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刘表依然领州牧一职,其长子已入朝为官,跟随二蒯,学习政务,此子于书院求学,学问日益精进!若你家兄长得荆州,刘表一家,会有如此待遇?”庞山民说罢,白了张飞一眼道:“且庞某强,而刘备弱,莫非翼德以为,强者都说不得弱者不成?”

张飞闻言,闷闷不乐,一脸恼怒之色,关羽却听了庞山民连番说教,若有所悟,对庞山民道:“那山民以为,一年之后,若我二人得知兄长去处,该如何辅佐兄长,重新振作?”

“天下间三家诸侯鼎足之势,再容不下你大哥这根搅屎棍了……”庞山民闻言笑道:“你家兄长多有前科,无论是庞某抑或曹操,皆不敢任用,且江东孙权,嫉贤妒能,之前尚且可与周瑜多有纠葛,又如何容得下刘备于江东安身立命?所以在庞某看来,天下虽大,却无刘备容身之处,若老老实实归隐山林,倒是无人与他再作计较,若是还敢出来兴风作浪,届时便是庞某不追究于他,自有人去取他性命!”

关羽,张飞自然知道刘备当下处境艰难,可是却没想到在庞山民看来,刘备已再无一丝机会,成就其心中志向,二人神情黯然,默然不语。

庞山民见状,不忍对这二人再作打击,轻叹一声道:“刘备这股势力,算是彻底湮灭,可二位也当多想想,于这乱世之中,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了!”

NO。459 青州安宁,时日无多

离太守府后,鲁肃直奔江边而去,在鲁肃看来,庞山民先前授计,周瑜可误打误撞的图得偌大青州,如今再授一计,或许可解当下燃眉之急。只要有一丝机会,鲁肃也不愿挚友丧命青州,更何况庞山民所提一应计策,在鲁肃看来,极具可行。

又至北海,鲁肃只于周瑜言明庞山民计策之后,便因舟车劳顿,晕倒堂上,周瑜看着鲁肃连日以来,日渐憔悴,心中感动,命人将鲁肃送至后堂,好生调养。

待医官告知周瑜,鲁肃只是疲劳过度,并无大碍之时,周瑜才放下心来,心中细细盘算起了鲁肃先前说辞,能否于当下青州为难之际,行之有效。

周瑜对庞山民的突然示好,心中若有所思,庞山民建议周瑜,学昔日泰山贼寇,化整为零,不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使江东军马隐匿山林之中,使曹操可占城池,却无法稳定青州。

这般打法虽有些赖皮,可与周瑜之前所想,异曲同工,周瑜只盘算片刻,便认为此计可行,如今青州地貌已被江东军探的明明白白,且已占地利之便,虽曹操大军,兵强马壮,可一旦陷入了青州泥潭之中,亦叫他进退不得。

只是如此一来,又叫那荆襄占得好处,让周瑜心中,颇为不忿。周瑜又如何不知,孙,曹两家征战越久,荆襄便可趁两家大战,休养生息,如今荆襄自占下长安之后,已摆出席卷天下的姿态,以庞山民及其麾下安民之能,一两年间,便可稳定雍,凉二州,只是这青州局势发展到如今态势,周瑜别无选择,除非那曹操肯将青州放弃,否则庞山民这番计策,便是堂堂阳谋,无论孙,曹两家,皆没有其他选择。

打也要打,不打也要打,这已经不仅仅是两家的颜面问题,还关乎曹操可否稳定中原,以及江东日后,有无机会,挥军北进。

想到此处,周瑜心中也不禁闪过一丝黯然,若此番因庞山民授计,保全青州,也算他周瑜又欠下人情,再面对庞山民时,恐怕会愈加弱势,如今荆襄处处稳压江东一头,这让周瑜如何能够开心起来?

翌日天明,鲁肃才于榻上悠悠转醒,见周瑜卧于榻边,鼾声连连,鲁肃轻叹一声,叫醒周瑜。

“公瑾守我一夜?”鲁肃待周瑜洗漱之后,对周瑜笑道:“倒是辛苦公瑾了,本想早些回来,为公瑾解忧,如今看来,鲁某却还累得公瑾受罪。”

周瑜闻言,摇头笑道:“子敬如此疲累,皆因周某,守上一夜又算得什么?既然子敬醒来,便早归江东,调理身体吧,如今曹军蠢蠢欲动,这青州安宁的日子,即将到头了。”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

之前周瑜已将江东要事尽皆托付,若再滞留于此,也打扰周瑜运筹帷幄,从榻上翻身坐起,鲁肃对周瑜道:“公瑾,如今得山民计策,我江东于青州,还有几分胜算?”

“依然败多胜少……”周瑜闻言,苦笑一声道:“非因山民计策不妙,而是孙,曹两家,差距太大,不过无论胜败,周某已交待子敬,如何行事,子敬归江东后,亦可将周某托付,尽数告知仲谋。”

闻周瑜所言,鲁肃却并不安心,对周瑜道:“且不说青州胜败,鲁某只欲问问公瑾,若依山民计策,公瑾可否活命?公瑾当知,鲁某才华比之公瑾,相距甚远,数日以来,鲁某也想过代公瑾得大都督位后,江东若要重新振作,相当艰难!”

“子敬所言,周某自然知晓。”

周瑜闻言叹道:“可周某又不是那庞山民,懂得慧眼识英,周某本以为将胸中所学,尽数教授伯言,使其日后统领江东军马,可这陆逊,却被庞山民提前劫了!”

