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骊威大粮仓虽然好,但却距离中原太远,交通运输费用实在过于高昂。所以,赵兴在让人秘密修建骊威粮仓的同时,还在上郡以北、五原以南的沙漠地带修建了一处稍小一些的粮仓。所谓的小,只不过是与骊威粮仓相比,其实规模并不输于大汉其他州郡的任何一处粮仓。

这处粮仓隐藏于无人区的沙漠之中,距离上郡的治所肤施不过数百里之遥,但因为其干燥寒冷的地理条件,同样适合修建储备粮仓。

在彻底解决了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问题之后,赵兴如今已经不用担心在这里修建粮仓会为别人做嫁衣裳。因为他自信还没有那个势力能够深入到无人沙漠之中,将自己存贮的粮食搬个精光。

驻守在封雪城的炎晟师、驻守在姑臧城的黄轩师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足以拦住任何稍微成规模的不明身份小股部队进入紧邻上郡的此处沙漠地带。

虽然修筑两处粮仓耗费了赵兴不少的财富,但他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旦粮仓修建完毕,可以为大汉帝国一直服务下去,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粮食的存储损耗,还能为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保留足够的应对手段。

在修建战备粮仓的同时,赵兴还选择在天寒地冻的北海(贝加尔湖)附近,秘密修建了一座可以存储肉食品的冷库。北海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四五十度,冷得让人冰冷刺骨。这里到了寒冷漫长的冬季,最不缺乏的便是巨大纯净的冰块。

赵兴派人在春天暖和的时候带着工具向北而行,到了夏季泥土解冻的时候,青壮劳力便在湖畔的悬崖之上挖掘上下三层的地洞,等到秋天来临时人员向南撤离。如此反复数年,终于挖出了一个可以存贮巨量肉食的地洞。

等到地洞挖掘完成之后,赵兴让人在冬季寒冷时分,向上层和下层的地洞之中塞满了冰块,在中层的地洞之中则存放了一些牛羊生肉和从贝加尔湖内破冰捕获的鱼类,然后将三层洞口进行密封。

到了第二年的夏季,天气暖和之后,上下两层塞满冰块的洞内缓慢融化,冰水从导水孔中流出,再次注入北海。但不等这些冰块全部融化完毕,天气又进入了零度以下,然后赵兴又让人冒着严寒向洞内加注冰块,如此反复几年下来,存放在中层洞库之内的生肉和鱼类竟然全部保存完好,没有腐败变质的迹象。

这处自然冷库的试验获得成功之后,赵兴便开始派人在北海附近捕鱼和放牧,那些捕获的鱼虾直接被封存到了冰库之中,还有一些来不及向南迁移的牛羊被宰杀之后,也直接存放于洞库之中。

赵兴相信,只要再经过若干年的积累,这处洞库内存贮的肉类和鱼类,再加上骊威粮仓储藏的大量粮食,足够支持平西王麾下的大军一路向西,发动一场横扫欧亚大陆的超大规模征服之战,最终实现他饮马地中海的宏大愿望。

现在的赵兴,距离他的愿望实现只差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口,一个是物资。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都需要的是时间。

今年不过三十一岁的赵兴,身强体壮,按照华佗的说法,很有可能会活到一百岁,所以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时机和条件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来到。

耐心等待,对内如此,对外亦如此。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四零章 新式盔甲汉中造

进入隆冬季节,大汉各地的形势如同已经结冰的黄河暗流,虽然表面上看去进入了冰封稳定的时期,但冰层之下的水流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歇。

曹性冒死从益州军手中夺下一具完整的藤甲,然后被秘密地送往卧虎兵器研究院,以供马均和他的高徒们进行研究。经过了数月的分析和比对,加上返回上党之后的赵兴进行技术指点,晋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益州藤甲的制作程序和原理。

根据马均等人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藤甲是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着极为强横的防护力。藤甲与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地域装备使用。

曹性夺回来的这具藤甲,是他在杀死一名攻城的益州军小头领之后,从其身上强行扒下来的。此甲的防护部位主要以头部和上半身为主,配合一面藤甲盾使用,可以很好地防护到穿甲者本人的身体其他部位。经过试验,藤甲的最大缺点便是怕火易燃,而且不适合在滴水成冰的寒冷北方使用。

赵兴虽然不太熟悉藤甲的详细制作程序,但他却记得藤甲在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在桐油之中反复浸泡数次才能起到刀枪不入的效果,所以他将这个要点告诉了马均。

张郃率领先锋军一口气攻占了汉中郡之后,在紧邻益州的汉中南部山区发现了一种青藤,经过辨认与益州藤甲所用的植物相同,于是卧虎兵器研究院立即派出一支得力的小队亲赴汉中,开始了对藤甲制作的试验探索。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里,研发小队的工匠们请张郃派兵帮忙,从大山深处砍回来了大量的青藤。这些青藤被全部去了外面的绿皮,只留下青藤强韧的内筋,在溪水之中浸泡了十多天之后,按照一定的手法编制成为藤甲,放在烈日下面暴晒三天,然后用桐油浸泡一周之后,再取出来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之后再反复浸泡和晾干数次,终于制成了分量很轻却可以刀箭不入的藤甲。

