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赐婚-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小山羊,他是我侄儿,我疼他还来不及,怎舍得把他治坏了?晚饭时吃过一碗药,三哥哥问他可有什么不适?”

贾平志哈哈笑:“我是问过了,启渊说没什么不适的,也摸了他的头,觉着热气退下去些。若是三婶娘或是谁给他喝药我就不问,倒是九妹妹这一本正经的,怎么看怎么像做玩儿……好啦,即是你真懂,哥哥就相信你!”

素素无奈地撇了撇嘴,见如冰打了热水来,便帮着绞帕巾替启渊擦洗手脸,又让他泡了泡脚,然后送进棉被里盖好,素素顺手摸一摸炕床,手下暖烘烘的,知道炕洞下置了火盆,这才放心,看着贾平志愧疚道:

“三嫂嫂走了……是我不好,白天不该惹得三嫂嫂生气,我将棉被给六哥哥是有原因的,六哥哥那屋里真的太冷,三哥哥屋里有这样砌得严密的炕床,只需要加个火盆便暖和,我看见了火炭,所以……”

贾平志笑着摇头:“九妹妹多虑了,自家兄弟姐妹,三哥哥怎会不知道你的心意?并不关你的事,赵氏她早存了这份心,自己捱受不得苦,还想拉着我和孩儿们一起离开,我不搭理她,她便时时寻隙吵闹,迫我跟她走,没有今天这一件,也会有别的。平日在房里摔东打西,是我压着不准她太过份,孩子们都被她吓坏……夫妻能共享富贵却不能分担忧患,离心离德同床异梦有什么意思?我心甘情愿放她走,绝无半点留恋!”

他看了看躺在身边的启渊,又抬眼看着站在素素身后的如冰、如雪,长叹口气:“只是几个孩子从此便算是没有了母亲……你们且记着:人各有志,赵氏走了,父亲还在,自会护着你们长大。贾姓并未辱没了你们,身为贾家儿女,便应承当起家族的责任!”

启渊眨巴着眼睛,声音有点沙哑:“父亲,孩儿记得了!”

如雪、如冰也应了一声:“女儿记住了!”

素素不忍,拉过如雪的手说道:“三哥哥,他们还这么小……”

“不小了,贾家女儿娇贵些,也是五岁开始识字,儿郎们是三四岁便要读书习武,我与你六哥哥虽然未曾上过战场,但我们从小除了读书识字,也都在校场上滚爬跌打过,但凡有需要,随时可带兵上阵杀敌!”

素素垂眸不语,内心却暗叹:有用吗?贾家儿郎再能干,皇帝不需要,还不是白费劲!

------

明天开始,安心码字,努力更新,阿柔想挣个好人品。。

正文 第十八章 典当

有了林宝庆赠送的两车货物,贾家总算度过一个像样点的年节,别的不说,最寒冷的几天里一家子老小都能吃饱穿暖,无人被冻坏生病,令操持着全家人生计问题的徐氏和儿媳白氏松了一口气。

而躺在床上养伤的四个男人经素素自行配方子捡药煎熬汤汁服用、配制药剂外敷治疗,竟真的减去不少痛楚,原先有些溃烂的伤口逐日收水结痂,呈愈合之势,众人欢喜之余,便相信素素所言属实,到底没白跟着老夫人一场,再怎么不爱好不用心,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记下些药剂配方,困顿中想起来,把自家人治好了,倒是省下一笔请郎中的花费。

安国公夫人花氏博知广闻是外人所传,因花氏惯常爱住在京城外西郊二十里处西山脚下的百草山庄,不喜掺合凡尘俗事,极少抛头露面,有几人能知道她是如何的博知广闻?此名声多是人云亦云,相互传说所致。但花老夫人医术精湛,会配制疗效奇佳的丹丸药剂,这点贾家人是知道的,并直接受益,贾家人身上有点什么不适从不找外边的郎中或请太医,老夫人身边侍女个个是名医,就连贾家军随军军医大多都经由花老夫人身边人训教出来……皇后贾圆圆跟着老夫人长大,也爱上医术,却福浅命薄,随了老夫人去,而无心插柳的素素终归还记得一些,算是传承得祖上一点遗韵。

三老爷贾周文看着总爱跑到他炕上伏在矮几上记写方子和各种药草剂量的素素,欣慰之余,不免又想念起女儿圆圆,圆圆要是活着,即便不得自由,总可以给素素一些帮助吧?

贾素素解了家人的迷惑,取得大家信任之后,便一心一意专致于药剂配制和对伯父、父亲和二位哥哥的调治,白氏的专用药丸她也东拼西凑配好,白氏吃得半月,偷偷告诉她:

“下腹隐隐的痛没有了,那些……也一日比一日少……”

贾素素笑着点头,治妇人病她其实没太多经验,但祖母的好方子多得很,有一段时日祖母曾带她为附近村庄的女人诊治,祖母替一名难产妇人接生她也偷偷看了,吓得要命,几天吃不下饭,对医术的热爱迫使她最终隐忍住内心的恐惧不安,之后不再避开这方面的病案。

此时素素心里却发起愁来:药材没有了,用完这些现成的,家里没银钱续药材,方子再好那也枉然啊!

过完正月,随之而来的是二月阴霾的雨雪天气,直到二月中旬方止,又过得数日,只觉轻风拂面,阳光透出云层,明媚而温暖,四处积雪消然化尽,虽然手尖脚趾仍冰着,却不再是刺骨的寒冷,徐氏笑着对素素说:

“春日将临,一天天下去就暖和了,想必你父亲他们会好得更快!”

