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璋蹲下来,摸了一下孩子粉嫩而污秽的脸蛋,对妇女道:“为什么不跟着刘备走?”

“我们孤儿寡母走不去。”

“男人呢?”

“与你们打仗,死了。”

“恨我们川军吗?”

妇女不说话,脸上是麻木。

“恨刘备吗?”

妇女不说话,脸上是麻木。

“当初为什么从长安来到这里,现在却不再去西凉?当年泾水决堤,就是刘备做的,和今天做的一样,毁掉你们的一切,迫使你们跟他走。

可是当年长安战乱,你们希望逃离,如今石城安定,西凉苦寒,所以你们不愿走,所以留下来,可是你们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乡亲们。”刘璋喊了一声,见刘璋还很和善,一些茫然的百姓靠过来。

“你们是不是奇怪,当年那么费心费力,为你们安置家园,为你们分发粮食,派士兵为了你们开垦田地的刘备刘皇叔,如今为什么要毁掉你们的家园,毁掉你们的庄稼,毁掉你们的一切。

为何今天的刘备,与当年的刘备完全不一样。”

百姓们都看向刘璋,这也是他们心中的困惑,当年长安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或投荆益,或入中原,关中百姓莫不希望逃离那个牢笼。

所以就算刘备掘开泾水,毁了他们的一切,他们还是愿意跟着刘备走,因为仁义满天下的刘皇叔答应他们,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后来真的慢慢过上了好日子,刘备每日亲自去农家问候,亲自去田亩视察,亲自给百姓发放粮食的场景,所有百姓记忆犹新。

慈善,和蔼,亲民,是所有百姓对刘备的评价。

可是今天,刘备却毁弃了他们已经安定的家园,将要收获的庄稼,就像一个暴君一样,要带他们去不是人住的西凉苦寒之地。

当年带他们逃离苦难,兴建家园,今日毁掉他们的家园,带他们奔赴苦难。

这些百姓直到现在也没反应过来,只觉得仁义的刘备刘皇叔,是被人蛊惑了。

刘璋用平静的语调大声道:“当年,刘备带你们走,不是因为你们在关中过不下去,而是他刘备在关中过不下去,不是你们必须离开关中,而是他刘备必须离开关中。

可是你们想想,如果刘备带着几千士兵,到了人口只有一万多的石城,是什么光阴?有人能够给他当兵打仗吗?有人能够给他种军粮吗?

为了兵员,为了军粮,他们必须带上你们,所谓带你们脱离苦难,是利用你们的双手和血汗为他立足,所以泾水决堤了,所以你们来到石城这个地方,所以刘备殚精竭虑让你们活下来,所以你们的儿子丈夫父亲为他奔赴前线了。

当然,如果他刘备从此结束,哪怕目的不好,也的确是为你们谋福。

可是刘备,你们心中仁义的刘皇叔,永远只有自己的目的,而不会顾及其他,今天他们毁了你们的田产,就是为了你们跟随他刘备离开。

因为和当初一样,他刘备在石城也呆不下去了。

他们需要你们奔赴西凉,继续为他种粮,继续为他打仗,同时,用你们的血肉之躯,阻挡我川军铁蹄。

你们会觉得,当初关中的刘备,当初治理石城的刘备,与今日逃走的刘备,判若两人,其实是一个人,刘备从来没变过,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百姓议论纷纷,大道理他们不懂,从刘璋的话里,他们就听出一个意思,刘备带他们出关中,在石城的细心治理,以及今天毁掉城池庄稼逃离石城,都是为了他的个人私利。

如今一无所有,比当初在关中时还要不如,这些百姓怎么能不愤怒。

第509章 最后一次

百姓议论纷纷,大道理他们不懂,从刘璋的话里,他们就听出一个意思,刘备带他们出关中,在石城的细心治理,以及今天毁掉城池庄稼逃离石城,都是为了他的个人私利。

如今一无所有,比当初在关中时还要不如,这些百姓怎么能不愤怒。

“那我们怎么办?大人。”一个妇女喊道。

“是啊,怎么办啊。”

“谁希望去荆益二州,谁希望去天水,谁希望留在石城。”刘璋问道。

百姓互相看着,茫然地看着刘璋。

刘璋道:“荆益二州,土地令已经成熟,官府的农业配套设施也已经健全,你们去了以后,可直接获得土地耕种,官府会给你们免费建茅屋,租借耕牛和其他农具。

如果你们选择迁徙荆益,会领到口粮,我刘璋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可以在荆益安家乐业。

天水,由于是战争中转,许多措施并没有施行,或者施行没有执行,但是你们去了,王异太守会尽量安排土地和住处。

石城,实话告诉大家,前段时间我川军缺粮,你们应该有所耳闻,我们斩了上千个抢掠百姓粮草的将军士兵。

甚至为祸甚烈的白马羌,本侯亲自下令神威军统帅樊梨香率兵剿灭,哪怕逼反数万羌人也在所不惜。”

