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少有一半人和曹操有同样的担忧,他们害怕使用同样的字体会出问题,在字形上稍作各式各样的变化。

狱卒狠狠地甩浸水牛皮鞭子猛抽不敢下笔的人,认定不敢写的反而会有可能作案。

段颎毕竟是明吏,他奉命行事,却不想滥杀无辜。每个人再在墙上写一遍,使得写字的姿势和角度一致。

这一轮测试下来,夏侯渊的字显然不符合要求。

只剩下十六人,很不幸,其中就有曹操。

因为城墙上的字体,就是在最后一笔故意上翘。

被释放出来的士子们,有家人等待,就跟着家人迅速离开,没有家人等的外地学子们,三五成群结伴离开。有抱着家人失声痛哭,也有官家用马车来接自家子弟,黄寺狱门口可谓熙熙攘攘,车马喧腾。

在狱外焦急等候的曹嵩看到只有夏侯渊出来,着急得连连顿足: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糊涂反被聪明误

最后十六个人被戴上枷锁,相互间拴着铁链,步行来到洛阳城北门。

这是汉代经典阙式门,两边高大的门楼上有阙楼,士兵们可以站在里面瞭望城北周围情况,随时向其他各门发出情报。

一层层阙楼的楼身,连接城门两边的城墙上伫立两只高大的铜雀,赤铜铸造的铜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符合汉代人四方兽的理念。

北门平时略显偏僻,守城士兵们也没想到会有谁写标语。日落关掉城门后,都守在碉楼上或吃酒、或赌博。这拨守城士兵早已被更换、流放,主要负责人被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曹操来到城门下,仰望阕顶朱雀,那条标语的原有字迹还在。是用朱砂写的,红色的字体,格外耀眼。“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字体中透露出愤怒和抗争,鲜艳的朱砂字迹透出写字人的满腔激|情。

曹操和其他十五人跪在地上,看着城墙上的标语默不作声。

主审官指着墙上的字:说!这是你们当中谁写的?要是都不说,把你们一个个活活打死!快说!

没有人敢说,狱卒们拿着皮鞭站在他们身后,主审官一声令下,皮鞭齐刷刷地落在他们身上。

曹操看着墙上的隶书最后一笔上翘,这才知道自己被小聪明耽误。曹操他们被打得躺在地上,衣服上渗出鲜红的血印。他们连哭喊的力气都没有,死人般地躺着。

曹操趴在地上,感觉全身都麻木,只有游丝般的呼吸尚存。

这顿皮鞭是曹操尝受的第一次来自官家的皮肉之苦和心灵历练,他深深知道冤案害死人,在日后的岁月,紧抓吏治、断讼、立法,让东汉末年的司法办案成为整个王朝少有的吏治清明时期。也许,被冤枉的痛苦与无奈,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理解。

十六个人,谁也不认罪,重新押回阴森、恐怖的黄寺狱。湿漉漉的地下牢房内,墙壁斑驳。墙上点点黑色印记,是前人留下的血渍。

他们也许真的有罪,也许被冤枉。可很多人的生命和前程都被门口巨大的狱兽吞噬。

曹嵩只能跑去求曹节,这事儿一定不是曹操干的。

曹节也早有准备,拿出曹操在狱中抄写在木板上的字迹:阿瞒的笔迹和墙上的很相似,你要我怎么救他?

曹嵩一眼看出这不是曹操日常笔迹:这不可能,他从来不这样写字。太学所教字体,贤弟应该知道。

曹节眉头一皱,渐起疑心:这字体……难道?

曹嵩拿着笔迹,对曹节说:这孽障,一向自作聪明,可能认为变化字体,就能脱掉干系,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

曹节沉吟:你去拿他平时写的字来。

曹节也很想救曹操,他和曹嵩之间的那些勾当,是一损俱损的关系。他们两人聚集起来的财富,至少有几间房子之多。曹嵩要是倒下,损失这条历经十数年才建立起来的贪腐线,弄不好还要被弹劾、查办。

曹节拿到曹操的日常书写字迹,确实跟木板上标语内容的字迹不同。曹操在太学接受教育,字尾上翘的变体笔法,自然不被允许。

曹节也不想打击面太广,有意宽待太学生。再说,太学生也没有理由写下那样的挑衅标语。他们有学籍,不能随便离开洛阳,如果要做那样的事,很容易就被查到,其他六个太学生得到释放。最后只剩下无门无路无后台的游学士子,当作和“党人”有牵连的罪犯,被长期关押在黄寺狱。

曹节责怪刘猛贻误时机,给真正罪犯逃跑、隐匿的时间,剥夺刘猛左校之职,罢黜回乡,没收所有房地财产,带着家小凄惨地离开洛阳。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曹节等派专人暗中查访元凶。

曹操回家养伤。

这件事,让曹操尝到自作聪明的滋味。第一次感受到政治迫害的威力,无辜卷入的事件尚且如此,皇帝大于天,太监遮着天,普通官员如何说理去?

