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庞山民微微一笑,不再看那刘辟,向刘备深深一礼,对刘备道:“多谢皇叔,念及在下为难,如今此间事了,在下也该走了。”

庞山民说罢,目视关羽,道:“将军还请下马。”

“以云长之姿,于沙场之上岂能无马?”刘备皱眉,没想到庞山民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他,连忙抢在关羽之前,神情恳切,对庞山民道:“备此来汝南,也带着不少资财,可代云长赎回马匹!”

“子仲先生何在?”庞山民对刘备笑了笑,高声叫过,关羽身后一面容清秀的文官稳步上前,对庞山民和煦一笑,道:“山民公子也知在下薄名?”

庞山民点了点头,看了糜竺一眼,笑道:“先生与我同为商贾,还请先生评评理,皇叔此举,是不是叫在下过于为难了些。”

“呃……”糜竺愣了一愣,还未及答话,关羽却翻身下马,将缰绳递予庞山民,苦涩一笑道:“如今你我两讫,谁也不欠谁了!”

“恩,还是关将军洒脱。”庞山民把缰绳递予身后随从,对刘备拱手笑道:“此去一别,怕是难以相见了,对于与皇叔此番相识,在下会铭记于心,如今皇叔已和刘、龚二位将军共占汝南,还需小心那曹操前来攻伐,皇叔事务繁多,在下不便打扰。”

说罢,庞山民又目视关羽,神情复杂道:“与将军相交数日,在下对将军人品,甚为倾慕,只是世事无常,天不遂愿,若将军日后有暇,可去荆南,在下定扫榻相迎!”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庞山民翻身上了赤兔,与身边随从出了人群,商队迅速收拾起了营地,不多时间,营帐尽数拆到了马车之上,庞山民对诸人拱了拱手,遥遥而去。

“玄德公,此人无礼之极!”刘辟显然被庞山民此番目中无人的行为刺激到了,神情激愤道:“我且去汝南城中亲提一旅,将他擒下,献与皇叔!”

“且慢!”刘备连忙伸手攀住刘辟臂膀,对刘辟道:“将军何必如此,那大庞公子先前与云长有约,我等此番冒昧前来,他心中有气,却也怪不得他。”

刘备说罢,侧目看了一眼关羽,见关羽神情稍霁,微微叹了口气。

诸人默然无语,许久之后,转身欲走,却见庞山民离去方向,烟尘滚滚,一骑快马飞驰而来,来人见了关羽,翻身下马,将手上书信交予关羽,对关羽道:“我家公子念将军兄弟情深,以此信相赠,还望将军兄弟三人,能够早些相聚!”

NO。58 黄祖相邀(求推荐,求收藏)

“这世上真的有人生而知之不成?”关羽拿着手上信笺,面上惊疑不定,口中喃喃,回身对刘备道:“兄长,此信乃山民公子所书,我当应去这古城看看,或许三弟……就在那里!”

刘备点了点头,心中却翻起了滔天巨浪,与关羽相见之时,关羽便把之前庞山民如何料想刘备会由河北来汝南的事情说了个通透,刘备深感庞山民才华出众,所以才带齐城中文武与关羽同至,欲求贤才,只是见庞山民态度轻慢,刘备心中颇有微词,本欲在刘辟出言威胁庞山民的时候,给庞山民一个下马威,让庞山民看清楚形势——如今汝南,是在他刘备的治下,然后再好言相劝,恩威并济,使庞山民真心投效。

可是没想到庞山民不仅不为所动,还反将他一军,刘备并不知道这段时日,庞山民和关羽之间建立了何等的交情,只知道若刚才没劝住那刘辟,恐怕刘辟如今,早已与二弟交恶了吧。

“我之过失,不识大贤……”刘备叹了口气,神情疲惫,无力的挥了挥手,身后众人各有所思,踏上归途。

汝南郡城距荆州只有百里之遥,只过半日,庞家商队便踏上了江夏地界,一入荆州,庞山民心中颇有一种鱼归大海的感觉。

之前对于刘备的那点小计俩,庞山民看的清清楚楚,只是看在关羽面上,庞山民不愿点破,况且如今与关羽之间再无瓜葛,庞山民也不愿再去想这些令他惆怅之事了。

终归是得不到关羽,尽管如此,庞山民对关羽却并无太多怨念,此人忠义两全,至少就德行方面而言,也算是为将者的楷模了。

至于最后留书一封,告知那二人张飞所在,除了为显摆一下之外,也可以让刘备求才不得的怨念更大,庞山民原本就不是什么大度的人,既然刘备耍心眼,那也怪不得他庞山民小气一回。

如今商队中资财粮草用了大半,轻车而归,速度自然快了许多,在关隘住了一夜,翌日晚霞当空,商队便进了江夏大城,原本庞山民不欲与那黄祖见面,此去许昌,想必刘表麾下将领,对庞山民此举颇有微词,可是庞山民刚入客栈,便遇见一队江夏军士拦路,说是太守大人已于府中,等候多时了。

“小叔叔?那黄祖相邀,莫非是要与你不利?”玲儿对于黄祖此举,甚为不解,庞山民微微沉吟,便笑了起来,对玲儿道了声“无妨”,命玲儿与商队下人先行休息,跟在那队江夏军士之后,向太守府走去。

到太守府时,天色已黯淡了下来,黄祖府上中门大开,灯火通明。

黄祖于府门之处见了庞山民,面上笑意盎然,大踏步的走了过来,对庞山民拱手笑道:“大庞公子,此去许都,倒是做的好买卖!”

