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柳如是别传-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赍帯臣同邑旧礼臣钱谦益寄臣手书一通,累数百言,绝不道及寒温家常字句,惟有忠驱义感溢于楮墨之间。盖谦益身在(虏)中,未尝须臾不念本朝,而规画形势了如指掌,绰有成算。据言:“难得而易失者时也,计定而集事者局也。人之当局,如奕棋然。楸枰小技,可以喻大。在今日有全着,有要着,有急着。善奕者,视势之所急而善救之。今之急着即要着也,今之要着即全着也。(寅恪案:顾苓塔影园集壹“东涧遗老钱公别传”云:“以隐语作楸枰三局,寄广西留守太保瞿公。”今有学集中固多观棋之作,可称隐语,然与此书之明显陈述者绝不相类。投笔集后秋兴之六第肆首云:“腐儒未谙楸枰谱,三局深惭堇帝思。”及后秋兴之十二第叁首云:“廿年薪胆心犹在,三局楸枰算已违。”牧斋诗语即指此致稼轩书言。岂云美虽间接获知其事,而未亲见原书,遂致有此误会耶?至其列此事于黄案之前,其时间先后之讹舛,更不待辨矣。)夫天下要害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中原根本自在江南。长淮汴京,莫非都会,则宜移楚南诸勋重兵全力以恢荊襄,上扼汉沔,下撼武昌,大江以南在吾指顾之间。江南既定,财赋渐充,根本已固,然后移荊汴之锋扫清河朔。其次所谓要着者,两粤东有庾关之固,北有洞庭之险,道通滇黔,壤邻巴蜀。方今吴三桂休兵汉中,三川各郡数年来非熊(指王应熊)在彼,联络布置,声势大振,宜以重兵径由遵义入川。三川既定,上可以控扼关陇,下可以掇拾荊襄。倘以刍言为迂而无当,今惟争急着是问。夫弈棋至于急着,则苟可以救败者无所不用。迩者燕京特遣恭顺致顺怀顺三(逆?)进取两粤。(寅恪案:清史列传柒捌尚可喜传略云:“崇德元年四月封智顺王。顺治三年八月同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征湖南。”牧斋书中“智顺”作“致顺”,乃音近笔误。原缺一字,今以意补为“逆”字。盖此三人者在清为顺,在明为逆也。)因怀顺至吉安忽然缢死,故三路之师未即渡洞庭、过庾岭,然其势终不可遏,其期谅不甚远,岂非两粤最急时乎?至彼中现在楚南之劲敌惟辰常马蛟麟为最。传闻此举将以蛟麟为先锋,幸蛟麟久有反正之心,与江浙(虏?)提镇张天禄田雄马进宝卜从善辈皆平昔关通密约,各怀观望。此真为楚则楚胜,而为汉则汉胜也。蛟麟倘果翻然乐为我用,则王师亟先北下洞庭。但得一入长江,将处处必多响集。我得以完固根本,养精蓄锐,恢楚恢江,克复京阙。若谦益视息余生,奄奄垂毙,惟忍死盼望銮舆拜见孝陵之后,槃水加剑,席稿自裁。”等语。臣反复披阅,虽谦益远隔万里,而彼身为异域之臣,犹知眷恋本朝,早夜筹维,思一得以图报效,岂非上苍悔祸,黙牗其衷,亦以见天下人心未尽澌灭,真祖宗三百年恩养之报。臣敢不据实奏闻。伏祈皇上留意详阅,特赐鉴裁。臣缮疏方毕,适原任川湖督臣万年策自平溪卫取路黎靖来至桂林,具述虞镇马回子驻兵常德,实有反正之心。回子即名蛟麟者也。以情事度之,钱谦益楸枰三局揣摩之语,确相吻合,似非无据。岂非楚南拨云见日之时,而中兴之一大机会耶?永历三年九月囗囗日具奏。

据此,牧斋致稼轩书作于顺治六年己丑之秋,其中已言及马进宝,故次年庚寅即有往金华游说马氏之事。

更可注意者,即说马之举实与黄梨洲有关。

黄宗羲思旧录“钱谦益”条(此条第肆章已引,茲为便利论述,故重录之)云:

一夜余将睡,公提灯至榻前,袖七金赠余曰:此内人(自注:“即柳夫人。”)意也。盖恐余之不来耳。是年(指顺治七年庚寅)十月绛云楼毁,是余之无读书缘也。

鲒埼亭集壹壹“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略云:

公既自桑海中来,杜门匿景,东迁西徙,靡有宁居。又有上变于大帅者,以公为首,而公犹挟帛书,欲招婺中镇将以南援。

黄炳垕编黄梨洲先生年谱中“顺治七年庚寅”条云:

三月,公至常熟,馆钱氏绛云楼下,因得尽翻其书籍。

寅恪案:太冲三月至常熟,牧斋五月往金华,然则受之此次游说马进宝实梨洲所促成无疑。观河东君特殷勤款待黄氏如此,则河东君之参预劝马反清之政治活动,尤可证明也。

又金氏牧斋年谱“(顺治八年)辛卯”条云:

为黄晦木(宗炎)作书绍介见马进宝于金华。(原注:“尺牍”。)

金氏未言出于尺牍何通,但检牧斋尺牍中“致囗囗囗”略云:

