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现在天气较热,但那潭水深处肯定很冷,琉璃眼兄弟上来后一个劲儿地搓着身体,显得如同三九天跳进了冰窟窿一样。

“怎么样,兄弟?你可把愚兄我吓了一跳!别管如何,兄弟你应该早点儿上来嘛,万一你在下面有点什么麻烦,我们这么多人也帮不上忙啊!”等琉璃眼穿好衣服,脸色恢复如常,刘老大才关切地问道。

“真是不好意思,兄弟我真的对不住啦!”琉璃眼无奈地说,“这个水潭看似不大,其实比我老家那老涡子还要厉害百倍,奇深无比啊!我一个劲儿地往下扎,最后也没有扎到底儿!”

琉璃眼这话我们相信,因为朱雀城当年发大水,一个水潭就能吸干如此天量之水,肯定不是一般的水潭可比的。

“嗯,深肯定是很深,瞧瞧兄弟冻得那个样子,我就知道你肯定潜下去不近!”刘老大说,“兄弟在下面,有没有发现鱼精水怪什么的?”

“刘大哥,兄弟我实话实说吧!虽然我弄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这潭里一定住有个颇有道行的家伙,而且绝对不是一般的大鱼水怪!”琉璃眼很是肯定是说,“兄弟说句不中听的,这个世上厉害的东西多了去了,能不招惹它就尽量别招惹它!”

“呵,要是有兄弟在身边早点儿提醒我们,我们肯定是不愿意多惹是非;但关键是现在已经结下梁子﹑惹了祸,而且还损失了几个弟兄的命,你说我们还可能与它善罢甘休吗?”刘老大苦笑着说,“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除掉这里面的鬼东西,否则对不起那几个弟兄啊!”

琉璃眼默不作声了片刻,突然莫明其妙地问道:“刘大哥,你们听说过‘秦始皇投玺镇波的典故吗?”

“哈,那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啦,兄弟我是从小就不知听了多少遍!”小李抢先说道,“不就是说,当年秦始皇巡视天下,坐船经过洞庭湖的时候,湖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差点儿把秦始皇的御用大船给弄翻,随行的大臣谋士想了各种办法,也无法平息风浪;后来随驾巡游的一位术士奇人,建策说让秦始皇把那枚传国玉玺扔进风浪之中,那洞庭湖眨眼间就云开雾散﹑波平如镜,这才保得秦始皇平安返回帝都。后来秦始皇再次出巡,经过一个什么地方的时候,有一个人在路中间拦住队伍,拿着那枚玉玺说,‘玉玺还给祖龙,然后那个人就平空消失了。”

我们几个都是点头赞同,意思是这个老传说,我们都曾听说过,而且和小李兄弟讲的差不多是一模一样!

“哈,这位李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琉璃眼笑着说,“你们想想,那洞庭湖为什么会突然刮风起浪,差点儿弄翻秦始皇的大船?为什么那多大臣谋士都无法平风息浪﹑而一个术士奇人会出那个怪招?为什么非要扔下传国玉玺才能瞬间风平浪静?如果是那洞庭湖里的神怪想要得到那颗传国玉玺,为什么还会主动送还给秦始皇。”

听了那琉璃眼一连串的问话,我们一个个愣头愣脑的不知如何开口——很显然,他琉璃眼问得非常有道理:洞庭湖突起风浪,玉玺入湖立即风平浪静;扔入湖中的传国之宝为何有人再次献上;献宝之人为何会凭空消失。这一切的疑问,我还真的未曾深入思考过。

“呵,兄弟你问得太好了!这个问题我还从未听人提过,”刘老大很感兴趣地说,“这一切,难道兄弟你听说过什么吗?”

“刘大哥,我确实听到过有关这些问题的传闻!”琉璃眼回答说,“先抛开这些问题不说,只说一点,那就是,这个典故虽未有正史记载,为何不同的地方所传下来的故事惊人的一致?”

“哟,如此说来,兄弟对这个典故知之非浅啊!”刘老大非常感兴趣地说,“我想兄弟绝对不会是无故提起这个故事,难道兄弟想要通过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这个水潭与那怪事有些什么关系吗?”

“哈,刘大哥厉害!兄弟我还没开口呢,大哥就知道我想要说些什么!”琉璃眼也是非常佩服地说,“虽然兄弟我不敢保证猜测无误,但至少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能为解决这个怪潭的问题提供些想法儿!”

“那就太好啦,兄弟!”刘老大握着琉璃眼的手说,“快中午了,我们回营吃饭,边吃边聊!反正近来无战斗命令,解决它也是不一句话的事儿,急不来的!”

我们一班人马又回到营中。团长亲自和我们几个陪同琉璃眼一块吃饭,顺便了解一下事情的进展状况。

琉璃眼简要地向团长讲了讲那潭下的状况,并且再次提出了那几个有关秦始皇洞庭投玺镇波的问题。

“好啊小兄弟,这个典故我赵某也曾听说过,就是没有听说过你提的那些问题,以兄弟之见,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团长对那几个问题更加感兴趣,立即放下碗筷,盯着琉璃眼兄弟热切地说,“兄弟你吃好喝好,马上详细讲讲!”

