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有高句丽骑兵杀到粮草前,砍散那些民工纵起火来。

海滩上火光冲天……

……

平东军对包围在大营内的高句丽人进行最后的清剿。剩余的高句丽将领有的被抓获,有的被杀死,泉男建和凯都则被团团包围,凯都身上裹满了血,眼见周围唐军越来越多,而自己的人几乎被杀光,知道无法突围,拔剑自尽。

求生的欲念使泉男建放弃了抵抗,翻身下马匍匐在地,嘴中不断喊着:“别杀我,我是高句丽大离支泉盖苏文的儿子。”

周围的唐军盯着他,都露出鄙夷的神情。懦夫在崇敬英雄的将士们眼中都是最让轻视的,最下等的。

辱夷城内的泉盖苏文见前方喊杀声宁寂下来,不用猜也知道五万人就这样没了。

有溃退回来的兵丁禀报,他的儿子被抓获了。他颓废跌坐在椅子上,许久许久,并不说话。

作为征战多年的统帅,他深知这场败战,意味着高句丽可用之兵已无法抵抗住李林龙的大军!如果再有败仗,也意味着军心即将崩溃!

他的估计没有错,有几名将领跑了进来,乱哄哄地嚷着通报军心正在崩溃,很多士兵打开东门开始逃跑,而将领们已经弹压不住了,据说还有一部分将士,认为逃也最终无路可逃,不如尽快投降。

“我们回来路上与增援清川江口的唐军打了一场。将士们连夜奔杀,疲乏不堪,不是唐军对手,折损了大半才冲了出来。大离支,满街都是想要逃命的百姓和军队,看样这城守不住了,快想对策吧!”成涛海盔甲歪斜跑了进来,吵吵嚷嚷喊道。

泉盖苏文抬眼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城还是要守的,能多拖住唐军几天,平壤城的准备也更充足。涛海,你坚守此处,不要再出城作战,我带两万军队回平壤,再招雇军队,准备反击!”

成涛海苦着脸,他知道这是把自己放在这里等唐军杀呀。想到李林龙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将士,他浑身哆嗦了一下,寒意遍布全身。

……

大战结束后,伤兵运往后方,平东军剩下四万一千多人。李林龙把五营减为四营,耶律顺达又变为他的亲从营队长。按照既定计划,他率领朴逆风的雄骑营和柳断刀的鹰风营两万人马上了战船,辱夷战场留下孙仁师率领黎黑和许沧海两万人驻守。

虽然烧了几万石粮草,但半数以上的粮草早运上了船,这些粮草足够两万人吃用很长时间了。

李林龙的作战目标是沿海路东下,在白村江口悄悄登陆,偷袭周留城,解围熊津城,形成两面夹击的战势。

三千艘战舰基本都是小型的楼船,两面都有射孔,便于防御和向敌船射击。

大海浩瀚,碧波荡漾。整个船队顺风一连走了十余天,才到达距离白村江不远的一个小村子。有侦察船告知,白村江海面有战船千艘,瞧其旗帜是倭奴水师,李林龙闻听大笑,暗想:“这著名的白村江海战竟然提前了,能够痛杀小鬼子祖先也算不白回唐朝。”

他下令:“全军向前三面包抄,务必全歼海面之敌。”

战船一艘艘如利箭般飞速向前,平东军的鹰头血爪战旗高高飘扬。

倭奴大将秦天来津作为倭奴远征军别动队队长坐镇指挥舰船,所率兵力有一万人,另外加船工六千人。由于他的任务是支援前方作战军队,所以刚刚运输一批军队准备上岸,得到有千艘小型唐船正杀过来的消息,他反而高兴了。

他本是欺软怕硬之人,尚不了解平东军的威名,自以为己方战船远大于唐船,而且兵力雄厚,近战当占优势。倭奴性格大多喜欢贪小利,他也不例外,胜算如此大,他自然要争功,他命令战船迎击而上。

海面上战鼓擂鸣,旌旗飘展,无数战舰破浪而行。

平东军一字排开,并不着急与敌接触,而倭奴依仗势大,气势汹汹全线压了上来,船还距唐船二百步,乱箭已经飞旋空中,密密麻麻扑了过来。平东军将士们都藏在船楼里,敌人的猛烈攻击,对他们没有任何伤害。

看着倭奴军密密麻麻列阵在船头,外一层是手举大方盾的盾兵,观阵的李林龙看着笑了,他对身边的将士们说道:“这种古代的战船对阵方式,对于拥有火引的我军一点威胁没有,简直是来送死,让我们强大的火引好好款待他们吧!”

一百多步远,无数火引从楼船的箭孔里射了出去,火引落在倭奴战舰上掀起阵阵爆炸气浪,把站在船头的倭奴兵将们炸的血肉横飞,队形大乱,互相拥挤,无数人掉入大海,海面迅速飘动着一层垂死挣扎的倭奴人。

倭奴战船因是木制的,很快燃烧起来,陷入熊熊大火吞炽中。

侥幸活着的倭奴兵惊慌失措地掉转船头逃跑,导致内部相互冲撞,阵势大乱,而此时,左右方向战鼓齐鸣,唐船密集如蚂蚁般包抄上来。

秦天来津没有想到败的这样快、这样惨,看着自己方的战船一艘艘歪斜、燃烧着沉入海底,看着海面上漂浮的无数死尸和那些垂死挣扎的部下,他的眼泪刷得掉了下来,他干嚎着:“挂旗投降,不要白白送死了!”

