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仙狐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仙狐传-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臂助,家父对你素来青眼相加绝不至埋没你的将才。”想到第三条,柴绍突然展颜一笑,“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我亦无心纳偏,这一生有你足矣。只是这第一条嘛……”柴绍为难了,这婚姻古礼从来都是既定而成,他做不了主啊。

听到柴绍坚定的回答,李秀宁顿时笑靥如花,“既然如此,那这条就暂时保留吧。”其实这条,才是真正的玩笑,她亦知道,这些古礼不是能轻易改变的。

……

飒爽的女子,明朗的婚姻,她会幸福吧?玉狐不禁暗自祝福,这天上人间,终究还是不幸占了多数,难得有这样幸福的笑脸出现,值得珍惜,想至此,不胜唏嘘。

……

《盛唐仙狐传》第十一回“李氏好女初长成”完,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

==========================================

鉴天注:

平阳公主李氏是历史上一个传奇人物,年纪轻轻单枪匹马招募娘子军近十万人,而且光靠游说即取得诸多割据势力的认可附从,实在太牛了。若没有她的娘子军打下关中,李渊一支孤军深入莫说占领长安,很可能被王世充、窦建德联手给灭了,更不要说建起大唐王朝。

柴绍和她是少年夫妻,也是高门显贵之后,史书所记二人夫妻算得相知相惜,彼此间也算得上十分信任,柴绍因李家被牵连时李氏强烈要求柴绍独自外逃,自己留在了关中,而柴绍则保着李建成、李元吉一起去了晋阳,他本身也是非常有勇有谋的人物,李建成半路有躲藏之意,若非柴绍坚持一路疾行,誓不投靠任何一支势力,他们早死在逃亡路上了。他可是凌烟阁上有画像的唐朝开国功臣之一啊。

这对夫妻我一直想好好写写,大唐双龙传里把柴绍写得那般不堪我一直是有怨言滴,凭什么这么诋毁人家啊,哼!

第 十二 回 中元夜放灯引魂(全)

君德尽沦丧,民岂能聊生。

一罪弃九族,寒刃起幽咽。

野哭声惨惨,泣血影离离。

莲灯烛火灭,黄泉何森然。

――《中元放灯》·鉴天

玉狐在李世民回府之前就回了李家,原打算醇酒歌笑尽欢一场,却因为好奇柴绍与李秀宁的婚事而未能成行,除了略有遗憾倒也无他。

一番精心准备后,李家公子小姐们带着贴身的侍从们向着城外那条渭河支流而来。

玉狐同红绡、翠绫、紫绣同坐一辆小小的青篷马车,紧紧跟在李世民的马后。玉狐看着紫绣,她手上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盏漂亮精巧的莲灯,玉狐知道那是她花了两个晚上时间亲手做的,边做边偷偷的抹眼泪,想必是这莲灯是为了故去的家人而做。紫绣心里压了很多东西,沉重的过去将这个小小的少女几乎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在人前背后她却始终昂着头,坚定地挺着身子活着,玉狐有时候也忍不住心疼她,就连李世民看着她的眼神也是怜惜与不忍的。

渭水畔,早已是灯影迷离,处处哀歌,阳世幽冥似乎被这沉沉渭水连在了一起。

玉狐避开人多之处,独自一人顺着水灯飘行的方向朝下游走去,直到身边除了水中零星未沉的水灯再无阳世之人,她才慢慢停下脚步行近渭水,蹲身轻轻放走手中的水灯。盘膝安坐,左手平托右手兰花轻扣,捏定手印,朱唇轻启默念安魂咒语。水中莲灯轻转,四野之中道道幽光淡淡浮现,逐渐聚向玉狐莲灯行处,随着那昏黄明灭、闪烁不定的烛光慢慢前行,逐渐逐渐沉入河中直落幽冥黄泉。

孤魂既多,岂能尽渡?玉狐怔怔地看着四野尚在游曳无着的幽光,心底深处浮出一丝悲切,这令她重现不安,七情六欲,非她所有,为何生悲?缘何知苦?

“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身后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些许关切。

玉狐骤然发现自己已经发呆了很久,居然连李世民近前都没有察觉。“我怕那里的灯太多,我想送的人找不到我为他们点亮的那盏。”玉狐淡淡地道,目光依旧流连在水中灯影上。

李世民解下披风搭在她的肩头,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今年放灯的人格外的多。”李世民的声音乍听极是平静,可是那语音下隐藏着淡淡的愤怒,玉狐能感觉到他周身释放出的悲伤怒火。玉狐转头怔怔地看着他,帝王有情,人间有爱,这盛世王朝大概会是个多情的王朝吧。

今年他周岁十二,虚龄十三,已经算不得孩子,有些事情懵懂间也略有了了解,转头看见玉狐怔怔地盯着他,绝色娇颜离他不过尺许,不禁面上微微一红,在呼吸间玉狐身上淡淡的幽香不断钻入他的鼻中,极是好闻。心神已经略有游离,李世民不敢多看急忙回转头抱膝静静坐在河边,目光落在水里明灭的莲灯上,思绪渐渐飘远。

