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钟繇说道:“妖道尚未正式乱起,郡卒已伤亡颇重。咦,贞之,你带去的那些郡卒呢?”他这时才注意到跟着荀贞回来的都是他门下的宾客。

“我把他们留在了庄里打扫战场,稍后会由王主簿带回郡里。”

“你门下的宾客辛苦了一夜,定都累了。府君把城南的兵营划出了一片给你,你可让他们先去休息。还有那些伤者,也得及早医治。”

随同钟繇出来的有一个吏员,是兵曹椽的书佐。荀贞即令宾客、里民抬着伤者,跟随这个书佐前去兵营休息。

一切杂事,如饮食、住宿,包括医治伤员都有这个书佐安排。

许仲、江禽、陈褒、刘邓、程偃、文聘、高素、冯巩等人没有去,荀贞带着他们与钟繇、荀攸、戏志才进入太守府中。

……

文太守熬了一夜,精神不支,强撑着坐在堂上等荀贞的消息。

费畅、韩亮、杜佑、郭俊等郡吏陪坐下首。

荀贞登入堂中,令刘邓呈上波连的首级,跪伏在地,禀报攻庄的经过。

听得没能拿住波才,文太守很是失望,再又听得太平道两天后全郡举事,他困意顿无:“啊,啊,这可怎么办?”

戏志才看不起他胆小如鼠,跪拜在荀贞身后,大声说道:“今赖贞力,阳翟城定,波连亦死,内患已无,唯一可虑者,外患耳。贼人仓促乌合,便起十万人,吾郡有精卒数千,亦足能保城旬月不失。京师距我郡只有一二百里,一闻警讯,必会立遣上将、统大军星夜驰援,待大军到日,妖贼反手可平!明府,郡将也,一郡之胆,今若失胆,郡将亡矣!”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文太守收拾起了往日的刚愎自用,拿出了虚心求教,说道:“卿言甚是!妖道两天后就要举事,以卿之见,吾郡该如何应对?”

“明赏罚,择良将,厉兵备战。”

“如何明赏罚?”

“天下承平日久,郡兵多不知战,军法亦多松弛。军法松弛,赏罚无制,是无制之兵,纵有良将,亦难获胜。凡罚者所以明武也,凡赏者所以鼓士气也。《尉缭子》:‘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是先明赏罚,方能接战。忠不才,愿为明府执军法。”

“好,好!”文太守满口称好,对他自请执军法的要求却不置可否,继而问道,“如何择良将?”

“将为本也。军法已明,再有良将,三千卒可横行州郡。忠荐一人,明府若能用为将,反贼纵百万众,吾城无忧。”

“何人?”

“故北部督邮荀贞。”

钟繇闻此言,亦出席举荐:“繇同举故北部督邮荀贞。”

杜佑、郭俊等荀贞往日的同僚深知其能,亦出席举荐:“佑(俊)等亦举故北部督邮荀贞。”

满堂吏员,离榻出席举荐荀贞的占一多半。文太守迟疑了下,问荀贞:“卿愿否?”

荀贞当然愿意。他不但愿意,还准备举荐许仲、江禽、陈褒、刘邓、文聘、高素、冯巩等人,要不然,他带着这么多人登堂作甚?只是没想到,没等他主动提出要兵权,戏志才就举荐他了。

这件事儿,他绝对没和戏志才商量过。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大乱在即,如果不能执掌兵权,还留在阳翟作甚?

他恭谨地说道:“愿为明府分忧。”

文太守看了看那些跪拜在地,举荐荀贞的吏员,有心不委其兵事,亦难拒众意,只能无可奈何地说道:“我本想复卿为北部督邮,既然如此,就改委卿以兵曹椽之任。”

东汉初年,光武帝五次“罢省郡国兵”,各地郡国有的有郡兵,有的没郡兵。没郡兵的不说,有郡兵的又分两类,一类是郡兵较少,一类是郡兵较多。太守之下,郡兵较多的置郡司马,郡兵较少的置兵曹。兵曹椽即是兵曹的长官,职在辅佐太守,掌管郡兵。

荀贞跪拜谢过,说道:“今夜攻庄,悉赖戏忠之谋;临阵激战,刘邓刺杀波连。此二人有大功。文聘、姜显(许仲)、江禽、陈褒先传警讯于颍阴,使明府能早知太平道反事,继又随我驰入郡府,今夜陷阵催锋,亦有大功。贞斗胆,请明府擢文聘为门下督盗贼,擢戏忠为右兵曹史,姜显为左兵曹史,刘邓、江禽、陈褒为兵曹书佐。”

兵曹的吏员配置和别的诸曹一样,椽为长官,其下为史,再下为书佐,再下为循行。“门下督盗贼”和主簿相同,是门下亲近吏之一,“主兵卫”,类似郡守的侍卫队长。

此正用人之时,文太守纵不愿意,捏着鼻子也得认了,况且荀贞举荐的人里还有文聘。他应道:“好,就依卿意。”

“高素、冯巩本为西乡大姓,闻太平道反,夜起,率宾客驰颍阴,今夜又从下吏捕波才、波连,亦有功。请明府用其为兵曹循行。”

兵曹椽、左右兵曹史都委任下去了,多几个循行也无关紧要了。文太守说道:“全依卿意!”