俗话说“政斗猛于虎”,玩政治,至少要有十二分的小心,否则就趁早给自己准备一副棺材。

官场深似海,这次标语事件,让曹操有了深刻的心得体会。如此险恶的官场。曹嵩却能如履平地,一举登上大司农之位,还能屹立不倒,确实有太多的艰辛和不容易。

曹嵩分明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敬意和感激,邹氏端着烛台,曹嵩默默地为曹操处理背上的伤口,用无言传递着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曹操看着油灯下曹嵩的脸庞,虽然逐渐老去,却让曹操仰视。很快就要升入四年级的曹操,除了甩掉“差等生”的帽子,心智显然很不成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和阅历,让他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相娱江湖少年时

时间到了公元173年春,曹操升入四年级,这是他在洛阳太学学习的最后一年。除了袁绍、袁术、张邈、胡母班,和其他很多同学或校友也成了朋友。如成为曹操第一谋士的荀攸、在济北跟黄巾军对阵战死的鲍信、后来同为议郎的郑泰、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

他们经常在一起议论学习、时事、潮流等话题,也开展辞赋沙龙课外活动。相对于其他私学游子,这帮官家子弟的生活,自然优越、从容很多。

太学要求每位学生除了掌握四书、五经,学习六艺之外,还要掌握“百工”中一两门手艺,如盖房子、箍桶、织席子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手工艺,要是能学得一两门技艺,不但能解决生活必须,还能为百姓切实做一些实际工作。

有治世之才,怀济世之功,才能为万民服务,真正成长为心怀天下的帝之辅弼、国之栋梁。

所谓“百工”,《考工记》开宗明义里解释,“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百工”是东汉农业帝国的另外主要行业,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和军事等特殊需要分不开。

历代掌权者们认为:坐而论道,是皇帝和诸侯王们的职责。

将王侯们讨论总结出的治国之道最终实现,是士大夫们的职责。

建造房屋、修建道路、生产民用产品、开发军工器材,就是“百工”的职责。

在东汉,很多行业都属国家专有,如冶炼和铸造等。同时强调“百工”不仅是下等人专职,皇帝和圣贤也要懂得的重要行业。

如冶炼,金属只有经过捶打,才能成为锋利的刀刃。泥土只有经过捏造和烧制,才能成为陶器和工艺品。只有造出船只,才能在水上行走,造出轻车,才能快速赶路,懂得这些技术,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对圣人来说尤其重要。

帮助皇帝统治天下万民的人,至少要懂得如何跟工人打交道,知道制造一辆车、一艘船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工、多少材料、花费多少钱。俗话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只有这四者相互结合,才能打造出性能优良的器械来。

如古代郑国的刀,宋国的秤,鲁国的匕首,吴越的剑,这都是天造地合、材料和工艺的完美集合。

所以,国家对太学学子们的教育,不光集结在书本上,更着力在对学子们“百工”的训练上。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绝不会指蔡邕所在这几届洛阳太学的毕业生们。

蔡邕已经把洛阳太学大学部学风治理得另一番景象,先生们致力于用知识改变学生面貌。

学生们潜心修学,大多数考核成绩到达优异。学生们除了熟习经典,还会在某些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人人擅长六艺,个个各怀绝技。

曹操以辞赋见长,能演讲,善朗诵,喜欢体育运动,参加不少社团,很多场合都有他的身影。

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小范围聚会上,袁绍、曹操、张邈、胡母班、种辑、伍琼等,还有外面私学里关系好的学生也赶来聚会,如许攸等,一共十几个男生欢聚在洛阳“云上”清艺馆。

包间内,诸位围着一张长条几案席地坐着,案上摆着各种小吃和茶具。众人每说到一幕曹操的往事,都笑得前仰后合。

张邈煞有介事地给诸位讲述一件往事:阿瞒前年学习射箭,校工去调整靶子,人家还没走开,他就一箭射了出去。校工吓得赶紧跑开,谁知那箭正射中校工大腿。练习骑马却连人带马一起冲进水塘,练习驾车,车翻进沟里,练习弹琴,琴弦被拽断,声音难听得像磨钝刀。

诸位爆笑,都在笑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曹操的出窘经历,曹操笑得前仰后合,头撞到几案上,将茶杯碰翻。

其他跟随许攸同来的私学子弟都纷纷举起茶杯,敬袁绍和曹操等人。许攸是南阳人,和袁绍同乡,能和太学生搭上同乡、同族、同学关系,是私学子弟为自己搭建人脉的重要渠道。在可以举荐和录用、擢用的年代里,这种风气非常普遍。

这学期一开学,就是学生们翘首企盼的军事课。更令学生们盼望的主讲名单到现在还没有公布。也许是还没挑选好,也许朝廷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到底谁能成为学子们期待的军事讲师?

军事讲师须几流

东汉战乱频发,内乱不断。朝廷给四年级大学生设置军事课程。如果这些学生将来做一个治世官员,也好防御地方叛乱。如果边疆需要,可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