“公子为何闷闷不乐?”玉狐随着他的目光向河中看去,河面上的莲灯已经越来越少了,还有已经熄灭正逐渐下沉的,灯畔的缕缕幽光点缀得这夜色河岸直如黄泉彼岸一般阴森。

李世民倒是看不见那点点幽魂鬼火,只是觉得这河岸分外幽冷,可是他却无意起身,此时此刻他竟颇有几分谈兴,也不知是因为身边较日间沉静安然的少女还是因为这凄清的中元之夜:“当今圣上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就以今年丁丑之交事而说,陛下因为诸蕃酋长们赴东都集会朝贺,而在端门街通宵达旦地设大戏场,盛陈百戏,光是乐者就召了数千人,历时月余,民脂民膏浪费巨万,还言道今后年年比照此例,岁岁兴此乐事。”边说着,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那些胡商们入都交易,所有酒店客居提前摆放珍玩器物,藤树间缠以缯帛装饰,以显我中国丰饶。更甚者,陛下下旨,胡商入市,随行就席,招待务必周延,且不得收取钱帛,酒家商户多有苦难言,反倒是有胡客取笑,言我中国亦有穷困之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为何将缯帛缠树,倒不如赠于贫者御寒。这令我堂堂中国颜面何存?长此以往,民何聊生?”

玉狐看着眼前的少年,初露峥嵘的年纪,一副忧国忧民的胸怀,“帝王之道即天地之道,君既失德,天命不久。”

李世民闻言转头看她,却见玉狐正眼光迷离仰首望天,看着天上那轮昏黄的明月,绝美的脸上无悲无喜。这丫头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露出这样的表情,李世民迷惑了,印象中,她从来是个做事懒散,有些顽劣的小滑头。半年来,他始终只把她当作一个小丫头,嬉笑玩闹,正经事情从不交给她去做。可是今夜,她却有些不一样,模样仍是那般娇艳动人,可气质神情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只是随随便便地盘膝坐着,全身就透出一种沉静悠然。她的双眼揭去了平日惫赖的虚幻竟透射出通透的光芒,仿佛穿过她的眼能看透世间的种种情仇爱恨,那像是一种已经超越了岁月的平静,沉凝得千石难激点浪。

当玉狐发觉李世民一直目不转睛看着她时,李世民已经盯着她看了许久了。

玉狐冲着李世民淡淡一笑,“今天实在不宜在外待得太久,子夜之时鬼门大开,阴气过重,生人勿近,公子当及早回府才是。”其实玉狐倒是有些担心那些新生的魂魄们离李世民太近,被他身边的龙气震荡,弄得魂飞魄散。

李世民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动弹,七月的天,却觉得有些寒,不由地朝玉狐身边靠了靠,“玉瑚,记得你说过你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也算是知书识礼的人家,为何要卖身入我李府?”

“爹爹三年前就过世了,我一直被寄养在表叔家,若是不卖身李府,我怕会被卖进青楼。”这样的问题玉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看着玉狐没什么悲伤之色的脸庞,心中疑云顿起,不过口中却道:“原来如此,着实可怜,那――入我李府可曾后悔?”

玉狐听出他话中似乎另外有话,但并未在意,只是抬眼看向他,无所谓地摇了摇头,进李府是她自己一手安排,怎么会后悔呢?

“也许我该问得更明白些,”李世民看着玉狐,突然倾身靠近,将玉狐扑倒在地,双手撑在地上,以一种暧昧的姿态询问道:“入我李府……到我身边,可曾后悔?”

玉狐看着压在自己身上的少年,黑暗中,仍旧可清楚看到他的脸上泛着薄薄的红晕,这令她不由地忆起昆仑雪山冰涯上的那个黑发少年,只是面前灼然逼视着她的这双眼睛更加灼热,更加明朗。手不由自主地轻轻环上了少年的脖颈,妖娆的唇轻轻吐出几个娇柔的话音:“到你身边,此生不悔。”

这样的妖媚,这样的柔情,这样的话语,出自一个十岁的女孩,李世民仿佛被烫着般猛一撑地从玉狐身上跳了起来,他居然被惹得心襟动摇,胸口若有雷捶,实感到情难自禁,脸上像烧着了一般火烫,幸而月隐无光,否则他恐怕再无颜面对这小小妖女了。

玉狐慢慢坐起身子,如水美眸像含了雾般看着李世民,半晌才笑着站起身,脱下披在自己身上的披风,反手披回李世民肩上,“公子,水边阴寒,咱们还是早些回去吧,再不回去红绡姐他们该着急了。”

李世民咬了咬唇,很是郁闷地瞟了玉狐一眼,心中疑团更重,比起紫绣的身世,这背景单纯的“玉瑚”似乎更不单纯,她的身上像是隐藏着更多的秘密,探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李世民的内心。

李世民突然向玉狐伸手,玉狐一怔,李世民见玉狐不动,有禁有些懊恼,直接伸手抓起了玉狐的手,紧紧抓住,带着她一路回返,而有些怔然的玉狐则默然地跟在李世民身后,配合着他的脚步在暗夜中前行……

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样将手交到一个人手中,任他拉着自己走向他前进的方向,而她则默然地走在他的身后。她的眼睛只能看见他挺拔修长的背影,身体只能跟随他坚定快速的脚步,不用去想他要走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