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出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乱世出枭雄-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只要行军计划妥当,一个晚上把三个据点均检查并烧毁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那样变数太大,这也是周弘实施此计的一个难点,九月很快就到了,袁绍到底要把粮食屯在哪?周弘只希望探马能查到,只是因为周弘有命令不让探子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少有探马能带来可用的信息。

周弘在寻找袁军粮草的动向,而曹操也在寻找袁军粮草的动向。曹操知道,如今自己处于劣势,粮草吃紧,除非有奇计否则他必败。真正能够逆转局势的奇计无非是水淹,火攻和断粮。现在袁军度过黄河很远了,水淹不行,火攻?袁军也不傻,大营旁边的树林基本都被砍断了,没有贸然被火攻击破的可能性。也只能靠烧粮草了,可粮草在哪?粮草永远是行军的机密,除非袁绍那边有个高官背袁投曹,不然实在不可能知道敌军的军事机密。

“对了,许攸!”曹操一拍大腿,对身边守卫叫道:“把程昱给我找来。”

不过一会儿,程昱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走进营中,曹操道:“许攸贪财,我想让你想办法离间他和袁绍,让他投奔我军,从而问出袁绍的屯粮所在。”

程昱眼珠一转,便道:“许攸贪污严重,只要伪造账薄交于袁绍手中,必能离间他们,但袁绍这个人是否追究许攸的责任倒是另说。主公需要找一位与我军关系并不密切,又心向主公的人前去投奔袁绍,在许攸与袁绍发生矛盾的时候通过伪证加一把火。这样许攸必弃袁绍而投主公。”

“那你说,什么人比较合适呢?”

程昱目露寒光,沉声道:“司马朗!”

司马朗的父亲曾对曹操有提拔之恩,平定徐州后,曹操也想要给司马朗表为司空掾属,只是还没来得及,袁绍便南下了。司马家本属河内,是袁绍的地盘,但当曹操派人去请司马朗时,此人却愿意举家迁入许都,只是因为战乱给耽误了。此人欲投明主,所以身处袁绍之地反而欲投曹操,是可信之人。

曹操正好趁他还没有来到许都,先让他投奔袁绍,以司马朗之才,必能在恰当的时候离间许攸与袁绍。

当天,曹操便派信给司马朗,希望他投奔袁绍,找机会离间许攸。

河内郡温县,司马朗本来打算找机会前去曹营,并带些家奴支持曹操,一看这封信,面露喜色对弟弟司马懿道:“若此计功成,我功成名就,必被曹公重用。”

司马懿一身儒袍,鼻若鹰勾,眼睛小而有神,听到哥哥欲为曹公投袁,他瞬间面沉如水,又做出一副微笑的样子道:“既如此,我便与兄长一同投奔袁绍,也好得到些做官的经验。”

司马朗闻之大喜道:“仲达愿同去,自是最好!我们一起为了司马家的振兴而努力。”说罢,他又离开房间,指挥下人搬杂物了。只留下司马懿一个,站在厅内。司马懿自恃大才,想得到一位明主的重用,可他出生恨晚,如今天下只有两人能入他眼,一是董枫,可董枫手下已经有周弘,贾诩这些谋士。另一个是曹操,曹操手下的郭嘉用驱虎吞狼之计,把董枫都算了进去。除此之外还有荀彧,毛玠,程昱,陈登,司马懿自认为才华不逊于他们,但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想要的位置占了,这让司马懿烦恼不已。

但司马懿不死心,他一直在关心各路诸侯的动向。这场战局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借此机会为某一家立下大功,从而得到和周弘,或和郭嘉一样的地位。

当他看到周弘也被郭嘉算计的时候,非但没有责怪周弘,反而在分析双方掌握的情报后,叹道:“若是我在,大概也会中计。”但数月之后,当董枫调兵长安时,司马懿却突然想到,难道他的目的是让袁军南下,再趁机左右战局。以司马懿对周弘的了解,这家伙不可能跟着董枫去西川,而应该在某个地方想要左右战局,最好是两败俱伤,可怎样才能做到呢?

司马懿绝不相信周弘能做到万无一失,南阳郡在曹军后方。周弘想知道曹操的情报容易,但袁绍的大本营在河北,所以周弘一定不知道河北袁绍的情报,只能靠猜。比如如果他也想烧掉袁绍的粮草,就必须像曹操那样,得知袁绍粮草屯放的位置。如果自己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情报给周弘,必会得到他的赏识,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待遇。

反观自己如果跟着哥哥司马朗投了曹操,就算曹军大败袁绍,功劳也是算在司马朗上的,自己顶多被司马朗推荐做个小官。再加上兖,豫两州世家势力比较大,天子也在那,自己要想提升地位需要极大的耐心,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年轻的时候做出一番事业,非要等到年过半百才得到功名?

