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碎石,在凡人眼里绝对是无上仙师。
丁忆听到这些后不禁喜出望外,作为一个穷二代出身又赶上读书贬值,骗子满街走,老实人不如狗的时代。本以为这一生只能窝囊的为生存做牛做马,没想到这个世界还真有修炼成仙的道路。
如果真的修炼有成,按掌门的说法,光是外门的三大堂就是可以影响整个商界,甚至政界的力量,帮父母弄个大房子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当然,别墅,游艇,私人飞机,甚至长生什么的,丁忆暂时还不敢想。
一心的按照掌门金木真人的安排开始修炼。开始的时候非常兴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最基础的引导体内灵气运行一圈都无法做到,终于清醒了下来。反思自己难道根本不是什么逆天灵根。
再回想当初得到那块神奇石头的一切前因后果,丁忆已经暗暗觉得不妙了。怎么办?如果实话实说,即使泰古门掌门和长老们相信,但那块石头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自己又是个毫无修仙价值的废人,石头保不住就不说了,为了我还给了贾为民一颗价值连城的筑基丹,这笔帐肯定也要算到自己头上。
丁忆已经不是傻乎乎的纯学生了,一年多的社会现实已经让丁忆开始慢慢成熟了。对自己期望甚高的掌门和长老们,一旦心情从天上跌到地上,自己的悲惨命运绝对是可以预见的。何况自己那块神奇的石头更是一个惹祸的根苗。就算自己老老实实交出来,难道还会放自己回家吗,他们不担心自己会说出去吗。什么“按律灰飞烟灭,永世不得生”是丁忆亲耳听到的,修仙者可不是吃素的和尚。
想到这里,丁忆暗下决心,自己绝不能让这个秘密传出去,即使最亲的人也不能告诉,免得给亲人带来灾祸。摸了摸胸口,神奇的石头还在,附着法诀的竹简也在,丁忆定了定心神。可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自己并不是什么十万年一遇的逆天灵根,最多是个靠外物才灵气入体成功的伪灵根,根本不符合修仙的基本要求,这怎么办。
想了一下午,到了晚上还是没什么头绪,吃了杂役送来的饭菜,丁忆想出去透透气,或许换个环境可以想出解决办法也说不定。
泰古门除了弟子外还有很多杂役,大多是本门弟子不具有灵根的后代充任。虽然这些人没有灵根,无法修炼,但在泰古门这么灵气充足的地方待上二三十年,加上这里藏经阁地下室里的武学秘籍医药秘籍都是随便看。找些秘籍锻炼好身体再学些医术秘方,成年后回到世俗更可以直接在外门三堂中担任要职。虽不能长生,但可以在俗世里呼风唤雨,锦衣玉食左拥右抱,享尽齐人之福也绝对不枉此生了。
穿着一身淡灰色的长袍,淡灰是见习弟子的标准服饰,正式内门弟子是白色长袍,精英弟子是白色长袍袖口领口各加一道金线,长老二道金线,掌门三道金线。外门弟子和太上长老都没有统一服饰的要求,外门弟子大多数时间在俗世为门派办事,只能随俗,西装中山装茄克随便你穿。太上长老脱世外,自然也可以随心。
丁忆走出了位于山腰的洞府,山腰的洞府是灵气很足的地方,后面还配有花园,起码要精英弟子才有资格住的。但丁忆情况特殊,掌门和七大长老联合决定的事情是没人敢有意见的。但这一非同寻常的事情已经以最快的度在山门里传开了。
丁忆往通向山下的道路走去,一路上都是青石台阶,很干净,走上去微微响起“得得”的声音,很舒服。山下左边通向一个药园,泰古门有二个药园,山下一个,山顶一个。
山下的都是些普通世俗中也可以见到的灵草,当然年份至少百年以上,在俗世出现绝对是富豪才能买的起的。
丁忆随意的走进了药园,药园深处有一排小茅屋,听到外面有动静,出来一位身穿黑袍的少年,估计在十七,十八的样子,黑袍是杂役的统一服饰。
【第五章 转机突现】
第一卷入山苦修篇'第五章转机突现
远远的看到丁忆,少年忙带着微笑打招呼:
“丁师兄,你怎么有空来药园呀,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
“哦,我散步,随便看看,没什么事情,你忙去吧,不用管我。”
“那好吧,丁师兄有事随时喊我”那少年笑着回到屋内继续忙去了。每天白天打理药材,松翻土地,浇水,配送药材,这么大的药园几个杂役都够忙的。晚上还要在茅屋里分门别类的记载收集的种子,配送出去药材的明细帐目,十分琐碎。
丁忆之所以到药园,是因为想起了那天晚上在小庙前的田地旁坐下来念法诀生的异事。当时丁忆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但这几天的生的事情告诉他,那天他接触的事情肯定和修仙界有关系。当时田里那些零星的植物八成就是灵草了。
药园很大有上百亩,看看周围没人,天色也黑了,丁忆走到一个很偏僻的角落,把怀里的石头和竹简都拿了出来。