余姚黄晦木奉访,裁数行附候,计已达铃阁矣。友人陈昆良赴温处万道尊之约,取道金华,慨慕龙门,愿一投分。介恃道谊之雅,辄为绍介。晦木知必荷眄睐,先为遥谢。

寅恪案:此札乃致马进宝者。细玩其语气,介绍晦木与介绍昆良时间相距至近,且足知两人俱是初次介绍。今检浙江通志壹贰壹职官表分巡温处道栏云:“陈圣治,辽东锦州人,顺治十年任。万代尚,辽东铁岭人,顺治十四年任。孟泰,辽东辽阳人,贡士,顺治十六年任。”及清史列传捌拾马逢知传略云:“顺治三年从端亲王博洛南征,克金华,即令镇守。六年命加都督佥事,授金华总兵,管辖金衢严处四府。七年九月奏言臣家口九十余人,从征时即领家丁三十名星赴浙东,此外俱在旗下,距金华四千余里,关山迢递,不无内顾之忧,恳准搬取。下部知之。十三年迁苏松常镇提督。”并有学集柒高会堂诗集有“丙申重九海上作”一题及“高会堂酒阑杂咏序”末署“(顺治十三年)丙申阳月十有一日书于青浦舟中”,故综合推计牧斋之介绍晦木见马进宝于金华,实在顺治十三年丙申秋季以前马氏尚未离金华赴松江之时。至浙江通志列万代尚之任温处道台始于顺治十四年者,不过因排次便利,只书年而不书月,否则,绝无元旦上任除夕解职之理也。

又徐孚远钓璜堂存稿壹贰“怀陈昆良”(原注:“时闻瞿稼轩之变。”)云:“嗟君万里赴行都,桂岭云深入望迂。岂意张公双剑去,却令伍子一萧孤。粤西驻辇当通塞,湖北扬旌定有无。分手三年鸿雁断,如余今日正穷途。”可见陈氏同是当时参预复明运动之人。牧斋介绍之于马进宝,必非寻常干进以求衣食者之比。惜光绪修常昭合志稿叁壹义行门陈璧传仅云:“陈璧字昆良,崇祯末尝三上书论事,不报。归隐。”寥寥数语,殊为简略。今读闇公此诗,则陈氏平生志事更可证知矣。

茲仅录牧斋作品中庚寅夏往返金华游说马进宝之作品,并略加释证下。

有学集叁庚寅夏五集序云:

岁庚寅之五月,访伏波将军于婺州。以初一日渡罗刹江,自睦之婺,憩于杭。往返将帀月,漫兴口占,得七言长句三十余首,题之曰夏五集。春秋书夏五,传疑也。疑之而曰夏五,不成乎其为月也。不成乎其为月,则亦不成乎其为诗。系诗于夏五,所以成乎其为疑也。易曰,或之者,疑之也。作诗者,其有忧患乎?

寅恪案:此夏五集可称为第壹次游说马进宝反清复明之专集。河东君参预此活动,尤为显著,读者应特加注意也。

“早发七里滩”云:

欲哭西台还未忍,唳空朱噣响云端。(遵王注本此句下有牧斋自注云:“谢皋羽西台恸哭记即钓台也。其招魂之词曰:“化为朱鸟兮,有噣焉食。”)

寅恪案:“未忍”者,即未忍视明室今已亡之意。前论牧斋次韵答盛集陶见赠诗“终然商颂归玄鸟,麦秀残歌讵忍删”句及牧斋编列朝诗集终于丁集事,俱详言之,茲不更赘。涵芬楼本“忍”作“得”,殊失牧斋本旨,故从遵王注本作“忍”。

“五日钓台舟中”云:

纬繣江山气未开,扁舟天地独沿洄。空哀故鬼投湘水,谁伴新魂哭钓台。五日缠丝仍汉缕,三年灼艾有秦灰。吴昌此际痴儿女,竞渡嚾呶尽室回。

寅恪案:此诗第柒第捌两句颇不易解。以恒情论,牧斋独往金华,河东君及其女应在常熟家中,殊与“吴昌”之语不合。岂河东君及其女虽不同牧斋至金华,但仅送之至苏州,留居于拙政园耶?俟考。

检刘继庄献廷广阳杂记叁“涵斋又言海澄公黄梧即据海澄以降,即条陈平海五策”条,其第贰策云:

郑氏有五大商在京师苏杭山东等处,经营财货,以济其用。当察出收拿。

清史列传玖黄梧传云:

顺治十三年七月梧斩伪总兵华栋等,率众以海澄县投诚。

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永历十一年丁酉五月”条云:

藩行令对居守户官郑宫傅察算,裕国库张恢,利民库林义等稽算东西二洋船本利息,并仁义礼智信、金木水火土各行出入银两。

明清史料丁编叁“五大商曾定老等私通郑成功残揭帖”云:

(上缺。)万两,前往苏杭二州置买绫绸湖丝洋货,将货尽交伪国姓讫。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三四等日,曾定老就伪国姓管库伍宇舍手内领出银五万两,商贩日本,随经算还讫。又十一月十一二等日,又就伍宇舍处领出银十万两,每两毎月供利一分三厘。十三年四月内将银及湖丝缎匹等货搬运下海,折还母利银六万两,仍留四万两付定老等作本接济。

牧斋赋此诗时,郑氏之五大商尚未被清廷察出收拿,河东君之送牧斋至苏或与此有关。夫郑氏之兴起虽由海盗,但其后即改为经营中国南洋日本间之物产贸易。苏杭为丝织品出产地,郑氏之设有行店自是当然之事。况河东君以贵妇人之资格,以购买物品为名与绸缎店肆往来,暗作通海之举,可免为外人所觉察也。此说未敢自信,姑记于此,以俟更考。

“五日泊睦州”云:

客子那禁节物催,孤篷欲发转徘徊。晨装警罢谁驱去,暮角飘残自悔来。千里江山殊故国,一抔天地在西台。遥怜弱女香闺里,解泼蒲觞祝我回。

寅恪案:第肆句盖与第柒第捌两句相关,谓不与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