这么一算,要投奔谁已经很清楚了,司马懿此次虽然是跟着司马朗投奔袁绍,但他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曹操,而是帮助董枫。至于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司马懿不觉得曹操会因为自己投了董枫而对哥哥不利。反正家产肯定先要放到袁绍那里,最后他和司马朗一人分一半就可以了。

抱着不同的目的,司马朗和司马懿共同投奔了袁绍。袁绍的势力本就是主要由世家的支持而形成的,司马家又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家,自然袁绍是要重用的。再加上袁绍志得意满,认为曹操耗不过他,没人投奔才是奇怪的。他得知司马朗精通兵法后,将司马朗作为中护军,为袁绍在前线带兵。这正是司马朗想看到的,他要呆在前线,因为只有在前线才能见到袁绍跟许攸,从而在恰当的时机将许攸的贪污行径暴露给袁绍。可令他不解的是司马懿虽然精通兵法,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反而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很大的才能。于是袁绍将他调到了军队后方,为他最爱的三子冀州牧袁尚做治中。

如此,兄弟二人就分开了,司马懿用余光瞟了眼司马朗疑惑的眼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司马懿暗暗笑着,司马朗只会按照曹操的说法办事,他可不一样。若非袁绍的心腹在军营中问及粮草所屯之处,恐怕会引起袁绍的怀疑,所以司马懿就是要表现出政治才能。要知道无论是青州还是冀州,待秋收之后都要向前线运量,到时候司马懿只要暗地里将些家奴伪造成督粮官,便知道袁绍的屯粮之处,何必让要许攸倒戈?

走在路上,司马懿窃笑道:“曹操啊曹操,若你表奏我兄长为官的时候也表奏我为官,懿一介草民,倒真不一定敢做抗旨的事情。可既然你只点了兄长,鸟择良木而栖,我觉得董枫更适合投效,官渡一战,你和袁绍都别想那倒好处。”

司马懿进入冀州的治所邺城,街上人来人往,商铺也颇多。只是人虽多,却都面露疲色,司马懿摇了摇头,袁绍的统治严重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袁绍的手下都是世家,他们多不会因为百姓的穷苦而自责。不过司马懿也属于世家,百姓如何,对他也不重要,他只想得到权力和富贵,得到所有人的仰慕罢了。

首先要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得到袁尚的信任,这样在秋收之后,自己便能在督粮官中插入司马家的亲信。来到邺城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去太守府,他看到的,是一位相貌俊美,一身华服的公子哥,正是冀州牧袁尚。司马懿却不在乎这个人的相貌,他只看到了此人一副执绔子弟的神色,便知他没多大能耐。

司马懿城府极深,虽然心里看不起袁尚,脸上却十分恭敬道:“在下司马仲达,是主公指派给三公子的治中。”

可袁尚却看着桌上的竹筒,眼皮都不抬一下,他一副困扰的表情道:“父亲让我调运一批军械到前线,这个数字怎么这么难算,若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办?”

司马懿剑眉一挑,仍面无表情道:“三公子不妨找别驾逢纪,听说他一直支持三公子。”

袁尚却一拍桌子,一副烦恼的样子对司马懿道:“逢纪现在在前线,他说父亲想立我为后主,我必须更加有能力才能继承父亲的基业。”袁尚又叹了口气道:“这个文件是加急的,若不及时处理会使父亲对我的印象变差,可我与两位兄长还要去找甄姑娘。听说甄逸打算把他嫁给我们三人中的一个,如果我不去,恐怕便宜了我二哥。”

“文件交给我吧。”能取得袁尚信任,司马懿自然要表露一下自己的能力,他走上前去,接过袁尚的信件,简单地演算后,便列举出几种调动方案,一共只用了一刻钟多一点的时间。

“你是怎么做到的?”袁尚惊愕道。

“被主公指派辅佐三公子,没点能力怎么行呢。”司马懿淡淡笑道。

袁尚闻之大喜,道:“好,从今以后你便做我的师爷,跟在我身边吧。”

“在下荣幸之至。”司马懿恭敬回道,呆在袁尚身边,他就容易得到信任。

“一会儿见甄姑娘,你便陪我去吧。甄姑娘一定喜欢有才华的男子,还请司马先生从暗处提点。”

“愿意效劳。”司马懿暗暗笑道,提点一下倒是小事,甄宓之美他也有所耳闻,若能帮助袁尚娶得佳人,他这大功基本就告成了。

不过,就连司马懿都没想到,甄宓这个人绝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简单。

第四十九章 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二)

第四十九章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二)

袁尚将处理好的调动计划交给下人操办,自己则与司马懿共坐一辆马车,前往甄家。马车在甄家大院的门口停了下来,只见这大院虽比皇宫略逊一筹,却也绝对是少有的巨大。四大富豪之一,果然不是盖的。

司马懿随在袁尚的身后进入院子,院内假山绿草,小桥流水,青竹红梅,异常秀美。司马懿虽不体恤百姓,但也不由得把外面的路人和院内秀丽的景象比较了一下,就连他也觉得无法接受。

走不远处,便见到了两位穿着华贵衣服的公子。司马懿听说大公子袁谭相貌丑陋,不得袁绍喜爱,而次子袁熙相貌平平,也无大才,只有三子袁尚颇为英俊,得袁绍赏识。通过这个特征,司马懿迅速分辨出了袁谭和袁熙,只是想到袁绍以儿子的相貌来判定继承人,甚至废长立幼,实在可笑。

就如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