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看来,曹操日后就算重整旗鼓,面对荆襄仍将负多胜少,况且此番曹军战败北归,庞山民还算计了曹操一回,欲使曹操由强健军伍的方向改变为广造器械……

见庞山民若有所思,蒯越笑道:“主公大胜归来,何必再思讨战事?蒯某已于太守府备好宴席,主公当于此大喜之日,犒赏诸将才是!”

庞山民闻言回过神来,连连点头,遂与二蒯一道,与一众将校,往太守府一行。

入太守府中,庞山民于夹道相迎的群臣之中,居然看到了不少刘氏族人,刘表,刘璋,刘备等人,悉数在列,庞山民见刘备眉宇之间,再无往日阴霾,心中亦颇感安慰。

刘备见庞山民目光投来,上前两步,拱手笑道:“唐侯此番大败曹操,也算是了却备一桩夙愿……”

庞山民闻言笑道:“皇叔是怪庞某此番出征,未邀皇叔兖州一行?”

“备已无打算,故地重游……”刘备说罢,遥遥瞥见张飞亦入府衙,当下遥遥对张飞喊道:“三弟!”

“大哥?!”张飞闻刘备之言,一脸欣喜的走上前来,给了刘备一个熊抱之后,对刘备笑道:“大哥,你比之前可发福了不少!”

“不争天下,心宽体胖……”刘备说罢,自嘲一笑道:“昔日你我兄弟三人复兴汉室之志,说到底还是多备之私欲作祟,备如今已然醒悟,天下百姓需要的并非汉室,而是盛世,三弟与云长如今皆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张飞闻言,点了点头,回想当年与刘备四处征战的日子,唏嘘不已。

庞山民见张飞略有伤感,不禁笑道:“如今皇叔大彻大悟,翼德理当欣喜才是!”

张飞闻庞山民之言,回过神来,轻叹一声,继而笑道:“正是如此,只可惜二哥还在寿chūn,我兄弟三人未能重逢。”

“算算时日,云长,孔明也该回来了!”庞山民说罢,便听殿外信使来报,言寿chūn军马,亦归返襄阳,庞山民闻言,心中大喜,对刘备,张飞二人道:“云长可不经大伙儿念叨啊!”

说罢,庞山民便召殿上诸将,一道再往江边渡口,迎诸葛亮,关羽等人,待至渡口之时,庞山民已遥遥望见一威武雄壮的绿袍武将走下船来,庞山民见状忙高声叫道:“对面可是云长?”

“主公?!大哥,三弟!”关羽闻庞山民声息,循声望来,疾行数步,至三人身前。

庞山民见关羽风尘仆仆,不禁笑道:“辛苦云长,孔明了,二位出兵徐州,此战颇为不易!”

“有孔明先生筹谋,关某倒不觉辛苦。”关羽说罢,一脸感慨道:“只是可惜了小沛城中那数万石的屯粮……”

关羽说罢,诸人皆大笑不已,一把火烧了曹操屯粮,已经对曹操打击巨大,可关羽仍不知足,反而想将粮草亦带回荆襄……

闻关羽之言,张飞亦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却听刘备笑道:“之前备却不知,二位贤弟如此贪心。”

“云长与翼德只是玩笑罢了。”庞山民话音刚落,便听对面又一清朗声音响起,寻声看去,却是孔明。

庞山民见了诸葛亮,忙上前数步,至诸葛亮面前,拱手笑道:“孔明,适才我等正说起你那一把大火,烧的令庞某心中怨气,消散不少!此番我荆襄应对曹操亲征,使其铩羽而归,孔明这把大火,当记首功!”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愣,继而笑道:“亮怎比的上公瑾,士元之功?虎牢,衬里之战皆颇为凶险……况且以亮看来,便是兄长,此战功绩比之亮亦只多不少!”(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91欲求利刃,匠造世家

此战曹操乃是庞山民掌荆襄后所获的最大一场胜利,自然值得庆贺一番,庞山民大宴三日,群臣皆酣,就连张飞这等擅饮之人,连日来走起路也飘飘乎乎的。

陈留一战,使得荆襄上下再无人畏惧曹操兵锋,庞山民之前也未曾想到,此战得胜,居然在其治下,会产生这般效果。

时至寒冬,三家诸侯皆已罢兵,庞山民也希望疲累了近年的荆襄军马可好好的休整一番,这一年来,麾下将士颇为不易,庞山民除大肆犒赏军中士卒外,一应军中将校,亦皆封赏。

荆襄富庶,本就不缺银钱,庞山民也有些觉得只赐钱财,似乎无法表达他这荆襄之主的诚意,想到曹操,孙权皆有铸造宝剑,赐予军中作战勇猛的良将之时,庞山民也觉得这般做法可以借鉴一下。

近年来书院致力于发展奇术,墨家学派于荆襄重塑辉煌,就连冶炼铸造的技术,书院也整理出不少因连年战乱遗失于民间的良方,就拿其麾下将领而言,无论是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长刀,抑或张飞的丈八蛇矛,黄忠的宝雕巨弓等皆为利器,由此可见,一柄趁手且锋利的武器,对于军中将领的作战能力,无疑能够起到巨大的提升。