如果研发小组的工作开展到这里便结束的话,也就与益州制作的工艺水平相当,但这显然不符合卧虎兵器院的行事风格。他们这次来汉中,不仅是要制作出藤甲,而且要在藤甲的基础之上研制出防护能力更加出色的系列铠甲。

护国军的将士们现在使用的盔甲主要包括骑兵、步兵和水兵三大系列,而各兵种的盔甲又细化为重甲、轻甲和皮甲等三类。

其中,重骑兵使用的是防护能力最为出色、同时也最为笨重的明光铠和完全掩面的头盔;轻骑兵使用的是防护能力适中的鱼鳞甲和半掩面的轻型头盔。

重装步兵配备的是与重骑兵类似的明光铠和掩面盔,但下半身的防护也照顾到了,采用的是仍然是板甲;轻步兵因为要照顾到机动性和发射长弓,所以配备的是锁子甲和鱼鳞甲。

晋国的水师目前尚未正式与敌在水面上接战,但考虑到落水之后的安全性,所以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轻便半身皮甲。如果让水兵们身穿几十斤的重甲,一个大浪扑过来,掉进水里就只能喂王八。

这么比较下来,目前已经摸索出来的藤甲最适合装备的反倒是晋国水师。因为水兵们穿上藤甲之后,一旦遇敌落水,藤甲不仅不会增加负担,相反的还可以增加浮力,对于水兵的安全有很大的好处。当然了,一些需要在桅杆和各种舱室之间爬上爬下的水兵,什么甲都穿不了,光着膀子反倒是最利索,反正他们也不会参加甲板之上的近身肉搏战。

第二个适合装配藤甲的便是今后担负攻打益州重任的重装步兵,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可以给重装步兵减轻许多负担,使他们在战场之上担负攻坚任务的时间更为持久一些。

研究小组改进藤甲的第一个方向便是为重装步兵研制出复合型的新式铠甲。这种铠甲要兼具钢甲的防火性和藤甲的轻便性,而且还要能够适应益州潮湿闷热的气候。

经过反复改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款复合盔甲终于被他们研制成功。

这种复合型的铠甲,是以藤甲为骨干,外面敷上了一层轻薄防火的鱼鳞甲片,内里垫衬着一层柔软的羊皮。这样一来,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季,战士们仍然可以光着膀子直接穿戴盔甲,汗液通过甲片和缝隙能够排出体外,不会热坏了身体。

经过验收,这种复合型铠甲的防护强度并不输于重甲,但分量却不到原来的一半,而且制作成本还有所下降,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先锋军重装师的青睐。

研究小组的工匠们想到既然重步兵可以使用这种复合型的铠甲,是不是也可以为重骑兵的铠甲也进行一番改进?他们想到便做,还真的动手琢磨制作了起来。

考虑到重装骑兵之所以能够横扫一切骑兵,所依赖的便是巨大的惯性和防护能力,所以不论是人甲还是马甲,都不能把分量降低的太厉害,所以,在如何把藤甲与钢甲进行完美结合上,研究小组的工匠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大量使用藤甲材料,则势必会降低重装骑兵的负重,随之而来的就是惯性下降,那么重骑兵与轻骑兵的界限就变得模糊起来。但是装备了藤甲的重骑兵还不能代替了轻骑兵的地位,因为藤甲的灵活性明显不如鱼鳞甲,所以无法让轻骑兵充分发挥出骑射的威力。

当赵兴听说了研发小组遇到的这个困难之后,略做思索,便哈哈大笑起来。他对马均等人说:“典型的惯性思维啊!光想着把藤甲和钢甲糅合在一件铠甲上,就不知道反向思维一下?完全可以为重骑兵的人马配备上双甲嘛,平时就穿藤甲行军,这样可以减轻战马的负重。等到遇敌时,万一来不及将藤甲更换成重甲,直接在藤甲之外套一层重甲不就好了?就算直接套重甲的时间都没有,穿着藤甲打架,防护能力也上来了不是?”

赵兴一语点醒了研发小组,于是他们又开始为重骑兵设计制作起轻便常用的藤甲来。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四二章 魏延埋头练兵忙

就在驻守汉军南部的先锋军将士们满怀喜悦地开始更换新式复合装甲的时候,同样具有尝试和创新意味的一支新式部队已经组建起来,那就是编制为一万人的混装师。

所谓的混装师,可不仅仅是将重装师的将士与轻步师的将士凑到一起,然后重新编组就算完成。

为了汲取益州军攻打凉国时的教训,同时也为了提高先锋军作为主力下一步攻打益州时的胜率,张郃亲自请示赵兴,在先锋军麾下扩招一万步兵,命名为混装师。这些士兵从汉中郡本地的山区之中挑选,之前没有任何作战经验。

对于张郃的这个大胆提议,赵兴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