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席间与庞山民勾肩搭背,对其笑道:“山民,郭某倒是发现此酒还可解忧,你已应下送丞相十坛美酒,你我为友,予郭某之酒,可不能少过丞相!”

“奉孝如今却是不怕饮酒误事了?”庞山民闻言不禁轻笑,却见那荀攸也凑至近前,对庞山民道:“山民亦当赠荀某酒水!”

闻荀攸之言,庞山民微微一愣,却见荀攸醉态酣然道:“山民入许都之时,求官文若,文若皆允,如此算来,我荀氏亦与你庞氏,早有交情!”

这话说的……庞山民闻言,哭笑不得,索性对曹操道:“既然如此,我荆襄便与中原,再通商贸!若要饮酒,拿钱来买便是!”

之前通商也算是曹操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如今见庞山民又提及两家商贸,曹操一时间也颇为犹豫,这荆襄商品繁多,物美价廉,若是通商,对中原而言,亦有好处。

不过之前粮价暴涨之事,令曹操心中忌惮,庞山民虽随口提及通商之事,曹操却不敢仓促应承。

庞山民观曹操神情,自然知晓其心中所想,对曹操笑道:“通商之利,丞相难以视而不见,只是心惧庞某再从中施以手段,制衡中原,如若庞某应下丞相,两家但不交兵,庞某便不使商道手段,祸害中原,丞相还会如此踌躇?”

“山民此言当真?”曹操闻言,眼中又闪过一抹疑色,诸人虽饮了不少,却远远不到醉酒的程度,庞山民突然对中原的“好心建议”,倒是让曹操一时之间,更加犹豫不定了起来。

“若丞相心有疑虑,此事大可作罢,反正如今我荆襄物产,并不愁卖……”庞山民不禁朗声笑道:“再说庞某与丞相相约,罢兵三年,若三载之期,堂堂大汉丞相对我这区区荆襄商贾的手段,依旧一筹莫展,那这天下,丞相不争也罢!”

庞山民这番言语,倒是让曹操心头微怒,郭嘉见状,对庞山民笑道:“如此激将,莫非山民也希望与中原互通商贸?”

“庞某乱中原粮价之事,让中原百姓损失不少,诸侯相争,而我汉家百姓却无罪孽,庞某此番,只是为平心中愧疚,别无他意。”庞山民说罢,轻声叹道:“若丞相欲以霸道得天下,庞某自当以仁道得天下,以为应对!”

“好一个以仁道得天下!”曹操闻言,收敛神情,拱手一礼,对庞山民道:“既然山民如此豪气,曹某便不相疑,曹某不才,三年时间,虽难破山民仁道,却总要将山民商道手段,悉数破去!”

见曹操应允通商之事,庞山民淡然一笑,对曹操道:“既然丞相信心十足,那庞某便拭目以待。”

红日西斜,天色渐晚,一番痛饮,诸人皆醉,见曹操,郭嘉等人晃晃悠悠的被随行士卒扶上车驾,庞山民目送其仪仗远远离去,对诸葛亮道:“孔明,这曹操虽为庞某劲敌,倒也是一不错酒友,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了……”

“三年之后,将曹操破于邺城,届时再与其对饮,这杯中酒水,当更有滋味!”诸葛亮说罢,与庞山民相视大笑,庞山民点头应道:“孔明所言,甚和我心,庞某亦想看看,这仁道,霸道孰优孰劣!”

NO。426 也当与玲儿解释一下!

归汝南后,庞山民便与诸葛亮商议曹军退却之后,荆襄换帅之事。

自诸葛亮与黄月英成婚之后,二人聚少离多,庞山民重用诸葛亮,使其镇汉中要地,后来又入汝南掌军,威吓曹操,如今与曹操已商定两家罢兵三载,曹操既要迁都,又要平定青州,函谷关乱局,自顾尚且不暇,又有何余力再与荆襄轻启战事?再使孔明镇守汝南,未免有些大才小用。

所以庞山民告知孔明,欲再使陆逊掌汝南一郡,之前陆逊于汝南便做的不错,且军中少将,多有历练,陆逊如今于荆襄军中,亦有声望,如今重用此人,想必朝堂之上,也不会有任何阻力。

诸葛亮闻庞山民之言,自然从命,只是诸葛亮心中亦有顾虑,陆逊虽才华横溢,掌汝南军政绝无问题,可黄忠,董衡二人成名已久,诸葛亮以为,陆逊要想节制二将,还稍显稚嫩,如今庞山民欲用兵西凉,不如使黄忠,董衡二位上将,往天水帮衬庞统。

如今西凉马腾虽有心依附荆襄,可羌人却难以管束。不过羌人向来敬服勇武之人,若有黄忠,董衡入西凉彰显荆襄威风,则更有利于庞统对西凉的谋划。

庞山民闻诸葛亮之言,深以为然,当下便召二将入堂,言及此事,董衡闻言,不禁大笑,对庞山民道:“山民,还是你知我心意,本以为此来汝南,可遭逢战事,结果这曹操软弱的很,颇令董某失望,此去西凉,无须劳烦黄老将军,董某自去即可破那长安军马!”

“董将军莫非以为老夫无用乎?”黄忠闻言,轻哼一声,故作不悦之色,董衡见状,连忙赔笑道:“非是将军无用,只是衡以为,杀鸡焉用牛刀!”

