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桓侯再生-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徐庶笑着说道,“刘皇叔可称当世罕有的明主!孔明,你与我共同辅佐刘皇叔可好?还有士元他们……我等兄弟齐心协力,必可助刘皇叔安定社稷,抚慰黎民……”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我想先见见刘皇叔再说……”

“明日就为你引荐……”虽然诸葛亮并位直接答应,但徐庶却知道事情基本已成,高兴地说道,“不!明日我还是请主公亲自来见你……哈哈!”

得到诸葛亮较为肯定的出仕回答后,徐庶显得非常高兴,也将自己出仕后一些经历说了出来。了解诸葛亮的为人,又与其关系莫逆,徐庶在讲说时也不必顾忌太多,由当日的寿春之战,一直提到最近的一些事务。当然,最紧要隐秘的事徐庶并未透露。

当徐庶以略显惊叹的语气说及张懿‘试举’之法,诸葛亮却是眉头微皱。

“这位张大人,欲害刘皇叔么?”

第一二五章

“这位张大人……欲害刘皇叔么?”诸葛亮眉头微扬,轻声说道。

“恩~~?”徐庶轻噫一声,先是有些不解,略一思索后,似乎明白了什么,“孔明,你是说……行‘试举之法’会激起士族反对?”

“不错!”诸葛亮点点头,淡然说道,“若果真以‘试举之法’代‘征辟察举’,则天下士族,十成中将有六成以上者,必将视刘皇叔为死敌,另外三成将避而远之,尤能归心效力者,十中无一……”

“……”徐庶眉头紧蹙,低头沉思起来。徐庶虽有大智,但因其出身寒门,对于士族门阀的情况虽有所了解,但切身的体会并不很深。所以考虑“试举法”时,徐庶尽管也想到可能会导致士族反对,但并没有把问题看得多么严重,始终认为是“利”大于“弊”!但如今诸葛亮的话却不得不让他重新审视起来。诸葛亮年纪虽轻,但徐庶一直认为这位“小师弟”(相对于徐庶、庞统、石韬等人年龄而言)的才能是鹿门众弟子中最出众。

“这‘试举’之法,不拘一格、不分贵贱,可任天下贤才为用,的确是难得的选拔人才之法……”诸葛亮先是肯定了“试举法”的利处,但随即话风一转,“但以今时今世而言,却未必完全适用……若此时刘皇叔根基稳固,已有足够实力与北方曹操抗衡、甚至已可戡平乱世,推行此法当可于社稷有利。但以今时之势,强以‘试举’代‘辟举’,只会徒自取祸……”

顿了顿,诸葛亮继续说道:“当今之天下,钱、粮、物力,十之五、六集于士族门阀之手。州、郡之事,亦难脱门阀宗族之力。诸族门阀,更是门生故吏、亲朋旧交遍布天下……可说,若无士族门阀之助,任谁也难成就大事……以曹操论,若无曹、夏侯、荀、程、许诸族鼎力相助,他何以有今日之势?……元直师兄可知,士族门阀对何看得最重?非是土地、非是钱粮,而是……取仕!察举、征辟乃是门阀子弟取仕之道,若以‘试举’代‘辟举’,实是绝士族门阀的根本,他们如何肯依?此法一行,诸士族必将刘皇叔视为眼中之钉!”诸葛一族本也是徐州琅琊望族,即便迁至荆州后,诸葛兄弟也与荆州豪门望族蒯、庞、马诸族关系莫逆,故而诸葛亮对士族门阀情况的了解,要比徐庶深刻得多。

“如此说来,此法是‘虽好却不可行’了……”仔细思索后,徐庶默然点头,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分析的正确性。但徐庶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出身寒门的徐庶自然知晓,“试举法”对寒门庶族的子弟是何等重要……

“呵呵……”诸葛亮淡淡一笑说道,“若将这‘代’换成‘辅’,未必不可行!”

“辟举为主,试举为辅!”徐庶眼睛一亮,拍案叫绝说道,“此法颇妙,既可任寒门学子为用,又不太损士族门阀之利,实是一举两得!孔明,你这一来,便为皇叔解一难题啊……呵呵!”

“……”诸葛亮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随即略显疑惑地说道,“从这位张懿大人为刘皇叔所提的‘增丁’之策看来,实是一位料事周全、颇有远见之人,为何他竟会献出这般‘绝计’?”

“……”徐庶知道诸葛亮并没有嘲笑谁的意思,仔细地思索了一番后,出声说道,“或许是智者有失吧……”

……

结束谈论后,徐庶先命府中仆婢为诸葛亮安排膳食和住处,自己则乘车急往郡守府求见刘备。

郡守府书房,刘备正独自一人察看这几日徐、兖二州传回的战报,突见徐庶深夜来访,不禁惊异地说道:“元直,你不是有故友来访么?怎有空深夜来此?”

“主公,庶有要事禀报,不敢耽误!”根据今日议事时的情形,徐庶已知刘备对“试举法”很感兴趣,甚至还特地在议事后将张懿留下。

“莫非是云长和子龙战况有异?”刘备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前方战情。

“并非此事……”徐庶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是与张仲司的‘试举选才法’有关……”

“哦~?”刘备疑惑地说道,“元直以为此法不好么?”

