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7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曹操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为了对抗川蛮还能忍。

那明日的逼谏,如果不能成功,或者成功没有彻底控制曹操,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会对我们怀恨,必然报复。

到时候应对一个曹操是小,要是产生内乱之事,川蛮攻入河北,那就追悔莫及。

所以我们明天不是逼谏,而是武谏,不控制曹操,必被反噬,所以必须将曹操置于掌中。

这就是我说的,即是我们司马家的良机,也是不得不为的举措,仲达,你听明白了吗?”

司马懿缓缓点头:“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我们明日不是用众怒要挟曹操,而是用士兵要挟曹操,群臣进谏只是做个样子,让天下人觉得是曹操在群臣力谏面前让步,而实际上是我们用武力控制曹操,从此以后用曹操的命令发号施令,对吗?”

“没错,仲达果然悟性很高,对此事,你有什么意见吗?”司马徽道。

“没有,完全没有。”司马懿干脆地道:“老先生想出的计策,那是天衣无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差不多十个年头吧,现在算是报应来了。”

司马懿从司马徽的府邸出来,对着远方的山雾长出一口气,“一个个的都这么自以为是,把我司马懿当猴耍呢?”

马车车夫看到司马懿一个人站着,上前道:“先生,回府吗?”

司马懿直接坐上车,到车驰出两百米,才对马夫道:“去甄家。”

……

翌日,曹操坐殿,众文武再次群起进谏,曹操再次拒绝,可是这次显然群臣并没有这样就罢休。

陈群,吴质等官员全部跪地,陈群道:“主公,如今社稷危亡之秋,川蛮危害胜过鲜卑乌桓十倍,虽是皇族,却比最狠厉的胡匪还要狠辣。

若川蛮一统天下,华夏文明将礼崩乐坏,纲常沦丧,整个大汉的千万百姓都会陷入川军的黑暗统治之中。

如今向异族拨付粮草,并非是出卖大汉,反而是一箭双雕,既驱逐川蛮,又消耗异族,一举两得。

还请主公不要犹豫,如果再不做出决定,恐怕川蛮入境,覆水难收。”

“如果本王不同意呢?”曹操从座位上站起来,怒气勃发。

“主公,如果主公执意如此,陈群为主公臣子,当以死表明忠心。”

陈群说完就往柱子上撞去,吴质等人急忙拉住陈群,陈群死命挣扎没有挣开,吴质等人齐道:“主公,如果主公不能当机立断,挽大汉于即倒,我等不愿看到大汉沉沦,请主公杀了我们吧。”

“你们……这是逼谏吗?”曹操看着满堂跪着的文武,眼中露出精光。

“臣等不敢。”陈群等人齐声应道,却不起来。

“长文,季重,你们这样做,不觉得已经超出臣子本分了吗?”荀彧站出来说道。

陈群抬起头,对荀彧冷哼一声:“荀大人,就算我等超出臣子本分,那也是为大汉社稷着想,总比有些人眼看着残暴川蛮就要笼罩大汉,却无动于衷来得好。”

陈群的话明显是对着还站着的文武的,张辽夏侯渊等人都是大怒,可是他们还没说话,站在一旁的公子曹丕站了出来,对陈群等人怒道:“你们大胆,不但对父王不敬,还含沙射影诘难其他不与你等为伍的文武勋臣。

你们这哪是在劝谏,分明是逼宫,而且还不允许别人与你们有不同看法,如果你们真是口中说的那样大义,何须如此?我看你们不是劝谏,是要造反。”

曹丕怒声说完,曹操和荀彧等人都诧异地看了曹丕一眼,他们可是知道曹丕平日和世族走得比较近的,没想到现在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他。

陈群等人更是诧异地看着曹丕,他们料想到张辽夏侯渊荀彧等人会出来为曹操说话,却没想到曹丕会站出来。

世族已经观察过,曹丕的执政理念和曹操不一样,更倾向于把重用世族,甚至陈群曾经给曹丕进献过一个叫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将察举制再次升华,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专门的官员评定人才。

虽然评定标准,家世不是唯一,但绝对是首先考虑的,一个人的父辈以上官职,品德,对大汉贡献,直接决定了本人的人品,行状,甚至才能。

而且所谓不唯一考虑家世,实际上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怎么评定几乎是世族一言堂,在世族组成的官僚大网中,加上九品中正制,可谓对寒门形成了天衣无缝的屏障。

就是这样一个制度,曹丕连连称好,说如果假如自己当政,一定实行这套制度。

由此,陈群等人也已经早早确定了扶持曹丕继承曹操的方针,陈群吴质等人现在基本算是曹丕家臣了。

可是现在曹丕竟然出言反对,而且语气中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这怎么能不让陈群等人诧异。

“二公子,我等绝无造反之心,只是如今形势逼人……”吴质辩解道。

“借口。”曹丕打断了吴质的话,对群臣道:“你们已经逾矩,如果想要劝谏,就站起来,我会劝父王与你们好好商量,可是你们还要这样跪谏,妄图以众人之力撼动王权,那就是造反,到时候不要怪法不容情。”

曹丕面上满是怒色,曹操荀彧郭嘉等人都皱眉思索着,又细细看陈群等人的表现。

第908章 曹丕

陈群与吴质等人对视,最终还是决定逼谏,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曹丕临时冒出来,也顾不得了,以后扶持曹植,甚至出生不久的曹熊那又怎样?