百姓们听得都震惊不已,为了百姓,杀自己的将士,还一次杀那么多,直接灭掉一支军队,哪怕几万人投降敌军也在所不惜。

这才是为百姓的好军队啊,这才是为百姓谋福的好大人啊。

“可是。”刘璋沉痛地道:“我军粮草依然不足,你们如果选择留在石城。肯定没有在荆益过的好,甚至不如天水。”

百姓们神色黯然,当年离井背乡,逃离关中是迫不得已,石城凝聚了他们白手起家的心血,这里的一寸土一片瓦,都饱含他们努力安家的记忆。

他们中的许多,真的不想再走了。

“我明白。”刘璋道:“你们对石城已经有了感情,希望留在这里。我刘璋理解你们,虽然我帮不了你们太多,但是既然川军到了这里,就有责任为你们恢复生活。

我们无法给你们建房,但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军帐。我们无法帮助你们生产,但是我会留下一支军队,帮助你们开地,并移植耐旱的作物,比如占城稻,提高你们的粮食产量。

等你们收获,可能要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之中我们会发给你们口粮,但是不会太多,也许这一年,你们都要过很艰苦的日子。你们受得了吗?”

百姓们听了刘璋的话,脸上纷纷露出喜色,虽然刘璋说着川军做不了许多,但是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了。

能提供他们帐篷。能帮助他们开田,能发放不会饿死的口粮。这已经是很大的施与,在绝望的时刻,还能挑剔什么?

百姓们心中暖流涌过,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脸上终于不再茫然。

世族都说川军豺狼饿虎,而百姓底层一直流传的是川军爱民如子,尤其是刘璋和神威军樊梨香,都被苦难的雍州百姓津津乐道。

今日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刘璋走回大军,黄月英道:“主公口齿果然凌厉呢,先贬低刘备,让百姓认清刘备虚伪面目,与我川军形成对比,再降低百姓期望,最后给出川军的救济,百姓怎能不感恩戴德。我们付出的那些粮食,利益达到最大化了。”

“最大化了。”刘璋苦笑了一下:“这近十万百姓,一年时间,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

“值得的。”黄月英道。

刘璋点点头,在川军粮食短缺的时候,刘璋只是有些心疼。

但是刘璋绝对明白这些粮食拿出去的好处,这近十万百姓被安置,关中百姓都会有所耳闻,川军爱民的民声就定下了,剩下的就只是军事打击。

这似乎是再轻松不过的事。

而且这些粮食川军也并非负担不起,上次粮食短缺,或许是川军的最后一次了。

川军基本没有盲目扩军,自刘璋平定荆州以后,几乎没招过多少兵卒,而是在不经意间,实现了精兵化,招募兵员,都是新兵换老兵,而不是扩充数量。

川军北征雍凉,除了神威军,只出动益州的兵力,其中异族兵力占了一半,西羌十一万,南蛮和五溪蛮四万,只有十五万汉军。

这十五万汉军,雷铜两万精锐骑兵,庞柔一万汉骑,黄忠五千重骑兵,张任四万步兵,其中包括了东州兵精锐,以及钩镰兵斩马队强弓兵各个特殊兵种。

普通士兵大约**万,这还是当初刘璋平定汉中的数量。

兵力不扩张,就不会减少农业人口,而各种农业措施下达,高产作物引进,特别是占城稻引进。

今年是占城稻种植第一年,正是因为占城稻没有成熟,旱灾才导致了川军缺粮。

自平定大规模叛乱后,益州粮食几乎全部归零,荆州因为江陵大水,更是归入负数。

虽然土地令,薄税赋,购买江东北方粮食,官府配置耕牛,发明新式农具,各种措施下达,但是这些也只是在慢慢恢复生产,能够那么快解决荆益民生问题,无疑归功于这些政策。

以前几年,有点粮食就用掉一点,西羌之战,南蛮之战,虽然没有撼动荆益农业根基,但是也没有存粮。

可是今年之后,荆益在数年的薄税赋,不征丁的休养生息政策下,已经完全恢复和超过以前的农业生产力。

流民引入,蛮人羌人迁徙,增加了大量农业人口,大大减少了世族的剥削,这些因素加起来,已经足够让荆益产出足够粮食。

再加上双季稻,占城稻,占城稻今年第一年大范围耕种,不但成功弥补了旱灾的损失,还提供了川军大量军粮。

多管齐下之下,只要荆益还是像现在这样,官员清廉勤政,刘璋的牧府不穷奢极欲,刘璋实在想不到荆益还会有缺粮危机,哪怕发生局部灾害,也完全可以应对。

四年以前,黄月英定下四五年的休养生息之期,很遗憾,因为不断发生的变数,荆益仅仅只休养生息了一年。

但是没人料到后面各种措施之下,就算一边战争一边修养,荆益也已经恢复。

今年第一季的收成被旱灾毁了,在夏季开始降水以后,百姓抓紧种植了第二季稻。

等第二季收获,加上占城稻,刘璋可以拿出足够粮食安顿石城的百姓,并维持军队供给,可以预想,今后的年份,荆益的粮食产量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安顿这些百姓,虽然耗费粮食,但是相比于得到的好处,是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