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媚娘觉得话有理一听,但脸色还是故意寒下来,假意说道:“他刚立大功,总是要封赏的,朝廷不嘉奖,让朝野上下如何看陛下和本宫?”

许敬宗咔吧、咔吧眼睛,插话道:“微臣到有个主意,既可以原朝廷颜面,也能让李林龙满意,还能断了娘娘的以后之忧,可谓一举三得。”

武媚娘一听知道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办法了,沉稳地应道:“你到是说说看!”

“娘娘知道倭奴国吗?那国是在海上的几个小岛,虽说是弹丸之地,不值得留恋,不过臣听说李林龙在要离开高句丽时对那个倭奴国念念不亡,一心想要征服那里,还说那里物产富饶是个好地方,并叮嘱刘仁愿加紧训练水军,寻机征服那国。臣想既然李林龙渴望得到那些海岛,不如指派他率领军队征服那里。败了,可以借机严惩他,使他的势力对朝廷构不成威胁;打胜了,不如封他个王,让他永远在那些海岛上当王!此就为一举三得。”

武媚娘听了,虽然知道是个好主意,可是一想到以后很难再见到李林龙了,心中不由得有些酸楚。

“这个建议,本宫会与陛下商讨的。”她没有表态,圆滑地应道。

“禀奏皇后娘娘,左屯卫大将军杨雪奉懿旨觐见。“有太监进来禀报道。

“杨雪?臣听说她是冒充雅婷的名跟在李林龙身旁的,今早听那真的叫雅婷女子去了将军府与李林龙相认了,这杨雪的把戏穿了,估计她心里肯定很难受”李义府对别人遭罪,有些兴灾乐祸。

“这早上的事你都知道了,看来这京师里真是没有秘密。”武媚娘其实也知道了,她对这消息传播的快感觉很惊奇,她不知道将军府的事情京师朝野上下人人都很关心,自然一有消息露出,流动传播的速度基本赶上了火箭。

第三十二章 暗流涌动(一)

杨雪走进了大殿,她的目光停留在端坐在凤銮上的武媚娘身上,对方的高雅和咄咄逼人的气质让她从心里嫉妒,同样是女人,她觉得自己不该低人一等。

“见了皇后娘娘还不参拜。”说话的人是李义府,杨雪不由得皱了皱眉,对李义府她从心里讨厌,上次在去庭州的路上没有杀死他,她总是感到很遗憾。

“末将杨雪拜见皇后娘娘千岁。”

“爱卿,不必拘礼,起来吧!”武媚娘笑容满面:“爱卿乃女中豪杰,本宫知道大名久了,没想到除了英勇善战,还如此俊美,本宫甚为欣赏,来人,赐座。”

小太监跑来端过一个锦凳放到杨雪的旁边。

“李爱卿、许爱卿,本宫与杨将军聊聊贴己的话,二位告退吧!”武媚娘觉得两个大男人听她与杨雪聊天,不太方便,下了逐客令。

李义府、许敬宗起身告退。

武媚娘站起,招呼着杨雪走向御花园。

林荫道幽暗的向前延伸,阵阵的花草香气扑面而来。

“本宫长杨将军几岁,以后本宫当杨将军的姐姐如何?”武媚娘笑呵呵地问道,这种手段是她拉拢人心的一个手段。

杨雪当然明白这是武媚娘意图拉拢她,她也想借助武媚娘的权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她立刻满脸激动,跪地脆声声叫道:“姐姐,妹妹杨雪再次拜过姐姐,以后就听姐姐的话。”

武媚娘见她欣然答应,心里高兴,连忙掺扶她,欣慰地言道:“以后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和姐姐多说说,姐姐当成自己的事一定帮助妹妹。快起来吧!”

杨雪满面春光,故作娇小的欢快应道:“谢谢姐姐,小妹今天真高兴。”

俩人到此彼此的关系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一个凉亭内,俩人坐下,聊起了贴己的话。

“妹妹跟随李林龙南征北战几年了吧!怎么还不与他成了亲,用不用姐姐替你说说?”武媚娘故作十分关心的说道。

杨雪听了脸上刮过一层阴狸,许久也未吱声,眼睛看着远方的花草,幽幽的无限怅然地应道:“妹妹真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知道我俩是否还有缘分!”

武媚娘知道原因,但故意不明旧里的继续说道:“有姐姐出面,妹妹但可放心,林龙是要给我这个面子的,更何况你俩两情相悦这么久了,也当有个结果。”

杨雪本想把雅婷与自己的事说说,忽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她想:借武媚娘的手,可以试试李林龙对自己的态度,也许可以好梦成真。万一不行,自己也该死了心。

“谢谢姐姐费心了!”她应了。

……

李林龙进宫了,他带着三项任务,第一为那些蒙冤的人请命,力所能及想多救些人出来;其二,他想为在半岛统一之战中立下功勋的将士请命,帮助他们的仕途再前进一步;其三他想自己讨个逍遥王,暂时避祸,以免高宗猜忌。

武媚娘和高宗对李林龙进宫的目的基本清楚,自然也早有了准备。

君臣之礼客套完,高宗就说了话,“爱卿几年来为朕和朕的江山可谓劳苦功高,朕每每想起爱卿的功劳都甚为感动,朕时常想厚赐与你,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后问近臣,近臣都说:李将军功劳卓著,当可破格厚赐。朕一思说的在理,所以与皇后商量要厚赐你,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李林龙不是傻子,他知道,皇上虽然很大度地问,但自己要是真漫天要起价来,准惹大祸,他谦恭地回答道:“臣所做之事都是为人臣子应尽职责,故从不敢居功自傲,臣一直想过逍遥生活,如陛下要赐,就多赏臣金钱美女,让臣还当逍遥无事的威国公吧!如此,臣便知足了!”

