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隋-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俩窦老头虽然有心拉人跟着自己降元,却也不得不再三仔细地精挑细选,排查可疑份子。否者,一旦消息传入李建成的耳中,就算俩老头是李建成的舅舅,只怕也性命难保!

就在俩窦老头挨个朝臣里面左挑右捡之际,大唐皇宫之内。李建成也和其便宜叔叔李孝基商量了个七七八八。

经过李孝基一番游说,最后,李建成还是决定,弃长安出奔塞外。

只是,李建成虽然下定了决心,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千头万绪的!

首先便是逃跑路线的选择。

从长安往漠北,李建成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直接北向,经蒲津关过黄河进入并州,再北上出楼烦关,直通塞外;另一个则是西向,出大散关往西凉,再北向去漠北。

蒲津关有李靖所部五万人马把手,又背靠黄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就算出了蒲津关进入并州,可并州的刘武周会如何对待唐军,还是个未知数。

此刻的李建成可没有信心一路从并州打出塞外去。

况且,就算李建成最终能打赢,可若是到了塞外,手中只剩下一堆残兵败将的话,咄苾那厮会如何对待自己,李建成也是心中没底。

于是,计议了许久,李建成发现,自己就只剩下出奔西凉再转道漠北这一途。

既然没有什么可选择,那就是剩下具体如何实施的问题了!

长安以西,可是有着元将尉迟恭及其所部的五万大军呢!虽然其主力在郿邬,可不用问,似大散关这种战略要地,可定是有人马把手的!

而李建成手下近三十万大军,在加上和这数量相当的百姓,要想悄无声息地瞒过尉迟恭偷渡出去,很显然是没可能的!

甚至,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这面刚整出一点儿动静来,秦琼、李靖、尉迟恭的三路人马便会蜂拥而来,像狼群一般地狠狠咬住李建成的尾巴不放!

还是要打得过元军,才能搏出一条生路啊?

一念及此,李建成大感头痛。

“皇叔可有办法打退元军?”

面对李建成那满是希冀的目光,李孝基心中颇感没有底气。

出身世家,李孝基一向自诩允文允武,可在天水城被宇文成龙狠狠地蹂躏了一番后,李孝基这才发现,领兵打仗实非自己所长,至少面对元军的时候,李孝基是没什么信心滴!

故而,此刻李孝基最多的想法就是,躲在后面出个阴招什么的!

至于说上阵杀敌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赳赳武夫们去干吧!

然则,面对李建成的询问,李孝基却不敢这般明说!

天知道这个连自己老爹都干杀的二货会不会哪根筋转不过来,让人把自己也给一刀咔喳了!

伴君如伴虎啊!

尤其是伴这种脑筋有问题的君,那绝对不比陪这一头疯老虎来得轻松!

心中腹诽着,李孝基脑筋急转,迅即有了计较,忙满脸谦卑地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保举一人,或可退敌,望陛下明察!”

“哦?是何人?还请皇叔快快道来!”

“右翊卫大将军,永康王,李寿!”

“唔,原来是神通皇叔!是了!有他出马,定可平定元逆!”

李孝基闻言,却是好一阵嘴角直抽抽!

李寿,字神通,是李渊老王八的同族弟弟,也是李孝基的族弟。

这厮有些本领确实不假,可在李孝基看来,最多也就是与自己相仿佛,想要凭他打败元军,除非是那元军的主帅全都睡着了!

李孝基之所以保举李神通,可并不是真是因为看好这厮,而纯粹是出于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

那厢李建成却自以为得计,当下便传旨给李神通,加其为上大将军,着其领兵十万择日出征,务必拿下长安向西的通道,大散关!

李渊那一辈的陇西李氏诸英杰之中,唯李孝基、李神通二人最为杰出,也颇得李渊老王八倚重,在整个李唐皇室里面,地位也仅次于太子李建成和菊花李二。

自起兵造反以来,李神通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故而,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骄傲!即便是唐军一败再败,李神通也只是认为,那是自己没出马的缘故。

如今被李建成加为上大将军,受命领兵西征,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高兴,当即召集了手下一众心腹悍将,如史万宝、裴勣、柳崇礼之流,点起了十万精兵,择日出发,浩浩荡荡,直扑大散关而来!

第五百三十八章段志玄之谋

如今的长安城内,名义上虽然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可其中老弱病残就占了七八万,真正可用的精兵,不足二十万,而且这其中还有十多万是自西凉强征上来的胡羌各部。

此番李建成一口气给李神通拨了十万精兵,可谓是下了老本了!

这一战,李神通要是打不赢,那李唐王朝,基本上,就彻底没救了!

深感责任重大,受命当日,李神通便召集了手下一众精兵强将商议起了作战方略来。

“陛下给我们的命令是攻占大散关,为我军西征做好准备,对此,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闻听此言,众将尽皆心中鄙夷。

还西征,是西逃吧?