素素脑子里亮光一闪:对啊,春日来临,阳光晴暖,郊外积雪也消掉了,贾家百草山庄已经被充公,可那附近和山上的药草多得很!哪里用得着找银子买药,自己出城去采,更好更齐全!

素素将这想法跟三伯父和三伯母去说,立即遭到反对。

贾周文说:“如今只除了你父亲和你六哥哥,我和你三哥哥痊愈得差不多了,伤处没那么痛,只消每日擦些寻常药膏,慢慢将养着即可,省下你配制的好药给你父亲和老六。你一个姑娘家,怎能出城上山采药?平繁陪着也不行,他才十一岁,身子单薄力气不济,尚不能自保,如何保得了你?要采药也可以,等你三哥哥好起来,能够行动自如,再由他陪你去,那样妥当些,我们大人也能多放心!”

徐氏则拉着素素的手道:“有三伯母呢,不必担心缺了药材,咱们有银子!你列个单子,让周姨娘明日拿着上百济堂,都买了回来!”

素素垂下眼眸,想到白氏曾经亮出来的那个小木匣子,里边仅剩最后两件首饰……既然长辈发了话,便不会准她出城,那也只好听任三伯母安排,只是正值穷困之际,却白白花银子去买药材,真真可惜了!

当下对徐氏说:“让我与姨娘一起去药堂吧,有些药材若能用店里器具整治好,回来便不需再费一番力气!”

“依你,那教你四嫂嫂陪你,也让平繁跟着!”

素素笑道:“一行太多人在街上走,反而会引人注目呢,四嫂嫂就不用跑这一趟了!”

徐氏看看贾周文,贾周文点头:“素素说的也有道理,大街上人来人往想来不会有什么意外,便由平繁跟着吧!你到时戴个帷帽,不要轻易与人搭话,记得吗?”

“是!素素记下了!”

翌日辰时末,周姨娘手脚利索做完厨房里的活儿,又将贾周武打理好,之后到正屋徐氏跟前听她嘀咕了一阵,将徐氏给的一个长方形布包妥贴藏进胸口里衣袋内,挎上个竹篮,带着素素和平繁走出贾家院子,徐氏和白氏跟出门来,又再叮嘱几句,直望着他们转过了巷头街角,才舍得回去。

素素今日穿了件蓝底小碎花夹袄,洗得发白的蓝色粗布裙子,一身贫穷女子装扮,偏偏要戴上黑纱帷帽,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平繁皱着眉说:

“姐姐,你这一身衣裳本就臃肿难看,再遮了脸,看着竟与嫂嫂们一样的年纪,老气得很!”

周姨娘怕素素生气,忙拉了平繁一把,小声道:“七爷莫胡说,九姑娘这身衣裳挺好,哪里难看了?”

素素怎会不知衣裳不合身?无奈境况如此,不穿这个难道赤身裸体?

因而强笑道:“难看就难看吧,左右遮了脸,人家也不知道我是谁!”

姐弟二人跟着周姨娘走出五里巷,穿行过几条长长短短叫不出名的街巷,小半个时辰才走到繁华热闹的北大街,先去了街头最大那间典当铺,根据周姨娘的经验,这家典当铺待人还算实诚,将物品押在这里,能拿到比较合理的价钱。

徐氏那两件上品玉首饰,最终分别以五两和七两总共十二两银子成交,素素和平繁都不懂这些,周姨娘却喟叹一声道:

“多好的东西,买的时候可远不止这点银子……”

周姨娘藏好十两纹银,只将二两直接在当铺里兑换成铜钱,三人便出了当铺,往不远处的百济药堂去。

------------

赶上了。。。

正文 第十九章 街遇

百济药堂是京城大号,在京城各处皆有分店,药材种类齐全,配套的医馆里有坐诊的大夫还能帮捡药的客人们看看方子,给出一些建议,态度认真负责,因而百济堂名气极盛,虽则药品价格较之别家稍微贵一点点,但丝毫不影响药店生意,不说富贵殷实之家,便是寻常人家也宁可多花些银钱到百济堂买药,图个放心踏实。

往前行走数十步,遥望对面街的百济药堂门店里此时似乎人客不多,周姨娘在前,素素和弟弟平繁手牵着手跟在她后头走下路牙子,正要紧着横穿大街,忽听得一阵喧哗声自街道尽头传来,咯咯马蹄声敲打着青石板路面,伴随几声“回避”的喝呼,还有甩动马鞭的脆响,路人们纷纷闪避,正行走在道上的各式马车、牛车也赶紧挤往街道两边,两名彪形大汉骑马飞驰而来,周姨娘忙转身张臂护着姐弟俩急急退避,素素猝不及防,退步时踩着自己的裙角,拉着平繁一起跌了下去,周姨娘一人扶不起两个,眼看怒马将至,站在路边的众人大声惊呼,危急间两名摆小吃摊子的中年夫妻快步跑来,帮忙将纠扯着的三人连拉带推返回到路牙子上,看着两匹快马一阵风般驰过,众人都松了口气。

周姨娘带着姐弟俩向中年夫妻行礼道谢,矮瘦的男人摆了摆手,走开去打理自家小食摊,女人终究是多嘴爱说话,胖大婶叨唠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