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之于长安过着日日惊惧的日子,倒不如委屈一下,在那个荆襄年轻后生面前恭顺一些,又能如何?

且庞山民对关羽,张飞,赵云这等世之虎将,心中仰慕,于日后荆襄开疆拓土有大作用,如此雄厚的筹码放在庞山民面前,以庞山民之智,又怎会置若罔闻?

徐庶被刘备劝过之后,心思亦有动摇,比之刘备的一味乐观不同,徐庶于西凉这般时日,也有些怀念之前书院与卧龙,凤雏等至交好友,坐而论道的日子了,之前徐庶早有机会,入庞山民麾下,只是徐庶固执,偏偏投效刘备,如今与刘备相处日久,徐庶虽然对刘备忠诚,一如既往,可是心中却也不得不承认,庞山民做主荆襄后,其麾下百姓,受益颇多。

且近些时日,徐庶心中更多的会思索之前庞山民所言,当忠于大汉刘氏基业,还是忠于大汉百姓?

只可惜至今未止,徐庶心中仍难有所得……自西汉董仲舒后,便有三纲五常之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庞山民貌似对儒家至理,甚为藐视,虽汉末乱世,可在徐庶看来,若庞山民可为刘氏所用,便可制衡曹操,以其才华,及如今荆襄的强盛实力,便是迎回天子,光复大汉荣光,亦大有希望。

而庞山民却早早便身为人主,质刘表,刘璋于襄阳,显然已早有打算,将刘氏取而代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庞山民既然不愿为大汉之臣,究其本质,亦是乱臣贼子。

徐庶堂堂七尺男儿,又岂会寻此乱臣贼子侍之?

可徐庶心中却也疑惑,庞统乃庞山民族弟,悉心帮扶庞山民倒也罢了,可诸葛亮,石韬,孟建等人,为何也心甘情愿,奉庞山民为主?莫非这书院同窗们如今皆以作乱臣贼子为荣?

“到底孰是孰非?”徐庶发现,当刘备欲投诚荆襄之时,徐庶心中长久以来,坚定不已的信念,似乎也有所松动了,看着高堂之上,仪表堂堂的刘备,徐庶心中,越发的苦楚起来……而许都城中,却不似长安这般风声鹤唳,自与荆襄两家罢兵之后,汝南军马频频调离,倒是让阴霾了许久的许都城中百姓,心中安定不少,近些时日,随着更多荆襄商贾的入驻,许都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此时相府之中,曹操又召群臣议事。

只是曹操与诸人商议的并不是复征青州一事,而是看着案几上那封荆襄送来的庞山民手书,大笑不已。

郭嘉,贾诩等曹营重臣,见曹操喜形于色,亦心中好奇,自与荆襄两家罢兵之后,丞相心情虽是不错,却少有如当下这般失态的举动,待曹操命诸人看过信后,郭嘉,贾诩二人面上,皆哭笑不得。

如此阴损的计策,明显不似庞山民的手笔,于荆襄之中,也唯有庞统可设此计谋,只是庞统如今却在天水,莫非荆襄谋臣,又添一强者?

此计欲使刘备民望毁于一旦,若如信上庞山民所言,曹操依计而行,这庞统便是不谴军马,兵进长安,长安士卒也怕是无心戍守了,这纵横天下十余年的刘备,及至此时,却忽然成了沽名钓誉,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不知其还有何面目,存于世间。

曹操见一众谋士,神情复杂,不禁笑道:“曹某之前怎未想到,对付刘备,还有如此办法。”

“此计一出,无论成与不成,刘备与庞山民必不死不休……”郭嘉闻曹操之言,不禁笑道:“若刘备早知,投诚荆襄会换来如此‘厚待’,怕是早就打定心思,与庞山民决一死战了!”

贾诩闻言,亦出言笑道:“闻此计策,贾某‘毒士’之名,亦当退位让贤,荆襄此计,实在是太过阴损,只是依丞相之见,会不会帮荆襄一把,顺水推舟?”

“他刘玄德也有今天,若其之前老老实实的苟活长安,曹某也就不与他计较,可刘备趁江东作乱青州之时,连破潼关,函谷关两道关隘,长安兵马还敢遥遥虎视洛阳,曹某亦当予其报答,若不落井下石,倒有些对不住玄德了!”曹操说罢,朗声笑道:“且曹某对那庞山民感官,尚算不错,罢兵之事,荆襄行事亦颇合曹某心意,既然如此,曹某当于天子面前,尽言此事。”

“只是丞相可否想过,若荆襄再得雍凉,其辖下土地,环绕中原,由南至北,日后可出数路大军,犯我中原!”郭嘉说罢,曹操微微一愣继而皱眉道:“可这两家罢兵时日尚短,若曹某不随这庞山民心意,其心怀怨愤,复添汝南之兵,曹某又当,如何应对?”

曹操说罢,郭嘉轻叹一声,心中暗道:丞相又岂会看不清楚当下局势?只是于臣属面前,不愿提及荆襄强盛罢了。

如今荆襄之强,与之前河北袁绍,不可同日而语,昔日袁绍强大,只因其兵多将广,然而军中谋主,并不同心,且河北物产,又怎可比现下荆襄这般富甲天下?

便是郭嘉也不得不承认,荆襄如今难寻漏洞。

“丞相可促成此事,只是贾某以为,与此同时,亦要让那荆襄,付些好处!”贾诩说罢,对曹操道:“长安一地,庞山民必不肯防守,然而潼关,函谷关为刘备新得,若我等向荆襄索要,庞山民得了好处,亦当予丞相,这点颜面!”