谁不知道关中以西,整个西凉地区,都被宇文成龙那强盗给抢劫得干干净净的了!……

现在的西凉,别说是人了,就是老鼠去那里,都得饿死!

俺们这些大唐军士,还西征干嘛?难道集体去西域吃沙子么?

虽是如此腹诽着,可李神通毕竟是名义上的长官,必要的尊敬还是必须的,除非大唐帝国正式完蛋了!

至于现在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尤其是那和洛阳方面还能扯上一点儿关系的几个世家子,比如裴勣、柳崇礼之流,那就更是不怎么在意了!

据这些个家伙们收到的消息,闻喜裴氏、河东柳氏,似乎都已经搭上了大元王朝的线儿。

其中,闻喜裴氏的族长裴矩,如今便在大元王朝那面编书玩儿;而河东柳氏的则因为柳述娶了文殿坚的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从而傍上了乐平公主这条大船。

虽说两家目前还没和大元谈拢具体的投降事宜。可只要付出些代价后,将来在大元王朝的统治下幸存,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故而。裴勣、柳崇礼二人对于此番出征都不怎么上心。

除了这裴、柳二人外,还有几个人也是如此心态,那就是窦抗老头的二儿子窦静、三儿子窦诞,以及窦轨老头的儿子窦奉节。

这三个家伙。是各自奉了老爹的命令,来拉拢军中重要人物降元的,自然也不会想着帮李神通出谋划策打胜仗。

这些纨绔们虽然对于此番出征不怎么上心。可有人却对此非常在意,这人便是乐游府骠骑将军、临淄郡公,段志玄。

这段志玄也算是一位奇人,十四岁就跟着猪头皇殿广出征高丽,而且还不是胡混应卯,是真个的冲锋陷阵去的。这段志玄颇有勇略,以十四岁之龄便已经打遍三军无对手了!可惜这厮运气不好。没摊到个好上司,每次都打败丈,几次出征都没捞到一点儿军功,最后郁郁而回,跟着老爹回太原种地去了。

后来。李渊老王八造反,这段志玄便自己招募了千余人的队伍,然后率众去投靠李渊。

而段志玄的成名一战,便是设计迫降了大隋的长安留守,左卫将军屈突通。那一年,段志玄还不满二十岁。

正是凭此一战,段志玄方才得授临淄郡公的爵位,并得了乐游府骠骑将军的实职。

如今眼见大唐陛下终于又想起用自己了,段志玄连忙备足了功课,随时等候李神通的垂询。

此番李神通一开口,段志玄当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遂连忙快步上前道,“启禀上大将军,末将有话说!”

“哦,是段将军呀,有话请讲!”

对于这个小青年段志玄,李神通还是比较看重的,言语之间也客气了许多。

“启禀上大将军,末将以为,攻取大散关或许不难,真正麻烦的,是郿邬、新乡、蒲津的三路元军。据末将所知,这三路元军大都为西凉骑兵,来去如风,彼此呼应极为便利。尤其是郿邬守军,距离大散关极近,不须半日便可抵达。”

“若是我军强攻大散关之际,这三路敌人来犯,则我军必将疲于应付,事倍功半,难建全功!”

“那依段将军之间,又该如何处置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李神通也知道,只是苦于没办法应付罢了。

“依末将之意,不如上将军奏请陛下另遣人马拖住蒲津与新丰方面的敌人,只要能挡住这两个方向的敌军数日,则上大将军便可专心应付郿邬这一路元军。”

“凭上大将军只能,以十万大军征讨元军五万人马,想来非是什么难事。只要我等打通了大散关一线,则就算那两路元军赶到,也已经晚了!”

是了,本王只是执着于其它将领不是元军的对手。可实际上,本王根本不需要他们打胜仗,只需能够拖延几日便可!

如此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本王的弟弟襄邑王李神符,堂兄高平郡王李孝基,也都是一时之选。若再配上几员上将比如,就算不一定打得过元军,可和他们缠斗几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打定主意,李神通又和诸将商议了片刻,便吩咐大家整军准备出发,而李神通自己则急匆匆地进宫面圣去了。

还要派兵?那朕的安全可咋办?

听闻了李神通的要求,李建成不由得眉头紧锁!

原来,拨给李神通十万精兵后,李建成手中的精兵已经不足十万了!其它的都是老弱病残,充个数吓唬人还可以,守在长安城里做些搬运滚木擂石、修理弓箭之类的事情也凑合,可真要是派他们出城去打仗,那基本就是给人送功劳呢!

如今大唐要是再往外派兵,而且还要抵住新丰、蒲津两路合计十万的人马,那么,最少也要派出相当数量的大军。如此,李建成手上,可就基本不剩下什么了!

可如果不派兵,万一李神通再打败仗,那自己就算手头还有兵,可也没啥冲出重围的机会了,早晚还得困死在这长安城!

看着李建成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