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个灵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有几个灵魂-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锡德融合到女人的属性中去。

这个病例的独特之处,原先在于西碧尔的化身比以往任何一个已知的多重人格患者的化身要多。如今,其独特之处又在于:她是唯一具有异性化身的多重人格患者。尚未见到男性多重人格患者出现女性化身。西碧尔是出现男性化身的唯一女性多重人格患者。

在科学进步了的今天,我可以说,西碧尔的区区十几个化身真的不多,而且出现异性化身也真的不足为奇。我们在人格分裂中,一个人没有异性化身才真的奇怪呢。我自己就有过4个异性的化身,其独立程度可以和西碧尔身上的两个男孩子差不多。但是,我至今没有同性恋、性别认同障碍等。在我给女性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时我可以用我自己的异性化身,作为女人的我会更容易理解她们。在我写女性心理的文章的时候,我也偶尔会用她们。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告诉一个女同学说在某女性杂志上的文章是我写的。她惊讶地说,“我一直以为是女性写的,那很像是女性的文笔”。顺便说一句,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很男性化的人,并不带有“娘娘腔”。但我很喜欢我身上活着的“女子”。如果有人要消除她们,我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第二节 她们是姐妹吗

由于对心理现实和物质世界的现实混淆,威尔伯医生还有类似的错误。当然,作为先行者,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错误是关于西碧尔分裂出的多重人格之间的关系。还是让我们

从引用开始。

“佩吉·卢、佩吉·安、玛丽、西碧尔等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她们是姊妹吗?”

“没有人说她们是姊妹:”维基两眼瞪着医生。

“的确没有,”医生强调地说,“没有人说过。可是,维基,如果有几个人,其母亲同是一个,那么.他(她)们要不是同一个人,就必然是姊妹或兄弟。”

医生的这个推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逻辑,而不是心理世界的逻辑。如果我们认识一个人类学家,就知道在神话和原始民族的传说中,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维基是一个成年的、聪明的子人格,她知道医生犯了错误。但是,她也没有办法说服医生。要想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太前卫的哲学理论,即使维基能说清楚,医生也未必可以接

受。于是维基采用了息事宁人、不去计较的态度。

维基好似没有听出医生的言外之意,同意道:

“我有许多兄弟姊妹,我们共有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

“不错,维基,”医生接着说道,“你承认自己的家属关系,但没有提到西碧尔、玛丽、两个佩吉等人的家属关系。”

维基耸了耸肩说:“嗯,大夫,你刚才不是说她们必然是姊妹吗?”

“不对,维基,”医生坚定地说,“我没有讲她们必然是姊妹。我只是问你:她们是否是姊妹。我还说,如果几个人有同一个母亲,那么,在逻辑上,他们要不是同一个人,就必然是妹妹或兄弟。”

维基语塞。

医生无情地按照逻辑来追问下去:“喂,维基,告诉我,她们到底是姊妹,还是同一个人?”

维基在追问下十分审慎地答道:“大夫,你既然如此,我只好承认她们必然是姊妹。她们只能是姊妹,因为她们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可怜的维基被逻辑征服了,只好承认她们必然是姐妹。但是事实是,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也未必是姐妹。她们也未必是“有同一个母亲”。物质世界中是仅有一个母亲,但是这心理世界中。这个母亲可以分裂为多个,这母亲精神病发作时,她是“恶魔一样的母亲”,这她没有发作时,是“温和的母亲”。在心理世界中,这不是一个母亲。所以,那些女孩也不一定是姐妹。

在人格意象分解的实践中,我们不用逻辑强制不同的子人格形成“合乎逻辑”的关系,而是允许他们说出他们的真实关系。而结果是,一个人内心中的子人格之间,有多种多样的关系。有姐妹、有夫妻、有父母子女、有上级和下级、有邻居、有朋友、有仇敌。

电影《大话西游》中,有两个女孩子共有一个身体,名字分别为紫霞和青霞,称呼也是姐妹,但是她们却并没有同一个母亲或父亲。她们本来是仇敌,佛祖为了让她们和好,把她们变成了油灯中的灯芯,每一个人是一条线,两条线捻在一起。这样的神话当然不符合物质世界的逻辑,但是在象征的意义上,确实合乎象征性的逻辑。

在同样的逻辑引导下,威尔伯医生还做了一件在我看来颇不必要的事情。在她尝试把多重人格患者西碧尔的多重人格结合为一个人格的时候,她先把每个子人格的年龄调到同一个年龄,也即西碧尔的生理年龄上。这和前面两件事情一样,反映了威尔伯医生的误解。她以为一个36岁的女人,也应该有36岁的子人格。她以为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病态。