“好是极好,但眼下却不可行……”徐庶详细地将诸葛亮的分析对刘备一一道来。

刘备由起先的惊讶,逐渐变成了认可,不住地颔首称是。当听到诸葛亮所提的以新旧两法相辅相承的解决方案后,更是不禁拍案叫绝,欣喜地说道:“元直所思果然周全!我先前倒也是有些急于求成了……有元直相助于我,何愁大事不成?”

“谢主公夸奖……”徐庶笑着说道,“但此法却并非由庶所出!”

“哦~~?”刘备更显惊讶,急声追问道,“不是元直,却是何人?”

“乃是庶之鹿门学弟——诸葛孔明所出!”

“就是元直那位今日来访的故友?”刘备略一思索说道。

“正是!”徐庶点头说道,“孔明乃是我恩师门下才智最佳者,月前才刚刚下山出师……”

“比之元直如何?”听徐庶话中意思,这“孔明”竟似才能尚在他自己之上,不禁让刘备惊讶中带着几分不信。

“孔明之才,倍于徐庶!”

“倍于元直???”刘备至今足迹已遍布大汉半壁江山,见识奇才杰士无数,但他相信——才如徐庶者,天下绝对已是罕有,曹操麾下的“鬼才”郭嘉、“鬼狐”贾诩、二荀等人,至多也就与徐庶相当。但现在徐庶却说有人的才能倍于他自己,实在让刘备感觉难以置信,“世间竟有如此奇才?元直,可否领我拜见这位诸葛先生!”

“庶深夜前来,一者为说那‘试举’之事,另外一事正是欲请主公见见庶这位师弟!”徐庶笑着说道。

“既如此,不必迟疑了!元直,我们即刻动身……”刘备兴奋异常,立即起身,也不更衣,拉上徐庶直接朝房外走去……

……

军师中郎将府,会客厅

“……德公座下,高弟何其多也!记得翼德曾对我言——鹿门学子藏龙卧虎,才高者可安天下,稍次者亦可为州郡大吏。其实我尚有些不信,以为如元直者已是天下罕有,属凤毛麟角之辈,不想今日居然又见才智与元直在伯仲之间的诸葛先生,方始信然!”与诸葛亮一番详谈后,刘备不禁叹服不已,同时亦明了——这位最多20出头的年轻人,无论在战略眼光,还是在智谋、政务等诸方面,的确拥有可比肩徐庶的才能。

“皇叔过奖了!”诸葛亮淡淡一笑说道,“元直师兄是恩师门下佼佼之人,亮之才实不足挂齿!”

“先生高才,勿庸置疑!鸣于天下,于先生而言,只在返掌之间耳!”诸葛亮的谦逊,更让刘备好感倍增。几乎是毫不犹豫,刘备立起身形,长身朝诸葛亮行一大礼,恳切地说道,“备虽有心安定社稷,抚慰黎民,但只恨自身无德无才,与关、张二弟辗转多年也未有所成。后幸得元直相助,才侥幸得如今局面。由此,备更感如元直、先生般大才是何其重要!今日,刘备恬颜,恳请诸葛先生襄助!”

“……”诸葛亮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感动之色——以刘备皇叔之尊,左将军、豫州牧之职、且拥四郡之力,能够对自己一介白身之人恭敬如此,天下间绝对罕有!

“皇叔请起!”诸葛亮先将刘备扶起,随即躬身回礼说道,“亮有一事,请询皇叔!”

“先生请讲!”刘备急切说道。

“亮请闻皇叔之志?”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自量力,欲以信为本,以仁为基,揽四方英杰,伸大义于天下。上安社稷,下慰黎民!”刘备略一思索,肯定地说道。

“皇叔若不相弃,亮愿效犬马之劳!”诸葛亮微微颔首,再不推委,躬身行礼说道。

“先生请起!先生请起!”刘备大喜过望,急将诸葛亮扶起,欣喜地连声说道。

“恭贺主公又得贤才,如龙飞天!恭贺孔明师弟得逢英主,才得所用!”徐庶在旁笑着说道。其实,诸葛亮的归降早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元直,多谢了!”刘备也向徐庶施了一礼,“若非有你相荐,我难得孔明先生相助!”

……

翌日,刘备召集文武议事,当众任命诸葛亮为左将军府参军,协助徐庶参谋军略机务。

与此同时,刘备宣布——日后选拔人才,仍以“辟举法”为主,但辅之以“试举之法”,予寒门子弟入仕机会。但具体如何操作,将由徐庶、孙乾、张懿、诸葛亮几人共同协商决定。

刘备这一决定,并未伤及士族最根本利益,厅中出身士族的官吏仔细思索后,也觉可以接受。与此同时,出身寒门的文武将官也是身同感受,欣喜不已。

“……”张懿面呈欣喜,但眼中却带着一丝异色扫向徐庶、和厅下略显神秘的诸葛亮。

恰好诸葛亮也在留意张懿,两人目光一交,同时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

诸葛亮面上异色一闪而过,随即展颜微笑,朝张懿微微颔首。

张懿颔首回礼后,掉转目光,眉心不为人察地微微一皱——不知为何,诸葛亮那和煦如阳光般的微笑,始终让张懿心中有种堵堵的感觉。

……

十月初五,经过几个辗转后,曹操的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