“呵,团长啊,琉璃眼兄弟在路上还和我们说,这个典故与那血棺滩怪潭,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能为我们解决血棺滩怪潭提供思路呢!”刘老大补充道——毕竟我们请那琉璃眼过来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请他来给我们讲故事的。

“哈,那就更好啦!上山练枪法,顺便打到一只大家伙,那不是一举两得嘛!”团长听了刘老大的话,那就更高兴了。

吃过午饭,因为我们几个较为熟悉,加上又是我和大傻兄弟把琉璃眼请过来的,所以虽然我们几个军阶较低,倒也一块陪同琉璃眼在团部饮茶聊天。

“赵团长,刘营长,几位大哥,兄弟我这次前来没能给贵军解决掉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好意思!还请多多包涵啊!”琉璃眼非常尴尬地敬了个军礼。

“坐坐坐,兄弟!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谁也不能保证能解决掉那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团长赶快让琉璃眼兄弟坐下,“再说,像那岛国人,我们都想尽早把他们赶出中国,但目前我们倾国之力,不也暂时还没做到嘛!喝茶喝茶!”

“是啊是啊,团长说的没错!更何况兄弟此番下去,至少知道里面的大家伙不易对付,避免我们莽撞行事,造成更大作伤亡呢!”刘老大说,“对了,好好讲讲刚才说的那个事儿吧,看对我们解决血棺滩怪潭有点帮助没有!”

“谢谢长官理解!那个传说典故非常复杂,我就详细讲讲,权当闲聊吧,我想应该对解决那个怪潭的事儿有点借鉴意义!”琉璃眼兄弟一盏茶尽,就开口讲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祖龙镇波(2)

以前我们村有一个以说书卖艺为生的老艺人,年轻时胸有长篇古书数十本。古籍经典﹑民间怪谈﹑三国水浒﹑草莽绿林等等,所知甚多,让人很是崇敬。

后来因为年老体衰,没有办法再游乡穿镇的进行卖艺说书,于是就在村里住了下来,颐养天年。

因为我小时候对那些说书的艺人们既好奇又崇拜,于是没事儿就围着他问东问西,问他所说的那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那老艺人就告诉我说,古时之人﹑之事﹑之物,历经千百年﹑方传到今天,肯定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但都有当年真人真事实物的痕迹。比如他年轻时常讲的传奇故事《和璧隋珠》,那是在正史当中都有记载的。

我听过了很多老艺人讲的各种英雄传奇故事,就是没有听说过什么《和璧隋珠》,于是便央求他讲给我听,老艺人闲来无事,也就给我讲了起来。

日月轮转、四时交替,昼夜相更、改朝换代,那是天道,谁也无法左右。自从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历经西周东周两段,又过了数百年以后,周朝王室也天命将尽﹑逐渐衰微,华夏大地进入了春秋﹑战国之乱世。

话说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当时群雄逐鹿﹑争夺天下,都想横扫四方,成为天下共主。

而在战国七雄之中,并不缺不乏雄心英主。

其中的魏文侯、魏惠王、楚威王、齐威王、赵武灵王等,均为一代雄主,在位时国力强盛,不逊于秦。

反而西秦并不强大,特别是在战国初期,诸侯列国之中,就数秦燕两国实力较弱。

虽说后来秦国君主励精图治、国力渐强,但年轻的秦王赢政之所以能够横扫六合﹑统一华夏,这还得益于赢政胸怀宽广、多纳各路贤能,深明古圣之道。

据说,当年秦王赢政身边曾有一位术士奇人,名叫徐方。此人精通役神使鬼、占星巫术,会望气、明阴阳,而且在奇门巫界交游广泛,所以甚得秦王赢政的信任与赏识。

徐方曾经告诉秦王赢政,说是上古时代,无论是轩辕战蚩尤,还是大禹治洪水,亦或周朝灭商纣,无一不招纳奇人异士,借以请来神鬼相助。

所以说,如果秦王赢政想要扫灭群雄、一统天下,除了兵多将广、粮草充裕之外,尚需请些世外高人、各色贤达,以助大业早成。

于是,胸怀大志的秦王赢政欣然答应,并令徐方秘密招纳天下奇人异士,组成方士团。

以徐方为首领的方士团中,老幼妇孺、各色人等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为当世异人,均有奇技在身。

那些方士,或精于练丹制药、或长于役神使鬼、或可占卜预测、或能禳灾去祸,更有甚者,可土遁水藏、撒豆成兵……

其中比较出名的则是巫门奇人卞楚。卞楚巫术高深、几近通灵。

有了那些能人异士的相助,秦王赢政如虎添翼、更加强势,利用巫术使秦国勇士不畏死亡,关键时候披发跣足、如疯似癫,冲锋陷阵、攻无不克。

后来,那些奇人异士各施所长,终于帮助秦王赢政灭六国、统华夏,成为天下人主。

大秦帝国建立以后,秦王赢政虽然没有像周朝那样裂土封侯,也没有大封神位,但他也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特别是那些奇人异士们,或得到灵物宝贝、或随帝转炼丹药等等。

当然,天地不完整、人欲各不同。在那些奇人异士之中,只有巫术高深的卞楚未能如愿以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