军乞降。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窦抗今天之所以敢率先挑这个头,就是因为,窦抗觉得,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

就在前些时日,窦抗莫名地收到一封来信。言道,只要窦抗兄弟肯向元军投降,岐州窦家都可以保得平安,甚至一世富贵都没问题。

这封信来的莫名其妙,而且也没有具名,可窦抗看过之后,却是大吃一惊。

因为,窦抗发现,这封信的笔迹,很像一个人,一个据传应该已经死了十多年的人的笔迹。

那人就是窦抗的同族妹妹,李渊老王八的正牌老婆,李建成的老娘,已经被追为皇后的太穆窦氏。

“这是什么情况?如果真的是她的话,又怎么会弃自己亲生儿子于不顾,转而帮着敌人说话呢?”

“可如果不是她的话,又会是谁呢?”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窦抗叫来了自己的同族弟弟,大丞相咨议参军窦轨。

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后,窦抗却发现,自家这位便宜族弟,手上也有这么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劝降信。

俩人随后嘀嘀咕咕地连续商量了两天还多,终于还是没能下定投降的决心。

窦家本就和宇文家没啥深仇大恨,当初之所以投靠李渊,却是因为李渊是二人的便宜妹夫(姐夫)而已。此刻大唐亡国在即,窦家兄弟自然没有啥以身殉国的念头。相反,若内能够以投降换得窦家合族平安,毫无疑问,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可窦家兄弟和李建成毕竟有着那么一层的亲戚关系,所以,窦氏兄弟决定,还是先看一下自家这个便宜外甥李建成对自己等人的态度,再决定是去是留。

而朝堂上,有心投降的,自然不只是窦氏兄弟俩,其它大部分朝臣家,也基本都是如此,只恨投靠无门罢了!

事实上,到了这会儿,李建成自己都有些心动了!

因为按照李建成对宇文成龙的了解,主动投降的,一般不会有啥大问题,至少生命安全什么的暂时还都有保障。若是等到兵败被俘,那就基本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可李建成毕竟是皇帝啊,虽然来路不怎么正,又没当几天,可那也是有皇帝的尊严滴!咋能低声下气地投降呢?

故而,当满朝文武听闻了窦抗的话后,先是一阵的窃窃私语,然后见皇帝陛下李建成对此都没什么强硬态度,也便迅速地胆子大了起来,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眼见场面竟似有失控的迹象,那厢高踞龙椅的李建成终于有些坐不住了,猛地一拍桌案,李建成怒声开口道,“够了,都给朕住口!

一众文武闻言,尽皆低眉敛额,做缩头乌龟状。

“朕今天叫你们来,是向和大家商量着该怎么应对眼前的局势,不是让你们谋划着该怎么向元朝投降的!”

“对此事,大家都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

“还能有啥想法?就你这态度,就算我们真的有啥其它想法,估计也早都被你给掐灭了!保不齐,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什么的!”

众位大臣们闻言尽皆心中如此腹诽道。

目光冷冷地四下逡巡了一圈,李建成发现中朝臣们大都目光躲闪、眼神发飘,心思早已不知飞往何处去了。

犹豫了许久,最后,李建成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那几个便宜皇亲,李孝基、李孝恭、李道玄等人的身上,以目光询问,这是咋回事儿!

和窦氏兄弟及那帮子文武大臣不同,李唐皇室的成员,大都出自陇西李氏。知道自己身上早已打上了挥之不去的李唐皇室烙印,此刻就算向大元投降,多半也不会有啥好果子,被秋后算账的可能性极大。一旦投降,李建成或许没事儿,他们这些李唐皇族,绝对是要倒大霉滴!

可以说,关键时刻,这些李唐皇族成员,才是支撑起大唐帝国的骨架。

而今眼见李建成这怂娃向自己等人问计,李孝基等人虽然心中鄙夷,可却也不得不开动脑筋,全力帮李孝基想办法。

半晌,还是那个李孝基率先开口道,“要不,我们带领着这几十万大军,北上突厥草原吧?”

第五百三十四章窦氏兄弟

长安已不可守!

继续留在此地,只有等着饿死的份!

这几乎可以说是大唐满朝文武的共识了!

不过,当李孝基提出了北上突厥的计划后,还是震惊到了一大票的人!

要知道,长安城内,现在可是还有着近三十万的大军呢!此外还有大抵相当数量的百姓!……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要想前往万水千山之外的漠北,那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别的不说,就算那二十多万的唐军,里面就有数万都是老弱病残,只不过慑于李渊老王八的赫赫yín威,才被强征来充数的。

这些人,别说千里搬家了,就算让他们走上个百十里路,估计都得累个七扭八歪的,搞不好还会出人命!

此外,还有比这些老弱士卒更麻烦的,就是那些宫女嫔妃,以及王公大臣们的家属!

老弱士卒,若是狠一狠心,还可以弃之不顾,可那些宫女嫔妃、大臣家属,若是被抛弃掉的话,那整个大唐帝国,基本也就算散架了!

而且,就算李建成等人最终能够抵达漠北,可那东突可汗咄苾会是什么反应,远不是众人可以预料的!……

据不久前传来的消息,年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