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任雅相和王孝杰率领的十万苍鹰军到达凤州,康复的薛仁贵也随军前来。李林龙和梁建方率领驻防在凤州各路军马的统领出城迎接。

苍鹰军的大营屯扎在距离凤州十里之地的柳公庄。

从凤州城里出来的昆州、益州、巴州、襄州、金州、荆州、商州、凤州、梁州等州郡将军们有六十多人,再加上各人的亲从有三千多人。队伍零零散散地拖曳了很长。

任雅相、王孝杰指着太阳,道:“到了断中时分了,不如各位就在我们在聚餐吧,品尝西疆风味,等到酒足饭饱后,再商议缴灭叛贼杨雪的大事!”

李林龙笑着对梁建方及诸将说道:“我看各军将领很难聚的这么齐,咱们就边吃边谈。”

大家也确实饿了,自然都纷纷同意。

中军大帐内,西疆厨子烧好的牛肉、羊肉一盘盘端了上来,装满了西疆水酒的酒樽如流水般送进来。

各将军的侍卫自然有苍鹰军的人负责,很快被安排到不同的帐内,也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有亲从进来,低声对李林龙耳语了几句。

李林龙听后,端起酒樽说道:“我李林龙虽自认无才无德,但为国为民东征西伐,一心祝愿大唐国运苍隆,所以才最恨谋逆之人。现杨雪控制京师,以陛下与娘娘为质,本当与各位同心协力,解救二圣。但我听闻在杨雪的胁迫下,陛下与娘娘有密函与一些将领,意图诛杀我。大家认为,是李某谋逆,罪当伏首吗?诛杀李某后,杨雪就可以放下屠刀吗?”

梁建方及诸将不明就里,一个个面露诧异。

狄仁杰在旁说道:“说直白点,陛下与娘娘想让你们杀大帅,回去听从杨雪的,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那个亲从在这个时候捧上信函,递到梁建方手中,而李林龙表情愤慨,转身出了大帐。

大帐内剩下的人中,以梁建方、狄仁杰、薛仁贵和任雅相的职位最高,梁建方读过密函后,又递给了这三个人。

等他把信中的情况简略地向众将复述了一遍,有将领站起来质问道:“我等都是食君俸禄之人,陛下让臣子死,臣不敢不死,这是忠良的己任,李大帅自诩忠良,知道陛下的意思,当自行了断,何必问我等?”

“去你妈的!”瓦布坐在他的旁边,突然站起,踹翻了这个人,金顺可利正好接住,将此人牢牢踩在脚下。

军帐里一下子炸开锅,酒樽、菜碗乱分,好在进帐前所有人都把兵器放在了帐外,否则就是一场不分敌我的械斗。

帐内混乱,外面的苍鹰军兵丁不明原因,立刻将大帐围了个水泄不通。

梁建方看看周围形势,众将领的立场很难把握。按照派系划分,最少是分四派,李林龙一系的,薛仁贵一系的,李绩一系的,无派无系类似自己这样的;按照归属,有归自己管辖的,有归薛仁贵管辖的,有归李林龙管辖的,有归任雅相管辖的,各系各人部下中都可能有支持武皇后的,也都可能有支持李林龙的。

李林龙手里有先皇的遗旨,又有当今圣上的口谕,自是占着理;皇后发的是密函,份量不大,但朝堂之上,皇后所言,从来都是代表了陛下,这可以看成是陛下发的旨意。

梁建方想了解薛仁贵的想法,却发现这个人似乎在打瞌睡,根本不在意大帐内的混乱。李绩派人送来的先帝遗旨,他一系肯定是支持李林龙的,否则也脱不了干系;薛仁贵看样子是中立,开始装傻了;任雅相冷笑不断,肯定是支持李林龙的。

他叹口气喝道:“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有先帝的旨意,有陛下的口谕,李大帅所作所为名正言顺,而这封信明显是杨雪威逼娘娘书写,用来离间兄弟们的。我想,只要大帅承诺率领大军平叛,并保证事后辅佐陛下归位,我等有何理由不听从调遣?现在不是说李大帅是否该以死报效朝廷之恩,该死的是杨酋,现在的关键是要商量如何能平安救出二圣!”

大帐内吵嚷之声在梁建方的劝解下,渐渐小了下去。

李林龙又被请了回来。他浑身上下散发着杀气,满帐内的官员不由得肃静下来,犹如大仗前的军帐,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李林龙缓缓摘下头盔,脱下上半身的盔甲,指着满是伤痕的身体,说:“这身伤疤是为了什么?李某是想象杨雪一样逆天,还是想做霍光?”

他长叹了一声道:“分歧先放下,咱先救出陛下和娘娘,然后我会交出兵权,听从陛下发落。现在,为免我大唐子弟自相残杀,所有将领留下兵符,由我统一调遣,不愿服从的将领,交出兵权后,请暂时安居在凤州,自有梁尚书安排其他将领暂时接管。”

恰好在这个时候,话音刚落的时候,薛仁贵醒了,他缓缓站了起来,嘴里低声嘀咕着什么,手上却没有丝毫犹豫,率先把兵符递到了李林龙手中,这就表示他陇西道征讨大总管麾下撤回到凤州的人马,全部交给了李林龙调遣。

任雅相随后递上了兵符。

梁建方等各州的将领陆陆续续递交了兵符。

十几名不愿意跟随的将领凄凉地出了军帐,被护送回了凤州,相当于被软禁起来。

……

帐外。

王孝杰道:“大帅这几年修身养性,在东平过的太舒心了,没了杀伐之心!把不服的人宰了,剑南道的昆州、益州、巴州等州郡,山南道的襄州、金州、荆州、商州等州郡不就都在咱的控制下了吗?”