“大人说笑,只是卖了些竹纸而已。”庞山民面上波澜不惊,见黄祖并无恶意,心中揣度起了黄祖邀他的目的。

与黄祖步入府中,见已备好筵席,庞山民一脸疑惑,对黄祖道:“太守此番相邀,不知所为何事?”

“坐下饮酒,边喝边聊。”黄祖携庞山民之手,拽着庞山民坐了下来,下人端来酒水,黄祖一边喝,一边絮絮叨叨起了他江夏黄家和襄阳庞家之间的交情,庞山民听的连连点头,心中却是腹诽不已,他之前怎么不知道,黄祖与庞家有旧?

“山民贤侄啊!”

酒过半酣,黄祖醉眼朦胧,对庞山民道:“此去许都,山民何以忘记了叔叔,你都为了那书院同窗,讨来了朝廷大印,为何就不帮为叔,讨要一枚?”

“呃……”庞山民见黄祖此般作态,半晌无语,黄祖与刘表交厚,若是黄祖也领了朝廷印绶,刘表还会令这货抵御江夏门户?不把黄祖开革了才怪,也不知道这厮是真傻还是装傻。

“太守大人误会了……”庞山民苦涩一笑,对黄祖道:“在下于许都之事,太守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下代大公子和书院同窗领了朝廷印绶不假,只是难道太守大人不知,那荀尚书如此行事,乃是一计。”

黄祖眉头微皱,庞山民却侃侃而谈:“此番曹操于袁绍相据官渡,荆襄却是那曹操心腹大患,荀尚书之所以将印绶由在下之手交予大公子,本就是为了让景升公与大公子父子反目,荆州文武不和……只是此印绶乃天子所授,大公子不得不接啊!”

“那荀尚书竟有如此深意?”黄祖闻言,心头一惊,对庞山民道:“怪不得自打天子使臣传回消息之后,蔡蒯两家的人都撺掇着景升公召回刘琦,询问情况,我本以为,手掌朝廷大印,可威风一阵呢!”

“景升公欲召回公子?”庞山民闻言一滞,急忙对黄祖道:“那大公子如今已在襄阳?”

“据说大公子沉疴已久,行不得路……”黄祖嗤笑道:“怕是被景升公吓到了吧,大公子向来畏父如虎,景升公见召不来儿子,令大公子回襄阳述职一事,也就吊在了那里。”

“原来如此。”

庞山民点了点头,心中安定了不少,想必蔡蒯两家的阴谋,已被孔明士元诸人化解,至少从目前来看,长沙一地,还算安稳。

“那太守大人可知,零陵,武陵,桂阳三地太守,可曾回襄阳述职?”庞山民思索片刻,对黄祖道。

“三人早已回到襄阳。”黄祖笑道:“就算是我的话,也不愿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多呆,三郡毗邻蛮人,那蛮人悍勇,岂是好相与的?你那三位同窗也真是够倒霉的,居然被派去了戍边。”

“是啊……待在下回到荆南,当好好安抚一下他们了。”庞山民心中暗乐,面上却是一阵唏嘘,对黄祖道:“如今天色已晚,在下明日还要赶路,还请大人允我离去。”

“恩,公子可自去。”黄祖心事已了,知道了那朝廷大印就算落到了自己身上也是有害无利,便不欲与庞山民多言,对庞山民道:“本太守公务繁忙,明日亦有要事,就不送公子了。”

PS:感谢寻找爱你的路同学的打赏。

NO。59 荆南近况(求推荐,求收藏)

离了太守府,庞山民心中一阵舒爽。

黄祖之前饮宴之时透露出的消息,至少表明荆南的发展在诸葛亮等人的操持下,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朝廷印绶的事情交恶了刘表以及荆州的不少官僚,但是双方远没有达到撕破脸的地步,就算刘表要征伐刘琦,如今来看,并没有师出有名的借口,况且如今江东势大,刘表不敢轻易于治下妄兴刀兵,给江东孙氏留有可乘之机。

庞山民甚至在想,刘表如今应该已经开始后悔将刘琦放逐长沙的事情了,他的长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出人意表,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便把持了荆南四郡的权柄,就算是刘表当年,恐怕也没有如此的本领吧。

只是景升公怕是不会知道,刘琦如今有了卧龙凤雏的“辅佐”,谋划区区荆南,不在话下。

庞山民挟公子以令荆襄,刘琦占长沙以坑老爹……

想到这里,庞山民咧嘴一笑,心道:这样的局面,目前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翌日一早,商队便由渡口乘船,南下长沙,于大江之上,庞山民归心似箭,时不时的去询问船主,距至长沙渡口还需多久,玲儿见庞山民急的如坐针毡,不禁笑道:“小叔叔,想我二娘了?”

“那是当然,不过也甚是思念孔明他们。”庞山民坦然笑道:“此番回到荆南,一时半会儿不需要如此番这般出来活动筋骨了,倒会有不少时间,陪伴于她。”

看着庞山民眼中浓浓的思念之色,玲儿却苦着小脸,对庞山民道:“这次我可是偷跑出来的,回家之后,小叔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