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奈三国-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军点首受教,领着那些俘虏去了。刘明带着邹靖向刘焉诉职。刘焉听又立了如此功劳,大喜过望,重重得赏了刘明。刘明虽然对这些赏赐不是很在意。可还是谢过了刘焉。在辞别刘焉之后,刘明把这些赏赐,分给了关羽、张飞等众将,以及手下的士兵。

这边刘明准备就此修生养息,可是在外界,因为刘明连破黄巾攻打幽州以及青州的两路大军,可是把刘明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从幽州范阳至青州临淄这一路之上的百姓,和那些从刘明铁骑下逃得性命的贼寇,更是把刘明骑兵吹得神勇无比,有如神兵天将一般。至此刘明铁骑,名扬天下!

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回刘明想躲清静,是不可能了!麻烦和机遇也相伴而来!

第五十九回 天不绝曹操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五月初,刘明本来应该在幽州范阳的府内,享受难得的清静。可是陆续而来的两封书信,让他的愿望落空了。

首先,第一封信是杨军来得。

信上的意思大概是说:到了新地方一切安好。那些俘虏大部分都愿意留下。庄园已经建立起来。希望刘明早日给那里定个字号。同时信上还说:刘焉给刘明的那块土地挺好,方圆百里,土质肥美,附近还有河流,不管是开荒还是畜牧,都是一块风水宝地。只是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好!他位置在白登和云中之间,都在长城之外了,这里历来是胡汉杂居之所!甚至可以说是胡人(鲜卑、匈奴、乌恒等在当时的统称)定居之所!只是在大汉打败了匈奴之后,从行政地理上划了过来。可实际上还是有胡人放牧的。现在刘明在那安置人手,已经开始引起了一些冲突。只是因为杨军带去的人手众多,才没出什么乱子,希望刘明早日想个办法。

刘明看完信,这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刘焉那么大方,敢情是康他人之慨呀!

杨军这信里的主要有两个请求。

第一个到还好办,既然那里适合放牧,起名叫天马牧场好了。正好养那些买来的好马。想到那些好马,刘明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这一年来苏双为自己买了六千匹好马,在那杨军狠狠地压榨下,自己不过才付出了四十多万斤的酒,则合成粮食不过才两千多石,可以说是分文未花,只是用一些虎啸山庄吃不完的粮食,就做成了如此大的买卖,真是上算!而且那苏双对自己还千恩万谢!甚至就惦着投靠了自己,真是有趣!

可是刘明紧接着想到第二个问题,立马就笑不出来了。最后刘明一狠心,既然那里有方圆百里大小,还是一个三不管的地界,干脆建一个长宽各十里的大城,一劳永逸。于是命令自己手下的所有水泥厂,停止对外贩卖水泥,一律支持杨军筑城。同时命令杨军再挑选十营的兵丁已备后用。并让拓跋一族,分一些人到天马牧场帮忙打理,这些人既可以是帮助放牧,也可以帮着训练骑兵,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和周围的各部族沟通!缓解和那些部族的矛盾,甚至可以雇用那些部族。

刘明想的是挺好,可是想得有点简单了,最少他就没想过私自筑城是多大的罪过!在刘明的理解里,不过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盖个房子,然后又砌了一道院墙罢了。

既然刘明没想到,他底下的那帮人早就认定刘明是要成大事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提醒他!这事也就先这么办了!

其次,第二封信对刘明来说,更是不好!

这封信,与其说是信,不如说是一纸调令!

这封信是左中郎将皇甫嵩写给刘焉的,可是内容却是和刘明有关。简单的来说,就是皇甫嵩此时战力吃紧,更因刘明连克两州的黄巾叛乱,其功绩都被两州的太守保奏,现在连皇上都知道了,并因此对三个中郎将的战果大为不满,这样对皇甫嵩、卢植、朱隽三个中郎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皇甫嵩无奈之下,只好向刘焉求助,希望借调刘明到军前效力。

刘焉接到这信,看那信中的措辞,倒是婉转,诚恳,可是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不容拒绝的。那皇甫嵩虽然只是左中郎将,与自己的官位差不多,甚至由于自己是皇亲,而且管的还是大州大郡,并且还是边防重镇,自己可以说是要压那皇甫嵩一头!可是现在朝廷命何进那个外戚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负责剿灭黄巾乱党,那何进又只是屯兵都亭,说是要严守司隶,保卫洛阳,保护皇上的安全。其实就是胆小,怯战!这何进为了掩饰自己还请旨,让各州各郡扩招军备,讨贼立功。又命皇甫嵩三人各领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乱党,可以说现在实质上剿灭黄巾乱党的重责,已是落到了皇甫嵩等三人的头上,这三人受如此重责,倒是有权征调地方支援。而且快速剿灭黄巾乱党,从哪方面来说,都绝对是为国出力,对汉室的江山是大有好处的!