“善護念諸善付囑”第一句法诀念完后,周围果然又出现了许多白色的气流,缓缓的流向丁忆手里的石头。石头上的金色纹路也开始旋转流动,很快方圆十米内的灵草都以肉眼可见的度逐渐萎缩变小,几分钟后彻底化为飞灰,十米外的灵草却没有任何影响。
看来这块石头的吸收灵力范围只有十米左右。丁忆现在明白,这块神奇的石头配合第一句法诀有吸收灵草灵力的效果。周围的百年灵草都是因为灵力被吸光才灰飞烟灭的。以后就叫它吸灵石吧,丁忆给这块神奇的石头起了个很土却很形象的名字。再看这块石头,和当初一样,吸收灵气后,金色条纹中夹了一丝乳白色。
丁忆看了看四周,药园有上百亩,这么大的地方少了一小块灵草并不引人注意。田里本来也有一些零星的小块空地,并没种满灵草。
吸灵石还能不能继续吸呢,丁忆暗自想着,往另一个偏僻角落走去。
“善護念諸善付囑”丁忆又试着念动法诀,周围同样出现了许多白色的气流,十米内的灵草也都同样以肉眼可见的度逐渐萎缩变小。这次丁忆不等灵草彻底化为飞灰就又换了个地方继续念法诀。
一小时后,凡是丁忆走过的地方,十米内的灵草都小了一圈,明显降低了很多年份,但并没有消失,这下更难以被人察觉了。丁忆大喜,继续换着地方念法诀,可是却再也没出现白色气流涌入石头的情况。
难道吸灵石有吸灵极限,丁忆仔细观察着吸灵石,现上面的金色条纹已经全部蒙上了一层乳白色的气体。乳白色气体呈半透明,隐约可以看到下面的金色条纹。看来金色条纹被全部覆盖的时候就是吸灵石的吸灵极限了。四周观察了一下,丁忆快步走出了药园,回到了自己山腰上的洞府。
坐在温玉床上,温玉有宁神定气的效果,等自己完全平静下来,丁忆拿出了吸灵石和古竹简。这次丁忆没有直接去念第二句法诀,丁忆现在的见识告诉他,第二句法诀就是将吸灵石里面存储的灵气释放出来让人体吸收。但是这次吸了这么长时间的灵气,吸灵石都饱和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修炼疏导方法,万一这么多灵气一下子失控,全部冲进身体,足以把自己活活撑死。这和一个饭量只有一碗的人却吃了一脸盆饭,活活撑死是一个道理。可是怎样才能控制好灵力的输出供自己慢慢吸收修炼呢?
拿起古竹简仔细查看,竹简是红黑色的,中间有竹节,一看就是很古老的东西,摸在手里很凉。突然丁忆想起了掌门那天送自己的一本修仙基础实录,上面有很多修仙界的常识。想到这里,丁忆拿出了修仙基础实录,慢慢翻看着,整整看了半夜才放下这本古籍。
按修仙基础实录记载,有灵根的人没有洗髓引灵气入体前和普通人并没有区别,只能通过眼睛去看修仙法诀。所以修仙界很多功法和宝物都会把基础部分法诀用文字刻在竹简和玉简的表面以便初期修炼者阅读。
引灵气入体成功后,人体就会产生一种叫神识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非常神奇,可以在竹,玉制成的简书中刻录内容。不但可以刻录文字,图像也可以,甚至一些法力高强的大能修士还能将动态的影像也刻录进去。这种方法刻录下来的文字和图像是肉眼看不见的,只能用神识去阅读。
难道古竹简中还刻有神识才能看到的东西?丁忆好奇的拿起了古竹简,按照修仙基础实录中记载的方法,把竹简放在额头,闭上眼睛,想象着前面有一本书,书页正慢慢的翻开
慢慢的一股热流从脑后玉枕穴流出,经太阳穴到达额头中间位置。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就是一会儿功夫,眼前猛的一亮。对,就是亮,虽然眼睛闭着但依然有亮的感觉。丁忆不知道这就是中国道家传承里所说的开天眼。
开天眼就是用神识去“看”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对于没有洗髓引灵入体的普通修炼者而言,开天眼需要灵觉和运气。也许一次成功,也许一百次都不成功,有的修炼者甚至一辈子也开不了一次。但就算很幸运的开成了,对身体也会有很大负担,甚至影响健康折损寿元。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道家人士虽然自身不是修仙者,却为了救民众折损自己的寿元,用不够强悍的身体去做一些透支生命的事情,很多除魔卫道的事情虽然没有做成功,但却一直在民间百姓中口口相传。
丁忆用第一次开的神识朦朦胧胧的看到一副图,没有字,是一副裸着上身的人体盘坐图。只能看到人体背部,上面密密麻麻的有很多小红点和大红点,还有一条金色的细线不停的流动,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循环不息。
修仙基础实录上有着详细的人体穴位图和介绍,现在对照神识看到的这张人体盘坐图,有一些小红点大红点在修仙基础实录上并没有记载,但丁忆也知道这就是穴位运转路线图,多出来的大小红点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暗穴了。
自己这几天每天打坐,按照泰乙聚灵法诀运转经脉,结果却一次也没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