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他们吃肉,恐怕都得挑软的吃。

耽误之急事拿下纳巴,让第二十集团军所部尽快接管曼德勒,侧翼的宋希濂的第十一集团则保障远征军主力前出印度的侧翼安全,在以新编各部云集曼德勒,向仰光之日军发动缅甸的最后一仗,将小日本赶下海,肃清缅甸,留着印度这个大平原和日本人一较高下,可以说宋雨航的主观设想是不错,计划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策划与实施永远是两个相对的极端。

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纳巴的日军还在顽抗,失去了饱和轰炸和密度炮击这两样法宝,在战役火力组成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中国远征军面对为数众多的日军部队发起攻坚时的效果并不理想。

就在宋雨航冥思苦想解决之策的时候,嘴里叼着一支雪茄,手里握着几支雪茄的陈志深出现在他身旁。

宋雨航望了一眼自己的雪茄盒子,又看了看陈志深手中的雪茄,陈志深非但没有丝毫愧疚不好意思的表情出现,反而嬉笑着大赞副司令长官的雪茄味道醇香绵厚。

宋雨航瞪了一眼陈志深,没想到走了个王崇现这又多了个陈志深,看样子自己的雪茄是无法结束多灾多难的命运了,宋雨航好不容易又将被打乱的思路重新组织起来,陈志深则在一旁死不在焉的吞云吐雾道:“副司令长官,你知道盖茨堡之役吗?”

这点问题似乎难不倒宋雨航,苦思无解的宋雨航丢下手中的铅笔道:“盖茨堡之役又称葛底斯堡之役,英文称Battle of Gettysburg,其战役于1863年7月1日至7月3日之间,于宾夕法尼亚盖茨堡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为盖茨堡战役之一部分,是美国内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斗,经常被引以为美国内战的转折点。”

陈志深微微一笑道:“副司令长官可谓是博古通今啊!不愧是委座器重有之的国军青年名将啊!”

陈志深话一出口宋雨航就微微一笑道:“陈高参,你要说得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吧?”

陈志深微微一笑算是回应,徘徊了几步后,陈志深正色道:“在盖茨堡之役中,联邦军多次进攻失利,部队长途跋涉士气低迷疲惫不堪,联邦军的乔治米德少将在最后决定性的墓地岭攻坚时,背水一战的他组织了三名将军十一名上校等在内的四百人的军官敢死队,这支由将军冲锋在前的敢死队最终突破了墓地岭,为骑兵的右翼突击打开了通路。”

宋雨航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志深一眼,缓缓道:“你的意思是让我组织敢死队?”

陈志深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必须是全军官和士官所组成的,必须有高阶军官参加,而且在攻击中必须抱有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陈志深的三个必须让宋雨航愣了一愣,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等于是在饮鸩止渴,军官和士官是一支军队最基本的构架体系中的支撑,也是绝对无法缺少的,拿这些人去拼?而且还要有高级军官参加?什么样的军官才叫高级?

如果不是之前调查过陈志深的背景,宋雨航真有想把陈志深当日本特务抓起来的冲动。

陈志深见宋雨航还在犹豫,当即冷声道:“副司令长官,优柔寡断可是万万不行啊!眼前的军心、士气非要如此才能给予振作,否则部队一旦陷入崩溃在想挽回可就来不及了。”

宋雨航知道,这军官敢死队并不是什么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虽然在紧要关头能够振作士气,令三军赴死,但是其严重的副作用让宋雨航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归根结底宋雨航舍不得他这来之不易的班底。

远征军由于是以机械化为雏形组建而成的,所以各机械化部队所需的军官、士官、士兵都需要有一定得文化基础,这些兵员的来源只能通过青年军进行抽调补充,可以说青年军就是远征军的后备梯队,兵员补充的问题也是限制远征军规模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三百二十二章 最长一夜(一)

就在宋雨航举棋不定的时候,加尔各答传来的加急密电让宋雨航顿时感觉头嗡的一下,电报的内容十分简单,郑洞国只是说日军突破英印部队为主力固守的加尔各答西城,现在英军高层已经撤至我军防御的东城。

他主张将现有的装甲部队分散加强到各个路口据点防御中去,但是就这个问题他与常天放之间生了争执。

郑洞国认为日军没有足够的装甲部队,不会实施大规模的突击,将装甲部队分散下去可以有力的支援守军的防御,减轻守军防御的压力减少守军的伤亡,但是常天放认为装甲部队的集中使用的最终目的性不能改变,在日军由城西进攻城东的时候由城东出发,突破当面日军的防御阵地,给予城外的日军以猛烈的打击,并以速度占优势的M3A4E轻型坦克组成快速分队扰袭日军后路,使其无法专注进攻城东。

对此,宋雨航支持常天放的方案,装甲部队绝对不能轻易分散使用,加尔各答属于平原地区,正是坦克装甲车辆大显身手发挥作用的好地方,而且根据情报,日军对于这支蛰伏在加尔各答城内的装甲部队的数量并不清楚,宋雨航致电郑洞国,让他把这把利剑藏好了,在最关键的时候递出去,要有一击必中的震撼性。

安排了回电一事后,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望了一眼身边等候的陈志深缓缓道:“把徐参谋长他们请来,大家商议一下!”