剩余的几百艘倭奴船支挂旗投降。

李林龙没有丝毫容忍之情,对传令兵说道:“把他们的战船和服装留下,人统统杀掉。”

唐军将士们蹬上敌船,缴掉他们武器,脱下他们的服装,最后把他们一个个捆绑起来,排成队,切开了西瓜。

秦天来津见平东军开始对他们屠杀,大声喊道:“你们唐人不讲信用,怎么能对放下武器的军队进行屠杀?”

李林龙听见心中暗骂:“我这套还不是跟你们那些曾曾孙子学的,不讲信用就是你们这些混帐王八蛋民族的特性!”

一口鬼头大刀削在秦天来津的脖子上,一股黑血蹿了老高,他的身体如一团软泥瘫软下来,黑头滚在一边,砍他的将士飞起两脚将他的黑头和身子踢进了大海。

海面上倭奴军的尸体密布,黑血染透了海面,引来无数的食肉鱼类……

……………………………修改稿………………………

第二十九章 半岛春天(一)

周留城外出现了大批的“倭奴”军队,五色的蛇旗,倭奴特色的盔甲兵刃。周留城上留守的百济人一阵雀跃欢呼。渡海而来的援军,使他们看到了百济熬过此难,继而复国的希望。

百济王扶余风、大将黑齿常之站在周留城城头上看着由远而近的“倭奴”军队,扶余风欣慰地说道:“近百年来,我们百济从王庭到贵族与倭奴普遍通婚,现在看来,这个措施是正确和富有远见的,两国关系血浓与水,由此才有倭奴国在我百济危难之时,倾全力来救之举。呵呵,看其军容,知其战斗力必然强悍,百济复国有望了!走,开城门,咱们下去迎迎。”

周留城城门大开,扶余风在众多百济官员簇拥下来到城门口迎接大军。

“倭奴”军队因乘海船而来,几乎都是步军,所以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一袋烟工夫,先头大军才到了城门口,为首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将无礼地扫视着迎接他的扶余风和百济将领们,嘴角上挂着讥讽地笑容。

站在扶余风身后的黑齿常之是一名彪悍勇武的将领,他看见了年轻将领表现出的不屑,不由暴怒起来,大声呵斥道:“百济国王在此,还不快快参见!”

年轻将领的眼光停留在有些发福的百济王扶余风身上,驱前几步欲行大礼。扶余风虽然是百济新任国王,可是眼下是百济有求于倭奴,所以对倭奴国派来的大将自然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前,准备搀扶。

年轻将领忽然动了起来,身体向前一蹿,左手将措不及防的扶余风的衣袖一把抓住,顺势向自己身前一带,而右手一抖,一把短刀从袖口中露出,架向了扶余风的脖子。

这一切都发生在须臾之间,百济众将来不及援手,只有黑齿常之反应较快,不待扶余风身体稳定,挥拳击向年轻将领面额。年轻将领不得不身体侧闪,手中的短刃随着移开,向外偏了偏,这个机会黑齿常之紧紧抓住,他另一只手伸出,一把拽住年轻将领右手,如老鹰抓鸡般生生把他手板开,而惊慌失措的扶余风则趁机向前一挣,猛然窜回自己队伍,而身上的衣袖被年轻将领拽下了一块。

与此同时那些化装成倭奴军队的将士都挥舞刀枪扑向慌乱的百济人,一阵刀劈枪挑,地上已经是一片尸首。

城门口混乱成一团,平东军将士扯下倭奴服饰,大喊:“杀……”大唐将士的喊声震馈敌耳。

百济人到此时完全醒过味来,纷纷躲闪,惊恐地喊道:“唐军…快关城门…拉吊桥……”

几支响箭破空响起,远方一阵烟尘随之卷起,平东军的铁骑席卷过来……

前队的平东军步军将士蜂拥向前,将阻挡的百济人一个个砍翻在地,死命地抢占吊桥和城门。吊桥上不断有百济人被砍死滚落到护城河里,而后续步军闪出骑兵进城的道路,并用弓弩向城上射击,压制百济军反击。

扶余风在几名将领护卫下,拼命向城里逃窜,但后面杀上的唐军将士猛追不舍,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人物,无数的刀剑击向他。

黑齿常之虽然悍勇,但四周扑上来的唐军将士太多了,眨眼间将他裹在中间,几十支各类武器齐向他身上招呼,他左挡右避,手忙脚乱。那名年轻的唐朝将领见他英勇异常,大声喝道:“那好汉,放下武器投降!为了即将败亡的伪国王殉葬,实在不值。不如投靠我家李大帅,他爱惜人才,一定会重用你的。”

黑齿常之听到李林龙的名字,愤然道:“原来是李贼手下,狗贼奸诈异常,这样的旁门左道的主意只有他这样的小人才会用。”他挥刀把几名唐军砍翻,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远方的战马群风弛来而,唐军步军们此时已砍断吊桥上的绳索,控制了城门。

战马群一到,步军们闪开过道,任战马群直冲进城里。骑兵们一冲,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地,马踏刀砍,百济人刹时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步军退下,一群骑兵包围被砍了几刀却还在死战的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