狄仁杰鄙夷地说:“然后咱们四十多万兵马,互相撕杀,最后各回各家?”

任雅相还是满意现在的结果的:“咱还是要想个计谋,触怒杨雪,她要是没脑子,杀了陛下和皇后,那就立七皇子为帝,他尚年幼,什么事还不得听大帅的?这不违背大帅‘天下要稳定,要大治,不能大规模兵戎相见’的说法,对吧?”

狄仁杰想了想,应道:“我有一计!”

第四十三章 雷霆反击 (二)

杨雪、武皇后都期盼着柳阳返回京师,掐指算来,都逾期了几天了可还是没有音信。

临近凤州城方圆二、三十里的范围,都有大军驻扎,各条道路都被封锁了。派往凤州的密探查到的只是丝言片语,归纳起来,大概、可能、或许,谁也无法确认自己了解到的是真实的消息。归纳起来,就是凤州方面出现了兵乱,相传,苍鹰军的大都护任雅相,将军王孝杰、瓦布、耶律吉利等数人首级高悬在城头之上;据说,李林龙及多塔、金顺可利、蓝超等数十位苍鹰军的重将都被擒获,关押在凤州大牢里;而内地各州的将领也有数人被撤免,一些年轻的生面孔接管了军队,这些人都是梁建方的嫡系部众。还听说,大军整备完毕,随时可以拔营,但内部还没有就如何看待京师事件达成一致看法,所以一直在拖延。

杨雪对于凤州来的消息所持态度就是:不相信。

梁建方虽是兵部尚书,但真正统领过的地方军队并不多,他与李林龙不同,他不是纯粹的武人,很难获得边军的支持,而且此人一向中立,只唯皇命是从,这也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的派系,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更换镇压几个州郡的将领,也许可能,但彻底打垮李林龙一系,大大小小几十个大都护、都督、都尉,几万大军,就这么轻松?肯定有诈,李林龙又想玩什么把戏?

各地勤王京师的军队,也陆续传来一些消息,河南道、江南道一带的州郡军队,由于上次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折损兵将多是出自这两道州郡,剩余的也在凤州未返回,各州郡所辖之卫兵并不很多,地方官员接到武皇后的密信和凤州传来的诏书后,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大多犹豫难定,多采取了静观其变的对策,只有扬州的切达罗尽点府兵万人,一路奔京师而来,这明显是策应李林龙,他不奔凤州,也足以说明李林龙平安。

京师里,因兵变后多日持续戒严,致使街面人烟萧条,惊恐不安的百姓大多猫在家中,不到万不得已,无人不敢上街,而大部分商户也都关门歇业。

杨雪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怕闹事,不敢取消戒严;又对百姓的不合作、不支持、不反抗的态度愤懑,她曾多次张榜安民,告之百姓凭坊间里弄的路引即可正常通行,但收效不是大,而且京师里私下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杨雪的命长不了了!

兵部。杨雪从兵变后就搬到了这里处理公务。

她正与李昭德在一起密议。

“京师里谣言甚是嚣张,说大将军无论怎么行事,最后是都斗不过陛下和娘娘的,就是二圣放手,也斗不过李林龙……”李昭德把探察到的消息详细地讲给杨雪。

“愚蠢的市井闲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传言是多么的可笑。现在是,李林龙在凤州被擒,而武皇后和陛下是我的阶下囚!对手?不过是等着挨刀的对手而已!等到梁建方把李林龙和玉玺乖乖交出来后,我看这天下谁还敢反对我!”杨雪不屑地撇嘴应道。

“大当家还是小心为上,李林龙和武皇后都是奸诈之徒,不似咱们出身军旅,行事直爽。万一他们私下底有所活动怎么办?再说,没见到李林龙之前,谁知道具体情况如何,现在断言还为之过早;武皇后派柳阳传书,但柳阳却一去不复返,这里面是不是有些不妥?”李昭德心怀疑虑。

杨雪听完,若有所思,半响应道:“可能有,但我想现在柳阳不回转,梁建方没动静,这也许和承诺有关。我与武皇后达成的承诺里,除了抓捕李林龙,还有就是分治天下。具体说,就是事情过去后,陛下将把辽东、半岛、东平等地都交我管辖。”

“这什么可能?分给大当家的这些地方,掌管军政的清一色是李林龙一系人马,他们怎么会听从你的调遣?”李昭德不敢相信。

“若是逼李林龙与我成婚,又将如何?我的话不就代表李林龙的话吗?”杨雪露出点滴狡猾的笑意。

李昭德恍然大悟道:“难怪协议里要求抓获李林龙,且不得伤害,一定要用李林龙和玉玺换取李治和武皇后的命。大当家想的是挟玉玺和太子威慑忠于大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