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7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动静可大了去了,称帝之前闹出这种变故,实在不应该。

“主公,你不会真的想惩治黄兰吧?现在天下刚刚统一,不能闹出那么大动静的,就算你要惩治黄兰,也要等称帝以后。

主公,有一件事你可能还没想过,惩罚黄兰。不止会让一些功臣良将寒心,还会让老百姓疑惑,黄家作为最大的功勋家族,竟然出了一个这样唯利是图的人,老百姓会怀疑我们整个川军的。”

“惩罚?”刘璋冷笑一声:“黄兰那颗脑袋都能存在。那就太对不起死去的那几十万世族了。”

刘璋完全知道杀黄兰的后果,尤其是樊梨香最后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果在黄家揪出这样一个人,为了利益以害死士兵一家三口为代价,去陷害另一个商家,这个人还是川军文官之首的堂弟。

那老百姓会对川军政权产生疑惑。有时候这种疑惑是致命的,也许以后老百姓都会联想到这件事,从而说出:“看吧,川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顶层都出了那种渣滓,更别说下层了。”

大凡政权要维持其合法性,对高层犯罪都是讳莫如深的。

刘璋当然希望自己称帝以前不出岔子,当然希望川军建立起来的朝廷在百姓心中是光辉圣洁的形象。川军上层文武在百姓心中都是白璧无瑕的。

可是刘璋从来都没觉得当皇帝和政权稳固是第一要务,如果自己将当皇帝看做第一位。当初就不会出现屠杀。

自己身为皇族,又有整个益州,比曹操的起点高多了,要荡平天下岂不是要简单得多。

政权稳固也不是刘璋追求的,作为后世人,刘璋可不会像秦始皇那么异想天开。

虽然现在刘璋为开国犯难,因为开国的立国政策,关系到很多代,但是刘璋从来没想过自己中兴这个汉室,可以传千秋万代。

一个朝代能够推进一次历史发展,那就是做出自己的贡献了,比如秦始皇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大汉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根基,隋朝科举制等等。

自己能做的,只是让自己中兴这个朝代,能够为历史推进做些什么,只要自己推进了历史进程,那华夏民族就能向前跨进一步。

只需要一步,不需要什么千秋万代,永远昌明,这就是刘璋要做的。

政权稳固当然好,但是不能与自己的初衷违背,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而很明显,现在放过黄兰,就是违背自己的初衷。

说实话,刘璋听了刘敏的报告,很愤怒,哪怕刘璋知道任何一个政权的阴暗面都避免不了,但是这么完全显露在自己面前,刘璋还是觉得悲哀,甚至恐惧。

刘璋恐惧自己中兴的汉室,真的也不过是一个腐朽昏庸的朝代。

如果那样,刘璋真的觉得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世族,那些世族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有很多值得提倡的地方,比如忠义的价值观,还有他们对华夏文化的贡献等。

只是因为随着时代推移,世族不断壮大,而且就像一颗毒瘤一样,因为家族的自私性,足够壮大的世族,为了家族利益,开始反噬国家和百姓,所以不得不除。

刘璋用暴力费劲千辛万苦除了世族这个毒瘤,他决不允许自己种一个毒瘤出来。

刘璋很清晰的知道,天下虽然一统,但是战争没有结束,为了达到心中的目的,还有许多障碍。

首先就是那些随着川军高层附带崛起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和以前的世族一样,开始趋近于傲慢和自私,觉得自己现在成为了高层,可以和以前的世族一样,玩弄权力。

这是封建时代普遍的流毒,一批骄横权贵倒下,推倒他们的人,理所当然地过起了他们曾经推倒之人的生活。

这绝对不是刘璋所要的,所以刘璋必须杀人,哪怕让其他文武心寒,哪怕让百姓对川军疑惑。

其他文武心寒就心寒,自己必须表明态度,不要以为你是功臣,我就不敢动你。

老百姓疑惑也不可怕,现在如果不做出强硬姿态,以后其他新贵变本加厉,那就不是疑惑了,川军政权在百姓中的公信力将急速流失。

刘璋从来都认为,公信力流失是最可怕的,那其实就是合法性的流失,而且无法挽回。

所以黄兰,刘璋杀定了,以士兵一家人为代价,为的只是金钱利益,可以看出黄兰根本没把下层人当回事,这绝对一个新朝代崛起,新贵惯有的权力傲慢。

“梨香,黄兰我杀定了,你去安排一下。”刘璋相信,以樊梨香的手段,这些事情不难。

樊梨香见刘璋眼神坚定,应了一声是,对刘璋道:“主公,我真的很佩服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能一直保持着最开始的那种心。

也许主公从江州屠杀开始,就是这种心理吧?之后经历了那么多世族带来的困难,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新政,要是其他君王早妥协了。

现在在称帝之前,其他帝王生怕弄出什么事,下面的人就算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上报,上报了肯定吃不完兜着走,可是你还是能像以前一样处理。

有时候我觉得,皇帝对于主公来说,是不是就是一个官位?一个为了实现你心中愿望的官位?”