“不费一兵一卒,复得两道雄关,文和这般打算,甚合曹某心意!”曹操说罢,颇为赞许的看了贾诩一眼,却听郭嘉叹道:“依郭某看来,那庞山民最多只会将函谷关,交由丞相,诸位须知,便是不行此计,那庞统大军挥军长安,亦可强夺!届时刘备覆灭,两道关隘,必被山民重掌!”

贾诩闻言,思索片刻,亦点了点头,对曹操道:“奉孝所言极是,倒是贾某先前思虑欠妥。”

曹操见诸人皆赞同此番协助庞山民促成毁刘备名望之事,当下便叫上荀彧,一道往皇宫方向而去,入宫之后,曹操将庞山民所提一事,与刘协说过,刘协闻言,心中大惊。

对于刘备这个便宜皇叔,刘协本来还想倚重此人,重掌权柄,可如今刘备却遭天下间两大诸侯,共同攻讦,这皇叔许久以来,不声不响,竟做得如此大事?

刘协一脸惊色,对曹操道:“丞相,之前皇家族谱,却已证实,此人乃汉家宗亲。”

“如今曹某已经查实,那刘备入宫之前,曾贿赂宫人……”曹操一脸郑重,对刘协道:“汉家宗室,容不得错!刘备此沽名钓誉之徒,冒充宗室,莫非圣上还欲纵容此等乱臣贼子不成?”

NO。430 皇叔走了步臭棋啊!

刘协受曹操挟制已久,只观曹操神情,便知于此事之上,绝无转圜,刘协虽然明白,刘备贿赂宫人乃是曹操借口,可以当今丞相权势,“搞”出几个接受贿赂的宫人易如反掌,既然曹操已欲将刘备皇叔身份剥夺,自然会有周全准备,刘备此番,绝无幸免。

只思索片刻,刘协便放弃了心中挣扎,故作一脸愤慨之色,对曹操道:“既然丞相查实,那朕便当昭告天下,刘备可恨,居然胆敢冒充宗室,丞相定要为朕征讨此不臣之人!”

“圣上明鉴!”曹操躬身一礼,见刘协面上微微不虞之色,心中一动,对刘协道:“另迁都一事,臣亦命邺城张郃领数万民夫,加紧兴建宫室,如若一切顺利,半年时光,圣上便可行迁都一事!”

“有劳丞相了。”刘协闻曹操之言,心情稍稍好转,对曹操道:“邺城恢宏,可迁都此地,朕欣喜不已。”

又与刘协商议一阵迁都之事,曹操便离了皇宫,往相府而去,一路上曹操若有所思,暗道这庞山民借力用力的手段倒是不俗的很,庞山民欲毁刘备名望,曹操这大汉丞相也不得不给他个顺水人情,要说这刘备也是倒霉的很,怎么偏偏就被荆襄那个难缠的小子盯上了呢?

思索许久,曹操一脸唏嘘,笑叹一声道:“曹某倒是也想看看,这玄德立世根本一旦覆灭,玄德有何妙手,应对此事!”

先前刘备破潼关,函谷关一事,曹操心中耿耿于怀,所以将刘备贿赂宫人,“诈称”皇叔一事昭告天下,朝廷处理的倒是颇有效率,不过十余日,各家诸侯便悉数得知刘备并非皇族,这“皇叔”骗到了圣上头上,已令当今圣上,龙颜大怒。

刘备于洛阳刚刚得知这朝廷消息,便怒极攻心,晕倒朝堂,长安群臣,无不大惊。

徐庶只思索片刻,便知此乃曹操心计,欲使刘备民望尽毁,只是徐庶心中奇怪的是,那曹操对刘备心怀怨愤,时日已久,若欲污蔑刘备,早就可以如此行事,为何此番却如帮衬荆襄一般,于刘备为难之际,骤然间落井下石。

这时机取的,太过巧了,且如此行事,也不似曹操往日行径,倒是与刘备之前被庞山民逼离荆襄之时,何其相似。

想到此处,徐庶心中未免心惊,莫非此事之中,还有那荆襄的踪影?若果真如此,这长安一战,刘备军马未战先衰。

刘备已被当今圣上直指其虚伪狡诈,这般绝无转圜的盖棺定论,根本就不给刘备任何解释的机会,如今这长安一役,近在眼前,若军中将士得知刘备乃圣上亲封“伪皇叔”,又有何名望,领兵作战?

徐庶面上神情变幻,自然被关羽看在眼中,半晌之后,徐庶对关羽道:“云长,此事蹊跷的很!”

关羽闻言,一脸慎重的点了点头,对徐庶道:“元直军师,我家兄长身份真伪一事,军师心中应当有数,唯今之际,不知军师可有办法,令圣上恢复兄长名誉?”

“圣上旨意,岂会出尔反尔?”徐庶闻言苦笑一声,对关羽道:“云长,如今徐某担心长安大军,营中哗变,如今大战将启,我长安兵马本就势弱,已经经不起任何变故了,云长当往校场一行,速速安抚军中将士!”

关羽闻言,点了点头,侧目对张飞道:“翼德,兄长若醒,速来叫我!”

说罢,关羽龙行虎步,离大殿而去,张飞却久久不语,一脸怒色道:“这曹操也忒不是东西了,居然敢信口雌黄,蒙骗世人,还有这当今圣上,实在昏聩!我家兄长皇叔之位,本就是圣上亲封,十余年来东征西讨,兄长为汉室立得功勋无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