所以大宴群臣之后,庞山民便入书院,将心中所想尽数同父亲与承彦先生说了,二位院长对于庞山民的这般想法,亦颇为支持。

只是锻造利刃,并不容易,更何况庞山民所求的也不是寻常兵刃。

当今天下最为锋锐的利剑,当属昔日刘邦斩白蛇起义所遗留下的赤霄宝剑,然而随着连年战乱,此剑难寻,退而求其次者,便属曹操广造利剑时,工匠偶得的倚天,青釭两把神兵。

庞山民希望这等宝剑,军中上将皆可持有,然而这般想法,在二位院长眼中却颇为天真了些。

与士卒所持武器不同,凡宝剑皆是百炼之兵,其更有甚者,选择锻造的材料还是天外陨铁,便是大汉繁盛之时,这般名闻天下的利刃天下间也寥寥无几,庞山民竟希望军中上将皆拥有神兵,黄承彦闻言不禁哭笑不得,对庞山民道:“你当神兵利刃人人可得?便是昔日曹操雄霸中原之时,手中也仅倚天,青釭二剑,如今你可曾听闻,曹操可有新得神兵?”

庞山民闻言,思索片刻笑道:“老师勿急,庞某的意思是书院近年来,得不少民间冶炼良方,且庞某听闻,西川蛮人之中,亦有擅冶之部族,我书院若请各地良工,汇集一堂,交流冶炼之法,从中汇总,再铸新剑,届时许多铸造技巧得以改良,届时还怕造不出好剑么?”

黄承彦闻言先是一愣,继而笑道:“各家巧匠皆将其秘法看的极为慎重,又怎会轻易拿出?老夫亦寻求多年,所得甚少。况且你又不是不知,老夫这些年来整理chūn秋,战国时的冶炼,铸造良方,耗费巨大……”

“能用银钱解决的问题,对我荆襄而言皆不是问题!庞某这一年来连番征战,府库财帛仍余下不少!”庞山民闻言笑道:“钱花出去,巧匠却被我荆襄所用,如此买卖,在庞某看来已是相当划算,且庞某以为,即便真有良将可铸倚天,青釭这般宝剑,庞某便是予其官爵,封妻荫子亦在所不惜!”

“山民欲使匠人成就世家?”黄承彦闻言,愕然半晌,一脸不信,却见庞山民坦然笑道:“依老师看来,如今我荆襄世家,比之强汉之时,可称世家么?”

荆襄世家在庞山民发展商业的蛊惑下,所获巨利,然而对于土地却不似从前那般眷恋,且世家如今无私兵之权,除去各家恪守传承家训外,不要说是与昔日强汉时相比,就连与刘表治荆襄时,也大为不同。

黄承彦若有所思,庞山民见状笑道:“如今世家传承礼义,若工匠亦入世家,则传承巧技,在庞某看来,两者之间,并无区别。”

“山民是欲借此打造兵刃,再削世家地位?”黄承彦恍然大悟,话一出口却连连摇头,对庞山民道:“山民,凡是不可cāo之过急,且世家于老夫眼中,对于荆襄贡献不小,山民若如此行事,不免令各世家心凉!”

庞山民闻言笑道:“非是削减世家地位,而是提升巧匠地位,老师当知,我书院近年来,真正为荆襄所作贡献,并非整理得来的诗书礼义,兵法韬略,而是那些精良的技术。”

黄承彦闻言语塞,庞德公却笑道:“莫非山民就不怕士子不屑与匠人为伍?使匠人成就世家,荆襄诸多世家中人,如何愿意?”

“哪家世家不愿,便不使纺车,不作印刷印染,不用纸张即可……”庞山民闻言,不假思索道:“在庞某眼中,士子并不比匠人高贵,且世家繁盛的根本是什么,想必各家家主皆心知肚明,用匠人的本事,却不予匠人地位,这等过河拆桥之事,庞某自然是看不惯的。”

庞德公闻庞山民此言,便知其心意已决。

只是对于庞山民的这般想法,庞德公并不抵触,于书院中的这些年来,庞德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技术的进步对于时代的影响远远不下于诗书礼义,若庞山民如刘表那般爱民养士,只尊文吏,荆襄又如何会有当下这般繁盛景象?

这些年来,庞山民已成功提升了荆襄商贾的地位,如今不少商贾家财万贯,且财帛颇丰的商贾们同样致力于培养族中年轻子弟饱读诗书,长此以往,这些商贾之家也极有可能转化为世家,而庞山民如今再对提高匠造家族的地位,庞德公料想其虽会遭遇阻力,然而也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想到此处,庞德公笑道:“匠人也好,商贾也好,总之荆襄如今这全新气象,老夫也难以尽数看清,山民,只要你认为如此行事对百姓有益,就放手去做吧。”

第一章 no。592 张昭出使,心愿难成

政治变革远比攻城略地要困难许多,数年来荆襄的变化喜人,然而在庞山民这个现代人眼中,如此变化仍旧缓慢的很,辞别了父亲与承彦先生,庞山民独自回府,思量起如何着手,使工匠之家转变为匠造世家的诸多事宜。

提高商人的地位不难,毕竟世家对于商人并不排斥,且世家中人多有行商,然而提升匠人的地位,天下世家无疑是不屑与匠人为伍的。

若匠人之家亦可成为世家,当下各大世家高人一等的优越性,又如何寻求?

虽前路艰难,可庞山民却不打算将这等弊端,置之不理,于府上闭门谢客,思索数日,庞山民觉得这等计划,也当找寻二蒯谈谈,问问这二位荆襄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