没多大工夫徐图安、罗家祥、齐百鸣、梁超、方林等人就集中到了宋雨航的司令部内,宋雨航首先介绍了加尔各答方面出现的惊变,然后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陈志深道:“陈高参将你的方案和大家说说吧!”

陈志深非常配合地点了点头,经过了陈志深的简单介绍,与会的众人立即明白了宋雨航的意图,副司令长官红眼了,这是要开始血拼了啊!

加尔各答的危局逼迫宋雨航痛下了决心,摆在宋雨航面前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宋雨航缓缓站起身来,环顾了与会的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了方林的身上,随即大声道:“立即组织军官敢死队,黎明前必须突破日军所有防线。”

在座的所有众人同时起立立正,大吼道:“是!”

一阵肃杀之气弥漫在司令部内,原本让人喘不过气的闷热好似一瞬间消失了一般,一种寒意从脚后跟一直冲到头顶。

方林更是万分激动,满脸潮红的方林对着宋雨航啪的一个敬礼道:“请副司令长官放心,黎明前就等待我胜利功成的好消息吧!”

纳巴山谷南端的崔志钧也在组织军官敢死队,以配合谷北的突击行动,望着满天的星斗崔志钧一时间感慨万千,这一晚恐怕是他一生中为最漫长的一晚了。

组织军官敢死队的消息已经发布,踊跃报名者把方林着实的吓了一跳,宋雨航望着群情激奋的青年军官们,心理有一种十分压抑的负罪感,为将者无能啊!这些青年军官都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啊!就让他们如此的捐躯在此?牺牲是何以之大?

一回身宋雨航发现几名自己司令部的作战参谋竟然也在抽签,抽到者喜出望外,将自己的遗书纷纷交予同僚,那发自内心的喜悦表情好像他们将要走上的不是战场,而是结婚礼堂一般,宋雨航很想命令他们回来,但是话到了嗓子眼中就哽咽住了。

一名头上缠着绷带还在渗血的少校在报名遭到拒绝后,一把就拽住了方林的领子大吼道:“凭什么不让老子上去?凭什么不让老子上去?”

在一旁的宪兵顿喝下,少校才恍然发现对方的那一颗金星,少校的手虽然没有松开,但是语气已经变了:“长官,我一个营的弟兄都倒在前面了,就剩我一个了?弟兄们都是在我的指挥下冲上去的,我们营突破了日军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啊!现在部队打光了,你让我这个营长何以自处啊!求您了,让我上去吧!就算牺牲了也是对全营弟兄的一个交代啊!”

方林拿起一支笔递到少校面前道:“把名字职务签上吧!你必须要活着回来,我还要追究你目无长官,冲撞上官的罪责!”

“是!”少校几乎喜极而泣。

站在不远处的宋雨航望着方林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方林业已成熟了许多,起码在这件事上处理得就十分稳妥,看来战场真的是能够快速的锻炼人,使人成长。

军官报名完毕之后,又从士官中补充了二百余人,站在这些堪称虎贲的热血男儿面前,宋雨航感觉自己有一种怒发冲冠的冲劲,而他身后抬来的三千根金条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手,那些金子会玷污这种军人荣耀的神圣。

宋雨航吩咐参谋道:“把这些金条等分给所有敢死队员的名下,请后勤部门负责熔炼铸造成纳巴战役决死章一并交给他们的家属!”

面对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目光,宋雨航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在民族国家的危亡关头,中国军人时刻以成功成仁自醒自警,以一腔热血拳拳报国之心奋勇杀敌,谁人没有妻儿家小?谁人没有兄弟同袍?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喋血鏖战,为的就是恢复那条看得见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同时也是在恢复那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民族血性”。

面对百感交集的宋副司令长官,敢死队中的一名上尉嘿嘿一笑道:“长官,下命令吧!兄弟们手中的家伙等不急要尝尝鲜开开荤了!小鬼子就跟老娘们一样,三天不打他就上房揭瓦,这一次咱们狠狠的削他。”

中尉直白的话语引发了一阵哄笑,忽然,一名站在后排的士官大吼道:“兄弟们,以后逢年过节记得给哥哥们端碗酒点支烟啊!兄弟我这里谢谢你们了!”

这带着哭腔的话让所有的人心中一荡,刚刚的喜悦气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大声道:“兄弟们!我不瞒你们,我们面前的日军田中新一所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是我军的情况也是万分危急,日军在印度加尔各答切断了通往我国昆明等地的空中运输补给线,我军的给养弹药全部是靠之前的储存,如果在月底之前我们尚不能肃清缅甸之敌,扭转加尔各答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