“狮子搏兔,尚须尽力!”庞山民闻言,对董衡道:“切勿小觑那关,张二人,此二人随刘备转战天下,成名日久,自然武艺不凡,且那赵云,枪法出众,便是孟起亦言,若遇此人,须当谨慎。”

庞山民说罢,董衡收起面上傲色,心中暗暗记下这三人姓名,对庞山民道:“既然如此,我便与黄老将军同走一遭,会会这山民口中,盛赞之人!”

董衡说罢,便与黄忠一道离了太守府,二人收拾行装,只带数名亲随,星夜往天水方向而去,而庞山民亦修书一封,送往襄阳,命陆逊可于襄阳点将,再镇汝南。

三日之后,陆逊便引孙绍,向宠等人,赶至汝南,与诸葛亮交接印信之后,庞山民便将先前与曹操相约一事,悉数与陆逊说了,陆逊闻言,沉吟片刻,对庞山民道:“此番虽从曹操手中,获利无数,只是陆某以为,上将军所提条件,还是对那曹操,过于宽厚了些,若上将军此时先联江东,用兵中原,曹操四面受敌,绝无幸免,一场大战之后,恐怕黄河以南,再无曹操土地!”

诸葛亮与庞山民闻陆逊之言,相视一笑。

陆逊见二人面上神情有异,对庞山民道:“莫非上将军以为陆某此言,有何谬误?”

“伯言之言,自然极为有理,只是若依伯言这般说法,联江东一道用兵,所得土地,如何分配?江东已得青州,届时再得徐州,扬州之地,声势浩大之后,又怎会如当下这般,向我荆襄委曲求全,再者,我等大战一场,所得土地怕也只有豫州,兖州,且此二州皆在孙,曹两家兵锋之下,若庞某如此行事,治下必不得安宁!”庞山民说罢,含笑看了陆逊一眼,陆逊见状,思索片刻,便恍然大悟道:“江东不可强盛!”

“正是如此!”

见陆逊才思敏捷,诸葛亮不禁赞道:“若江东强盛,孙权必不肯再如现在这般,安于平淡,且伯言可有看到,这江东得青州后,于青州布防之江东军马,何止数万?”

“当今这天下三家最大诸侯,江东最为势弱,所以其拓土之心也最为迫切,与其联孙权这野心勃勃之人,同伐中原,倒不如坐视孙,曹两家,二虎相争。”庞山民说罢,微微叹道:“且长安刘备虽势单力孤,其实力却也绝对不可小觑,徐元直之谋,关,张,赵之勇,便是士元联西凉马家,攻伐长安,亦当谨慎行事!”

又将荆襄与中原恢复通商一事与陆逊说过之后,庞山民与诸葛亮二人便离汝南,归返长沙,一路上庞山民与诸葛亮尽数道明近些时日他对荆襄日后发展的想法,诸葛亮时而询问,时而与庞山民争论,二人一路,倒也并不寂寞。

入长沙城,庞山民便辞了诸葛亮,各归各家,与曹操相见一事,虽对荆襄而言,利益不小,可是对家中亲人,庞山民却也要交待一番,再怎么说之前白门楼上,吕布之死,也是曹操的手笔,会面曹操一事对于貂蝉与玲儿,总当知晓其中详情。

于是庞山民的车驾并未入太守府,而是直接往城外竹林而去,此番与中原两家罢兵,貂蝉那边自然好说,只是以玲儿性情,怕是少不了一番解释,玲儿虽武艺不俗,却不通军国大事,一路上庞山民思索半晌,心中纠结,暗自决定待见玲儿之后,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若庞山民不为诸侯,还是之前商贾身份,那么自然可以光棍一些,舍得一身刮,敢把丞相拉下马……可是如今庞山民的决断,关乎二州,二郡百姓生计,将士性命,自然不可再任性行事。

于林前驻马下车,庞山民一路而行,未至家中,便闻阵阵悦耳琴声。

庞山民闻此琴声,心情也不知不觉平静许多,不禁淡然一笑,推竹舍前栅门而入。

琴声忽断,庞山民耳中却响起一相熟声音,庞山民微微一愕,便听貂蝉浅笑道:“想必是夫君回来了。”

屋内不是貂蝉抚琴?可尚香与甄宓似乎都不擅此道……庞山民推门而入,便见堂中一道熟悉靓影,继而恍然笑道:“远来是嫂嫂亲至,怪不得适才琴声,如此悦耳。”

堂中抚琴女子,正是大乔,此番入庞山民竹舍,大乔本欲为先前孙绍大婚一事,向庞山民道谢而来,孙策早丧,孙权之前又对孙绍颇为忌惮,若不是孙绍入了荆襄,想必也不会娶到祝融这般令他心满意足的女子,只是庞山民往汝南一行,走的匆忙,大乔入竹舍寻人时,并未遇见。

不过大乔却得见貂蝉,二人皆喜清净,相见之后,言谈甚欢,于是大乔命随行侍女回报吴夫人后,便于竹舍小住了几日。

闻庞山民之言,大乔浅笑,对庞山民道:“上将军谬赞,妾身此来,乃是为绍儿婚事,向上将军道谢,后与貂蝉姐姐相谈甚欢,结果却忘却时日,既然上将军归来,妾身也当离去。”

“莫非嫂嫂如此不待见庞某,庞某刚一回家,嫂嫂便要离去?”庞山民说罢,微微一笑道:“蝉儿喜静,独在家中,庞某也怕她寂寞,既然嫂嫂与蝉儿性情相投,当常来常往。”

大乔闻言,微微点头,貂蝉见状,对庞山民浅笑道:“夫君初回长沙,为何不理政务,反而匆匆回来?莫非夫君寻妾身有事不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