虽不能尽得太守的信用,但能名正言顺地掌握部分军权,荀贞又多了两分迎战的底气。

——

1,兵曹椽和郡司马。

“汉初,承秦之旧,郡置郡兵,有司马为军官,若郡兵为骑兵,则郡司马称郡骑司马。郡司马领辖于郡太守、郡都尉。其后承平,久无兵事之郡罢郡兵或仅余少数之郡兵,其郡之郡司马亦不复置。然有兵事之郡仍置郡兵,亦仍置郡司马,尤以边郡为然,上列诸例可见,至汉末仍有其例。罢郡兵或仅余少数郡兵之郡,既不置郡司马,其兵事由郡太守自辟之兵曹掾史或兵马掾史任之。”

孙坚做过郡司马。

孙坚是吴郡人,或因吴郡常有兵事,或因当时邻郡“会稽妖贼许昌”造反,故郡中设有郡司马一职。孙坚以郡司马招募了千余精勇,与州郡合,大破许昌后,有功,“刺史藏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

第十三章 黄巾围城

在被任为兵曹椽后,荀贞一边调遣人手出城,砍伐近城的林木,凿开结冰的护城河,做守城的准备;一边下到军营,用了几天时间熟悉郡兵的情况。兵法云:“知己知彼”,就要迎来大战了,兵可以不知将,将不能不知兵。

本郡共有郡兵三千余,因地处平原内地,不临北疆,也不临海,郡中亦无大河,故而没有骑兵,也没有楼船兵,全部是“材官”,也即步兵。

通常来说,“材官”分为三类。一类是“甲士”,即重装步兵,士卒多健壮勇猛,盔甲齐全,装备重型锐利兵器如戟、戈、矛等。一类是轻装步兵,不着铠甲,使用矛、剑、盾等轻型短柄的武器。一类是“蹶张士”,即弓弩兵,使用弓、弩。

颍川郡三千余郡兵里最多的是轻装步兵,占了一大半,一千七八百人。弓弩兵次之,约七八百人。甲士最少,只有四五百人。

甲士和轻装步兵被混编在一起,两千多人编成了一个“部”。依照惯例,弓弩兵独立编制,编成了两个“曲”。

荀贞亲自下到各部、曲,一个队、一个队的走过去,仔细核实兵员人数,并仔细检查士卒装备,同时仔细询问平日的训练情况。

经过核实,人数倒是不错,各部、曲郡兵加在一块儿,共计三千一百余人,只是这三千一百余人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上阵杀敌。荀贞在各曲、各队都发现了不少白发老卒,一问年龄,老的六十多岁,小一点的也五十多了,铠甲都穿不上、武器都拿不动了,还怎么上阵杀敌?

有汉一代,特别本朝以来,“募兵”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招募,战后解散;一类是长期在役的职业军人。乐府诗唱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说的就是后一种募兵,颍川郡兵里那些五六十的老兵也正是属于后者。

不过两者又有不同之处。乐府诗里唱的是一个随军出征、身不由己、想回家而不能回的老卒故事,颍川郡的这些老兵却是因为家穷,为混口饭吃而留在军中的。“募兵”要给钱的,叫“雇值”,生民不易,与其饥一顿、饱一顿,不如待在军里,还能有个温饱。

各曲都有这样的老卒,统计上来,一百多人。当此关头,不合适将之辞退,万一惹得其中有人生冤,反而不美。荀贞索性把他们编成了一个屯,负责后勤补给。

颍川邻近京城,交通便利,经济好,人口多,是个富郡,郡兵们的装备不错,训练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自从光武皇帝罢免了郡国“都试”后,内地的郡国兵大多训练松弛。所谓“都试”,就是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这在平时自然有利于朝廷控制地方,但一逢乱事,未免就显出弊端。经过了解,荀贞发现,本郡郡兵的训练强度、密度甚至还不如繁阳亭受训的百余里民。那百余里民三日一操,这些郡兵十天半月才训练一次。

……

安顿好老卒,调查完情况,荀贞把屯长以上的军官叫到一块儿,开了一个小会。

开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军官们熟悉熟悉,一个是大战将至,守城攻敌的主力是郡兵,不能瞒着他们。

军官里知道太平道将要造反举事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仅仅听到了点风声,具体情况不清楚,听荀贞说完,一听情况这么严峻,满堂五六十人小半惊骇失色。

荀贞暗暗发愁,将乃一军之胆,如今连这些军官们都“闻乱色变”,还能指望底下的士卒勇悍敢战么?

不过,转念一想,想及此前“雪夜攻庄”时,波才、波连手下宾客、道众们混乱不堪的表现,他想道:“郡兵虽然操练少,又没经历过甚么战事,然而到底是‘郡兵’,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铠甲兵器,较之太平道的信徒,好歹强上许多。只要我调度得当,想个办法把他们的士气调动起来,或不足以主动出城破敌,但若只守城,应还是可以的。”

会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荀攸、戏志才。

在他下到军营的这几天里,荀攸、戏志才一直随从在他的左右,也看出了郡兵的不足之处,对此深以为然。

荀攸想得更远一点,说道:“今之堪忧处,不止郡兵,还有百姓。前夜,钟功曹和杜曹椽领带吏卒清洗、捕杀城中的妖贼党羽,已使得城中人心惶惶。自中兴以来,吾郡已承平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