樊梨香说着刘璋,心里想到自己,当初跟随刘璋,先是答应刘璋三件事,后来带着整个荆南和两万军队投降,才谋得一个官位。

之后为了保住这个官位,机关算尽,步步走在刀刃上,把刘璋都算计进去了,就算知道后果,樊梨香为了官位也不得不这样做。

因为樊梨香害怕没有权力,她希望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获得起码的自尊,不用被男人当成货物。

曾经,樊梨香以为这就是自己一生的目标,一辈子不会改变。

可是现在,樊梨香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连将军都不想做了,还是想在刘璋身边当一个女人。

也就是,自己已经放弃了曾经的理想。

但是刘璋却还是坚持着,无论是庞大世族造成的困难还是皇位的诱惑,似乎都没让他动摇过。(未完待续)

第971章 天衣无缝

“官位?”刘璋听了樊梨香的话,突然笑了一下,想想还真是,刘璋心里好像一直想的是,要管理这个国家,就需要皇帝这个官位,总不能用蜀王来管理天下吧,所以称帝才势在必行。

对于皇帝那许多特权,刘璋实在不是那么上心,实际上,如果这个时代的条件允许禅让制出现,刘璋可以在自己死后,将皇位传给像黄月英或者法正一样志同道合的人。

但是那必然是天下大乱的,自己走到今天,已经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团体,禅让制不深入人心,禅让带来的核心转移,会像风暴一样造成大乱。

而且就算禅让出去了,将危害降低到最大,华夏人还有个传统,就是忌惮以前的统治者,自己禅让出去了,估计自己的家人儿孙也就玩完了,就算禅让出去的君王不动手,他麾下的新利益团体也会动手。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成了个笑话。

除非像晚清那样,无数非世袭的国家出现,给人们一个预先接受的心理,否则在这个时代,大家知道的国家都是世袭,你要来禅让,那你就只能是个笑话。

刘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开国之前的体制,既然黄兰撞到自己枪口上,那就从黄兰开刀。

北平曲家爆出工程质量问题,负责人曲武突然被抓,百姓皆拍手称快,曲溪急忙从长安赶到北平,所有人都以为曲溪是来为曲武求情的,那些百姓还等着看曲溪这个大商人,还是曲凌尘弟弟,求情之后,刘璋会怎么处理。

可是曲溪来到北平后。除了探望了曲武一次,却什么也没做,直接宣布退出北平的工程,支持官府的抓捕举动。

刘璋因为曲恬的关系,在最开始曲溪做生意起步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开了一些方便之门。对曲溪有些了解。

这附和曲恬的风格,似乎曲恬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愿牵连政治,去探望曲武。根据自己的人回报,曲溪只是去确认案情经过的,曲家是不是被陷害。

但是人死在曲家工地上,工人和管事又跑了,曲家哪里能脱出干系。曲溪便没有说什么,直接宣布曲家退出北平。

曲家退出,那曲家的工程就空下来了。

自当年曲恬死,曲溪开始一个经商,在得不到族人支持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崛起,何况后来成为顶级商人再无掣肘。这几年曲溪靠着敏锐的眼光,已经将曲家锻造成最大民商。

尹家都不及曲家,唯一能与曲家抗衡的就是黄家,而黄家显然占了政治的便宜。

这次北平的工程浩大。当然要找有能力的商家,曲溪作为第一大商人,曲家包下的工程岂能小了。

这引起了无数商家觊觎,不但尹家。邓家,吴家等大商人齐聚。还有许多小商人准备联合起来竞标,得到工程后分摊下去。

但是,这些跃跃欲试的商人很快心就凉下来,因为官府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

由于这次曲家出事,负责工程的官员拟定政策,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经过官府购买,不管你要去哪买,都要向官府报备。

这本来没什么,但是官府却开出了一个天价的保证金,需要极大一笔钱作为保证,凡事出现工程质量,就要重罚。

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因为新式作物带起的商业蓬勃发展,刘璋下令许多受到战争创伤的地方重建,另外还包括草原,交州,西域等许多设施。

这些地方光是官方,无论多富有也做不下来,只能承包出去,可以说现在的大汉天下,到处都是商机。

只要有本钱就可以赚钱,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第一知道这些商机都是钱财,第二也知道这样的机会只会出现这一次,等大汉安定下来,这么多工程肯定不可能再同时出现。

而且谁不想在刘璋中兴之时,成为第一批新贵?第一批新贵带来的好处是无比巨大的。

所以现在所有商家的钱财,基本都已经洒出去了,投入到各个工程建设中,为的是养鸡下蛋,哪里还有那么多现银。

其实就算是不洒出去,这么大一笔钱也不是仓促能弄到的。

北平并不是首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