刘焉详细盘算后,于是就把这封信转给了刘明。虽然刘焉没有硬说,也没有表示一定要刘明前往皇甫嵩那里,可是那话里的意思十分明显,清楚的表达了身为朝廷重臣,要顾全大局,要从朝廷的利益出发的等等观点,弄得刘明连装傻都不成,只得答应了刘焉,带人前往。

就这样,这接连而来的两封信,又再一次破坏了刘明的美好生活。

刘明带着关羽、张飞领兵前往最近的战场,也就是卢植所在的战场——广宗。

这一回,刘明吸取了前几次战斗的经验,此次就带着骑兵,其余是什么也不带了,而且抱定了主意,黄巾赶散了就完,绝不再收俘虏了。

为什么?你是不知道呀,刘明前几天无聊的时候,算了一下,这些日子已来,刘明自己竟陆陆续续的收了差不多十三万的人了,再加上自己原来的人手,自己现在要养活十五万多的人口,这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多少金钱?不过还好,仗着前两年攒的粮食够多,自己手底下的竟没一个向自己喊粮食紧张的。可是自己既然明白了,能不急吗?还非得等地下人来找自己诉苦,求助?那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当时刘明就暗自抱怨杨军、厚德等人,心说:厚德也就罢了,可杨老你那么精明的人,也不说提醒我一下,在天马牧场就把那么多的人都收下了。我还一再地告诉你,乐意走的就让他走,可倒好,竟没几个走的,几乎全留下了。可是木已成舟,刘明也没什么对策。紧接着刘明又带兵出征,也没时间管理裁员问题了。只是抱定了不再收俘虏,以免把自己拖垮的决心!

其实是刘明不知道,以杨军和厚德为首的一干刘明的铁杆追随者,早就把帮助刘明成就大事,当成了己任!拚了命的想为刘明抓人抓地盘,多晚也只会嫌人少,哪里会嫌人多的?

刘明到得广宗,见过卢植,双方见礼已毕,刘明说明了来意。

那卢植最近老听得关于刘明的传说,在如今举国上下,黄巾肆孽,各路汉室大军尽皆失利的局势下,刘明的崛起,绝对是汉室军中的新星。尤其是,此回刘明是应皇甫嵩之请,前来助阵,卢植自是大喜过望,再加上刘明汉室宗亲的身份,已得刘焉的认可,那卢植如此忠臣,更加不敢怠慢刘明。把刘明好生招待,留在帐前听调。

此时卢植率兵五万,而黄巾贼众却有十五万的精兵固守于广宗城内!只是不知何故,黄巾贼寇竟不与卢植厮杀,只是防守。也不知是畏于卢植威名,还是被卢植打怕了,还是有其他原因。

反正黄巾不来拼命,卢植更不会傻了吧唧的用这么点人去攻打高大坚厚的广宗。两边人就这样僵持在广宗城前。卢植想的好,反正黄巾人数是自己的数倍,那消耗的粮食,也应是自己的数倍,反正就是耗,自己还有各地粮草的支援,而广宗城内却只能坐吃山空,到了黄巾粮草耗尽之时,自己自是可以不费丝毫力气的手到擒来。

可是围困城池,甚至是攻打城池,对于刘明这样的骑兵来说,是没什么用武之地的。

翌日,刘明与卢植,相聚帐内商议,谈及此事,最后卢植跟刘明说道:“吾今围贼于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隽对垒。汝可引本部精骑,前去颍川助阵,并可派快马传递消息,约期剿捕。”

刘明听了卢植的建议倒是没什么可说地。本来自己也是皇甫嵩借调的,只因卢植离得近,就先来卢植这里了。此时这里没自己什么事,接着前去皇甫嵩那里也是正理。

于是刘明告别了卢植,快马来到颍川。待刘明见了皇甫嵩与朱隽之后,施礼已毕,说明了来意,并把卢植的近况,也告诉的皇甫嵩等。

那皇甫嵩看到自己久盼之人就在眼前,大喜过望就不说了。当时皇甫嵩就拉着刘明观看敌军阵势,并诉说了贼军势大,急不可破,两军相据于此的现况。

刘明看那黄巾营盘,依草结营,绵延十几里,到于当日黄龙的大营有几分相似,不由说道:“将军,我看那黄巾贼子,依草结营,如以火攻之,当可一击而破!”

皇甫嵩也是武将世家,饱读兵书之人,自是一点就,连声说道:“妙啊!妙啊!汉光果然奇才!如此良策,何愁贼子不灭!一切就依汉光安排。”

那朱隽也是连声称善。

当即,皇甫嵩就命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也是天公作美,这天晚上,大风忽起,星斗无光!

二更时分,皇甫嵩率众一起放火。同时,皇甫嵩和朱隽各领一路人马攻击贼寨,那刘明由于领的是骑兵,则在外围策应。

此时张梁、张宝所立的贼寨,已是火光冲天,黄巾贼众都是惊慌失措,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逃。

这也是因为刘明可怜那些黄巾士卒的性命,又不想多收俘虏,没有提醒皇甫嵩,也没让他向自己上次烧黄龙那样布下一个火海绝阵,这才使得黄巾士卒,可以四散奔逃。不过如此一来,到也减小了困兽犹斗的伤害。

此战一直杀到天明。值得一提的就是那黄巾将领波才殿后,不幸遇上了刘明率众在外围巡视。更可怜的是,波才如此一员在黄巾大军中叫得上字号的大将,竟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