第三节 心理现实——另一个世界

子人格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他们只是人在用某种特定的方式做想像时出现的形象。物质世界中的人,是通过肉体的繁殖而出生的,要遵循这个物质世界的规律。他们的身体有一个性别,他们的身体有一对父母,同父母的就是他们身体的兄弟姐妹。他们的身体有生理的年龄,而且必然死亡。

而子人格不是物质世界的产物,遵循的也不是物质世界的规律,而是心理世界的规律。在这个世界中,人未必会死亡,未必需要10年才可以长成10岁,未必只有一种性别……物质

世界的规律是客观现实,而心理世界的规律是心理现实。

我在另一本书中,曾经解释过心理现实这个概念。在我看来,这个概念是心理学由异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被了解的最少的一个概念。早期心理学家中对这个概念理解最深的无过于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但是,由于这个概念过于超前,多数心理学家并不理解荣格的这一思想。

要了解心理现实这个概念,首先要清除人们心中的一个常见的错误思想:现实只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一说现实,人们想到的就是山河大地、房屋道路、神经和脑。'奇+'书'+网'而一说起心理的事物,比如“意象”,比如“思想”,大家就觉得这些都不是现实。人们有一和隐含的想法,这些“凭空想出来的”东西是可以随意改变的。我想让报纸变成钞票,但是不论我怎么想,报纸还是报纸,不会变成钞票。因此我们说,“报纸是现实的”。但是我们以为,我们想像中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想让自己多好就有多好,所以“想像”是不现实的。

白天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幻想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你做意象对话或者人格意象分解,你会发现,深层的意象实际上也不是你可以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它有它自身的规律,会按着这个规律改变,而不是你可以随意控制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现实。

记得日本有一个动画片叫“机器猫”,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性格懦弱的男孩子。靠一种神奇的机器,他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他发现他心仪的女孩子正在做噩梦,噩梦中她被一个

魔鬼关在了阴森的城堡中。于是他决定去救这个女孩子。他想让自己骑自马持长枪去救人。但是意外发生了,他发现自己骑的东西是一只白猪。

意象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不自信的男孩子,可能很难真的想像出自己骑在白马上的样子,即使他努力了,结果也只是白猪。

意象是心理状态的象征,所以它不会是任意的,而会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致。如果心理状态不改变,意象就不会改变。所以,意象也是现实的。这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现实,而是

心理的现实。物质世界中,我是男性,意味着我有一个男性的身体,有荫茎。而心理世界中,我想像出一个男性的子人格,它和我的肉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它只意味着我有一个性格侧面适合用“男性”来象征,意味着这个性格侧面有一些“男性化”的特点,比如进取、积极、理性化等等。只要一个人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就有这样的子人格,这和我在物质世界中的身体是男是女并不矛盾。

西碧尔有两个男性子人格,迈克和锡德,这只是意味着西碧尔有时候的行为方式可以比较男性化,她可能有时喜欢穿工装裤做木工,那时候的她就像一个男人一样。这对西碧尔并没有任何坏处。我们所说的“假小子”式的女孩子,行为有时候就像个男孩子,我相信她们一定有男性的子人格,但是这对她们并没有任何坏处,和她们的女性身体也并不矛盾。鉴湖女侠秋瑾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身不得男儿列”是物质生理的特点,而她的心有“男性化”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只是秋瑾会和男人一起革命,像男人一样勇敢,而她在性生活中,也并不会不知道自己是女性,不会出现性变态。我说“秋瑾一定有男性的子人格”,和说“秋瑾的性格很有男子气”,实际是一个意思。

物质世界中.姐妹意味着“有同一个父亲或母亲”,而在心理意象的世界中,两个子人格是姐妹意味着“她们之间的感情是像姐妹一样的感情”。这只是为了象征这两个子人格之间感情的性质而已,和父母没有关系。

物质世界中.动物不会说话,大灰狼不邪恶,狮子也并不是丛林之王,至于鬼神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在意象中,狮子就是一个王,会说话也会思考。狮子不过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勇敢、慷慨等心理特点。只要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在想像中他就有狮子的子人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吃人或者会扑杀羚羊,这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想像出夹的子人格,都是心理的现实存在,而不是物喷的现实存在。我们不可能找到大脑中有十几或几十个小人,但是这些子人格也不是“凭空想像”的。二三岁的小孩看到电视中的人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