今天要是不能劝谏成功,一拖再拖,鲜卑军乌桓军被灭了,那大势就去了。

“武死战,文死谏,主公若不答应,我等绝不起来。”陈群正声道,后面群臣附和。

“好啊,文死谏,那好,成全你们,来人。”曹丕喊了一声,两名士兵应声而入。

“丕儿。”曹操终于出口,对曹丕道:“自古谏不至死,更何况陈群吴质等人可都是丕儿平时的朋友,没有少教授你治国之道,现在何以如此啊?”

荀彧荀攸郭嘉等人也看向曹丕。

曹丕转身向曹操一拜:“父王,如果是其他人,孩儿是不会站出来说话的,在这大殿上,孩儿还没有这资格,只会听父王发落。

但是正因为陈群吴质与孩儿友好,现在却做出这等不臣之事,孩儿不得不站出来。

没错,孩儿平时与陈群吴质等友善,也经常向他们讨教学习之益,因为他们的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直到现在孩儿依然这样觉得,陈群,吴质,都是大才。

而且陈群还向孩儿进献过一个叫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如果我说出来,父亲肯定不高兴,父亲唯才是举,海纳百川,而九品中正制束缚太多,明显不利于寒门入仕。

可是孩儿当时却觉得正确,不但那个时候觉得正确,现在依然觉得正确。”

曹操微微点头,九品中正制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说过,现在听曹丕主动提出来,也没打断,静静等着曹丕下文。

曹丕道:“孩儿之所以觉得对,并不是觉得这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但是绝对是最适合目前的法子。

虽然这套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入仕,但是谁都知道,世族的人才比寒门多得多。甚至绝大多数的人才都在世族中,寒门中识字的都少,更别说像奉孝先生这样的大才。

如果实现这套制度,的确不利于吸纳奉孝先生这样的奇才,但是也同样有好处。那就是更全面的网络了世族人才。

孩儿只是觉得,既然无法兼顾,必然有所取舍,世族是人才的海洋,寒门人才是大海中一粒沙,我们可以舍弃一粒沙,而尽最大可能收取海洋。”

曹丕说着向郭嘉施了个礼:“这只是曹丕个人想法。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郭嘉向曹丕回礼,表示没什么。

曹丕这才抬起头来继续道:“所以丕儿觉得这套制度可行,同样的,进献这套制度的陈群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这正是丕儿经常向陈群吴质等官员请教的原因。但是。”

曹丕的声音突然转厉。回头对陈群吴质等人道:“大才不等于有特殊,不等于可以不臣,如果无视主上,要挟主上。说轻点是持才傲物,说重点就是藐视主上。不懂为臣之道。

这样的人,就算有再大才能又怎样?天下大才不止你陈群吴质,你以为少了一个,我父王就不能统领河北了吗?”

“公子?”

陈群等人不可置信地看着曹丕,经过曹丕这番话,他们知道曹丕这是彻底朝向曹操了,培养了这么久的公子,都有些不是滋味。

曹丕向曹操行了一礼,走下台阶对陈群吴质再拜一礼,抬起头道:“两位先生,你们对曹丕有教授之谊,丕儿恳请你们站起来说话。”

“公子,如果我们死谏呢?”陈群说道。

“那就怪不得曹丕了,曹丕宁肯背负一个逆师之名,也不愿背负不孝之名。”曹丕说着对进来的士兵道:“拖下去,杀。”

曹操和荀彧荀攸等人都看着曹丕,这时才知道曹丕为什么出来,一是因为陈群吴质是好友,而是因为现在陈群吴质对抗的是父亲。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真的孝顺,一个是害怕受陈群吴质牵连,怕陈群吴质这样做后,自己与储君大位无缘。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曹操都比较满意,至少自己的儿子没有选错路。

两名士兵一把押起陈群吴质,曹丕对其他文官道:“你们要效仿陈群吴质吗?”

其余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有犹豫之色,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进来急报:“禀报主公,外面来了许多低层将军和官员,还有邺城内各族大老以及许多百姓,群起要求主公借助一切势力抵抗川蛮。”

果然来了。曹操与郭嘉对视一眼。

“哈哈哈哈哈。”陈群吴质哈哈大笑起来。大声道:“魏王,你看见了吗?你此举是多么不得人心,难道你还要错下去吗?杀我一个陈群不足惜,可是杀得尽天下人吗?”

“一群忤逆之贼,何以代表天下人?拖下去,杀。”在陈群和吴质的大笑声中,曹丕的怒色完全浮现出来。

两名士兵就要拖下去,陈群大喝道:“尔等敢,魏王错误之举已经引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