高宗和武媚娘对视一眼,李林龙这样回答也基本在他们意料之内,不过,目前朝野上下,遍布李林龙的部下、弟子,万一李林龙以逍遥公身份暗中调度他们,京师局面一样无法让他们很好控制,这是作为帝王无法接受的。

“爱卿,这样太委屈你,朕与皇后心中不忍。朕听说你对倭奴国甚为感兴趣,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倭奴国有几个海岛组成,物产丰富,到是个乐土。”李林龙坦言应道。

“很好,朕封你为大唐威王,率领平东军水师精锐五万征服那蛮夷之地,所征服的土地全部归你个人所有,你在那里可以建立隶属于大唐的藩国, 同时那些土地被你征服后,朕准许从关内迁移十万人口成为你的子民,你就可以安心在那里生活居住,建设那里。那个国名朕也为你想好了,就叫大唐威国。”高宗说道。

李林龙没有想到高宗给他出了个这么主意,他的脑袋迅速运转起来。

征服倭奴国从他感觉来讲并不是太费事,把未来日本变成大唐的藩国,建立起唐人居住地,这是他一直梦想的结果,按理这是好事,因为以后就可以在那里称王,不再看朝廷脸色行事,可是他忽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心中失落感很重。

他知道这是自己整个治理大唐理想无法实现的缘故,不过一细想,朝廷不用你治理,你总不能造反推翻朝廷吧!也许走这条路到也是今后发展的最好路,毕竟自己还是改变了历史,有可能让那倭国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他欣然地应道:“陛下要臣征服那里,臣当竭尽所能,不过封不封王,陛下请再斟酌,臣想把那里永远变成大唐的领土,陛下给臣个都督的职衔,让臣管理那里,臣就知足了。”

高宗、武媚娘见他答应了,长舒了口气,态度温和地说道:“爱卿放心,你率军作战,物资军品但凡缺什么尽管开口,朕当督促满足。”

“谢陛下。臣还有一事请求陛下,灭除高句丽、百济、新罗之战,平东军将士劳苦功高,请陛下厚奖。”李林龙要最后为跟随自己的弟兄们争取权益。

高宗和武媚娘一笑,武媚娘对旁边一名太监说道:“把陛下拟好关于奖励平东军将士的圣旨读一下给李爱卿听听。”

太监展开黄绢读道:“大唐皇帝诏曰,平东军各部将士英勇善战,灭高句丽、百济、新罗,使我大唐扩大三千里江山,功劳卓著,特准嘉奖,赏黄金千两,美酒千坛,牛羊千头。各级将领全部擢升一级。设平壤大都督府和汉城大都督府分管半岛南北之地,营州大都督孙仁师为平壤大都护府大都督,刘仁愿为平壤大都督府副都督兼平东军水师都督;左武卫大将军王方翼为汉城大都护府大都护;安东都督娄师德擢升为雍州都督;幽州大都护高侃调任为营州大都督,刘仁轨调任为幽州大都督……”

所有平东军将领和其他各军将领都得到了擢升,一些降将也得到了任用,可以说这个人事安排高宗和武媚娘颇费了一番心血,把皇帝信任的人、李绩一系的人和李林龙一系的人都让平衡发展,谁想坐大,都要受到另两方势力的压迫,看起来很公平,实则也是对李林龙的一种防范。

“爱卿,京师十二卫,朕也重新安排了将领,除左右禁军、右金吾卫、左右卫军、左右屯卫军将领没有变化外,左右武卫军大将军都是跟随王方翼征战的骁将,左金吾卫大将军则是爱卿熟悉的孙子言。”高宗说的话很温和,好象无事不与李林龙说,可是李林龙听到这里心里凉了半截。因为京师十二卫里跟自己有关系的只有四卫将领,杨雪、司马南、孙子言、程务挺,而且这四位和他的关系,除孙子言外,司马南的底细还不太清楚,程务挺和皇上的关系看起来非同寻常,陛下很信任他;杨雪与自己的关系摸棱两可,很难说将来发展到哪一步。皇上如此安排,显然是力求排挤自己的势力。

“此地不留爷,爷真该去倭国另找天地了。”他心里想着。

“陛下,长孙一案已经告一段落,京师里牵连的很多人虽与长孙有些来往,却并非私党,臣以为应当酌情处理,避免牵连,安定人心。”李林龙答应了那些百姓,自然要替说几句。

高宗和武媚娘早就知道李林龙要说此事,高宗微笑未言,武媚娘接过话来:“爱卿宽心仁厚当为赞许,但长孙余党不消,朝廷将来也暗无宁日,此事虽有些扩大,却并未过火。杀伐是朝廷立威的手段,更何况这次叛乱动摇社稷根基,不严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