“那此番归去,鲁某当再求山民,推荐贤才?”鲁肃说罢,周瑜连连摆手,对鲁肃道:“此事切不可求援山民,子敬诚实君子,不知山民阴谋诡计,荆襄江东虽为姻亲,可说到底却是两家诸侯!便是江东贤才,山民也欲收入瓮中,陆逊,董衡前车之鉴,子敬如今已忘?”

“既然如此,公瑾更当保全性命!”鲁肃闻周瑜之言,一本正经道:“青州局面如此,鲁某也知难以再劝,只是公瑾当知,便是败了,公瑾也要逃出生天,公瑾乃我江东柱国之臣,不可轻言赴死,如今公瑾皆寄望仲谋可痛定思痛,重新振作,可鲁某不知公瑾可否想过,便是仲谋如公瑾所言,醒悟之后,卧薪尝胆,到时却手上无人可用,又当如何?”

“子敬,如今青州诸事烦忧,周某已无暇谋划数年之后的事情了……”周瑜闻言,勉强笑道:“周某可答应子敬,若事有可为,周某必当保全性命,谋划江东后事,若事无可为,你我如今再如何算计,也难改变周某命中定数!”

“也只好如此了……”

鲁肃一脸黯然,心知周瑜所言不假,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可与周瑜相见,想到此处,鲁肃泪眼迷蒙,对周瑜道:“公瑾,保重!”

说罢,鲁肃便收拾行装,欲归返江东,将青州之事,尽数报知孙权,周瑜送鲁肃直至海边渡口,目送鲁肃登船之后,缓缓往北海府衙而去。

回到府中,太史慈,凌统二人,早已于堂上等待,虽是严冬时分,可二将从未懈怠,北海城冰天雪地,江东军马亦日日练兵,与二将相见之后,周瑜对二将道:“若周某所料不差,一月之内,朝廷军马便当再至青州,如今周某已有谋划,如何迎敌,还望二位将军,于此为难之际,配合周某,不叫那曹操,立足青州!”

“还请都督下令!”太史慈闻言,抱拳一礼道:“之前便胜那曹军一回,如今营中将士,士气高昂,就等那曹军再来,我江东军马,再与他决一雌雄,好叫曹操知道,南人除水战外,亦擅步战!”

NO。460 齐聚相府,曹操点兵

临近年关,许都城比之往年却少了几许喜气,反而城内,城外军马攒动,便是寻常百姓也能够察觉,朝廷军马的屡屡异动。

曹操欲征伐青州一事,并不机密,或许曹操如此为之,也是想要在大战之前,给那周瑜,再施加一些压力,在曹操看来,如今已得荆襄财帛,粮秣,青州便可手到擒来,周瑜负隅顽抗,焉能讨到好处?

或许那江东可趁之前中原军马,四面受敌之时,小胜一回,可是这两家实力差距,已是云泥之别,若是与荆襄交锋,曹操或许还会有些许头疼,可对于江东孱弱,曹操向来不屑一顾。

若江东如数年之前那般,依仗长江天险,使战舰拦江防御,曹操也未曾想过贸然攻打于他,可这水军到了地上,在曹操看来,与民夫无二,青州江东军马,吹破天也不过五万,这五万“民夫”就算依仗城池坚固,又能守御青州几时?

虽郭嘉,贾诩屡次劝说曹操莫要轻敌,可曹操依然觉得,这二位谋士有些小题大做,那周瑜是人才不假,可若其手上未有像样的筹码,又如何抵挡朝廷大军?

自郭嘉从荆襄借得钱粮之后,曹操便命宗族将校,勤于练兵,且将余下财帛,多向虎豹骑倾斜,之前汝南一战,虽将庞山民麾下陷阵打散,可虎豹骑亡了主将,士卒伤亡过半,对于这支劲旅遭逢如此结局,曹操也颇为心疼。

所以待夏侯惇伤愈之后,曹操便命此人为虎豹骑主帅,欲重振虎豹骑声威,而攻略青州,曹操更是毅然决定让虎豹骑先入青州,好叫那周瑜看看,什么叫做百战劲旅,若周瑜肯知难而退,便是最好!

曹操也不希望让荆襄那庞山民继续如现在这般,日渐坐大。

诸事繁忙,新年过的也没滋没味,曹操与相府诸将,多往来于朝堂与军营之中,且于相府之时,那曹操也于一众将校说过:当今天下,仅余三家势力,哪家懈怠,哪家败亡。

一众臣属皆知,曹操所指的并非是眼下青州之事,而是那荆襄竖子的发展已让丞相感到深深忌惮。

新年刚过,曹操麾下将校便齐至相府议事,诸人心中皆知,曹操如今怕是已对那周瑜的忍耐到了尽头,这数月时间,曹操也希望过那周瑜能明白一些,既然难挡丞相怒火,便当老老实实的顺水路而归,可周瑜如今纹丝不动,且已有细作回报,青州的江东军马于近些时日,动作频繁,且徐州程昱,已将境内大半兵马,聚集两州交界,以防那周瑜骤然发难!

于相府堂上,曹操一脸阴霾,环视堂下诸将,缓缓开口道:“如今奉孝从荆襄筹措的钱粮,尽皆到位,曹某欲整军十五万,攻伐青州!”

“十五万?”荀彧闻言,双目圆睁,对曹操道:“丞相之前不是说过,十万军马入得青州,便可望尘披靡么?”

“曹某给了那周郎机会,可惜周郎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